中国最肥的鱼塘(中国最肥的鱼塘在哪里)

本文目录一览:

  • 1、1亩半鱼塘,水深1米,混养草,鲤鱼,纯天然农家肥饲养,能产多少斤鱼?
  • 2、中国最大的鱼塘是哪里
  • 3、全国最大人工养渔塘最多的
  • 4、鲈鱼什么时候最肥美
  • 5、桑基鱼塘的优点是
  • 6、鱼塘用化肥追肥,一亩用几斤

1亩半鱼塘,水深1米,混养草,鲤鱼,纯天然农家肥饲养,能产多少斤鱼?

您好,广东正大鱼苗养殖基地为您难答。这个要看你放了多少鱼苗下去,怎样养殖。大致可分为粗放养法、半精养法、精养法几种。粗放一亩地也就能产10斤到30斤,半精养法亩不超过800-1000斤,精养法要上增氧机的,亩产可达到几千斤。不过半精养和精养都要投饲料的,产量也和投料的质量和数量有关。

广东正大鱼苗养殖基地长期供应:优质淡水养殖与放生鱼苗(鲫鱼苗、花鲢胖大头、草鱼苗、鳊鱼白鲢、黑鲩青鱼、红黑罗非、鲤鱼、鲳鱼、塘鲺、鲶鱼等等)

服务口号:诚信经营,质量保障,同质量价格优,同价质量优。

 广东正大鱼苗养殖基地有着优良的技术经验,拥有20年以上的育苗技术知识,及不断研发新的高产商质量的品种!以品质生存,以诚信发展,为广大客户提供:高品质、高效益、生长快、成活率高、抗病能力强的鱼苗!为客户创造价值!长期向全国各地提供优质淡水鱼苗:鲫鱼、草鲩鱼、鲤鱼、武昌鱼,胡子鲶、花白鲢,红黑罗非鱼,武昌鱼、青鱼、鲳鱼,大口鲶等各种鱼苗,品种齐全。

本养殖基地可根客户鱼塘的大小,结合客户的需求合理的规划搭配。免费提供鱼塘消毒和养殖技术咨询等服务。

服务范围;大批量订货在广东,广西等较近区域实行送货上门服务,省内省外也可以托运大客车直达发货,其它较远省份也可空运发货. (快速发货保证质量与成活率。让你买的放心,买的称心。)

[img]

中国最大的鱼塘是哪里

中国最大的鱼塘在渤

中国在渤海已经建设亚洲最大的鱼塘,养殖成功,首次收网就获得了大丰收。

中国渤海的“经海001号”智能网箱平台,这个养鱼的平台建设在渤海区域的海上,像个巨大的四边形的浮台,四边都是用网围栏起来的养殖区域,让鱼苗都在自然的海水里生长,同时又能控制在一定的区域内。可以实现年产鱼10万吨。

全国最大人工养渔塘最多的

说起鱼,并不希奇,但是,你知道中国淡水鱼最多的地方在哪里吗?在湖州,这里集中了中国1/10的淡水鱼,有“中国鱼都”之誉;说起养鱼,也不希奇,中国哪里都养鱼,但是,你知道中国的四大家鱼是由哪里人最早家养的吗?是湖州人;另外,你知道北京的中南海、颐和园、北海的鱼是谁在帮助养的吗?也是湖州人,说起吃鱼,更不希奇,但是,你吃过由500多道菜组成的“百鱼宴”吗?它也出自湖州名厨之手。

于不希奇处见希奇,这就是湖州人的本事。

据考证,中国的淡水养鱼,已经有3000多年历史了。

在这部历史中,湖州占据了十分重要的篇幅。

有专门研究渔文化的人说,中国养鱼的祖师节有两个,一个是范蠡,一个是杨俊成。

他们都不是湖州人,范蠡是河南人,杨俊成是江苏南京人,但他们都在湖州长期生活并养鱼,成就了“祖师爷”的地位。

越灭吴后,范蠡偕西施泛舟太湖,曾在现在的蠡山漾养鱼,后又在南浔范庄掘池塘养鱼,创造了外河拦簖的养鱼法,并写成了世界上最早的淡水养鱼专著《养鱼经》。

中国最肥的鱼塘(中国最肥的鱼塘在哪里)

这部《养鱼经》已经失传,但曾被北魏贾思勰录入《齐民要术》之中。

杨俊成是三国时人,据湖州民间传说,就是他最早人工养殖了“青、草、鲢、鳙”四大家鱼。

据可靠史料,唐代初,湖州已经开始大量养殖四大家鱼。

这些史证与传说统统集中于湖州,绝不会是一个偶然的现象。

湖州对中国淡水鱼养殖史的贡献,集中体现在菱湖一镇。

这个南浔区所辖的小镇,养鱼历史已有2000多年,以其“桑基鱼塘”的养鱼方式,创造了我国传统的养鱼法,构成了我国淡水养鱼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桑基鱼塘”,指的是种桑养鱼共荣、生态良性循环的一种生产方式蚕粪和蚕蛹喂鱼,塘泥为桑地农田提供肥料。

这种传统的养鱼法的希奇之处在于,几千年过去了,仍然不过时,对中国北方养鱼和世界养鱼产生了巨大影响。

联合国粮农组织和国际地球物理基金会认定,菱湖桑基鱼塘是中国惟一保留完整的生态复合型农业模式,值得发展中国家推广;同时,菱湖还被选定为联合国粮农组织亚太地区养鱼培训中心桑基鱼塘教学基地。

据笔者了解,1982年,中国水产养殖总公司拨款2万元组成浙江湖州市菱湖渔业技术服务公司,负责培训、选派技工支持北方淡水商品鱼养殖;1983年首次派出菱湖养鱼技工532名,分赴北京、上海、天津、黑龙江、新疆、内蒙古、宁夏等省。

据反映,菱湖养鱼技工走到哪里,哪里的低产鱼塘就实现高产。

据统计,上世纪末,除西藏、台湾外,菱湖有1万养鱼户在全国各地承包12.32万亩水面养鱼。

此外,还有20人次先后到l0多个国家和地区指导淡水鱼养殖。

美国环境质量委员会在一份给总统的研究报告中曾说:当前的淡水养殖,“产量中的大部分归功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亚洲的池塘养殖”。

今天的菱湖,拥有10万亩鱼塘,6万亩桑地,是我国惟一的面积最大的“桑基鱼塘”。

近年来,菱湖淡水养殖已走出四大家鱼模式,发展了河蟹、青虾、沼虾、甲鱼、鲈鱼、黄鳝、河鳗等30余种名优特新水产品,其中许多已创出了品牌。

传统与现代的完美结合,菱湖的养鱼是一个典型例子。

菱湖养鱼的另一个希奇事情是:渔民被国家派进了北京,在中南海等一些重要的水面为中央机关养鱼。

进京的渔民中,最值得一提的是沈菊生。

这位已经77岁的养鱼能手1955年就进了北京,在颐和园、中南海、北海等水面养鱼。

1980年老沈退休后,儿子沈利成接了班,在中南海、紫竹院、龙潭湖等地继续养鱼。

据说,中南海每次拉网捕鱼,都少不了沈利成。

吃鱼之精细,更让人对湖州刮目相看:湖州人吃鱼很“刁”,自古就已分清了淡水鱼美味档次,形成“白鱼为上,鲈其次,鳜再次”的民谚。

就拿鲜活来说,一般人只要鱼是活的就满足了,但湖州人要求高,他们还讲究鱼被捉的时间:被捉时间长了,鱼受到了惊吓,这叫“失魂鱼”,尽管活着,但不新鲜。

因此,湖州人吃鱼,都是将鲜鱼养在河港中,现捞现杀。

南宋奸臣贾似道喜食湖州活鱼,地方官就命渔民发明了“活水船”,确保鱼运到临安后仍新鲜如常。

藉流动的活水运鱼,这是古代湖州人的一大创造。

湖州人不仅讲究新鲜,而且还选季节挑品种,把简单的吃鱼弄得极其复杂。

不过,因为讲究,所以鲜美。

鲜美到什么程度?把许多大文人都迷住了。

唐代诗人张志和写了一首《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宋朝苏东坡也写过“蓬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看起来好像是写景,其实,字里行间都已露出馋相;在苏东坡的另一首诗里,干脆把斯文全部丢开:“吴儿脍缕薄欲飞,未去先说馋涎流”。

湖州的“鱼美食”很多,1979年,他们又制作了“百鱼宴”,用二三十种淡水鱼加上各种虾和大闸蟹,做出了五百多道菜,让人随吃随新。

1993年,“百鱼宴”在全国第三届烹饪技术大赛上获得了团体金奖;1995年,“百鱼宴”又在台湾中华美食展上获得特别金奖,在加拿大中华饮食工业国际博览会上获得金奖,被称为中华“烹饪一绝”。

在外人看来极普通的鱼,还被湖州人做成了艺术,做成了文化。

鲈鱼什么时候最肥美

鲈鱼经济价值很高,它肉质坚实,洁白嫩滑,肉味鲜美,营养丰富。据分析,每百克鱼肉含蛋白质17.5克,脂肪3.1克,还含有灰分和钙、磷、铁等成分,是酒楼宴席的名贵海鲜,也是出口的名贵水产品。尤其是秋末冬初的成熟鲈鱼,特别肥美,鱼体内积累的营养物质也最丰富,所以是吃鲈鱼的较好时令。

加州鲈常见放养模式

鲈鱼苗种标粗

池塘条件 加州鲈种苗标粗的池塘,面积最好不宜过大。为了方便管理,购买回来的朝苗如果太小,都采用在养殖池塘围网,驯化形成固定摄食后才拆开。一般来说,种苗标粗每口塘3~5亩,能提高土地利用率。水深前期为50~70cm,后期为1.2~1.5m。池塘水不宜过深,以免光线照不到,底层水温低,另外早期种苗体质较弱,若注水太深,鱼苗游动时受水压就大,不利于幼苗活动,觅食。缓慢注入新水有利于水体浮游动物的生长,增加天然的饵料,由于加州鲈属于肉食鱼类,饥饿时会大吃小,所以在种苗期尽量降低鱼苗的饥饿度,才能提高苗种的成活率。

养殖池塘的地质最好是壤土,壤土保水力强,水中营养物质不易流失,土壤中营养盐分也容易分解,有利于浮游生物的生长,加速天然饵料的形成,养殖鱼塘最好三年推一次塘,一般保留池塘淤泥厚少于20cm,使养殖池塘有一定肥度。鱼塘周围的杂草及障碍物应及时清除,以避免影响光照,藏匿的水蛇,老鼠,青蛙,野鸟等敌害生物偷袭鱼苗。苗种培育阶段加州鲈的水质要求都不是很高,一般的江河淡水符合渔业水质的都可以养殖,养殖鱼塘最好能排灌方便。因苗种培育塘鱼苗密度大,投饵量多,饵料蛋白含量较高,水质极易败坏,因此要注意换水。尤其是春夏季节,容易暴发蓝藻,水中溶氧低,易发生鱼苗死亡现象,如能适当加注新水,改良底质可以有效地缓解。鱼苗养殖对于进排水系统要求很严格,进水泵或管一定要用密网扎住或套住,以防其他鱼苗进到养殖池塘。

加州鲈苗种标粗阶段,对溶解氧要求较高,电力设备应该配备到位,增氧设备必不可少,每口鱼塘可以配备2台1.5kW的叶轮式增氧机,鱼种标粗鱼塘一般不建议使用投料机,饲喂操作应该定点投喂,人工撒料操作,撒的面要宽、广,以免个体差异过大,鱼苗成活率低。

日常投料管理

鲈鱼有暴食的习性,所以必须适当控制投饵量,以降低成本、减少肠胃病的发生和水质的污染。投饵要做到定时、定点、定量,一般日喂2餐,分别在早上太阳出来之前和傍晚太阳下山之后投喂,以避免光线强烈影响鲈鱼摄食。日投喂量在前期可以达到鱼体重量的5%—8%,后期则减少到鱼体重量的1%—3%(最好不要超过3%)。要坚持驯食的习惯,最好在塘中搭一饵桥,在饵桥上投喂,有利于观察鱼群的进食和健康状况,方便确定投喂量。而在鲈鱼不同的生长阶段,可投喂不同型号的饲料,以保证鲈鱼摄食的适口性和摄食速度、营养吸收等。

饵料投放

加州鲈对蛋白质要求较高,要求饲料含粗蛋白45%~50%,同时在饲料中应添加维生素和矿物质,避免出现脂肪肝等肝脏病变,故在饲料中添加“习渔超强免疫宝”一个疗程5-7天,一套4000-5000斤吃饲料的鱼体重计算。三个疗程以上,可有效调节内部器官功能或定期投喂“保健肝胆肠产品”,按照1:15投喂,增强体质、提高抗病力、保肝护肠、促进生长、降低饵料系数、提高水品质产品。

池塘水质管理

鲈鱼养殖是高密度的高产养殖,保持水质清新和溶氧充足是十分重要。所以,养殖期间必须勤换水,特别是在中后期,每周的换水量要达30%以上;另外,要勤开增氧机,尤其是在高温天气和养殖后期,要保持塘水的溶氧量在6毫克/升以上。常施放生物制剂,以分解塘底的残饵、排泄物等消耗水中溶氧的物质,减低水中的氨氮和亚硝酸盐,保持良好水质,减少病害的发生。

现阶段养殖户对这一指标普遍比较重视,一般出现偏高或者超标时都会辅助药物进行处理。目前鲈鱼养殖投喂方式和养殖密度来说,亚硝酸盐、氨氮问题很突出,亚硝酸盐偏高对于加州鲈的危害是显而易见的(红身、出血、甚至中毒),氨氮问题平时主要体现在对加州鲈的摄食的影响,它会严重影响加州鲈的吃料情况,甚至会加重病情。加之氨氮问题比较难处理,直接降氨氮效果没那么快,而且可能会转化亚盐导致亚盐高,这是个使养殖户感到头痛的问题,每年因为氨氮、亚硝酸盐问题导致大量死鱼的例子不胜枚举,因此要求每周注新水2次,每两周换水1次,随着温度、投饵料鱼的量增加,定期养成改底调水的好习惯,即每月使用“底速爽”6-8次,“习渔超浓有机酸”6-8次,“超浓缩芽孢”或“EM源种”5-7次,保持水质清新。亚硝酸盐升高时,可使用“习渔超浓有机酸”+“底速爽”+“解毒速氧宝”,严重时可连续使用2-3次。

网箱养殖技术在水产养殖过程中,现如今网箱养殖是比较流行的一种养殖模式,在无公害鲈鱼养殖过程中,很多养殖户选择网箱养殖无公害鲈鱼,使养殖户获得更大的利润。现将网箱养殖方法介绍如下。水域选择网箱养殖应选择在便于管理、无污染的水库,水库面积应在30公顷以上,便于移动网箱。设置网箱水域应开阔、向阳、避风,底质为沙砾石,最低水位不低于4米,透明度60厘米以上,以有微流水的水域为佳。网箱设置网箱采用钢丝网片缝制而成,规格为6米×4米×2.5米,面积不宜过大,以方便管理。网目为方形,目大1.4厘米×2.6厘米,可养殖规格为10厘米以上的加州鲈。网片材料用0.3毫米钢丝,钢丝镀锌以延长网箱在水中的寿命。网箱结构为敞口框架浮动式,箱架可用毛竹或钢管制成。

网箱入水深1.3米左右,水上高度0.35米。新网箱在放养前7天~10天入水布设,让箱体浮生一些丝状藻类等,以避免放养后擦伤鱼体。网箱排列方向与水流方向垂直,分两排排列,每排24只,呈长方形;排与排、箱与箱之间设有过道,过道宽1.1米,上面用木板铺设,下面用油桶或泡沫浮子将过道和网箱浮起来。网箱顶端建有管理及生活用房,用机动船作为交通工具,可以避免外界的干扰。网箱采用抛锚及用绳索拉到岸上固定,可以随时移动。鱼种放养加州鲈夏花经过2个月左右的养殖,当大部分规格达到10厘米以上时,即可分养到钢质网箱内,放养密度为每平方米100个~200个。分养时,要将规格不同的鱼用选别器分开,将规格基本相同的鱼放在同一网箱中饲养,以减少相互残杀的机会,提高成活率。分养时操作要小心,尽量不要擦伤鱼体,时间最好在早晨6时左右进行。对放养的鱼种都要药浴消毒处理,以防鱼病。消毒可用“高碘”浸浴,浸浴时间视鱼体忍受程度而定,一般为5分钟~20分钟。放养时要检查网箱是否有破损,以防逃鱼。

出鱼前后鱼塘的管理技术

1、加强保肝护肠,增强鱼体体质出鱼前15-20天,需要加强保肝护肠,增强鱼体体质,避免出现肝脏疾病和肠胃疾病。2、及时调水改底,保持水质清爽出鱼前10-15天,需要及时调水改底,为加州鲈营造一个优良的水环境,保证鱼体健康,鱼吃料吃的爽,出鱼出得顺。(1)加强水质监测,避免氨氮、亚盐超标出鱼前要特别加强水质监测。(2)净化水质,保持水质清爽加州鲈喜欢清爽的水环境。(3)及时改底,防止拉网出鱼时反底。3、采取抗应激措施,拉网当天全池泼洒“习渔超强免疫宝+习渔VC泡腾片”,减少拉网造成的应激。4、出鱼后及时消毒,调理肝肠促加料(1)及时消毒,避免鱼体发炎致病出鱼时,由于拉网、挑鱼,对鱼体造成不同程度的机械损伤,因此需要及时消毒,避免鱼体伤口发炎感染,引发其他疾病。可在出鱼的当天下午,用“高碘+霉菌净”全池消毒处理。(2)调理肝肠,促进加料出鱼后,增强鱼体免疫力,促进加料,为早出第二出鱼保驾护航

桑基鱼塘的优点是

桑基鱼塘生态系统比较复杂、完善,优点也多,主要优点有:“桑茂、蚕壮、鱼肥大;塘肥、基好、蚕茧多”。这就充分表明了“桑基鱼塘”循环性生产的相互关系。在这种循环性生产的系统中,“桑”是生产者,它利用太阳光能、水和二氧化碳,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生产桑叶。用桑叶喂蚕,这样使桑叶的营养和能量沿着食物链首先转给了蚕,蚕是一级消费者。蚕吃了桑叶后放出的蚕沙、蚕蛹投放到池塘中,作为鱼的饲料。在这条食物链上鱼是二级消费者。鱼塘内的微生物可以分解鱼类、藻类以及各种有机物质,使其转化成为简单的无机物质,如氮、磷、钾等元素,混合在塘泥中,以后又随着塘泥还原给桑基。在这一食物链中,微生物成为有机物质的分解者和还原者。在栽桑过程中,有一部分桑叶和枯枝落到基上或鱼塘里,经过微生物的分解,使有机物转化成简单的无机盐类,释放到土壤中,成为桑树或其他作物(蔬菜、甘蔗、果类)的营养物质又被吸收利用,也就开始了另外新的物质循环。

可见“桑基鱼塘”这一模式是集多种循环类型为一体的、完整的生态系统:

鱼塘用化肥追肥,一亩用几斤

一般每667平方米(1亩)第一次施化肥7.5公斤,以后隔一星期施1次,每次施化肥4公斤。

前期只需施碳酸氢铵、钙镁磷,比例各半。后期施碳酸氢铵、钙镁磷、氯化钾,比例为4:4:20。若pH值超过7.5,水体透明度低于40厘米,则停止施氮肥,以免引起鱼中毒。

1、施肥时间

一般选择在6~7月和9~10月份,水温在20~30℃,以在晴天的上午8~10时施化肥为好。阴雨天施化肥效果差,不宜进行。

2、施化肥方法

施肥时,先将化肥放入桶内用水溶化搅拌均匀后泼洒全池。先施磷肥,后施氮肥,磷、氮不可同时施,次序也不能颠倒。如果同时进行,会产生有毒无肥效的偏磷酸。

并要注意,施氮肥时,不能与生石灰、草木灰或其他碱性肥料混用,以免降低肥效。另外,不能向水中直接撒施固体化肥,否则不仅效果差,而且鱼类易误食中毒。

扩展资料

鱼塘施肥有十忌

一忌雨天施肥

雨天水体中浮游植物光合作用不强,对氮、磷等元素的吸收能力较差;雨天水量较大,施肥的有效浓度会降低;溢洪时,肥料流失性大。

二忌闷热天施肥

天气闷热时水中溶氧低,施肥后水中有机物耗氧量增加,极易造成鱼类因缺氧而浮头、泛塘。

三忌高温季节施肥

鱼塘施肥宜在每年4~10月、水温25℃~30℃的晴天中午进行,如水温超过30℃,应停施、少施肥料。

四忌浑水施肥

水体过分混浊,说明水体中黏土矿粒过多,肥料的部分离子易被黏土粒子吸附固定、沉淀,使肥效迟迟不能释放。

五忌鱼摄食不旺或暴发疫病时施肥

在鱼摄食不旺时施肥,由肥料培育的大量浮游生物不能被鱼及时利用,易破坏水质;暴发疫病时鱼体抵抗力减弱,若铵态氮肥施用较多易使鱼中毒。

六忌固态肥干施

干施的氮、磷肥呈颗粒状,在水面停留时间较短,易沉入水底,影响肥效。一般在施用固态氮、磷肥时应将其溶解后对水泼洒全池。

七忌化肥单施

施肥的主要目的是培育鱼类易消化的浮游生物,而浮游生物一般要求氮、磷、钾的比例为4∶4∶2,如果单施某种化肥,就会制约肥效的充分发挥。

八忌盲目混施

不是任何两种或多种肥料都可以混合使用的,如施用生石灰,最好等10~15天后再施过磷酸钙,以免两者发生化学反应,使肥效丧失。

九忌一次施肥过多

一次过量施用铵态氮肥,会使水体中氨积累过多,造成鱼中毒;一次过量施用有机肥,则会使水体中有机物耗氧量增大,造成鱼类缺氧泛塘,所以施肥时切忌一次施肥过多,一般要求3~5天施肥一次。

十忌施肥后放走表层水

肥料施入水体后一般经过一系列的理化反应3天后才能被浮游生物充分利用,浮游生物的种群一般均匀分布在水体表面的1~2厘米深处,如果施肥后放走表层水,会降低肥效。

参考资料:北京市农业局-养鱼塘如何施用化肥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资源均来自网络,仅供学习交流使用!

转载注明出处:https://www.genghao.net/zgzz/982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