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如何评价《水浒传》中武松这一角色?
- 2、司马南是个什么样的人物?
- 3、谁才算是三国里最宁死不屈的汉子,有怎样的血性?
如何评价《水浒传》中武松这一角色?
武松,称号“行者”,因为排行第二,又名武二、武二郎,河北邢台清河县(也有记载武松早是阳谷县人,经历史考证为今河北省邢台市清河县人)人,是《水浒传》的一个主角。
武松是陕西大侠铁臂膀周侗的弟子,其武艺高强,有勇有谋,是一个下层侠义之士,崇尚的是忠义,有仇必复,有恩必报,他是下层英雄好汉中最富有血性和传奇色彩的人物,梁山排名第14位。
血溅鸳鸯楼后,为躲避官府改作头陀打扮,江湖人称“行者武松”。
武松曾经在景阳冈上空手打死一只吊睛白额虎,“武松打虎”的事迹在后世广为流传。
武松最终在征方腊中痛失一臂,最后在六和寺病逝,寿至八十。
欣赏丁老师版的武松
武松,曾一度被误认为虚构,而事实上却是跟宋江一样为真实的历史人物。
司马南是个什么样的人物?
司马南是一个非常正直的知识分子,他疾恶如仇,主持正义,道德高尚,全国有正义感的人都支持他,并不是别有用心的人说是"争议很大的人",对他的人格魅力,高尚品质,我们非常崇尚。对于司马南先我并不熟稔,只是一个偶然的机会,从别人口中略知一二而已。零五年,因为工作关系,我曾在四十五号院待了一段时间,而我的办公场所恰恰是司马南先生曾经的办公室。
那是个里外套间,靠东面的墙壁是一排硕大的橱柜,因为要重新装修之故,从那些橱柜里翻出了不少昔日记者们所用的长枪短炮,什么调焦的相机镜头之类,一大堆。知情人士告诉我,这里曾经是司马南先生办公的地方。八十年代后期,他曾在此培训广告从业人员。据说当时盛况空前,前来报名排队的,约有一里路之长。当时的中央台、北京台的广告频道,都是他一手策划。因此,他亟需培训一支专业的广告队伍。
据友人介绍,目前活跃于广告界的大鳄们大多出自司马南的门下。我这才知道,他不仅仅能说善道,敢于触及一些敏感话题,原来在经营方面也是个奇才。
更为有意思的是,在那个“摸着石头过河”的年代,司马南先生忽发奇想,要把天安门前的华表,出售给企业,做广告。他向当时的商业部打了报告,部里居然同意了,并行文上报国务院。这在当时可谓是脑洞大开,胆识非凡。
忽而一日,国务院办公厅召集商业部有关人士到第三公议室开会。部长之外,司马南肯定要出席的。正当大家兴高采烈之际,不料,当时的秘书长一拍桌子,大喝一声“胡闹!天安门前的华表如此庄严的地方,你们也敢动商业方面的脑筋!”后来的结果是,司马南先生辞去了商业服务中心的职务,到各电视做嘉宾去了。后来的情形大家都知道了,他扛上了“气功”,又扛上了“中医”,名噪一时。
但不管如何,我是很钦佩司马南先生的,他有一颗多么天才而又睿智的头脑啊,绝非是泛泛之辈所能比拟。爱他也好,恨他也罢,不能不承认,他是一个风云人物。要不,疫情期间,美国的一个电台就不会专门采访他了。出人意料的是,他拍案而起,痛斥对方的包藏祸心,很是为国人出了一口恶气。
司马南先生又不失为一个有血性的中国汉子。
谁才算是三国里最宁死不屈的汉子,有怎样的血性?
谁才是三国中最宁死不屈的汉子?就算关羽在此人面前也要略逊一筹
如果问三国中谁是最宁死不屈的汉子?可能每个人给出的答案都不尽相同,比如庞德,算得上是一条铁骨铮铮的汉子了,他最初是马超的部将,跟着打曹操,让曹操吃足了苦头,马超降蜀汉之后,庞德因病未能跟随,几经辗转归顺了曹操。
“樊城之战”中,庞德以先锋的身份跟随于禁共同对抗关羽,此后,关羽水淹七军,庞德成为俘虏,被解回蜀营立而不跪,在面对关羽的苦口劝降下,不仅没有接受关羽的拉拢,反而宁死不从,最后被关羽斩杀,相比于禁的跪地投降,高下立判。
而更多的人估计都会认为关羽才是三国中最宁死不屈的汉子,毕竟以“忠义两全”著称的关羽,在世人心目中的形象实在是太高大了,想当初,关羽败走麦城,为东吴活捉,孙权认为,如果能够把关羽招降到麾下,用他来对付曹操和刘备,就有机会从被动防守转入主动进攻,
然而,任凭东吴君臣怎么劝降,关羽唯求一死,无奈之下,孙权只得杀了关羽,为了转嫁危机,还特意把人头送给曹操,可曹操多精明的一个人啊,自然不愿意当这个冤大头,便用黄金、沉香木给关羽打造了金身,又是封王,又是厚葬,旨在把刘备的怨气引向孙权。
后来刘备确实因为关羽的死冲昏了头脑,不顾一切地发动了“夷陵之战”,结果导致蜀汉元气大伤,不过,假如大家仔细看过《三国志》后会发现,其实历史上真正的关羽,并没有传说中的那样夸张,而他之所以能够流传千古,主要还得感谢罗贯中老先生塑造的形象太过深入人心了。
当然了,尽管历史上的关羽和小说中的关羽有所出入,但他依然还是值得世人敬佩的一位英雄人物,只是,若要说谁才是三国中最宁死不屈的汉子,在此人面前,关羽也要略逊一筹。
那么,这个人是谁呢?他的名字叫张任,益州牧刘璋的属下,官至益州从事,相比关羽、庞德,他的名气显然要小得多,但他的气节却有过之而无不及,建安十七年末即公元二一二年,刘备率众进攻刘璋,占据了广汉郡的涪城。
转过年来,刘璋派遣张任、刘璝、冷苞、邓贤等人率兵在涪县一带与刘备大军交战,但都被刘备击败了,不得已之下,张任等人退守到了绵竹,没过多久,刘备率军进逼绵竹,刘璋任命李严为护军,都督绵竹诸军抵挡刘备。
可万万没想到的是,李严却率领部下投降了刘备,于是,绵竹便落入到了刘备的手里,迫于形势,张任和刘璝又退到了雒城,与刘璋之子刘循共同抵御刘备的进攻,随后,刘备进军包围雒城,张任勒兵于金雁桥,结果战败被擒。
刘备早就听说张任是个忠义两全、勇武兼备的人,不由得大起爱才之心,便下令军士劝降张任,可得到的却是张任“忠臣不事二主”的坚决怒吼,知道无法劝说张任归降,刘备只得在叹息连连之下,命人成全了张任,与包括李严、法正在内的益州一众投降实力派相比,张任无疑完美诠释了什么才叫做“宁死不屈”,什么才叫做“铮铮铁骨”。
[i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