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历史上有哪些比较有名气的武状元
- 2、中国古代历史上最出名的武状元是谁?
- 3、在唐代武举考试中,最有名的武状元是谁?
- 4、中国历史上最有出息的武状元是谁?
- 5、官职最大,年龄最小,姓名最牛的三大武状元都有谁?
历史上有哪些比较有名气的武状元
马全:历代武状元中,唯一参加过两科考试,先中探花后又考中状元的, 是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 年) 庚辰武科状元马全。马全初名为马王泉,于乾隆十七年(是1752 年) 曾参加一次武科进士考试,并在殿试中得中一甲三名(探花) 。后因在任职期间与同僚发生矛盾, 被削夺官职。为洗刷耻辱,他更名为全,决意再次夺取功名,终于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 在武科进士殿试中得中状元。
许泰:中国历史上唯一被封爵、被皇帝收为义子、被赐国姓(朱)的武状元―明弘治十七年(1504)武状元许泰。
张三甲:中国科举史上最后一位武状元―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武状元张三甲。
朱虎臣:中国科举史上年龄最小的武状元―宋绍兴年间的朱虎臣,皇帝赐他武状元时,年仅九岁。
李遵顼:中国历史上唯一由状元而当皇帝者―西夏元庆十年(1203)状元李遵顼。
郑冠:中国历史唯一先考取文状元又武举高第的人―唐朝长庆三年(823)文科状元、大和二年(828)"军谋宏远,堪任将帅"科登第者郑冠。
张玉景:中国唯一的女 武状元永乐年间中举
顺治三年丙戌科(1646年) 郭士衡 山东章邱。
顺治六年己丑科(1649年) 金抱一
顺治九年壬辰科(1652年) 王玉玺 浙江仁和。
顺治十二年乙未科(1655年) 于国柱
顺治十五年戊戌科(1658年) 刘 炎 浙江山阴。
顺治十七年庚子补行已亥科(1660年)林本直 江苏上元
顺治十八年辛丑科(1661年) 霍维鼐 山东济宁。
康熙三年甲辰科(1664年) 吴三畏
康熙六年丁未科(1667年) 秦藩信 顺天宛平.
康熙九年庚戌科(1670年) 张英奇 直隶深州。
康熙十二年癸丑科(1673年) 郎天诈 浙江山阴。
康熙十五年丙辰科(1676年) 荀国梁
康熙十八年己未科(1679年) 罗 琪 浙江会稽。
康熙二十一年壬戌科(1682年) 王继先
康熙二十四年乙丑科(1685年) 徐宪武 直隶。
康熙二十七年戊辰科(1688年) 王应统
康熙三十年辛未科(1691年) 张文焕 甘肃宁夏。
康熙三十三年甲戌科(1694年) 曹日纬 京卫。
康熙三十六:年丁丑科(1697年) 缴煜章 京卫。
康熙三十九年庚辰科(1700年) 马会伯 甘肃宁夏。
康熙四十二年癸未科(1703年) 曹维城
康熙四十五年丙戊科(1706年) 杨 谦 江苏仪征。
康熙四十八年己丑科(1709年) 田 唆 直隶献县。
康熙五十一年壬辰科(1712年) 李显光
康熙五十三年癸巳科(1713年) 李如柏 甘肃宁夏。
康熙五十四年乙未科(1715年) 赛 都 汉军正红。
康熙五十七年戊戌科(1718) 封荣九
康熙六十年辛丑科(1721年) 林德镛
雍正元年癸卯科(1723年) 李 埃
雍正二年甲辰科(1724年) 曹国琼 汉军镶白。
雍正五年丁未科(1727年) 王元浩 山东胶州。
雍正八年庚戌科(1730年) 齐大勇 直隶昌黎。
雍正十一年癸丑科(1733年) 孙宗夏 陕西镇安。
乾隆元年丙辰科(1736年) 马负书 汉军镶黄。
乾隆二年丁已科(1737年) 哈攀龙 直隶任邱。
乾隆四年己未科(1739年) 朱秋魁 浙江金华。
乾隆七年主戊科(1742年) 贾廷诏
乾隆十年乙丑科(1745年) 董 孟 汉军正黄。
乾隆十三年戊辰科(1748年) 张兆潘 江苏泰兴。
乾隆十六年辛未科(1751年) 张大经 山西风台。
乾隆十七年壬申科(1752年) 哈廷梁 直隶献县。
乾隆十九年甲戊科(1754年) 顾 麟
乾隆二十二年]'丑科(1757年) 李国梁 直隶丰润。
乾隆二十五年庚辰科(1760年) 马 全 山西阳曲
(壬中科时已取中探花,名马琼,此科更名再中)
乾隆二十六年辛巳科(1761年) 段飞龙 直隶永年。
乾隆二十八年癸未科(1763年) 德 灏 满洲正黄
乾隆三十-年丙戌科(1766年) 白成龙
乾隆三十四年己丑科(1769年) 钱治平 顺天霸州。
乾隆三十六年辛卯科(1771年) 林大彪 浙江江山。
乾隆三十七年壬辰科(1772年) 李威光 广东长乐。
乾隆四十0年乙未科(1775年) 玉懋赏 山东福山。
乾隆四十三年戊戌科(1778年) 邢敦行 直隶定州。
乾隆四十五年庚子科(1780年) 黄 瑞 浙江江山。
乾隆四十六年辛丑科(1781年) 刘 双 顺天大兴。
乾险四十九年甲辰科(1784年) 刘荣庆 江苏泰州。
乾险五十二年丁未科(1787年) 马兆瑞 山东临清。
乾险五十四年己酉科(1789年) 刘国庆 江苏泰州。
乾隆五十五年庚戊科(1790年) 玉 福 汉军镶黄。
乾隆五十八年癸丑科(1793年) 徐殿飙 山东掖县,
乾隆六十年乙卯科(1795年) 邸飞虎
嘉庆元年丙辰科(1796年)黄仁勇 广东海阳.
嘉庆四年己未科(1799年)李云龙 直隶阜城。
嘉庆六年辛酉科(1801年)姚大宁 广东南海。
嘉庆七年壬成科(1802年)李白玉 直隶蔓城。
嘉庆十年乙丑科(1805年)张联元 直隶献县。
嘉庆十三年戊辰科(1808年) 徐华清 山承临润。
嘉庆十四年己已科(1809年) 汪道诚 江西乐平.
嘉庆十六年辛未科(18U年) 马殿甲 河南邓州。
嘉庆十九年甲戌科(1814年) 丁殿宁 山东益都。
嘉庆二十二年丁丑科(1817年) 武凤来
嘉庆二十四年己卯科(1819年) 徐开业 以传胪未到除名,以榜眼秦钟英推升状元,陕西神木。
嘉庆二十五年庚辰科(1820年) 昌伊苏 满洲正黄。
道光二年壬午科(1822年) 张云亭 直隶清丰。
道光三年癸末科(1823年) 张从龙 山西临县。
道光六年丙戊科(1826年) 李相清 山西阳曲。
道光九年己丑科(1829年) 吴 钺 山东蓬莱。
道光十二年壬辰科(1832年) 李广金 山西灵邱。
道光十三年癸已科(1833年) 牛凤山 河南沿县。
道光十五年乙末科(1835年) 波启善 满洲正红。
道光十六年丙申科(1836年) 王 瑞 宜隶安肃。
道光十八年戊戌科(1838年) 郝光甲 宜隶任邱。
道光二十年庚子科(1840年) 赵云鹏 河南汝阳。
道光二十一年辛丑科(1841年)德庆 汉军镶白。
道光二十四年甲辰科(1844年)张殿华 直隶枣强。
道光二十五年乙巳科(1845年)吴德新 直隶东明。
道光二十七年丁末科(1847年)李信直 直隶晋州。
道光三十年庚戊科(1850年)彭阳春 四川华阳。
咸丰三年王子科(1852年) 田在田 山东锯野。
咸丰三年癸丑科(1853年) 温常勇 直隶天津。
咸丰六年丙辰科(1856年) 王世清 直隶南和.
咸丰九年己未科(1859年) 韩金甲 山东历城。
咸丰十年庚申科(1860年) 马鸿图 直隶抚宁。
同治元年壬戌科(1862年) 史天样 直隶邯郸。
同治二年癸亥科(1863年) 黄大元 直隶怀安。
同治四年乙丑科(1865年) 张蜀锦 宜隶广平。
同治七年戊辰科(1868年) 陈桂芬 浙江天台。
同治十年辛末科(1871年) 丁锦堂 福建上杭。
同治十三年甲戌科(1874年) 张风鸣 河南西平。
光绪二年丙子科(1876年) 宋鸿图 福建侯官。
光绪三年丁丑科(1877年) 佟在棠 直隶天津。
光绪六年庚辰科(1880年) 黄培松 福建龙泉。
光绪九年癸未科(1883年) 杨廷弼 河南祥符。
光绪十二年丙戌科(1886年) 丁伍宝安徽宣城。
光绪十五年己丑科(1889年) 李梦说 山东阳谷。
光绪十六年庚寅科(1890年) 张宪周 山东珲城。
光绪十八年壬辰科(1892年) 卞 赓 江苏海州。
光绪二十年甲午科(1894年) 张鸿翥 江西鄱阳。
光结二十一年乙未科(1895年) 武国栋 直隶天津。
光绪二十四年戊戌科(1899年) 张三甲 直隶开州。
[img]中国古代历史上最出名的武状元是谁?
都说“文无第一,武无第二”。但是,很多人都知道中国历史上有名可查的第一位文科状元是唐武德五年(公元622年)壬午科状元孙伏伽,却不知道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武状元是谁。
在《此人颇有魏征之风,骂过李渊李世民,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状元!》一文中,我们解释了为什么孙伏伽是中国历史上有名可查、有据可考的第一位文状元。原因很简单:虽然科举考试起源于隋朝,但是一方面由于科举考试直到唐朝才真正成型,另一方面由于历史的湮没,隋朝时期的开科取士情况散轶殆尽、无据可查。
因此,虽然明知孙伏伽不是历史上真正的第一位文科状元,但是有据可查的却只能是他。
那么,武状元是不是也是一样的情况呢?
其实不是,因为武举考试是从武则天开始设立的。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正统的女皇帝,是一位不可否认的、具有杰出贡献的政治家,其中最大的一个贡献就是改进并完善科举制(首创殿试制度和首创武举),大力重用寒门士子,打击士族门阀势力,为庶族平民进入仕途创造了机会,同时也扩大了自己的统治基础。
长安二年(公元702年),武则天“初设武举”,进一步扩大了朝廷选官范围。得益于这个千载难逢、前无古人的机会,唐代齐州全节(今山东济南章丘)人员半千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武状元。
员半千原本并不姓员,名字也不叫半千。换句话说,人家都是“行不更名坐不改姓”,他员半千倒好,连名带姓一起改了个彻底!
当然了,得澄清一下,改“姓”其实跟员半千并没有半毛钱关系,因为他也很无奈,姓是他祖先改的。
员半千的祖上其实姓刘,原本是个大姓。后来,员半千的十世祖刘凝之(389—448年)自梁入魏,以忠烈自比伍员(即春秋末期吴国大夫伍子胥)。
当时的北魏皇帝拓跋焘对刘凝之的这种气节非常赏识,于是钦赐“员”姓(和北魏拓跋皇室汉化后的“元”姓同音)。说也奇怪,曾多次拒官不受、以老莱、严子陵自比的刘凝之竟然没有拒绝。当然了,搁一般人可能都不会拒绝。因此,自刘凝之起,员半千的祖先们就都改姓“员”了。
虽然改“姓”和员半千没有关系,但是,“名”却是他自己改的。之所以改名“半千”是因为唐代侍御史、著名高士王义方曾当面夸赞他,说“五百年一贤,足下当之矣!”
因此,员半千就取“五百年等于半千”之义,将他的本名“余庆”改成了“半千”。由此看来,员半千完美继承了他先祖刘凝之爱往自己脸上贴金的优良传统。其实王义方本来只是随便说说而已,没想到员半千认真了、丝毫不当这是溢美之词!然后,“认真的”员半千就赢了(是谁说的“认真你就输了”?),从此以圣人自诩。
当然,员半千此人也确实有真才实学。他自幼喜读诗书,客居晋州(今山西临汾)时,被举为童子。当时房玄龄认为他年纪太小,对他中举一事心存疑虑,“此人小小年纪,竟有如此才学?”于是,房玄龄亲自考验了一番,结果员半千不仅能对诏高第,还能讲《易经》《老子》。房玄龄因此对员半千大为赞赏。
此外,唐高宗上元元年(公元674年),员半千还曾连中八科制举(历代临时设置的考试科目),并且因此被授予武陟县(今河南武陟县)县尉一职。
员半千担任武陟县尉期间,恰逢当地连年旱灾。于是,员半千建议县令殷子良赈济饥民,但是殷子良不听。后来,员半千干脆趁殷子良外出时,私自开仓放粮以缓解百姓饥饿。不过,员半千也因为此事惹怒了当时的怀州刺史郭齐宗,后者遂下令将其关进监狱。幸运的是,后来河北道存抚使薛元超巡察至武陟县时察觉了此事,于是下令将员半千无罪释放。
唐高宗调露元年(公元679元),员半千刚出狱不久,恰逢唐高宗李治开设岳牧科制举选拔人才。于是,员半千又参加了岳牧科制举。唐高宗李治亲自在武成殿召集各州举人,问“如何运用天阵、地阵和人阵?”
员半千侃侃对答道:“师出以义,有若时雨,天阵也;兵在足食,且耕且战,地阵也;卒乘轻利,将帅和睦,人阵也”。员半千这番高论立刻博得唐高宗李治的赞赏,遂将其对策擢为上策。
长安二年(公元702年),一代女皇武则天正式开设武举选拔武将。这一回,考试考上瘾的员半千又报名了,而且还因此成为了历史上的第一位武状元。
作为历史上的第一位武状元,员半千是否会武功我们不得而知,因为历史上对员半千的武功似乎并无记载。最关键的一点是,员半千和后来的武状元、著名的“千古一将”郭子仪的人生完全不同。郭子仪戎马一生、武状元之名实至名归,员半千却一辈子做的全都是文官、名不副实。
不过,话说回来,作为武状元,员半千长寿倒是真的。他一生侍奉过5位皇帝(唐高宗李治、唐中宗李显、武后则天、唐睿宗李旦、唐玄宗李隆基),直到唐玄宗开元二年(公元714年)才去世,享年94岁。
在唐代武举考试中,最有名的武状元是谁?
在中国悠久的历史中,就有文官和武官。一方面,人们已经习惯了“以文化教育世界”,即教育人民,维护社会和平;另一方面,维护国家稳定,巩固国家政权。武状元是封建社会中,最高级别的科举选拔或由皇帝鉴定为第一名,或称为武状元。科举考试从开始到清朝光绪三十一年举行的最后一次科举考试持续了1200多年。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最具影响力的选拔机制之一,起初,只包括文学和历史,后来增加了武术。
自历代以来都是开放武状元 的,总数众多,并以“千元第一武状元 ”之名仅郭子仪 一人。郭子仪 是中国历代最杰出的战士,政治成就最高。在历史上,只有一个人从吴庄元和大臣到相国。郭子仪 出生官府,报考武状元从军,但最初不会受到尊重。早期郭子仪 可以说是步步为营,逐渐积累到九原总督。原来并没有显示他是如何飞向天空的,为了派武官身入朝廷当宰相,被迫提及唐朝著名的叛乱——安史之乱 。
安史之乱 是唐朝历史上影响最深远的叛乱,使盛唐由盛转衰,最终也导致了唐的灭亡。天保十四年,郭子仪 仍在孝期,但却被别人介绍为夺势使臣,出任朔放省督使节,领导起义。郭子仪 国防工作能力很高,尊重权力后,迅速创造荣誉。他率军攻安禄山,收复了靖边军,以迅雷之势收复了云剑、马懿,打开了东荆关。十五年的天宝,郭子仪 南攻赵军,打了郭宪秋防盗局,回到常山县。
郭子仪 发现情况异常,转身率五百名士兵与敌军对峙,三天后敌军撤退。安禄山发现史思明不成功,派人支援史思明。郭子仪 并不害怕,而是向官兵分析道:“现在史思明有援军了,心里一定要不理我,以为得到大家都容易。”如果他无视他们,他就有弱点,他可以在战斗中击败他们。郭子仪在战场上功成名就,但他也眼红了,被人瞧不起。唐朝军队在叶城战役中被打败了。关键的义务是不明白的,但最终的责任是郭子仪。他被召回长安,北京,以消除军事力量,在怠军官。
中国历史上最有出息的武状元是谁?
中国历史上最出名的武状元肯定就是郭子仪呀。郭子仪他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有武状元这个名头的国公。可想而知他的能力是有多么的出众,因为我们都知道,可能武状元就只是你的武力值的高低,但是要官至丞相乃至国公的话,那你的治国和文化水平一定是首屈一指。
郭子怡在高中了武状元之后,他没有选择安逸的仕途,而是种了状元之后就毅然从军,并且去军队里面摸爬滚打。他的丞相都是一步一步的军功打出来的,并不是说他靠家世。而且他被人记住,他声名显赫的武状元只是原因之一,也因为他的身上有其他很多的闪光点,比如他的诗词文学,一个人能做到像他的文采武略都是样样精通,甚至在当朝属于数一数二的,其实是很困难的。毕竟郭子仪去世之后,更是被当时的皇帝追封义号,尊称为尚父。
其中让郭子怡名声大涨的有几次战役,最出名的就是安史之乱,郭子怡平定的安史之乱,这对于当时来说,就直接让他的声望达到了顶点。并且在他平定安史之乱之后,还收复了长安洛阳。这些都是他在仕途上一帆风顺的阶梯,也是他声望越来越高的原因所在,更是他被后人所记住的理由。所以对于历史上最出名的武状元,我觉得就非他莫属,毕竟其他的人,哪怕是电影里的苏乞儿那些虚构的人物,都没有达到他的这样的丰功伟绩,也都没有他这样的声望。
官职最大,年龄最小,姓名最牛的三大武状元都有谁?
众所周知,状元是古代科举制中的最高荣誉,也是古代读书人为之悬梁刺股、寒窗苦读的奋斗目标。自隋唐以来,中国古代涌现出来的文状元共552人,而中武状元为293人,下面就来看看其中三位最牛的武状元:一位官职最大,一位年龄最小,一位姓名最牛。
一、史上唯一官至丞相的武状元:唐代郭子仪。
郭子仪有两大特点,一是“文二代”出身。他祖上世代文人,是士大夫家族。二是“武一代”转身。郭子仪很小的时候,他的父亲英年早逝,家道中落,连温饱都是个问题,结果郭子仪从小就没有没受到过系统的教育。然而上帝关了一扇门,但同时打开了一扇窗。郭子仪没有机会接受文化教育,但他却开始习武。天道酬勤,他的骑射之术很快出类拔萃。机会给有准备的人,少年的郭子仪参加了武则天设立的武举考试,结果他出人意料地夺得第一。
然而,郭子仪虽然成了武状元,但并没有从此飞黄腾达,相反,他只是做了一个守边疆的小官。公元755年,历史上著名的 “安史之乱”爆发了,国家危急之时,郭子仪临危受命,他一路从河东打到了河北,联合当地的起义军重创叛军。也正是因为这样,郭子仪一战而红,威名响彻全国。被拜为大将军。
郭子仪一生共经过了玄宗、肃宗、代宗、德宗四个皇帝,他一战成名后,维护好国家安危20多年。他是唯一由武状元而位至宰相的人,并且两度担任宰相。同时,他也是历代武状元中军功最为显著者最被皇帝遵崇的人,他甚至被唐德宗尊称为“尚父”。
他去世时,德宗下在上朝,竟然不顾公众场合,当场痛哭流涕,并且立即下诏追赠太师、谥“忠武”。“忠武”这是中国历朝历代都是对武将最高的封号,郭子仪当之无愧,也知足矣。
二、史上年龄最小的武状元:宋代朱虎臣:
公元1132年,宋高宗赵构迁都杭州,暂时避开了金兵的骚扰,南宋得到了难得和安宁。但备战却是不能担搁的事,为补充军队人才宋高宗很快举行了一次武举考试。
就是这场武举,刷新了一个新的历史记录,新科武状元竟然被一个九岁儿童夺去了。他的名字叫朱虎臣。朱虎臣,江西浮梁人。参加这场武举考试时,他年仅九岁。因为成绩优秀,被保送殿试。在殿试中他射出十支箭,有九支都命中目标;朝堂上面对满朝文武更是侃侃而谈,讲评《孙子》,推演《诸葛八阵图》,可谓是信手拈来。朝中大臣对朱虎臣赞誉有加,赋予“神童”之名,皇帝钦赐武状元,官封承信郎。
承信郎虽然只是武官五十三阶中的第五十二阶,但好歹也是正规编制的朝廷命官。特别是对一个九岁的儿童来说,当然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自然被世人所称颂,《宋诗纪事》中有程元祜《赠朱童子虎臣》一诗,诗言:“迩来忽得朱虎臣,九岁知兵及古人。仆姑十上九破的,玉帐七书咸诵臆。垒石布作常山蛇,指陈八卦横复斜。天姿安勇亚二子,脑脂壮士应羞死。”
然而,很可惜的是,这位史上最小的武状元最后却和“伤仲咏”是一类型的,长大后没有什么出色的表现,也没有留华丽的篇章,史书也没有任何记载,竟然泯然众人矣,当真是可悲可叹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