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考古最古老乐器是(中国考古最古老乐器是什么)

本文目录一览:

  • 1、迄今为止我国发现最古老的乐器是什么呢?你能说说吗?
  • 2、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乐器是什么?
  • 3、我国发现的最古老的乐器是什么?
  • 4、奇遇——骨笛
  • 5、中国最早的乐器是什么???

迄今为止我国发现最古老的乐器是什么呢?你能说说吗?

关于乐器知识很多的用户都是知道一些的但是也是仅次于现代化,而他们的鼻祖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存在。

迄今为止我国发现最古老的乐器是

骨笛

骨笛是世界上迄今为止发现最早、保存最完整的乐器。 相关介绍: 骨笛是笛子的一种,也是最早的乐器。用鹫鹰翅骨制成,流行于西藏、青海、云南、四川、甘肃省等的藏族牧区。

距今约8000年,不仅远早于美索不达米亚乌尔墓出土的笛子,也早于古埃及第一王朝的陶制器皿笛子和《妆版》中描绘的类似后来阿拉伯竹笛的笛子形象。比古埃及的笛子早2000年,被称为中国笛子的鼻祖。大约9000年前河南贾湖遗址出土的一批精美骨笛,最近被专家认定为世界上最早的管乐器。

最古老的乐器小知识:

1、古琴是中国最古老的弹拨乐器,有三千多年的历史,是中国古代地位最崇高的乐器,被誉为哲学性的艺术或艺术性的哲学,古琴是汉民族最早的弹弦乐器,是汉文化中的瑰宝。湖北曾侯乙墓出土的实物距今有二千四百余年,唐宋以来历代都有古琴精品传世。

2、被列为"琴棋书画"四艺之首。是古代每个文人的必修之器,历史上的著名琴家有孔子、蔡邕、蔡文姬、李白、杜甫、宋徽宗、嵇康等。古琴也是孔子办学重要的六艺之一;

3、《诗经》中就记载着“窈窕淑女,琴瑟友之”,“我有嘉宾,鼓瑟鼓琴”等;

中国考古最古老乐器是(中国考古最古老乐器是什么)

4、古筝是中国最古老弹弦乐器之一。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盛行于陕西和甘肃一带;

5、有据可查的最古老的乐器,是新石器时代的“骨哨”,起年代的上限为距今7000年左右,发现于中国浙江河姆渡遗址中;

[img]

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乐器是什么?

中国最古老的乐器----埙

埙,吹奏乐器。原始社会已出现。埙的起源与先民的劳动生产活动有关。最初可能是先民们模仿鸟兽叫声而制作的,用以诱捕猎物。随着社会的进步而被当成单纯的乐器,并逐渐增加按音孔(简称音孔),发展成可以吹奏曲调的旋律乐器。

原始社会的埙,器形多样。浙江余姚县河姆渡遗址陶埙,呈椭圆形,只有吹孔,无音孔,距今约七千年。陕西西安半坡村仰韶文化遗址陶哨,其形略如橄榄,也只有一个吹孔,用细泥捏塑而成,是埙的原始形态之一,距今约六千年。山西万荣县荆村遗址出土三个陶埙,其中一个陶埙已有两个音孔(《中国音乐史图鉴》Ⅰ—22至Ⅰ—26)。山东维坊姚官庄、山西垣曲古城关东、垣曲丰村、太原市郊义井村、河南郑州大河村、安徽汪洋庙遗址、江苏邳县大墩子遗址均发现新石器时代陶埙,分属于不同的原始文化区域。

制作陶埙要选用土质纯净、不带砂石杂质的粘土,颜色不拘,红、黄或黑土均可。将粘土加清水,反复绞拌揉揣,和成软硬适中的泥块,经捏坯、整形、开孔、磨光和煅烧而成。中国音乐学院曹正教授自本世纪三十年代即制作仿古陶埙,积累了丰富的经验。1979年以来,天津音乐学院陈重教授改进研制成九孔陶埙。

我国发现的最古老的乐器是什么?

我国发现的最古老的乐器是:骨笛。骨笛是笛子的一种,是最早的乐器,又称称鹰笛或鹰骨笛,藏族、塔吉克族、柯尔克孜族边棱气鸣乐器,藏语称当惹。

用鹫鹰翅骨制成,流行于西藏、青海、云南、四川、甘肃省等的藏族牧区。常用于独奏。是藏族青年喜爱的自娱性吹奏乐器。

扩展资料:

动物骨骼是远古先民制作生活器物的重要材料之一。进入文字记载的历史,随着人类物质文化的显著进展,骨制品已大为减少。

“笛”字初写作“篴”,但部首均从竹,说明二字产生的年代,笛子早已采用竹类来进行制作了。甚至当时的人们根本不知道自己的祖先曾经制造过骨笛。然而骨笛并没有因此而完全绝迹。

自周代雅乐中用竹笛配器以来,古人制笛就常用竹,但偶尔也采用其他材料如铜、铁、银、瓷、玉等,骨亦其中之一,只是似更为罕见。

奇遇——骨笛

很多相遇都是一场躲不开的缘分,如同我和骨笛。

偶然的机缘,我跟随朋友一起拜访了一位大师——年青有为的八零后。

中央电视台的《国家宝藏》节目播出后,我是一集不落的看完了,特别喜欢。也正是通过这档节目,我才有了与骨笛的第一次邂逅。

如今,亲眼所见、亲手触摸着骨笛,有一种说不出的喜悦与激动。

贾湖骨笛是迄今为止中国考古发现的最古老的乐器,距今已有八千多年的历史,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可吹奏乐器之一。

贾湖骨笛是用鹤类尺骨管制成,磨制非常精细。呈现在我眼前的是用鹰骨和雕骨制成的,共同之处就是:所用材料都是珍禽的尺骨。

考古发现骨笛的笛孔有2、5、6、7、8之别,大多为7孔,大师这儿的只有5、6、7孔三种,已是很难得了。最早的骨笛是横吹的,后来才有竖吹的,这种竖吹骨笛,也是后世竖笛或洞箫类之乐器的祖型。

《国家宝藏》节目中,专家用贾湖骨笛吹奏了一曲五声阶的《小白菜》,远古的乐器吹奏出现代的乐曲,仿佛千年的音符再回人间,飘荡在耳边,带来无尽的遐想……

八千年前的人们创造出了骨笛,吹奏出有节奏的音符,以此表达对生活的感受和对神灵的尊敬,而今的我们不也正是通过音乐来表达心中的万般情意吗!

都说“风月无古今”,其实,音乐亦然。

大师擅吹奏箫与笛,也擅做骨笛。比如,这次给我们展示的就是他自己亲手制作的。所用的鹰骨和雕骨皆是从遥远而神秘的藏区搜寻所获,且都有着近百年的历史,其中几根已经玉化了,实属罕见。

这些尺骨最初是被藏民们用来制成烟斗的,从外观上来看,制作的水准也大不相同。

有的只是用皮质稍加捆扎,比较粗糙;有的却是用铜,或是牛角来封固,比较精细牢靠,而且美观。烟嘴也是有差别的,大烟嘴适合抽烟碎,小烟嘴则适合抽烟丝,门道还真不少。

然后,再从这些烟嘴里挑出来几根,取其尺骨,用于制作骨笛。制作过程很不易。首先,一根尺骨的粗细、长短适合做成几孔的;然后,每个孔之间的距离,直径的大小,甚至尺骨内壁的光滑程度,都是难以把握和调整的。

初步制成的骨笛还有一项最重要的步骤——校音。

大师取下他脖子上的挂件给我们看,乍看之下,知道这肯定是一件老物,但却不知其所以然。

原来,这是一根用鹤骨制成的校音,据说是清朝时期的。乳白色的骨管上浅浅的雕刻着各种纹饰,有水波,有荷花,还有一些看不明白的东西。

我只能惊叹,古人对音乐的追求创造了太多的奇迹!

试想一下,几千年前的人类,使用工具那么简陋,他们是用了怎样的智慧才制作出来的,早已不为人知了,如今带给我们的只有惊叹!

我把它们一根一根的拿在手中掂量,细细地一看再看,爱不释手。

大师随意的拿起一根,放在嘴边,一首动听悠扬的旋律缓缓响起,令人沉醉、忘我……

直到离开,我都忘了问这首曲子的名字,有机会还是要问到才好。

两壶茶的时间一晃而过,兴奋伴随着喜悦和满足。

品茶、观笛、听曲、聊天,不亦乐乎,快哉快哉!

遗憾的是,大师收藏的珍品级别的宝贝没有看到,但是,不可贪心,有此一遭,幸矣,足矣!

中国最早的乐器是什么???

骨哨。出土于河南舞阳贾湖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它以飞禽中空的尺骨制成,故名“贾湖骨笛”,是迄今为止中国发现的最早的、保存最为完整的管乐器。

其年代的上限为距今9000年左右。因其复杂性而被命名为骨笛,而非骨哨。骨哨相对骨笛简易得多。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中出土的骨哨上限距今7000年。

"骨哨"是截取鸟禽类中段肢骨加工而成的,长度4至12厘米不等,器身略呈弧曲。其中有一件骨哨,出土时腔内插有一肢骨,将有孔的一段放入嘴里轻吹,同时抽动腔内肢骨,就可以吹出简单的乐曲。

骨哨的收藏地:浙江省博物馆。

扩展资料:

骨哨它的出土改写了中国音乐起源的时间和历史,是中国音乐史的奇迹。这件乐器还登上了央视《国家宝藏》节目的舞台,是名副其实的国宝。

经专家测试发现,骨哨已经具备了七声音阶,发音较准,音质较好,可以吹奏出旋律。它的制作方法与如今民族管乐器的制作方法十分相似,需要经过十分精密的计算在笛子上打孔来调整音差。而8000多年前的先民是如何做到音阶的精确计算的,又是用什么工具在又薄又脆、强度是人类骨骼7倍的鹤骨上打孔的,都是谜。

骨哨都是用一截禽类的骨管制成的,有的骨管内还插有一根可以移动的肢骨,可以用来调节声调。

骨哨的年代: 新石器时代·河姆渡文化。

骨哨尺寸及重量: 纵:6.6厘米。

骨哨来源: 河姆渡遗址。

骨哨的内容: 系截取鸟禽类的肢骨中段制成。哨身中空而略呈弧曲,在凸弧一面几乎等距离错磨出三个椭圆形音孔。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骨哨 (文物)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资源均来自网络,仅供学习交流使用!

转载注明出处:https://www.genghao.net/zgzz/967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