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农村的田里,现在有田螺捡了吗?什么时候田螺最多?
- 2、中国最大的田螺
- 3、请问这是什么螺吗?
- 4、在农村的田里和沟里的田螺,什么时候捉着吃最好?
- 5、抖音吃播大田螺是真的吗
农村的田里,现在有田螺捡了吗?什么时候田螺最多?
田螺在农村地区很常见,如鱼塘、水库、水田附近的小沟渠和其他有水的地方,一般都可以看到。村里有一个鱼塘。这个区域不是太大,但里面有很多鱼。在这里,只要有人想吃蜗牛,他们就会去鱼塘边。在池塘里的灌木丛、石头里,会藏着很多蜗牛。你可以一年四季都把它们捡起来。然而,田螺最大的季节应该是秋季,这一时期的蜗牛最美味。
俗话说:“三月田螺肚子饱,秋天田螺最胖。”“这意味着在农历三月,田螺是繁殖季节,这一时期有许多小田螺。吃一只雌性田螺就像吃一口沙子。到了秋天,也就是八月十五日中秋节前后,田螺是最肥最美的。此时,青春痘的产犊期已经结束,然后他们会开始慢慢变胖,在中秋节前后达到肥胖的高峰,然后慢慢变瘦。所以,在中秋节前后,田螺是最美味的。
中秋前后田螺数量最多的原因也是因为田螺在农历3月即4月开始繁殖,7、8月将进入繁殖季节。出生的青春痘生长得很快,几乎一年内就可以达到完全性成熟,然后继续繁殖。捕捉田螺没有固定的时间。一般来说,当青春痘重量超过10克时可以捕获,但在怀孕和分娩期间,即6月初、8月中旬和9月下旬,无法捕获。田螺的捕获应遵循捕大、保小的原则,分批上市。可以捕获成年蜗牛,饲养幼蜗牛,并筛选一些雌性蜗牛,以达到自然补种的目的。
很容易区分安福罗斯和田螺。首先,生活环境不同。田螺通常生活在一些清洁的水中,而镰刀菌蜗牛具有很强的适应性,喜欢在腐败的环境中饮水。其次,田螺个体较小,一般为1-1.5cm。蜗牛很大,小的可达2厘米,大的可达7厘米。第三,田螺的卵是透明的,一般都浸在水中;但安福勒斯的卵是粉红色的,通常会附着在水面上的植物上,这是完全不同的。事实上,即使是田螺在食用前也需要彻底煮熟,否则就有感染寄生虫病的风险!
中国最大的田螺
福寿螺。福寿螺是瓶螺科、瓶螺属软体动物。贝壳外观与田螺相似。具一螺旋状的螺壳,颜色随环境及螺龄不同而异,有光泽和若干条细纵纹,爬行时头部和腹足伸出。中国最大的田螺是福寿螺。福寿螺喜欢生活在水质清新、饵料充足的淡水中,多群栖息于池边浅水区。食性广,是以植物性饵料为主的杂食性螺类,主要取食浮萍、蔬菜、瓜果等,尤其喜欢吃带甜味的食物,也爱吃水中的动物腐肉。
请问这是什么螺吗?
就是一般的普通田螺,我国各地的河湖里面都有。
南方人很喜欢它,有炒田螺,醉田螺等等食用方法。
田螺,学名中国圆田螺(Cipangopaludina chinensis Gray),在我国各地的淡水湖泊、水库、稻田、池塘沟渠均广泛分布。因其肉嫩味美、营养丰富,且有清热止渴、明目等食疗功效,成为人们喜爱的水产品之一,特别是南方人把它作为席上佳肴。
中文学名 中华圆田螺
拉丁学名 Viviparidae
别 称 螺坨
界 动物界
门 软体动物门
纲 腹足纲
亚 纲 前鳃亚纲
目 中腹足目
科 田螺科
属 圆田螺属
种 中华圆田螺
分布区域 淡水区域
总 科 古纽舌总科
生物学特性
田螺耐寒而畏热,最适宜的生长温度为25℃,水温低于15℃或高于30℃即停止摄食,当水温低于10℃会钻泥,超过40℃会被烫死。田螺食性杂,喜欢夜间活动和摄食,可自然繁殖。田螺的寿命一般为雌性四五年、雄性两三年,仔螺前三四个月生长最快,以后逐渐缓慢,2a后基本不再生长。 [2]
形态特征
外形
外壳是钙质的,较薄,螺旋形,右旋。壳外表呈黄绿色到黄褐色,颜色因环境和水质而有差异,内面灰白色,壳顶略尖,壳底膨大,壳口卵圆形,其边缘完整,有角质。 [3]
软体部分
分为头、足、内脏囊三部分,外套膜包着整个内脏囊,田螺在正常的生活情况下,头与足部伸出壳口外。头部圆柱状,其前端有一个突出的吻,口位于吻的前端腹面,吻的基部两侧有一对较长的触角,雌性田螺两个触角左右对称同形,雄性田螺两个触角不对称,右触角短粗,卷曲成了交接器。每个触角基部的外侧突起上有一个黑色眼点。头部后方两侧的皮肤,皱褶卷缩成水管,左侧的是入水管,右侧的是出水管,足位于头部腹面后方,是一个大型的肌肉质爬行器官和吸附器官,足伸展开时,前端圆弧形,后端尖圆形。 [3]
生活习性
田螺主要摄食器官为齿舌,用于刮取水底和附生的食物。田螺食性杂,在自然环境中,主要吃水生植物嫩茎叶、藻类、细菌和有机碎屑等,也滤食浮游生物,并且喜欢夜间活动和摄食。 [3]
田螺在水温15℃左右开始活动与摄食,生长最适宜温度为20~28℃,30℃以上时,田螺会将肉体缩人螺壳内,群集于荫凉处或潜入泥土中避暑,水温超过40℃时田螺会死亡。对于干旱和寒冷有较强的适应性,水温低于8c|C时田螺便潜入泥穴中冬眠,待来年开春水温回升到15℃左右时,田螺才重新出穴活动和摄食。田螺对水中溶氧很敏感,当水中溶氧量降到3.5毫克/升时,它们摄食不振;1.5毫克/升时,开始死亡。 [3]
繁殖特点
田螺雌雄异体,两性异形,区别田螺雌、雄的方法主要是依据其有触角形态雌性田螺两个触角左右对称同形;雄性田螺两个触角不对称,右触角短而粗,向有内弯曲特化成交配器官(弯曲部分即雄性生殖器)。此外,雌螺个体大而圆,雄螺小而长。自然水域一般雌多雄少。 [3]
田螺是一种卵胎生动物,其生殖方式独特.成熟的卵在输卵管顶端与精子相遇受精,受精卵在母螺的子宫内进行胚胎发育。田螺的胚胎发育和仔螺发育均在母体内完成。从受精卵到仔螺的产生,大约需要在母体内孕育一年时间。田螺分批产仔,每年3~4月开始繁殖,在产出仔螺的同时,雌、雄亲螺交配受精,接着又在母体内孕育次年要生产的仔螺。交配行为一般在白天进行,交配时间长者可达12小时,仔螺大多于夜间产出。一只母螺全年约产出100~150只仔螺。初生仔螺壳高4~7毫米,生长一年后,性腺发育成熟。在生殖期,雌螺子宫中常含有不同发育阶段的仔螺。 [3]
人工养殖
养殖场的选址
田螺是一种适应性较强的生物,疾病较少,只要水资源丰富清洁,排灌方便,本地绝大多数的稻田都可以经改造后进行田螺养殖。但是富含铁和硫的土质的稻田是不宜进行田螺养殖的,因为富含铁的土质其铁含量较高,养出来的田螺外壳如铁锈般不好看,肉质也有可能如铁锈一样。同样富含硫的土质养殖出来的田螺有硫磺的臭味,消费者肯定对其有很大的排斥心理,不利于田螺产品的销售。因此养殖场址的选择应避开富含铁和硫土质的稻田即可。 [4]
稻田的改造
为了提高产量和便于管理,养殖田螺的稻田至少需要667m2以上,多个小块的稻田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整合,联合饲养,共同投入,由专人管理,利润平分。稻田田基加高至80~100cm,由于稻田泥土松软,水分含量高,因此泥土铺上田基必须大力夯实,防止漏水,有条件的农户可以用水泥砖砌好田基,水泥抹面,这样保水性较强,也更利于今后的养殖管理。田基面宽度约50~100cm,方便人员走动和放置养殖物资。 [4]
稻田改造完成后注入30cm深的养殖用水,用生石灰40kg/667m2化水全池泼洒,消毒池子及杀灭寄生虫等,顺便检查田基是否有漏水的情况。生石灰消毒保持7d左右可以放水,放水完后重新注入20cm深的新水。 [4]
田螺的放养
1、施用有机肥
田螺放养前3~4d先在池子里投入适量已经熟化的有机肥,如鸡鸭牛猪粪等,一般每667m2施有机肥30~50kg,主要是培养池子里的有机微生物,有利于田螺的生长及食物饵料的供应。第5天可以投放500~1000尾/667m2小规格的泥鳅苗,作为试水鱼和搭配养殖鱼类。以后视田螺的生长及池塘水质情况继续施用有机肥。 [4]
2、田螺种的购买
田螺种可以从大型的农贸批发市场或专业的种苗供应场选购。应选择壳颜色淡褐色,外壳完整,无缺损或砂眼的鲜活种螺。按8~10万个/667m2的投放量进行购买种螺。 [4]
3、种螺的放养
种螺购买回来后应尽快投放到池塘中,但也要注意温差,特别是池塘水较冷时,应将池塘水与田螺桶装水进行混合,温差接近时就可以投入池塘养殖了。在本地每年的清明节前后,气温维持在20℃以上,池水温度维持在15℃以上时就可以进行螺种的投放。 [4]
日常管理
保持池塘水质鲜活,可在池塘里种植水草或水浮莲,供田螺栖息。夏季可在池塘边种植牵藤的瓜果,供田螺遮阴。平时注意检查田基有无漏水或老鼠洞,严禁生活污水、农药、化肥污水直接排入池塘。由于田螺喜欢攀爬,因此最好在田基上用细网制作反向的防逃网。日常的饲料投喂可投发酵的有机肥,如鸡鸭猪牛粪肥等,也可以投喂新鲜的菜叶、瓜类等,投饲量一般按田螺总重的1%~3%计算,2~3d投喂1次,并根据田螺的生长和摄食情况调整投饲量。田螺的快速生长周期为4个月,每年的5-9月生长发育最快,产量也最高。在夏季气温较高时可加深水位至40~50cm。当池水温度下降至10℃以下时,田螺会钻入稀泥冬眠,此时池塘也必须保持10~15cm的水深,可定期换水,每10~15d换水一次,在池塘中2/3的位置铺上一层薄一点的稻草起到保温的作用,有利于田螺安全越冬。 [4]
越冬管理
当水温下降到8~9℃时,田螺开始冬眠。冬眠的田螺用壳顶黏土,只在土面留个圆形小孔,不时冒出气泡;在越冬期间不吃食,但养殖池仍需保持水深10~15厘米,一般7~10天换1次水,以保持适当的含氧量,并向水体撒一写切碎的稻草以利田螺越冬。 [3]
收获与运输
待仔螺质量超过10g时,其肉质细嫩肥实,最受人们欢迎,可分批采捕出售。田螺怀胎产仔期为每年6月上旬、8月中旬、9月下旬,这一时期应严禁捕售。采捕田螺时,可遵循捕大留小、分批上市的原则,选择性捕捞成螺,留养幼螺,并筛选部分母螺,达到自然补种的目的,夏秋季节可在早上、夜间在岸边或水体中放置的竹竿、草把上捡拾,冬春季节可在晴天中午捡拾。此外,可下池摸捉或将水排干后捡拾。田螺运输非常方便,可用普通的木桶、竹娄盛装,或用编织袋包装。运输过程中避免暴晒,保持田螺湿润即可。 [5]
营养价值
田螺营养丰富,富含蛋白质、脂肪、硫胺素、核黄素、尼克酸和维生素A、B1、B2、D和烟酸、钙、磷、铁等成分,是城镇居民喜爱的水产品。
在农村的田里和沟里的田螺,什么时候捉着吃最好?
田螺属于软体动物的腹足纲、鳃前亚纲和蜗牛科。田螺分布在中国大部分地区。田螺对水质要求高,产量低。蜗牛是腹足类软体动物。它们喜欢生活在冬暖夏凉、底部柔软、饵料丰富、水质新鲜的水域。它们特别喜欢聚集在有微水的地方。蜗牛是杂食性动物,主要吃水生植物的幼嫩茎叶和有机碎屑。蜗牛对水质有要求,受污染的地方不适合它们生长,让它们吐出沉淀物,然后油炸,味道很好。
深秋和冬季,天气明显寒冷,蜗牛将钻泥冬眠。但应该排泄的是排泄物,所以胃相对干净,污垢也较少。与其他季节相比,蜗牛肉的泥土味更少,更适合食用。和我们的农村家乡一样,池塘的清理通常在冬天进行。除了捕鱼,他们还在池塘底部捕捉蜗牛吃。蜗牛有一种泥土的味道。当然,有必要清洗蜗牛;农村地区的常见做法是先把蜗牛放进装满水的盆里,然后用尼龙手套把蜗牛抱起来翻过来。这样,蜗牛壳上的泥就可以擦掉了。用水冲洗两三次后,在清水中浸泡三天。这样,每天换一次水,让蜗牛吐出胃里的细土、碎屑和杂物。
浸泡在水中的蜗牛特别干净。然后,一个接一个地敲掉尾巴的尖壳尾巴。这样一来,烹饪蜗牛肉就很容易了,你也可以在蜗牛壳里煮一些脏东西。换水,煮三次。最后,加入大蒜和大葱等特别芳香的原料。此外,当贝壳尾巴被敲掉时,里面的蜗牛肉特别容易被吸出。你不需要用牙签剔肉。只要蜗牛肉在食用前彻底煮熟,不管里面有什么细菌和昆虫都会死亡。在踏火之乡,这种蜗牛的肉一般都是挑出来的。把干净的蜗牛放在锅里煮,以便把肉挑出来。当肉被切碎和油炸时,通常与白酒和配料一起炒,然后用水炖一段时间。
[img]抖音吃播大田螺是真的吗
是真的。抖音吃播大田螺是一段在抖音平台上广泛传播的视频,视频中一位女性主播展示了吃大田螺的过程,并对大田螺的口感和营养价值进行了介绍。大田螺是一种常见的淡水螺类,主要分布在中国南方的湖泊和河流中。它的营养价值较高,含有丰富的蛋白质、钙、铁等营养成分,被认为具有滋补身体、增强免疫力等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