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红军长征时期,张国焘的红二军的结局是什么?那些士兵的宿命是什么?有没...
- 2、红七军的故事概要
- 3、红军长征时遇到过哪些部队?各损失了多少人?
- 4、湘江战役发生的时间、地点是什么?
- 5、长征中的三军是哪三军,分别是由谁带领的
- 6、1934年11月中央红军长征途中损失最大的一场血战士
红军长征时期,张国焘的红二军的结局是什么?那些士兵的宿命是什么?有没...
到达陕北后,红四方面军大部分兵力21000余人奉中央之命组成西路军,以图打通联系苏联的陆路通道,一路战事频繁,缺乏群众基础和后勤支援,损失殆尽。
张国焘认为,红军应向西退却到人烟稀少、少数民族聚居的川康边地区,或南下 攻取成都,以为这样可以避开国民党军强大的军事力量,结果是南下取得一点小胜利让他冲昏头脑,最后由8万人锐减到4万左右。
红四方面军成立于1931年11月7日,鄂豫皖中央分局在湖北省黄安(今红安)县七里坪作出了成立红军第四方面军的决定,徐向前任总指挥,陈昌浩任政治委员,刘士奇任政治部主任。
是红军长征中唯一没有损失的部队。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由红军第2军团、第6军团及第32军组成。由贺龙任总指挥,任弼时任政治委员。曾在湘鄂川黔苏区粉碎国民党军多次“围剿”。1935年11月开始长征。次年10月到达陕甘苏区。
年6月,中央红军与红四方面军在四川懋功会师。由于张国焘推行分裂路线,两军会合后旋即分开,红四方面军南下,中央红军单独北上。后来张国焘被迫再与红二方面军一起北上。1936年7月1日,红红四方面军在西康甘孜会师。
张国焘南下后,先是取得了天全大捷。但此战损失也很大,张国焘不是不懂兵的人,知道不能继续打下去了,所以主张西撤西康;国军薛岳等将领也作此估计。
红七军的故事概要
在中国红军战斗序列中红七军是一支骁勇善战、英勇顽强的部队,是一支伴随着百色起义诞生的部队,是一支以广西少数民族为主组成的部队。
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中央主力红军为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包围追击,被迫实行战略性转移,退出中央根据地,进行长征。
年12月15日,邓小平等同志率领红七军的主力在广西攻打长安镇失利后,北进湖南。从广西三江县林溪出发,越过崇山峻岭,穿过苗乡侗乡,取道湖南通道县,于12月21日占领了绥宁。
年 7 月,红七军团进入福建,在闽赣苏区休整补充后率先北上,进入闽浙苏区与方志敏领导的红十军团会合后,组成北上抗日先遣队。北上抗日先遣队在皖南地区遭到敌军的疯狂围攻,最终失败,方志敏、刘畴西、等领导人壮烈牺牲。
红色题材大戏《红七军》里的覃日昌原型是覃士冕中将。覃士冕(1914—1981)广西东兰县人。壮族。他出身贫苦农家,曾在土地革命时期、解放战争时期立下赫赫战功,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做出了不朽贡献。
红军长征时遇到过哪些部队?各损失了多少人?
1、出发时共21000人,最后剩13300余人。红四方面军1935年5月上旬撤离川陕根据地,向西策应中央红军,开始长征。1936年10月8日同一方面军在会宁地区会师。历时近1年半,曾叁过草地,转战川、 康、甘3省。
2、红军伤亡近千人,其中阵亡军团参谋长1人,团参谋长1人,副团长1人,营长7人,营教导员6人。
3、红军伤亡不是很大。三渡赤水之前的鲁班场战斗。红军毙伤俘敌1000余人,牺牲480人,伤1000余人。(《中国土地革命战争》。如果按之前计划攻打打鼓新场(今金沙县城),很可能全军覆没,最起码也是伤亡惨重。
4、年10月,中央红军长征出发时共6万余人,红军长征胜利最后保留下来的兵力3万多人。中央红军进行了380多次战斗,攻占了700多个县、市。红军牺牲了营以上430多名干部。它的平均年龄不到30岁。
5、红军长征涉及30万余人,到陕北剩下3万多人,牺牲了20多万人。
湘江战役发生的时间、地点是什么?
1、湘江战役发生的时间是1934年11月27日至12月1日,地点是在湘江上游广西境内的兴安县、全州县、灌阳县。1934年11月27日,红军先头部队渡过湘江,控制了渡河点。
2、时间:1934年11月27日至12月1日。地点:广西全州县。主要人物:中央红军、国民党军。
3、年11月中旬,从中央苏区向西进行战略转移的中央红军突破了国民党军的三道封锁线,继续西行,向湘桂边境前进。蒋介石则拼凑第四道封锁线,企图将中央红军消灭于湘江以东。湘江战役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爆发的。
4、然而中国共产党为了突破国民党军的第四道封锁线,预计彻底粉碎国民党围歼中央红军的企图,展开了一场用血液来染红湘江的战役,也就是著名的湘江战役。
5、湘江战役,指1934年11月27日至12月1日,中央红军苦战五昼夜,从广西全州、兴安间抢渡湘江,突破了国民党军的第四道封锁线的战役。
6、湘江战役时博古26~27岁。湘江战役也称为全州战役(1934年11月27日至12月1日),是关系中央红军生死存亡的一战。秦邦宪(1907年5月——1946年4月),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又名博古。江苏无锡人。
长征中的三军是哪三军,分别是由谁带领的
1、长征中的三军是红一方面军。红二方面军,红四方面军。红一方面军是由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带领,红二方面军是由贺龙带领,红四方面军是由徐向前带领。
2、“三军”是指:中国工农红军第第第四方面军,泛指整个红军。《七律·长征》作者:毛泽东 创作年代:现代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3、长征里的【三军】是指【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也就是红军三大主力。【红一方面军】于1934年10月10日由江西的瑞金等地出发,开始长征。【红二方面军】于1935年11月19日由湖南桑植刘家坪等地出发,开始长征。
4、长征时期只有红一方面军、红二方面军、红四方面军 红一方面军:总司令朱德,总政治委员毛泽东。红二方面军:总指挥贺龙,副总指挥萧克,政治委员任弼时,副政治委员关向应。
5、长征时红军的三大主力:红一方面军、红二方面军、红四方面军。
1934年11月中央红军长征途中损失最大的一场血战士
1、湘江一役,是中央红军长征途中最激烈、最悲壮的一场恶战,也是红军长征途中损失最大的一场血战。英勇的红军将士以压倒一切敌人的英雄气概突破湘江,粉碎了敌人企图全歼红军于湘江以东的阴谋。
2、年11月27日至12月1日,中央红军在湘江上游广西境内的兴安县、全州县、灌阳县,与国民党军苦战五昼夜,最终从全州、兴安之间强渡湘江,突破了国民党军的第四道封锁线,粉碎了蒋介石围歼中央红军于湘江以东的企图。
3、这是红25军在长征初期生死攸关的一场恶仗。战斗发生于1934年11月26日,地点在河南方城县独树镇一带。这一仗,可以说把所有不利条件都凑齐了:前有围堵,后有追兵,地形极为不利,天气极端恶劣,战前毫无准备,仓促迎战。
4、湘江战役是中央红军突围以来最壮烈、最关键的一仗,我军与优势之敌苦战,终于撕开了敌重兵设防的封锁线,粉碎了蒋介石围歼红军于湘江以东的企图。 红军虽然突破了第四道封锁线,但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5、年刚刚参军的战士,就是在主力师里也占了相当高的百分比。在李德看来,这的确是严重的缺陷和弱点。一些红军士兵对前途失去信心,开始逃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