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王德顺走秀照片高清组图
- 2、他是中国最潮老大爷,79岁T台走秀成神话,81岁身材很有型,他是谁?
- 3、鹿晨辉被称中国第一肌肉围度,他是怎么做到的?
- 4、被誉为“中国健美运动之父”的是谁?
王德顺走秀照片高清组图
"最帅大爷哦‘’王德顺79岁T台走秀爆红,为了这一天,足足准备的60年,现在还在为追求奋斗。下面我整理的王德顺走秀照片高清组图,以及王德顺走秀完整视频,一起来学习学习吧。
王德顺走秀完整视频
他叫王德顺,在《大秦帝国之纵横》里出演魏国的龙贾将军。
24岁当话剧演员,44岁学英语,49岁北漂研究哑剧,50岁开始健身,57岁创造“活雕塑”,65岁学骑马,70岁练成腹肌,78岁骑摩托,79岁上T台。2015年3月25日的时装周上他的走秀引爆全场,他征服了很多人。
有人是80岁的长青藤,有人是18岁的朽木,生活态度决定人生,一切都还来得及,只要你有态度!有梦想什么时候开始都不晚,晚的是,你总是不敢开始!
3月25日,在北京举行的中国国际时装周上,79岁的王德顺T台走秀,火爆全场
80岁的T台明星王德顺
1996年的新年伊始,王德顺换了一个新的 日记 本。这一年对他来说是个重要年头,因为他将要迎来60岁的生日,通常意义上的晚年的开始。在日记本的扉页,他写了一篇给“一九九六先生”的信:“我并不盼望你的到来……它象征着我的成熟,也预告了我的衰老。好在我并不服老。”
在北京已经当了11年“北漂”的王德顺和妻子赵爱娟以及一双儿女那时候总算已经过上了基本安定并相对富足的生活:他们买了房子,女儿王遒找了工作;王德顺的生活开始变得闲适了一些,偶尔接一些影视剧作品。之前10年在他看来是人生最辉煌的时期,他干了两件事:演哑剧、演活雕塑,他健美的肌肉和形体就是为了做这两件事练出来的。去健身房的习惯从此保留了下来,到现在还每天不少于两个小时的锻炼时间。“我妈总形容他就像皇宫里的妃子似的,虽然皇帝不来看,但还把自己打扮得很好。”王遒不无调侃地谈论她爸爸。
但没想到又过了20年,快80岁还不服老的王德顺一下子红透了网络,许多人到他的微博下面留言叫他“爷爷”,管他叫“高龄青年”,称他是自己的偶像。
今年3月25日在北京举行的中国国际时装周上,他客串了一场时装秀,他穿着东北大棉裤、裸着上身在T台上虎虎生威的照片在网上流传开来,近80岁还能保持的好身材以及神情和气场令众多网友折服。
这完全是一次巧合。
王遒给这台时装秀做音乐,设计师胡社光无意中看到了她手机里王德顺的照片,觉得这个老头儿“有点意思”,与胡社光合作负责这次服装的高婕看到之后惊讶不已:“这是我老师!”1987年,王德顺曾接受北京时装俱乐部的聘请,为中国服装博览会培训时装模特,高婕是学员之一。那时候正是王德顺表演哑剧最忙碌的时期,但为了生计他也总要想办法赚钱。培训了那么多学生,自己却没有走过秀,接到高婕的邀请电话时,他抱着玩的心态接受了。表演前两天高婕先和他碰了次面,王德顺还是高婕记忆中那么利落:“打电话跟他说开车来接,他说不用,我们在地铁站见就成。一见面,还跟二三十年前一样的精气神儿。”只不过王德顺的长发已经变成白色的了。
王德顺上演古装t台秀
走秀开场和结尾都交给了王德顺,让他即兴发挥。他看着东北大棉袄那熟悉的家乡元素,听着开场音乐里暴风雪的声音,熟练地演了一段多年不演的哑剧《暮年》,讲一个老人如何回忆起自己年轻的时光。“他光着膀子出来走秀其实就是最后结尾时的几秒钟,但这个一下子被放大了,吸引了人们。”人民美术出版社的胡晓航是王德顺即将出版的《形体语言艺术》一书的责任编辑,她看了那场走秀后觉得很多人其实并没有把握王德顺的表演。“他是把整个后面的时装表演做了一个叙事性的开头。熟悉他的人,看的时候立马就能想到那是他表演了多年的哑剧。”
时装秀之后,王德顺接到无数的采访要求和谈合作事宜的电话。老伴赵爱娟怕生活受打扰,给他下了命令:不许接受采访。于是他偷偷把采访约在平时常去的健身中心,穿着黑色背心和白短裤,从健身器械下来以后大汗淋漓,说起自己“违抗”老伴意志跑出来见我们,脸上带着一点儿狡黠顽皮的神情。
虽然人们对他如今的生活现状无比好奇,但王德顺最愿意和人分享、聊起来最眉目生动的话题,不是现在如何,却是哑剧和活雕塑表演。这两个他最看重的艺术成就,带给他的名气都不如这一次意外走红来得大,王德顺也知道,这是时代变化了。
作为一个一直“思想超前”的老头儿,他从来没有停止接触新鲜的事物,一点点触摸和适应这个改变了的时代:他学着用微信来进行日常的工作联系,尽管有时候他要很长时间去找到键盘上自己想要的符号;微博上给他的留言,他会认真地回复。他衣着时尚地去拍大片,为了电影角色的需要还学会骑年轻人的摩托车。“别看他在家逗孙女的时候就是个普通爷爷,一出门就可帅了。我的朋友们都羡慕我,你怎么有这么一个比年轻人还酷还年轻的爸爸呢?!”王遒说。不过在“高龄青年”的心里,还是藏了许多与当下有距离、最为他珍视的东西。
他是中国最潮老大爷,79岁T台走秀成神话,81岁身材很有型,他是谁?
他是中国最潮老大爷,79岁T台走秀成神话,81岁身材很有型,他是谁?
说到“北滘小”,大家都会想到刚出来工作的年轻人。他们有初生牛犊的勇气和干劲。他们来到这个国际大都市,发誓要做些什么。介绍这个人,但他开始北漂的年龄49岁,49岁,不再年轻,大多数人只是生活在和平,不再有任何想法,和追求的生活,和他愿意放弃多年的铁饭碗,和家人来到北京,开始追求他的梦想,他叫王deshun。王德孙一生都在逆年龄而活,44岁开始学外语,49岁敢于北上,50岁开始健身,60岁开始学骑摩托车,79岁在跑道上成为传奇。这样的经验告诉我们,年龄并不意味着年老,年轻隐藏在心里,头脑年轻才是真正的年轻。
喜欢这样的人,出身和背景都很平凡。王德顺1936年出生在中国东北一个贫困的农村家庭。当他六七岁的时候,他和他的家人在外面工作以维持收支平衡。长大后,他也开始做一些低级别的工作,比如工人和售票员。然而,他内心对文学艺术有着浓厚的兴趣和热情。当时,他很高兴地发现工人文化宫有免费的培训课程,于是他利用业余时间学习舞蹈、声乐、戏剧等文学课程。
王德顺终于在1960年完成了梦想,作为一个正式的喜剧演员,20年的不活跃在戏剧组,在八零年代,当玩的状态低迷,王德顺开始研究新方法,但被单位批评“旅”,但王德顺下定决心追求哑剧,49岁,他辞去了戏剧集团安全工作,和他的家人向北漂移,展示他的哑剧的造型,在文学上有很多关注。后来,王德顺被国家任命到海外演出,中国哑剧终于走向了世界。57岁时,王德顺创作了“活雕塑”这一艺术形式,在文艺界进一步受到欢迎。可以说,在49岁的时候,王德顺不仅实现了自己的梦想,而且为国家的艺术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王德顺也引起了娱乐业的注意,被邀请出演电视电影,从2001年到现在,他扮演了很多角色,因为王德顺的文学语言以及他们的精神气质,虽然配角的他的作品,但也非常显眼,气场强,而且往往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包括“英勇的杨家将鬼谷子,庄子“年轻的张三丰”爵士“白银帝国”镖师,等等。
王德顺对待每一个目标、每一份工作都毫不懈怠,总是全力以赴。为了在表演哑剧和“活雕塑”时让自己的身体看起来更好,王德顺从50岁开始锻炼身体。他已经锻炼了30多年了。他不能每天移动,所以他建立了一个强壮和健康的身体。成为演员后,王力宏主动学习骑马、骑摩托车等技巧,以适应这个角色。
2015年北京国际时装周期间,王德顺的健美身材偶然被一位设计师认出,并受邀参加了一场时装秀。现年79岁、满头银发、满头胡须的他在t台上裸走,强健的体魄和活泼的精神让他赢得了观众的热烈掌声,成为媒体和网民眼中最帅的爷爷。
王德顺还和年轻的艺人一起做代言,六七十岁高龄却活得最时尚的老人,让人不得不佩服。王德顺的一生可以说是对抗年龄的生活,不得不说他是中国最时尚的男人。49岁时,他50岁开始锻炼身体,79岁成为模特,81岁时依然保持身材。这一切都源于年轻的心态和对生活的追求。
鹿晨辉被称中国第一肌肉围度,他是怎么做到的?
当然还是凭借科学严格的饮食锻炼等计划和自身的勤奋努力。
有人说鹿晨辉是中国健美第一人,这个中国健美第一人并不是说他是中国第一个练健美的,指的是他是中国第一个靠参加传统健美无差别赛获得IFBB职业卡的健美运动员。要说鹿晨辉是中国健美第一人可能会存在争议,但是中健美第一维度非鹿晨辉莫属!那么,成为中国健美第一维度需要付出什么?
很多人并不了解鹿晨辉,甚至有人说他之所以能练出如此身材是因为他有钱、有闲!鹿晨辉的确是一位非常成功的商人,他的确有点钱,但他并不闲!有一点我们要清楚:鹿晨辉家里并没有矿,他并非富二代,他曾经也只是个矮矬穷。
1988年鹿晨辉出生在一个相对贫困的家庭中,从小就没有光环、没有后台,他干过保安、做过厨师,直到遇到健身,看到罗尼·库尔曼的那张海报,让这位平凡的普通人走向了不平凡的道路。
鹿晨辉2002年第一次走进健身房,大概在2006年开始训练,2008年为了看比赛,省钱不买卧铺,坐票没有就站着8小时去看江苏省比赛,比赛完后再站8个小时回家!这就是曾经的鹿晨辉!2009年为了更好的训练他开始在健身房打工。
刚开始健身的时候鹿晨辉没有人指导,他就自己研究,自己在网上查资料。别人下班的业余时间在网游、泡吧,而他在研究健身、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来健身。
去年在备赛黄金赛的时候,他一日8餐(6正+2加+8次补剂)每天疯狂健身10小时!鹿晨辉完成了米洛斯的马拉松式的巨人组训练方,结果是,两个月体重增加了40斤,成功获得黄金赛的冠军,随后在日本职业赛中拿下中国首张传统健美无差别赛的IFBB职业卡。
使用药物健身的健身者在国内一度成为众矢之的,好像用了类固醇就是作弊一样。试问,要想训练出鹿晨辉这样的围度,如果不使用类固醇的辅助,又有多少健身者能做到。要知道,如果不付出刻苦的训练,就算使用再多的健身药物也是枉然。其次,鹿晨辉是2018年健美黄金联赛职业无差别组的冠军获得者,是国内第一个获得此项冠军的中国人,他为国内健身健美做出了太多贡献。
说实话,鹿晨辉的出现相当于是给国内健身打了一剂强心针,他励志的故事带动和启发了很多年轻人走向健身这条路,让更多的人开始相信中国人健身从来都可以。从一个穷小子到健身明星他经历太多,所以说努力从来就是最完美的诠释。
被誉为“中国健美运动之父”的是谁?
中国健身运动之父——赵竹光 赵竹光,广东新会人,1909年出生,1991年病逝于上海,享寿82岁。 赵竹光出生在一个贫寒家庭,4岁时,父亲偷渡到美国当华工,从此一去不返,死在异国他乡。母亲因过度操劳,身患肺病又无钱医治,不幸早逝,7岁的赵竹光只好与年迈的祖父相依为命,种田度日。为了摆脱孤苦和贫困,他自幼便勤奋好学,努力读书,幸赖叔父和姑母资助,才勉强读完中学和大学。 在上海沪江大学读书时,赵竹光时时困惑于国衰民弱,“深感光有健全的头脑而无健全的身体,也不是根本办法,乃积极寻求健身之道。”在沪江大学,他亲自听到松沪之战的炮声,更激起他加强身体锻炼,保卫祖国的雄心壮志。正是抱着强身才能强国的梦想,他参加了美国健身专家列戴民的健身函授班。当时,赵竹光和同学们除了练习杠铃、哑铃、单双杠等发达肌肉力量的运动外,还习练拳击、摔跤、柔道等自卫技术。他尤真希望有朝一日健身运动能普及开来,彻底摘掉外国人强加于我们头上的“东亚病夫”的帽子。日复一日的健身运动,把他从一个常常闹病的文弱书生变成了一个魁梧健壮的青年。榜样的力量召唤着周围的同学纷纷效仿,一 时健身运动在校园内形成热潮。于是,赵竹光把热衷于此道的同学组织起来。在他的倡导和组织下,成立了中国第一个健身组织,也是亚洲最早的健身组织--沪江大学健美会。“健美”的名子也是由他提出的。 沪江大学健美会设有训练、编辑等部,20出头的赵竹光无疑是各部门的主力。他自幼酷爱文学,所以由他执笔的健美会壁报上的“创刊词”气势雄壮,极富文采。其中有一段这样写道:“这是我们的第一声,不是鹿鸣,而是巨狮的雄吼。这种充满生命力的洪声,可以引领垂死的人们重新获得他们的生命,可以令醉生梦死的人们惊醒。这是四万万五千万同胞的福音。在这里,我们可以得到滋润灵魂的补品;从这里,我们可以尝到生命之甘泉。 沪江大学毕业后,赵何光到商务印刷馆担任编辑工作。工作之余,他始终致力于健美运动的实践和传播。早在30年代,他就翻译了美国列戴民的《肌肉发达法》,这是我国发行的第一部健美专著。此书由商务印刷馆出版,因销售甚火,先后再版了三次。继此之 ,他还陆续翻译出版了麦克法登的《健康之路》、《五十年体育生活》,以及《体格锻炼法大全》、《力之秘诀》等书。此外,赵竹光还根据自己的健身训练买践,撰写了《最新哑铃锻炼法》、《肌肉发达问题解答》和《徒手健身运动》等书,还主编了《健力美》杂志和《体育卫生知识丛书》这些著作的问世,对于普及健身知识,鼓励民众参加健身锻炼,起到了启蒙开拓、指路搭桥的重要作用。 由于物价飞涨,生活实难维系,赵竹光愤而参加怠工,结果被老板开除。此时的他,浪迹于十里洋场,为了使更多的同胞摘去“东亚病夫”这顶屈辱的帽子,他与志同道合的曾维祺共同创办了上海健身学院。赵竹光任院长兼教材主编。这所地处上海静安寺路(今南京西路)的健身学院,堪称我国第一家用科学方法指导身体锻炼的高 等学府。其校训也为赵竹光所制订,即“健全的身体,健全的头脑,健全的人格,健全的灵魂。”上海健身学院开办后,经常来参加锻炼的多达五、六自人。已故和健在的著名电影艺术家舒适、韩非、张伐、乔奇和中叔皇等,都曾在赵竹光的指导下从事过健身运动。该院为我国健美运动的发展培养了一大批骨干力量。“硕果仅存”的健美专家、国际健美联合会资深执委娄琢玉便是上海健身学院的佼佼者。 解放后,赵竹光把上海健身学院和他所拥有的全部运动器材悉数交给了国家。他则跻身上海体育科研所,一直从事着健美和举重方面的科研工作。赵竹光经常深入运动队尤其是上海举重队指导训练。直到退休前,年逾7旬的他,仍然每周去市郊江湾集训点,风里来,雨里去,乐此不疲。 十年浩劫,赵竹光也未能幸免。尽管精神和肉体受到严重摧残,无论导陷困圄还是下放干校,他没有一天停止过探索和中断过锻炼,常常背着看守,见缝插针地练上几组俯卧撑,做上几组自抗力体操。有时白天挨批斗晚上还在挥笔耕耘。 改革开放后,他在《体育报》上率先发表了《怎样发展全身肌肉练习》。从此,一度被打人“冷宫’的健美运动,在赵竹光、曾维祺、娄琢玉等前辈和同道们的共同努力下,再加上新闻媒体的宣传,再度复苏。 上海体育馆等地先后开办了健身馆或健导班,赵竹光被聘为顾问。当时登门求教者每日盈门,他总是热情接待,倾囊相授,以至常常废寝忘食。其间,发生过这样两件事:1985年,体育馆托人送来50元顾问费,赵竹光执意不收,尽管来人再三表示财务已批无法再退,他还是不肯点首。他说“倡导和普及健美乃是我的职责和应尽的义务,如果说到报酬,国家已经给了我工资,怎么能再拿呢?” 1987年7月的一个炎夏之夜,赵竹光家里来了一位陌生人。他是4O年代赵竹光创办的《健力美》杂志的一位四川读者。事隔4O余载,他的手中仍保育着当年赵竹光在答读者时回复给他的一封信。当他在科威特经商时,巧遇我国出访的一名上海运动员,并打听到赵老的地址,才得以专程赴沪拜访。大概是有感于赵竹光家居条件之简陋,数月后托人从海外捎来20O美金权当见面之礼,然而赵竹光又是执意拒收,赵竹光对自己的儿子说:‘人穷志不能短,做人要有骨气!”这两件事在今天看来似乎微不足道,但小中见大,折射出赵竹光洁身自好,视“利”若浮云的高尚情操。 1982年,73岁的赵竹光由于拼命工作,不幸患了鼻咽癌。垂暮之躯患此绝症,万念俱灰也是情理中事。可他的心头掠过的不是着恋红尘的悻悻哀愁,而是惋惜计划中要写的《健美之道》一书不能如期完成。以后的曰子,赵竹光在去医院的途中想的是这本书,在化疗时思考的是这本书,在住院期间撰写的还是这本书。1990年,人民体育出版社寄来《健身之道》校样时,他又蒙发了一个念头,写一本回忆录,并将稿酬捐给孤儿院。他不止一次地说过“人死不足惜,但人的精神支柱不能倒,否则真的完了。我决心为祖国的健美事业尽自己最大的力量,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赵竹光不仅这样说,也是这样去做的。在三年疗养期间,他凭借惊人的意志力,完成了14万字的《健美体格锻炼法》一书。 77岁的赵竹光听说被批准为中共预备党员时,激动的老泪纵横,连度挥笔写下了《党给予我第二次生命》。古稀开外、癌魔缠身的赵竹光,除了每日潜心著述,仍坚持每周锻炼三至五次。当家人相劝时,他总是说“我就是要与癌魔比个高低!” 78岁的赵竹光在接受《健与美》杂志记者舒培华采访时说:“在我的有生之年,还准备完成两本书,一本是《力量和举重》,一本是《健身问题解答》。即使死了,也问心无愧呀! 1991年2月10曰,点燃神洲健美火种的开山祖师,一个在体育战线耕耘了 5O年的老知识分子,一位历尽沧桑并将毕生精力献给中国健美事业的老人赵竹光先生合上了眼睛。一生节俭的他没有留下任何遗产,只有几套旧衣服、几件旧家具和一大堆体育资料。然而,谁又能说他没有留下遗产呢?纯朴、善良、正直的人格,搏击人生的顽强毅力,对健美事业的执著和无私奉献,都是留给我们的取之不竭的最宝贵的精神财富。人们说,赵竹光就像一支精烛,燃烧着自己,照亮了别人。蜡炬成灰泪始于。“竹光”与烛光是何等谐音又何等谐调呵
[i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