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牛焊工焊接视频(焊接高手视频)

本文目录一览:

  • 1、中国第一焊工有多厉害?
  • 2、知道鸟巢是怎么焊接的吗?265名顶尖焊工,历时两年才完成的焊接任务!
  • 3、中国电焊第一人,专焊中国火箭的“心脏”,北京两套房都请不动他,他是谁?
  • 4、中国电焊界第一人高凤林,到底有多厉害?

中国第一焊工有多厉害?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可是为了国家利益,有的人却能抛弃自身的利益,奉献自己,即便只是一名小小的焊接工人。人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工作岗位也同样没有,只要做得足够优秀,是金子总会发光,中国第一焊接工,就曾拒绝了外企给的8倍年薪,只焊卫星和导弹,比起钱财这样的身外之物,他心中更想实现梦想,报效国家。这个人就是高凤林!

知道鸟巢是怎么焊接的吗?265名顶尖焊工,历时两年才完成的焊接任务!

如果你有机会近距离看,在鸟巢的每一条焊缝边上,都能看到焊工的名字。

当时全国各地包括城建集团内部的优秀焊工,共集合了1000多名,经过培训,优中选优,选出450多名,有了培训合格证才能进鸟巢工地。

鸟巢焊接的位置很复杂。以前我们可以调整构件位置,让焊工舒服一点,比如该仰焊的,把构件翻过来,人呢就舒服点了。但鸟巢的构件特别大、特别复杂,只能靠工人调整姿势,在狭窄空间内长时间焊接。

鸟巢焊接的大部分时间在夏天,钢板要加热到150度以上,为了保证焊接质量,大夏天,我们都穿短袖衫的时候,焊工得穿厚实服装,忍受高温的烘烤。而且你想,仰脸焊,还会有焊渣掉下来。

焊接过程是不允许间断的,否则可能出现裂纹、夹渣等问题,最长的一个焊接工序达到17个小时,当然我们可以换人。但无论如何,这对焊工的技术、体力,还是责任心都是挑战。

焊接高峰时,我们有上千名焊工在工地上。他们,再加上7000名混凝土工人。鸟巢真正是靠他们的双手搭建起来的。

鸟巢的每条焊缝边上,都镌刻着一位焊工的名字,以这种方式,数百名普普通通的焊工在这项世人瞩目的奥运工程中留下了自己的微小痕迹——也许公众没有机会看到,却永不会磨灭。

作为双奥之城,奥运会主办方与合作伙伴的情缘从2008年开始,持续至今。这里面,不仅包括北京奥运会、北京冬奥会的官方合作伙伴,也包括奥运会的全球合作伙伴。这些合作伙伴为北京办奥提供了智慧。

在北京冬奥宣讲团里,来自奥运会全球合作伙伴企业的中国员工侯倩颖讲述了我国工人使用电焊系统服务鸟巢建设的往事。

在北京冬奥会共使用的12个竞赛场馆中,5个为现有场馆。而鸟巢,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最重要的标志性场馆,它见证2008年北京奥运圣火点燃,并将继续作为北京冬奥会开幕式的会场。

“每一次讲述这段故事,我都觉得特别自豪。鸟巢,不仅浓缩了昨日的经典、今天的传奇、明天的梦想,也将永远镌刻着焊接建设者们的激情与荣光。”侯倩颖说。

新京报:那你给我们讲讲鸟巢焊接的事?

侯倩颖: 那是2005年的事儿。鸟巢全面开工,高空大跨度的马鞍形设计非常独特,内部没有一根立柱,全焊接的重型钢结构对焊接质量要求之高、难度之大,甭说在咱中国没有先例,就是在全世界的焊接史上也是极其少见。

整个用钢4.2万吨,全靠焊接而成,焊缝的总长度有32万米。焊接要求百分百的成功率,所以焊工都要经过验证和选拔。

当时,尽管我们的焊接设备已经到位,但能胜任的焊工实在是太少了,有的人一听,这活儿太难了不敢焊,直接就被吓跑了。有的人虽然敢焊,但技术不过关。

没关系,只要你有咱工人阶级为国争光的骨气,有这个奥运情怀,不会焊,我教你!中国工程建设焊接协会专门聘请了我们公司的焊接专家、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王玉松对挑选出的265名焊工进行全方位培训,手把手地教。

新京报:在焊接作业中,哪些环节是最难的,后来是怎么克服的?

侯倩颖: 为了确保鸟巢焊接牢固,我们在正式施工前,进行了126项焊接工艺评定试验。其中的一块试焊件最长连续焊接38小时,中间不能停。

当时的室温35℃,焊件还要预热到150到200℃,焊工被烤得汗流浃背,衣服脱下来都能拧出水。还有来自焊接位置的难点,尤其是仰焊。仰焊就是焊枪向上,焊接位置在焊工头部的上方,焊缝不容易成形,而且熔化的焊丝和钢板铁水特别容易落下来烫伤焊工。

王老师说:“有时候哪怕滚烫的焊花掉进脖子也不敢停下来,不然会出现裂纹、夹渣等质量问题。”

铁水滴在身上他们不疼吗?每次听到这里,我都忍不住会问王老师。但其实我也知道,他们当然也会疼,只是那时眼里只有眼前的那道焊缝,而那些留在身上的烫痕已然成为他们一枚枚的奥运勋章了。

新京报:你刚刚说到,王老师培训指导了一支国内的焊接铁军,这支工人队伍在鸟巢的焊接施工中解决的难题是什么?

侯倩颖: 王老师精心指导培训出了一支焊接铁军,为鸟巢钢焊接的高质量完成提供了保障。

焊接的操作难度大,还易出现探伤不合格的缺陷。

就是说从外表上看虽然是焊上了,但内部没有熔合,这种缺陷如果出现哪怕只是一点儿,在鸟巢特殊的钢结构里都是致命的,甚至有整个坍塌的可能,后果不堪设想!

我们的工艺专家不知道开了多少次会,制订了多少个解决方案,终于,技术难点突破。

鸟巢合拢,

100多名焊工登上70米高空

同时起焊

新京报:你曾提到最让你难忘的鸟巢大合拢的情景,给我们说说这一天的事情?

侯倩颖: 2006年8月25日,鸟巢大合拢。那天深夜,70米的高空中,共调集了100多名焊工和100多台焊机,历时两年、七百多个日夜奋战,为的就是迎接这一刻。

当时,我们公司的服务保障人员提前做着一切准备工作,对所有焊接设备进行彻底点检维护。

大家顺着云梯往上爬,刚开始还挺兴奋,但爬到四五十米高的地方,云梯晃荡得厉害,顷刻间,就感觉自己成了空中飞人,不敢往下瞅。只听到自己“咚咚”的心跳声。夜里风大,越往上云梯越抖,上几步就要停一下。

零点整,鸟巢合拢总指挥宣布“合拢开始!”100多名焊工同时起焊,100多处焊口迸出耀眼夺目的火花。

这时候,天空下起了小雨,鸟巢的簇簇弧光在夜空中闪耀,点点焊花把三块巨大的钢结构连在了一起。一个完整的体育场主体结构呈现在世人面前。

雨水和泪水流淌在现场所有师傅们的脸上,我们胜利啦。欢呼声响彻在鸟巢上空。我们用中国的技术、自己的力量焊接出一个民族的自豪。

[img]

中国电焊第一人,专焊中国火箭的“心脏”,北京两套房都请不动他,他是谁?

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大国,大国精神从一定程度上来说那就是工匠精神。工匠精神在中国流传几百年,作为中国工匠的鼻祖鲁班把这个技艺展示的淋漓尽致。也是因为这样,目前国家也在大力的推崇工匠精神,工匠精神是怎么体现的呢?今天小编就来给大家介绍一位工匠精神的代表人物,专门焊接航天飞机发动机,北京两套房都请不动他。

这位师傅就是高凤林先生,高凤林先生是我们国家的一个焊工,也被称为中国电焊第一人,这位师傅在中国航天公司工作,主要的工作就是焊接我们的长城运载火箭!如果说设计师是火箭之父,那么它就是整个火箭质量的把控者。也正是因为这样,高凤林先生为了完成祖国交给自己的事,将所有的时间几乎都投入到了工作上,陪伴家人的时间越来越少,但是他却从来都不后悔,家人也对他的工作表示支持。

在工作上投入的时间就更多,收获也就更多。因为高凤林先生这样的付出精神也收获了很多的国际奖项以及国际的认可。在之前德国举办的发明会上,高凤林先生就凭借其精湛焊接工艺征服了全球的顶尖焊工,并且获得了三项金奖,要知道这个奖项的含金量可不是普普通通的,而是在全球范围都享有盛誉的。

也就是这么一位将工匠精神展示的淋漓尽致的工人师傅,怀着一颗爱国的赤子之心,曾经有国内公司找到他,愿意付出年薪百万外加两套北京的住房的薪资来挖走他,他都没有一丝丝的犹豫,回绝的斩钉截铁!也许这就是高凤林,也许这就是奋斗在普通岗位上的焊工师傅,虽然普普通通,但是却能称得上是大将风范。

中国电焊界第一人高凤林,到底有多厉害?

匠人对于精品有执着和追求,他们在职业中坚守工匠精神,将全部心血用于雕琢产品,提高工艺当中,追求完美与极致,所谓“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匠人精神是一种职业精神,在任何行业中都适用。他是一位普通的焊接工,偶然之间走上焊接,这个行业却在这个领域中成为中国最高水平代表,他是大国工匠代表人物,是中国焊接界的第一人,他的工匠精神不仅体现在手艺上,更体现在为国为民的爱国之心上,他就是高凤林。

初遇焊接

高凤林于1978年考入技校,在当时那个年代,能够进入技校学习意味着前途无忧。高凤林所在的技校培养出一大批优秀的毕业生,他们在工作岗位上与航空设备为伴,为祖国航空事业发展贡献力量,高凤林原本的志愿也是希望能进入这个专业当中,但是因为成绩和家中长辈劝说等原因,他最终选择了焊接专业,这个专业原本不是他的意向,想到要与火箭飞机无缘,他对这个专业更是排斥。

高凤林对于所学专业没有兴趣,他最初认为所谓焊接就是在大马路上修下水道,这跟他想通过自己的力量将火箭将送到太空中的理想相差甚远,“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学习兴趣,高凤林在课上也不怎么听讲,并向老师坦言说自己不喜欢焊接专业,而真正对焊接专业有所改观的契机是在两个月后的下厂实践当中,在学校组织的那次活动中,高凤林去参观了第一代氩弧焊工陈继风的车间。

陈继凤是一位优秀的焊工,在当时那个年代,我国没有自主生产氩气的能力,都有采用进口方式,氩气的价格从三到六万一瓶不等,学习和使用的成本都非常高,在焊接工的培养上不亚于对一位飞行员的投入,在这次下厂参观中,高凤林看到了焊工陈继风娴熟的技术,他当时正在焊接火箭发动机,这让高凤林再一次想起了曾经没有实现的梦想。他从此对焊接产生兴趣,投入到焊接学习当中,毕业之后,高凤林以优异的成绩进入焊接车间,陈继风成为了他的师傅。

初出茅庐 崭露头角

焊接工作不能有一点马虎,焊接枪要拿得准,拿得稳,到精细的地方,甚至连一口气都不敢呼,生怕产生一点偏差。焊接虽然是个技术活,但同样是需要天赋的,在工作时找到的分寸感是非常重要的,这一点不是老师能够传授给学生的,高凤林对于焊接有着独特的天赋,刚刚进厂工作,他便展示出了自己的焊接技能以及良好的焊接感觉。

在厂里工作一年之后,陈继风把火箭长征三号发动机燃烧室的研制任务交给了高凤林,对于两个人来说,这都是一个前所未有的挑战,对于火箭来说,几克的杂质都可能让它毁灭,火箭零件的焊接工作容不得一点马虎和闪失,当时很多人都没有接触过精密配件的焊接,自然是不敢上手,但高凤林“初生牛犊不怕虎”,他没有犹豫,立刻接手了工作,最终以出色的成绩完成了任务,获得了大家的赞赏。

90年代初,航天部内部举行技工比赛,高凤林成功的夺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当时,高凤林可谓是焊接行业当中的青年才俊,是许多公司争着抢着要的人才,曾经有外企开出八倍年薪的条件,要将他挖到自己的公司当中,但是对高凤林来说,他不为所动,他这一生都在为祖国工作,为祖国焊接,他的心里装着国家,装着新中国刚刚起步的焊接事业,每当看着自己亲手焊接的发动机作为航天器材的零部件发射到太空中时,他心中的自豪感是无论多少金钱都换不来的。

迎难而上 学无止境

高凤林有着极高的焊接天赋,但在他的工作生涯当中也不是没有遇到过困难。对于高凤林来说,他焊接过最为精准,难度也最高的作品就是长征五号火箭发动机,发动机管壁及薄,需要精准控制焊枪在上面的每一秒时间,否则就会引起穿透,导致零件变形,在焊接过程当中,高凤林要时时刻刻注意每一点的变化,同时为了避免燃料挥发要以最快速度完成工作,据他自己回忆当时的场景,站在操作台上时,他全身都被汗水打湿了。

在焊接行业当中,人们将高凤林奉为标杆,把他称作中国电焊界的第一人,但他自己却认为,真正优秀的焊接技术需要不断的学习,他的徒弟在向别人描述高凤林时说道“我跟师傅20多年了,他有一有时间就要看书,琢磨更多的理论知识”,的确,高凤林对于知识的渴求是永无止境的,1988年开始,高凤林陆续报考了大专,本科等课程,希望能够在专业领域内进修,学习到更多专业知识。

高凤林将大部分的时间都用于学习和实践当中,一旦他进入焊接车间,就会像着了魔一样废寝忘食的工作,即便是在好不容易闲下来的时间里,他也要充分利用。凭借着这样的努力,高凤林在焊接事业上获得了旁人难以匹及的成功,他参与到九次国家专利与国防专利的申报当中,突破了200多项难关。

工匠精神

高凤林为中国焊接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解决了许多阻碍焊接发展的难题,他的一生都在焊接这条道路上探索,为祖国辛勤工作。高凤林主要从事火箭零部件的焊接工作,除此以外,东风导弹工作组也曾找到高凤林,请求他焊接东风导弹,由此可看出他的技术是高超,但他答应下来,只在没事做的时候焊接东风导弹,因为自己首先要做好本职工作,这也是工匠精神中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敬业。

高凤林用亲身实践向我们展示出新时代的工匠精神,他追求卓越,追求创新,以精益求精的精神不断在焊接这个行业上突破自我,中国制造是世界给予中国最好的礼物,如今我们正在逐步过渡到中国创造当中,在这个过程当中,少不了工匠精神的发扬,精雕细琢的手工工艺背后是“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的辛勤付出与学习。

正如香奈儿首席鞋匠说到的这句话“一切手工技艺皆由口传心授”,如今的高凤林仍然冲在工作的第一线当中,同时,他还培养出许多焊接领域的高精尖人才,为中国之后的焊接事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提供了大量的人才资源,向他们传递了耐心、专注的匠人精神。

中国最牛焊工焊接视频(焊接高手视频)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资源均来自网络,仅供学习交流使用!

转载注明出处:https://www.genghao.net/zgzz/1185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