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年轻的领导(中国最年轻的领导)

本文目录一览:

  • 1、中国最年轻的将军的年龄大概是多少
  • 2、亚太区最年轻的老总
  • 3、谁是新中国最年轻的将军?
  • 4、中国历史上年龄最小中共中央主席是谁?他是哪儿人?他有哪些故事?
  • 5、谁才能为“中国最年轻市长”解围

中国最年轻的将军的年龄大概是多少

最年轻的元帅:林彪(1906年生,49岁)最年轻的大将:许光达(1908年生,47岁)最年轻的上将:肖华(1916年生,39岁)最年轻的中将:刘西元、谢有法(1917年生,38岁)最年轻的少将:吴忠(1921年生,34岁)

在55-65年授衔的所有1614名将帅中最年轻的是1964年晋升少将的王扶之(1923年生)1955年授衔时,10名元帅平均年龄57.岁,朱德最大69岁,最小的林彪49岁;

10名大将平均年龄51.7岁,最大的张云逸63岁,最小的许光达47岁;

上将平均年龄47.7岁,最大的陶峙岳63岁,最小的肖华39岁;中将平均年龄45岁左右,最大的傅连璋61岁,最小的刘西元、张池岳38岁;

中国最年轻的领导(中国最年轻的领导)

少将平均年龄43岁左右,最大的史可全63岁,最小的吴忠、徐斌34岁。

亚太区最年轻的老总

中国最年轻的CEO

孙伟,一个泰安普通家庭走出来的少年,奇迹般创造了一项国家纪录——中国最年轻的CEO,今年,他刚满18岁。用他的话讲:“本来16岁就有能力开公司了,只是国家规定必须年满18岁才能做法人代表,所以,我又等了两年!” 初次见孙伟,在他的办公室,一见面,非常出乎记者的预料,确切的说,是他的成熟举止和他的形象差异之大,完全给记者来了个措手不及。之前通过电话,听声音很“社会”,但眼前却是个非常文雅的男孩子,一身休闲装,走在大街上,估计没有人会认为他是一个公司的老总,明明就是一个少年学生嘛!实际上,他现在还是泰山中学的高三学生,只不过,休学半年了。 成功起点在网吧 对于一个刚满18岁的少年来说,孙伟无疑是成功者。说到成功,孙伟很谦虚,还引用了影星周润发的广告词:“成功?我才刚上路呢!”而有意思的是,孙伟上路的起点,是被家长们认为“洪水猛兽”的网吧! 孙伟第一次接触电脑是在十二岁,那时他上初一,和别的孩子一样,接触了电脑,就爱不释手,然后一头扎进网吧里。不同的是,多数孩子沉迷于网络游戏,孙伟沉迷于网络知识。别的孩子为了游戏,可以通宵达旦,孙伟为了知识,可以废寝忘食。 家长知道孩子玩电脑,往往不分青红皂白的坚决反对,孙伟的父母也一样,特别是成绩优异的孙伟,自从迷上电脑后,成绩一落千丈,这直接成了父母老师坚决反对的有力证据。 为了“挽救”孙伟,一位老师甚至激将他:“学习好的同学玩电脑是全面发展,学习不好的玩电脑是不务正业。”这句话不是明摆着的意思吗?孙伟说,自从那次,更坚定了他要在计算机领域搞出点名堂的想法。 “没有电脑,只有去网吧!当时家里也有条件买个普通电脑,但是,那种情况下,说买电脑是学习知识,谁信啊?”孙伟把平常的零用钱全用在网吧里,白天上课,晚上上网,没有专业书籍,只能自己在网上摸索!很多专业网络技术资料只有英文版本,这给孙伟带来不少麻烦,于是,他成了网吧里唯一一个带着英汉词典上网的顾客。即便如此,很多专业词汇依然查不到,只能上网寻求帮助,有时4、5个小时才能弄明白,每次遇到这种情况他从不放弃! 在网吧学习,最令孙伟头疼的是电脑经常死机。网吧一般都使用关机还原功能,有时眼看着杰作即将完工,电脑突然不配合了,花费巨大精力才做好的网页,就这样随着电脑死机彻底消失了!“那个时候,才真正体味到什么叫欲哭无泪,只感到脑子‘轰’的一声,恨不得把电脑砸了!恼归恼,但从没

谁是新中国最年轻的将军?

中国历史上,历来对神童十分推崇,年少成名,年少为将的神童们历来不绝于耳。甘罗十二岁拜相,霍去病16岁就领兵出征。中国长达5000年的文明史中,涌现的少年英雄数不胜数,也很难统计谁是历史上年纪最小的将军。

如果把时间拉到近代,那么,在新中国开国元勋中,年纪最小的将军是可以统计出来的。如果以1955年授衔的开国将帅年龄来算的话,那么,年仅34岁被授予开国少将军衔的吴忠,将是新中国年纪最小的将军。

吴忠少将

不过在此之前,虽然革命队伍从未正式授予军衔,但是通常来说,师长及以上职位就可被称为高级将领或者将军了。如果按这个标准来算的话。年仅17岁就担任少共国际师政委的肖华上将,和在21岁担任军长和军团长的寻淮洲,将是近代中国革命历史上年纪最小的将军。

寻淮洲

一直以来,23岁担任红一军团第四军军长、25岁任红一军团总指挥的林帅,被很多人认为是红军最年轻的军长和军团长。但实际上,1912年出生于湖南浏阳县的寻淮洲,才是中国红军历史上最年轻的将军。

寻淮洲

1927年加入共青团并参加主席领导的秋收起义之后,寻淮洲就加入了红军队伍。在革命队伍中,寻淮洲作战勇敢,屡立战功。1930年中央苏区第一次反围剿作战中,担任红12军100团团长的寻淮洲率部为活捉国民党第18师师长张辉瓒立下卓越贡献,他也因功晋升为红12军35师师长,此时,寻淮洲年仅18岁。

第一次反围剿胜利

1933年10月,寻淮洲被任命为红21军军长,成为红军历史上最年轻的军长。1933年12月,寻淮洲再次被任命为红七军团军团长,他也因此成为红军历史上最年轻的军团长,此时的寻淮洲年仅21岁。不幸的是,在1934年伏击王耀武补充旅的战斗中,寻淮洲身受重伤,英勇牺牲。

肖华

1933年,为粉碎第四次围剿,中央苏区下达了掀起扩红高潮的决定,由中央苏区各地优秀的共青团员、少先队员组成的少共国际师,由此成立。年仅17岁的肖华,被任命为少共国际师政治委员。尚未成年就成为师级领导,肖华上将也应该是我军历史上年纪最小的将军了。

少共国际师政委肖华

1916年生于江西兴国的肖华,早在12岁的时候就加入了共青团。1929年,年仅13岁的肖华担任了少共兴国县县委书记。进入红军队伍中,肖华虽然年纪轻轻,但工作能力十分出色,历任红四军军委青年委员、营教导员、团政委、师政委、红军总政治部青年部长等职。

少共国际师

随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肖华又曾担任八路军115师政治部副主任、115师343旅政委、八路军东进抗日挺进纵队司令员兼政委等职。因为年纪轻,肖华也在根据地被人称为娃娃司令。新中国成立后,肖华被授予上将军衔,1985年在北京病逝。

[img]

中国历史上年龄最小中共中央主席是谁?他是哪儿人?他有哪些故事?

中共最高领导人以前称中共中央主席,而现在称中共中央总书记

最年轻的中共最高领导人应该是秦邦宪(博古)24岁受命担任中共中央总负责人,28岁交出大权,39岁因坠机遇难。

建国以后最年轻的中共最高领导人是现任的胡锦涛书记,2002年时,50岁就任中央委员会总书记。

《南方周末》:他们眼中的胡锦涛

2002年11月15日,胡锦涛当选为新一届中共中央总书记

A.他们眼中的胡锦涛。本报记者特地于近日踏上泰州的土地,试图从胡锦涛乡邻、亲友和儿时同学、老师的回忆中,大致描绘出这位新任中共中央总书记成长中的一些片段。

江苏省泰州市青年路和东进路的交汇处,矗立着一幢20多层高的工商银行大楼,大楼的一侧是一座有着两进院落的平房。平房大门紧锁,门牌上写着“多儿巷3号”。

当地人说,这就是新当选为中共中央总书记的胡锦涛的旧居。

按照新华社公布的简历,胡锦涛是安徽绩溪人。但实际上安徽绩溪是他的籍贯,他的祖上多年前已从绩溪迁到泰州,胡锦涛的青少年时代是在泰州度过的。

本报记者特地于近日踏上泰州的土地,试图从胡锦涛乡邻、亲友和儿时同学、老师的回忆中,大致描绘出这位新任中共中央总书记成长中的一些片段。

B.茶庄世家。出泰州城20多公里,便是姜堰市。胡锦涛的祖辈早年在这里开有一家名为胡源泰的茶庄。

姜堰城并不大,但自古素有“粮仓”之称,“海陵红粟,仓储之积靡穷”。因历史上长江、淮河、黄海三水皆汇于此,又称“三水”。

因为这样的地理条件,姜堰一度十分繁华。以茶业而言,据泰州的史料记载,泰州茶业经营者多为来自徽州等地的茶叶产区的茶商,至清代规模较大的有25家,而胡源泰便是其中之一。

根据刘秉霞老人的回忆,胡锦涛的父亲胡静之在姜堰打理茶庄时,经常在泰州和姜堰之间走动,为人十分谦和。在此之前,胡家在这里世代经营,到胡静之时,已经是第四代。

胡源泰的开创者胡允源是安徽绩溪人,在绩溪的地方志中记载,胡允源年轻时家境贫困,从安徽绩溪来到江苏东台,从专门采购徽州名茶的水客做起,一直到将胡源泰茶号发展成了在三泰地区(泰州、泰兴、姜堰)响当当的字号。

胡源泰的旧址在今天的姜堰城区坝口广场的南街上。坝口广场乃旧时繁华之地,并一直沿袭至今。如今这里依然原样保存着许多当年的商铺,老房子里开着新店,以南大街、坝口广场、北大街构成的这片地区商家林立,行人如梭。

建国后,因为实行公私合营,胡源泰茶号被划归当地供销社。

C.胡锦涛舅奶奶的回忆。如今的多儿巷3号已没有人居住,在它不远处的一幢楼房的二楼,住着胡锦涛的一位舅奶奶刘秉霞。

刘秉霞老人今年88岁,她透过窗户指着多儿巷3号的老屋说:“我21岁结婚后就住进了那里,一直住了60多年,几年前银行建大楼才搬到了这里。”刘秉霞说,她丈夫的姐姐是胡锦涛的祖母,“胡锦涛在老屋里住了好多年,直到考上大学才离开。”

刘秉霞回忆说,胡锦涛从小很懂事,不顽皮,“从不同人斗嘴,不同人吵架”。有时贪玩一点,大人在旁边稍微“哼”一下,他就马上知道自己做得不对,很快改过来。“这孩子不需要大人操心”。

据她回忆,胡锦涛在家里话不多,不爱宣扬。有一次他在班里被选为了班主席,家里也不知道,后来还是从他同学那里了解到这件事。那同学说:“胡锦涛在班里年龄算小的,但大家都听他的。我的成绩也不错,年龄也比他大,但大家就不听我的。”

令刘秉霞老人印象深刻的是胡锦涛学习很出色。“他放学回来把书包一放,就开始做作业。”她比喻说,“他学习就像走路,一步一步地,从不打岔。”

刘秉霞患有心脏病和白内障,但还比较开朗。作为一个年近九旬的老人,她基本上能用普通话与记者交流,举手投足间颇有“大家闺秀”风范。当记者提出要给她拍一张照片时,她还特地换了一件漂亮的毛衣。

刘秉霞说,胡锦涛的父母“人蛮好”。她还记得胡锦涛的父亲很疼胡锦涛,“没见过他骂孩子”。

D.学生时代。胡锦涛5岁时进入五巷小学读书,后来转学到泰州大浦小学。

大浦小学创办于1911年,是当地的一所名牌老校。当时曾与胡锦涛做过多年同班同学的居鸿富说,他们在这里度过了美好的少年时光。他还清晰地记得跟胡锦涛在门堂里玩玻璃弹子的情形。

1985年,大浦小学五(3)中队举行了一个“老校友回来了”的活动,得到了时任团中央第一书记的胡锦涛的肯定。在大浦小学90周年纪念册里刊登了一封胡锦涛给这个中队的回信:“我仿佛又回到无忧无虑的童年时代,那时我也像你们一样,胸前飘扬着红领巾,和小伙伴们一起过队日,为了解出一道算术题争论得面红耳赤,大概也会因为淘气惹老师生过气。而当我到了不再淘气的今天,才更加体会到,学校的生活有多么珍贵,学校里学到的知识,在今天的工作中有多么重要。”

1953年胡锦涛小学毕业进入私立泰州中学(简称“私泰中”,现泰州二中)读初中。这所学校有一幢挑檐建筑,名为“陈庵”,著名戏剧家孔尚任的《桃花扇》第二稿就在此完成。

居鸿富说:当时受“左”的思想的影响,人们对成分很看重,我和胡锦涛家里都是开店的,属于成分不是很好的人,我们感到只有把学习搞好才可能有出息。

胡锦涛的同学夏道球还记得初中三年胡锦涛的操行一直得的是“甲等”,而自己“时不时有些小动作,有时得的就是乙等”。夏道球说,初三时胡锦涛入了团,当时班上40多人,入团的不到10人,“因此入团的人都是很先进的”。

1956年初中毕业,胡锦涛考上了泰州最好的中学——江苏省泰州中学(简称“省泰中”),他和居鸿富、夏道球都分到了四班。

居鸿富说,他们那一届一共有八个班,每个班的生源都不一样。一、二班基本上是省泰中本校的初中毕业生,四班的学生则来自私泰中,后面几个班的学生来自其他几所学校和社会上。

生源的不同便有了“嫡系”和“非嫡系”之分,学校在师资上对一、二班也表现出了一定的倾斜,“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四班向一班发出了挑战,保证最高分、平均分不输于对手”。

居鸿富说,挑战发出后班上立即展开了学习互助活动,胡锦涛的成绩在班里排在前五名,“他主动地帮助成绩比较差的同学”。

“经过努力,我们最后没有输给一班。”居鸿富说。让他感触更深的是班上由此形成了一股良好的风气,同学之间的关系非同寻常,“和睦、奋进”,他举了一个例子:当时一个班的男女生之间通常有距离,但四班男女同学都一块玩,关系很好。“过了几十年,现在有的女同学回泰州还常常到我家来看我。”居鸿泰很自豪地说,“我们班重感情、重义气,这一点别的班比不上我们。”

班上这种良好风气的形成,居鸿富认为与他们的班主任有很大的关系。班主任叫沈进林,教外语。这位老师最可贵的地方在于他给学生写操行评语时从不扣帽子、不上纲上线。“这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很难得,”居鸿富说,“很多老师一看学生淘了一下气,就在评语里写‘政治上不要求上进’等等,有了这些帽子,学生前途很可能就完了。沈老师正直的人格风范对我们影响很大。”

居鸿富记得当时教室外面有一棵白果树,树枝遭雷击有时会燃起来,同学们就会很兴奋地看着玩。他还记得当时没有手表,一些“好动”的同学就用“阳光测时法”来掌握下课的时间。他们观察照射到课桌上的阳光的移动情况,在某一个位置用笔作个记号,当阳光射到那个记号时,就表明下课的时间到了。

“后来这些小动作被老师发现了,”居鸿富回忆道,“老师就把课桌挪了挪,由于位置变了,当阳光射到课桌上的记号时,时间也就不一样了。但学生也很精,就用粉笔在地上画一个记号,每次上课前检查一下课桌是否对准了那个记号,这样课桌的位置就固定住了。”

居鸿富说:“那时我们实际上都还是小孩子,闹一闹,做做小动作是时常有的事。相比之下,胡锦涛尽管年龄比绝大多数同学要小,但显得更懂事一些、成熟一些,他很少像我们一样调皮。”

夏道球回忆当年,也认为胡锦涛“政治上比一般同学要成熟”。他说,1958年“大跃进”时,学生都被安排去打石子。一些同学发牢骚,胡锦涛就安慰大家说,“发牢骚没有好处,先干好了再说。”

据居鸿富介绍,胡锦涛开始在班里任学习委员,在高三时被选为班主席。夏道球说:“那时他就显露出了一定的领导才能。”

当时毛泽东提出了教育要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胡锦涛他们被安排到了鲍徐乡劳动。夏道球对一个细节记得很清楚,当时学生正是长身体的时候,一到吃饭时间便争先恐后地往饭桌前跑,而胡锦涛总是走在后面,让别的同学先吃。夏道球还记得如果是两个人抬东西,胡锦涛会把重物往自己这边挪一挪,让自己承受的力多一些。

在居鸿富的记忆里,胡锦涛几乎没有发过脾气,“性格很随和”。他说胡锦涛平时很注意整洁,注意自己的形象和风度。有同学介绍说,胡锦涛高中时代就开始讲普通话。

居鸿富说胡锦涛那时的爱好是唱歌、跳舞,“他的舞跳得很好,那时不跳交谊舞,而是表演性的舞蹈”。

夏道球说,那个时候大学生极少,能考上清华是很不容易的事。他们班一共有51人,留在泰州的有18人。同学中除了胡锦涛以外,目前级别最高的是副厅级。

E.文化土壤

夏道球和居鸿富坦言,学生时代的经历和教育对一生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这种影响在我们班的每一个人身上都可以看到”。他们也很庆幸,称自己“成长在一块很丰厚的土壤里”。

胡锦涛和夏道球、居鸿富就读的泰州中学今年将迎来百年校庆,而位于校园里绿树掩映下的安定书院则经历了700多年的岁月沧桑。

夏进球说,他们那时不分文理科,所学很全面,而且掌握了的东西过了几十年都不会忘,可以说是真正的“素质教育”。

夏进球搞的是气象专业,但他的书法在当地也小有名气。泰州城区玉带桥、板桥、斜桥的桥名都是他的手迹。而居鸿富搞的是渔业,早年的爱好是填词。

其实在泰州,这样的“文人”随处可见。一位当地人估计,泰州搞美术、书法、文学的人的比例要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这里甚至还保有以古文会友、吟诗作文、互相切磋的遗风。

与“文风甚浓”相伴的一个现象是这里对文化教育的重视。再穷也要送孩子上学已成为共识,三泰地区的高考成绩长期位于江苏省前列。当地人说,不少南京的人都把小孩送到泰州中学来上学。

一位分析者指出,文化教育的发达有很深的历史传统,像胡锦涛就读的几所学校,都有百年左右的历史。在泰州曾出现过中国思想史上著名的泰州学派,该学派的一个主要学说就是“百姓日用之说”,强调发展平民教育。学派的创始人王艮说:“故经世之世,莫先于讲学,以兴起人才者。”他的弟子不仅有官僚士大夫,更多的是小商小贩、市井平民。不少人认为这对于当地教育传统的推进是一个重要因素。

一位观察者说,其实在江苏中部一线上,扬州、泰州、南通都有相似的文化教育传统,而这一带也确实出了不少优秀人物,近年来更是“人才日隆”。

PS:历届中共中央总书记、历届中共中央主席参考

谁才能为“中国最年轻市长”解围

29岁的周森锋全票当选为湖北宜城市市长。这位五年前才刚刚走出大学校园的年轻人,被媒体称为“中国最年轻市长”。周森锋是河南禹州人,在短短五年之内,连破异地为官、论资排辈、政绩为上等官场通则,以29岁的年纪担任县市党政正职。他不寻常的仕途升迁,引发了全国关注。有人视其为“干部年轻化”的标本,有人质疑他有靠山背景,这位自称“真的不愿成为新闻人物”的“最年轻市长”不情愿地被舆论推到了台前。

正如周森锋自己所言,29岁的他并不是全国最年轻的正处级干部。但29岁担任县市党政正职,目前周森锋应该是第一人。事实上,近年舆论对破格提拔年轻官员多有关注,周森锋并非第一例。去年初,28岁的张辉就任共青团山东省委副书记,被称为中国“最年轻的副厅级干部”,同样引起舆论哗然。值得关注的是,舆论在这些案例中并非质疑“干部年轻化”的政策原则,而是对这种干部年轻化的实际选拔机制多有疑问。

笼统地讨论干部年轻化,并且以张辉、周森锋的个案来佐证,实际上并没有真正切中公众对于干部选拔机制的关切。在成千上万的年轻公务员中间,为什么是周森锋而不是赵森锋,是张辉而不是李辉,成为了“中国最年轻的市长”、“中国最年轻的副厅级干部”。这涉及到官员选拔过程中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问题。在公平竞争的市场原则早已深入人心的当下,一个年轻公务员如何能免除政治竞争而获得高位,这是公众关切并且疑惑的所在。如果不能针对这种公众关切答疑解惑,也就没人能替周森锋这样的年轻官员来真正解围。

有人认为,不应该以疑虑审视29岁市长的当选,而应该以掌声和鼓励催促他交出公众满意的答卷。这未免过于温情脉脉而颠倒了公职与公众之间的政治伦理。公众只是表达疑问,便有如此善意的劝解,如果真要问责,岂不是更无可能?无庸讳言,在官场腐败的诸多形式之中,用人腐败早已有目共睹。已经查处的腐败大案中,也几乎都有买官卖官、权力裙带关系曝光。中央纪委、中央组织部去年10月联合印发《关于深入整治用人上不正之风进一步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的意见》,反求其意,不正是对用人歪风的强力整肃?

据已经披露的情况,29岁的周森锋出身于河南禹州一个农民家庭。周森锋也对媒体表示,“我能走到今天,如果说真有什么背景,这个背景就是父母的养育、母校的培养、国家日益开放和民主的育人用人机制。”当事人的这种表白,或许真诚可信。但如果要从舆论中解围,却又不能认同这种自证清白。作为一市之长的周森锋,显然已是公众人物,首先就必须摆脱那种只需向组织交待、不需向公众交待的不情不愿的心态,所谓“真的不愿成为新闻人物”,或许可以理解为不愿意媒体过多聚焦于个人身世经历,但矛盾的是,如果不能首先成为新闻人物而为公众所熟悉了解,一个年轻公务员又如何能步上几十上百万人的领导岗位?

就此而言,即便有人真的相信年轻的周森锋德才兼备,襄樊市委也确实是经过民主推荐、考察、公示等合法程度选择任用干部,这种公众舆论的质疑也是不得不承受的。因为在现有体系之中,如果某位掌管选拔任用大权的官员执意徇私舞弊、任人唯亲,公众也并无知悉内情的可能,甚至也并无立等可行的否决权利。已经揭露的诸多买官卖官的腐败大案,不正是这种积重难返的局面使然?

如此来看,真正能为“中国最年轻市长”解围的人,不是那些为周森锋式干部年轻化现象欢呼雀跃的人,也不是那些穷追不舍“人肉”不止的网民,更不是那些打破沙锅究根问底的各色媒体,而只能是更加透明、更加公开、更加民主的官员选拔任用机制。只要权力仍有循私的可能,公意仍然不能阻挡权力,舆论对官员选拔任用中某些个案的集中关注,甚至是疑罪从有,就不能视为公众的苛刻与多疑。反之,那些致力于让权力在阳光下运作的吏治努力,也才能够为更多的人所认同。这显然已不是一个29岁最年轻市长的个人问题。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资源均来自网络,仅供学习交流使用!

转载注明出处:https://www.genghao.net/zgzz/1176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