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失败的教育理念(中国的教育理念落后)

中国最失败的教育理念(中国的教育理念落后)

本文目录一览:

  • 1、做数学题为什么会上瘾?
  • 2、中国家庭教育的错误观念有哪些?比如说大的必须让着小的
  • 3、陶行知的教育救国理念为什么在近代中国无法实现
  • 4、目前中国的小学教育最缺失的东西是什么?
  • 5、中国家长的错误教育观念,都有哪些?
  • 6、中国的教育失败的原因有哪些?

做数学题为什么会上瘾?

最近下了班,晚上在家里看世界杯。

三年级的小外甥,偶尔也来凑热闹,看的时候他总是不停的问:“为什么这个球踢出去会拐弯啊?什么角度是弧度啊?为什么足球上,黑色块是五边形,白色块是六边形?”

这些“刁钻古怪”的问题,有时问到我哑口无言,无心看球。气急败坏下,我经常用“这些考试不会考,问这些有啥用“来敷衍他。

终于有一次小外甥回嘴,”难道考试不考,我就不能知道了么?“说完气鼓鼓的走了。

看着电视机里热闹的世界杯,我脑袋里却一直浮现小外甥说的话,确实,我们中国式教育理念里,考试成绩似乎代表了一切。

数学,中国教育最“失败”的学科

这几年经常听到,一些出国留学的朋友抱怨“中国式教育”,其中数学是大家“吐槽”最多的学科。

“当年我们上高中的时候比那些老外微积分学得好多,考试都考的比他们好。反倒现在抽象代数,拓扑他们学得比我们好多了,越到高端的课反而思维不如他们敏捷了。我们在国内基础数学教的很扎实,可咱们中国数学上的研究怎么跟人家没法比,这是为什么?”

这就要回归数学本质,新华字典里对数学的定义,“数学,研究现实世界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通俗来讲,就是通过现象看本质的生活常识技能,是一种生活常识的扩张。

“计算、逻辑、抽象能力”作为学好数学必翻的三座大山。逻辑能力,培养对事物分析、观察概括与理性推断能力。抽象能力,培养对非实质事物以及新概念的理解能力。而“刷出来”的中国式数学教育,往往更注重计算能力,另外两项较为欠缺。所以,前期发力效果甚广,后期“被超车”也是情理之中。

最近,微博上一篇“难倒成年人的小学数学题”被各大博主转发,一时间“中国式数学”被网友集体DISS。

网友纷纷败下阵来,表示小学教学,尤其是数学的难度,竟然已经到了让人瞠目结舌程度,小学一年级的数学题,大部分高中生竟然也搞不定。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刷题速度快”、“偏题难题搞得定”被贴上了“学霸”的标签,导致现在大多数学生和老师一直以“看出诡异的等式关系和掌握很多公式”来评定数学水平,把数学当成了炫技的能力,而不是常识。

把数学当成一种技巧,过于追求炫技,没有注重逻辑思维,这也是中国式数学教育,最大的症结之一。

学好数学,真的能走遍全天下

“学好数理化走遍全天下”这句被奉为老师经典口头禅,虽然经常被学生吐槽,但这句话确实不容小觑。

知乎上有一个关于“学好数学有什么用”的帖子,浏览量已近10万,其中有一个老师这样说,不是知识没有用,而是你不知道怎么用,并举了一个例子:

一个人去餐厅点了一个12寸的披萨,服务员说12寸的卖光了,换两个6寸的,可以吗?

很多人这么一听,没觉得哪里不对劲儿.....

然而真相是,根据圆的面积公式S(面积)=π(圆周率)*r(半径的平方)。

6寸披萨的面积是9π,12寸披萨的面积是36π,所以12寸披萨是6寸的四倍,而不是两倍。

念书的时候,很多人都抱怨,学数学除了考试还有什么用啊,买菜又用不到函数,从上面例子完全可以看出,数学学不好,吃亏了你都不知道。

刨除计算能力外,学数学,除了是掌握一门实用的知识,更重要在于培养一个人的思维方式。良好的思维逻辑能力,完全可以帮助一个人在沟通以及社会生活中解决诸多问题。

就像数学专业的网友“WEwe”说道,“学数学专业别担心太早,学好了以后你就会问数学到底不能干什么”

前段时间,综艺节目《最强大脑》里“赌王儿子”何猷君以惊艳的成绩夺得“数字华容道”比赛冠军,震惊一众网友。

在比赛中,他只花了21秒就将打散的数字归位,展现的不仅仅是数学计算能力,更展示了他强大的逻辑思维能力。

查看何猷君的履历发现,他曾经蝉联两届全港数学竞赛的冠军、英国奥数比赛冠军,是一枚绝对的数学学霸。敬佩敬佩!原来有钱人家这么注重培养孩子的数学能力的啊!

前段时间恶补韩国版《爸爸去哪儿》,节目里也看到了,爸爸们“中外数学教育”不同的一面。

国内的“老爸们”,基本上万事巨细、生怕孩子们出什么大问题,有的孩子没有得到独立锻炼的能力,甚至连人民币面值都区分不清。

国外爸爸们,则是放手让孩子们出去独立买菜,宝宝们自己也都算的很清楚知道花多少钱,该找回多少钱。可见数学逻辑思维不仅要从小培养,更要注重实践与结合生活。

数学思维决定未来的格局

《最强大脑》“全球脑王”杨易曾经说过:“回顾我的成长过程,真正数学思维的培养是在小学的阶段。”

相关研究表明,4~12岁是孩子教育的最佳启蒙期,12~18岁是最佳发展期。在这个阶段数学能力的培养,对孩子思维方式的养成具有决定性影响。

而思维决定一个人的行为,决定一个人未来的格局。

就像上文提到的,未来最考验孩子的是解决问题的能力,是独立思考的能力,是与人交谈时所表现出来的清晰的逻辑能力,而这些数学都能够培养。

从小培养起孩子的思维能力,才是真正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

所以许多家长都愿意花大价钱送孩子去上数学补习班,但现实情况是,很多孩子依然学不好数学。归根结底,是学习数学的方法不对。

现在孩子大多被应试教育所束缚,上各种补习班,疯狂做题,背公式,套算法,却搞不懂数学背后真正的逻辑原理,不懂举一反三,当然学不好数学。

其实,孩子不是学不会数学,而是缺少一个有趣的学习数学的方式。

今天就给大家推荐一堂有趣的数学课——学而思网校50元数学课。

在这个“让孩子学到上瘾的数学课”50元数学课里,你不仅能享受到各种新技术带来的学习革新。而且,学而思网校数学课建立一整套完善的教学体系,完全“零压力”帮助孩子一步步学好数学。

亮点一

动画课件+会动的教具书

让孩子对数学感兴趣

学而思网校耗资上亿打造了3D动画课件,把数学和动画、游戏结合,有趣有益,让孩子主动投入课堂。

还提供了会动的、直观的教具书,孩子一看就会爱上,而且让孩子主动学习,在动手操作中,就能轻松掌握数学知识。

亮点二

精选自北大清华的

超强师资队伍

学而思网校有15年教研沉淀,老师都是来自清华、北大等TOP名校毕业生,老师的录取率仅为2%。

课程体系和教学大纲完善,在期中期末,还有压轴题,保证孩子击中考点考法,让孩子的学习更符合考点考法。

亮点三

名师带着学

私教带着练

主讲老师+辅导老师双师直播教学,辅导老师1对1全程跟踪式服务,时刻关注孩子的学习行为,反馈孩子的课堂表现。一对一激励,让孩子持续想学数学。

课后,辅导老师1对1进行作业批改,在线自动收集常考易错题目,帮助孩子巩固知识点,考出高分。

亮点四

小组PK+金币奖励

提高孩子积极性

设有小组pk,孩子在竞争的氛围中答题,答对就能获得金币,让孩子学习的积极性更高。

亮点五

“AI老师”陪伴学习

个性化数据报告

“AI老师”陪伴孩子学习,根据面部表情,了解到孩子的听课情况,在孩子走神时提醒,进步时奖励。

还绘制专注度曲线和随堂测,并生成孩子专属学习报告,老师们根据指标和数据来调整自己的授课状态及节奏,保证学习效果落地。家长对孩子的学习也能一目了然。

学而思网校这套体系,让孩子坐得住,愿意学,而且能激励孩子持续学,学得有针对性,学习效果能落地。

孩子采用这样一套完整的学习方法后,好成绩自然就考出来了。

暑假来临,学而思网校特别推出暑期优惠活动——

原价900-1500元的数学课程

现在仅需50元

50元包含:

10天双师互动直播课

精美讲义免费邮寄到家

随堂一对一作业批改

课程无限次回放,重难点及时巩固

课程学习报告,学习数据一目了然

目前,50元课程一期已经开始上课啦,所以这两天在朋友圈就经常能见到学而思网校50元数学课了!大家基本上都是晒教材教具的。

一句话

50元

用来买这些教具和教材也值了

一期课程听说已经抢完了

快扫描下方二维码

去买第二、三、四期吧

学而思网校不仅有数学50元课,还有英语、语文50元课。点击阅读原文,语数英课程一键购买。

[img]

中国家庭教育的错误观念有哪些?比如说大的必须让着小的

中国家庭教育,有一些地方是不太妥的,比如说大的必须让着小的。这是有一些片面的,如果小的做错了,大的也让着他,这样就会让孩子对于对错混淆了,让孩子缺乏原则性,不利于孩子是非观念的培养。

一味的大孩子让着小的会让小的养成骄纵的习惯,而大的有可能会养成懦弱的习惯,胆小怕事,遇到事情缺乏主见。

日常生活中要慢慢地培养两个孩子的是非观念,谁对的就支持谁,谁做的就要虚心接受批评并且改正。正确的引导两个孩子和睦相处,以解决问题为原则互相帮助,取长补短,共同成长共同进步。

陶行知的教育救国理念为什么在近代中国无法实现

教育救国要通过教育学习来开化国人,国人开化必然会动摇封建统治阶级,这是统治阶级不愿看到的,没有统治阶级的支持,所以在中国处于半封建半殖民主义社会大背景下从根本上陶行知的教育救国理念在近代中国无法实现。

目前中国的小学教育最缺失的东西是什么?

缺失一 “人格平等”

儿童对世界的最初认识源于父母,家庭教育的影响对人刻骨铭心。对教育职责的漠视,教育理念的偏颇自然导致家庭教育易出错。

我们的父母大多没受过专门训练。无论是小时候,还是长大恋爱成家,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很少有人对我们说怎么做父母。即使有人说过,也许会是如“棒头出孝子”、“不打不成才”等观念,而这些观念对不对则需要我们去反思。

我们都知道,要想驾驶车辆,尚需要到驾校学习三个月并经过严格的测试才能拿到执照;而要做人父母,“驾驶”着家庭之舟远航恐怕不是三个月能学会的。何况连婚检都懒得做的现代人,根本没有可能去进行三个月的专业培训,便糊里糊涂地做了父母,似乎全然不顾自己的语言、行为、教育会在孩子的身上留下什么样的烙印。

很多父母常常忽略了自己的教育职责。由于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是学校教育,父母更多的考虑也是学校教育,忽视了他们自己才是真正的教育基础,才是决定孩子命运的关键。俗话说:三岁看老。儿童对世界的最初认识源于父母,家庭教育的影响对人刻骨铭心。对教育职责的漠视,教育理念的偏颇自然导致家庭教育易出错。

父母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理易使家庭教育偏离方向。父母把自己没实现的,没做成的都转而寄望于孩子来完成。父母的过度关心、过度照顾,剥夺了孩子成长的空间。

过多限制、过多干涉也会阻碍孩子潜能的释放。我们常常居高临下地待孩子,以“家长”自居:“你是我生的,我让你听,你不听,找揍!”如此家庭教育缺失了“人格平等”(这可是《联合国儿童宪章》规定的根本精神),怎能使孩子健康成长?

缺失二 共同学习

都说父母是孩子的榜样。通常优秀孩子成长为优秀人才的背后,总能找到温馨和谐家庭的影子。同样,一个人形成不健全的人格,也可以从其家庭中找到充满冲突和矛盾的因素。

父母们把孩子送到小学、中学时,总喜欢说:“老师,这孩子全交给你啦,拜托啦!”其潜台词是“与我”无关啦。其实,绝对不是如此就行的。

撬动地球的手,就是推动摇篮的手。好的家庭往往伴随着父母与孩子的共同成长;坏的家庭往往给孩子负面影响。身教远大于言教。父母有多少工夫在家读书,家中有多少书,培养出的孩子境界是不一样的。没有书香家庭,哪有书香校园,书香社会?父母不进步又怎么指望孩子成龙、成凤?

学习型的家庭中,父母与孩子是共同成长,甚至相互影响的。他们往往有一些成功的影响方式,如亲子共读,亲子通信,讲述成长故事等。父母的成长和孩子的成长一样,是没有止境的过程。父母的不断进步、不断学习,对孩子的影响是无形而深刻的。

缺失三 品德教育

生活毁灭人是无声无息的,有如滴水穿石;同样,生活成就人也是无声无息的。只有关注生活的细节和进程,只有成为生活的主人,才能被生活所成就。

家庭教育最重要的任务是建筑人格长城。可生活中看人常常是一俊遮百丑。有了高分数、好成绩就被看作好孩子。事实上,影响终生发展的因素中,分数并不是最重要的,起着制约作用的是品德、品格,是做人的快乐,是受人欢迎、尊重,而不是知识学问。

点点滴滴的影响,将会对人格的健全发展奠定厚实的基础。不少父母过多关心学习,只要考出好成绩,什么要求都答应,什么愿望都满足。品德低下却不被关注,有些孩子说谎,拿家里东西或别人的东西,以自我为中心,不考虑别人感受。这样的教育理念、方式令人忧虑。

孩子小时候拿家中东西,但我们让他知道,犯这种错误受到的处罚远远胜过考试学习的失败,让他知道爸爸、妈妈不是很看重分数,而很重视品德,使他成为一个谦和的人。所以,父母们应充分重视品德习惯的养成教育。

生活毁灭人是无声无息的,有如滴水穿石;同样,生活成就人也是无声无息的。只有关注生活的细节和进程,只有成为生活的主人,才能被生活所成就。新教育实验有句口号:“状态大于方法,方法大于苦干。”现实情况恰好相反,是“苦干大于方法,方法大于状态”。实际上,人与人最大的差距是状态。有了状态就有了方法,有了状态就想做事,就有可能成功。

一位学者说过,哲学家与普通工人的差距远小于野狗与家犬的差距。哲人与工人的差距是分工造成的。一个单位里同工种的人其差距是状态造成的。有些人聪明,但他无所事事,怨天尤人,他就无所成。所以说,最重要的是状态,是精神方法。凡有助于精神状态培养的,就要去做;凡无助的,就要少做或不做。

缺失四 童年

大家经常感慨:现在的孩子没有童年、没有快乐。只要进了学校就没有好日子。在入幼儿园前,父母们怀着许多梦想,让孩子弹琴、画画、唱歌、跳舞……一进学校,进了考试圈,很多父母就退出先前的游戏。当然学习也不是为了给孩子快乐,而是寄托了许多幻想。逐渐地,现实让他们梦破,到了初中,那些美丽的幻想中的爱好便被斩尽杀绝。剩下的是“苦”。正如孩子们所说:“起得最早的是我,睡得最晚的是我,最苦的是我,最累的是我,是我,是我,还是我。”

幸福是一种体验,享受着教育的幸福,这是教育的一种境界。追问孩子幸福吗?答案是不。可孔子《论语学记》首篇就说: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学习应当是快乐的呀。为什么不能让孩子在游戏、活动、玩耍中学习呢?为什么关在书房才叫学习呢?我们的父母,要重视孩子的心理快乐指数啊!

缺失五 赏识和信任

赏识导致成功,抱怨导致失败。先让我们从男孩、女孩身上说起吧。

我们给女孩的玩具是布娃娃之类的,给男孩的玩具常是各种模型、而且是活动型的。那里面含着我们希望女孩温柔、文静,希望男孩勇敢、活泼的意思。女孩子打架的结果会是挨训:现在就这么疯,以后怎么办呀?男孩打架的结果是被赞赏:调皮的孩子聪明。孩子长大了,人们说:女孩到了中学就不行了,男孩子到了中学就好了。

要知道谎言重复千遍成真理。女孩子受到了暗示是“不行”,男孩子受到的暗示是“行”,这就使他们产生了不同的状态,“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你不行,你就不行,行也不行。”倘若你要孩子行,那就要珍爱孩子每一次的成长机会,欣赏他们的成长,欣赏他们的言行;倘若你要孩子不行,那就抱怨,指责他们吧。

孩子的潜力恒大于已经实现的一切。现代科学的研究早已证明,人的潜能是巨大的。残疾人舟舟不也成为很棒的指挥吗?聋哑女孩周婷成长为美国著名大学的高材生,正是其父周洪赏识教育的杰作。让我们无限地相信孩子发展的潜力吧!

缺失六 一样属于孩子自己的东西

人最幸福的事是让他喜欢一件事情,哪怕是种花、养小动物,使业余时间、精力有所寄托。

父母在培养儿童智力的同时,切不可忽视非智力的培养,应该使年轻一代具有远大的目标,广泛的兴趣、热烈的情感、坚强的意志、独立的性格。

人最幸福的事是让他喜欢一件事情,哪怕是种花、养小动物,使业余时间、精力有所寄托。每个孩子,在家庭中、学校中都应使他有个兴趣爱好。什么最好?特色。现在分数最好,其他人都是失败者。

其实,孩子学得太难了,有的是一辈子都用不上的知识,有什么价值?教育应该让孩子有一样自己喜欢的东西,那他即使考不上大学,考不上名牌,也会有健康人生、幸福人生。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价值。复旦那个自杀的研究生有什么价值?

很多优秀人才,他们并没能接受正规大学的教育。但他们在成长过程中,学到的诸如善良、勤勉远远超过大学的收获。

每个孩子可以有不同的成长道路,让他喜欢一样,会影响孩子一生的生活质量。一个人的精神生活是否快乐,这很重要。

缺失七 读书的生活方式

读书的人生活不一定富裕,但他可能是精神富翁。精神上的愉悦常常比物质来得重要。

读书,是孩子们净化灵魂,升华人格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途径。对于孩子的成长而言,主要任务就是读书。但现在学生除了读教科书之外恰恰很少读书。凡是读书多的孩子,一般来说,其视野必然开阔,其精神必然充实,其志向必然高远,其追求必然执著。一个人的精神发展史,就是这个人的读书史。

读书对于人的成长是最重要的。世界上那些生命力旺盛的民族一定是爱读书的民族,如犹太人。近代史上三个最伟大的人物均来自犹太民族:马克思以唯物辩证法改变了人类对社会的看法,爱因斯坦以相对论确立了崭新的宇宙观,弗洛伊德以精神分析法让人更准确地了解自身。全世界富有者中,40%是犹太人;诺贝尔奖获得者中,最多的也是犹太族人。

他们读书态度近乎宗教:孩子刚生下来,就用蜂蜜涂在书上,让孩子舔,意思是读书才能甜蜜。他们也绝不允许把书踩在脚下。他们每人年均读书60本,中国人均只有5本。一个不读书的人是走不远的。是否读书跟他是否大学毕业没有关系,书才是真正的大学,才是让人精神成长的乐园。

宁静才能致远。读书的人生活不一定富裕,但他可能是精神富翁。精神上的愉悦常常比物质来得重要。

缺失八 记日记的习惯

写日记是个好习惯。

通过写日记,可以让孩子对自己的学习、生活进行总结和深化思考;可以锻炼他们观察生活的能力和驾驭语言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可以让子女倾诉自己的情感,调节自己的情绪;可以培养他独立的个性和独立处理事情的能力,可以锻炼他的意志,开阔他的心胸,净化他的心灵。不仅孩子写、老师写、父母也可以写,这方面成功的例子很多。有的甚至彻底改变了一个孩子,一位家长,一个学校的状态。因为要想写得精彩,就必须活得精彩,做得精彩。

一个普遍的事实是,正因为父母觉得自己不是天才,所以,特别期望自己的孩子是天才。一个命题肯定是正确的,只要父母们与孩子一起成长,尽管我们不是天才,但我们完全可以成为天才的父母。

中国家长的错误教育观念,都有哪些?

都说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每天都引导着孩子的感受。但同时,如果父母用错误的家庭教育方式,将影响孩子一生的性格。

今天我列几种生活中比较常见的错误观念,希望家长们可以对照反思一下:

一,是非不分,我错我也有理

柠檬的一个朋友,他很讨厌他的侄子,因为侄子不仅调皮捣蛋还喜欢推卸责任,犯了错误不承认,全都推到别人身上。每次侄子来家里做客,总是顺手牵羊拿走一些东西,贵重的,便宜的无一幸免。家里的长辈看到了也不管教,还会说“他还小,你让着他点,别和他计较。”“你下次再买呗,就把这个给他吧。”...这种是非不分,我错我也有理的行为歪曲了孩子的是非观念。

如果家长不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那可以观察一下别人对你行为的反应,好好纠正一下自己的观念和行为,不要把它们教导给孩子。

二,物化性别,给性别加上刻板印象

在网络短视频中经常有这样物化男性的内容:“男人必须得有车有房,嫁给他才会幸福。”“男人化妆就是娘娘腔,哪个正经男人会化妆啊?”“找到一个有钱的老公就像有了一张黑卡。”物化女性的也不在少数;“你不会做家务,以后绝对嫁不出去。”“只有生儿子了,你以后才能活得更好。”当父母在孩子面前说这些话的时候,讲这些扭曲的观点传授给孩子,实际上模糊了孩子对自身的认知,毁了孩子发展的可能性。

很多孩子对男人和女人的行为问题产生错误的观念基本都是因为父母的影响。家长们需要好好回顾一下,你是否在不经意中跟孩子说过类似的话,如果有请及早纠正,如果没有,以后也请不要有。

三,用成人的世界污染孩子

之前有一个“妈妈跟女儿吐槽童话”话题在网上掀起了一番讨论,妈妈依据自己的理解对童话故事做了另一番解读,比如她认为《海的女儿》中美人鱼没有脑子,为了一个只看过一眼的男人就自我阉割,最后还化成泡沫,这样的爱情观是错误的。但你要知道,“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你看到的未必是别人看到的。《海的女儿》中传递的爱一个人,就去勇敢追求,自己虽然付出很多,但人家依然不爱你,这时你选择祝福,而不是伤害,这样的爱情观难道不美好吗?

所以别用自己的视角去替代孩子的视角,孩子她有自己的人生道路要走,请不要把你的观念强制性的灌输给他。

著名心理学家郝斌曾经说过:“家庭教育是整个生活教育的基础和起点”。确实,家庭教育是对人的生活产生最深影响的一种教育。它直接或间接影响一个人的生活目标的实现。所以希望家长们能向孩子表达一些好的教育观念,陪伴孩子健康成长

中国的教育失败的原因有哪些?

为什么我们的教育失败得如此惨重?根源就在于我们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和教学内容已经扭曲和腐朽,已经与整个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节奏失调。一个天真无邪的儿童,是多么的纯真可爱,可是把他送上中国教育这条“流水线”,经过十几年、甚至二十几年的“加工”后,竟然是“次品”,而且还看不出次在哪里。

1、教育思想的核心问题是,是不应该把有些成年人参与的思想和使命,强加到了学生身上。

2、教育理念的核心问题是忽视人性和自然法则,在一定程度上采取的是非人道的高压灌输教育和非伦理、非科学的大学“放羊式”教育。

3、教学内容的核心问题则是腐朽僵化、不适时宜的内容太多,而创新的、道德的、体育的和现代人文的东西太少。

4、中国的高等教育在大规模误人子弟。

5、教育资源配置严重扭曲。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资源均来自网络,仅供学习交流使用!

转载注明出处:https://www.genghao.net/zgzz/1135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