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疫情期间最苦的是哪类人?
- 2、关于描写疫情的作文700字:依靠的力量
- 3、疫情传着传不动了
疫情期间最苦的是哪类人?
武汉新型冠状病毒引发的肺炎疫情发展至今,已给人们的生活与工作造成了巨大的影响。
-然而,疫情之中还有几类人此刻或许正处于求生不得的残酷境地,却少有被人关注。本文抛砖引玉,希望在努力抗争疫情的同时,为他们寻求一些努力生存的动力。
第一类:生活压力大、无固定收入、无 社会 保障的人(如外卖配送员、网约车司机等)。
在此之前,已有各级部委和省市地方明确要求疫情期间对企业员工的收入采取措施予以保障。但那些本就没有固定薪资、没有企业明确归属的务工者却至今没有解决的方案。以外卖小哥和网约车司机为例,其既无平台的固定薪资,又无基本的 社会 保险福利,尤其是那些本就生活困难的务工者,疫情之下如何保障生存?疫情对于这两个行业的影响不可谓不大,尤其是从业者冒着可能感染的风险也未必能保证温饱。此时此刻这两类平台是不是应该在保障从业者收入上做些什么?而不仅仅是搞个无接触配送或者呼吁佩戴口罩。要不笔者给个建议?降低点平台抽成,拿来补贴一下从业者和商家,你看如何?
第二类:租赁私人场所经营的个体零售、餐饮店主等(如服饰店、 娱乐 场所店主等)。
疫情期间,各大商场出台了一些减免租金的举措,这当然是善意的。然而那些没有在商场中经营的商家又当如何?他们大多租赁的是私人场所,租金多是年付或是半年付,想要从出租者手中要回来那绝对是难上加难。更何况这些人中不乏负债经营、雇佣员工的情况,那就更为艰难,要么舍弃信用,要么背弃员工,要么承受不堪之重,此种情形要何去何从?在此建议地方相关部门(如工商等)在适当时机出面牵头组织调解,毕竟拉动消费不能只靠商场的经营。
第三类:疫情前已经逾期且尝试努力偿还的负债者(如信用卡逾期、网贷逾期等)。
这类人群,有可能是结局最凄惨的。疫情期间产生的负债监管机构发声灵活应对,但疫情之前的呢?负债人本就已经负债累累,本就无法协商,本就饱受催收之苦。顶住压力想要努力偿还债务,却偏偏遇上了疫情,好不容易树立起的信心顷刻之间就会支离破碎。这些人群大多受债务困扰处于低收入或无稳定收入人群的行列,本次受到疫情冲击,必然影响生活甚至生存。而寄希望与疫情期间不被催收,相信笔者,面对一群你死了都想着开棺验尸的人,这不现实。说句催收人员常说的话术:催收人员也要生活啊。更何况即便老天开恩疫情期间不催收,债务的利息和罚息等等费用也不会因为疫情中断,收入降低的同时负债还在不断增加,这让负债人如何面对?
疫情之后,该面对的还是要面对,债务人失去的只是宝贵的时间。对于此类情况,寄希望于银行和网贷平台开恩,绝对是难上加难,否则哪里来的那么多债务无法协商还款?寄希望于催收平台的仁慈,那更是缘木求鱼之举,众多的血泪教训已经证明催收之人何来仁慈?如果疫情持续时间较久怎么办?笔者只能希望因为疫情导致的经济负债能够加速个人破产制度的落地,也许还有一线生机。
固然,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但如果疫情之下每个人的生命是平等的,那么是否应当考虑一下这些本就艰难却因疫情而求生不得的生命?毕竟可以夺去生命的不仅仅只有疫情,还有冰冷的绝望。
疫情期间所有人都很苦。
医生护士就不必说了,冲在最前线、最危险的地方。从1月底到现在可能都没有休息过。他们太难了,不说累到饭吃不上,有的甚至口罩和防护服都紧缺,套着塑料袋去工作。为了阻止这次疫情,拿自己的命去拼。
中小企业的企业主和工人苦。
春节假期延长,复工时间不确定。很多中小企业主都已经快撑不住了,现金流已经用完。四处借款跑贷款,想让这个企业继续运行下去,有的企业如果再停工一个月,可能就要倒闭了,多少年的心血付诸东流,还会欠很多债。
工人们呢,复工时间延长后收入明显下降。不知道下月的贷款能不能还上,不知道下个月的工作还有没有。
农民和养殖户很苦。
由于村子封路,城市也封锁。很多农民种的菜不能出去卖,大型的农业合作社有专人来收没有问题,但是小一点的农户,没办法去批发市场卖。就只能任由蔬菜水果烂在地里。
养殖户的饲料可能进不来,想卖又没人能来收。看着自己养的鸡鸭,一只一只死去,心如刀绞。
钟南山院士也很苦。
80多岁的人了,还要冲在一线为大家研究这个病毒,还要在媒体上为大家解释各种问题,因为大家只信他。还要接受各种媒体的采访,因为他最权威。
虽然大家都很苦,但是,我们苦尽会甘来,团结就是胜利,在当前关键时刻,我们一定要管好自己,尽量不要出门,做好防护,早一天战胜疫情,就早一天结束这种苦的日子。
祝福湖北,天佑中华!
我是贵州的,我老婆在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区阳光社区的基层居委会工作。
2020年1月23日(腊月二十九),我们一家人高高兴兴从贵阳回近400km兴义的岳父家,准备在兴义过年。这是老婆嫁给我近二十年来第一次准备在外婆家过年,并也是第一次和远嫁浙江、江苏的几姊妹一起回家过年,车上我看得出老婆显得十分高兴。
但车至路途4/5处,老婆接到单位电话,要求马上赶回,为阻击疫情进行排查工作。接到命令后,我们立刻调转车头,第一时间赶回贵阳,未进家门,直接送老婆去她们办公室……。
时间过得很快,今天是2020年2月13日(正月二十),也就是21天过去了。期间老婆没有休息一天,每天排查可能会存在的隐患,每家每户进行走防、登记、测休温、给隔离人员送生活用品……等。均是每天早上7点出门,工作至晚上9点之后回家,有时还通宵工作。
老婆没学过医,在疫情下也不懂怎么保护自己,并在口罩严重短缺下,一个一次性口罩要用三天。这让我十分心痛,也十分担心。
疫情下,最辛苦的一定是医护人员,但基层一线工作人员(含社区、公安、快递……)都很辛苦。
天佑中华!中国加油!武汉加油!贵州加油!
疫情期间最苦的是,战斗在抗疫一线的白衣天使们。他们冒着风险,日以继夜,默默无闻的无私奉献着自己的爱心。大爱无疆,向战斗在抗疫前线的英雄们致敬!
在疫情中最辛苦的是那些冲在一线中的所有人,最最辛苦的是那些医务人员,不顾一切,他们为了救治病人从未停息过下来,饿时吃的是饭盒饭,睡时是倒地就睡了,他们辛苦的滋味谁又能体会到,我在这里说声,你们在一线的所有人辛苦了!武汉加油!中国加油!
疫情来得凶猛,我们无奈被闷在家养膘,巳20多天了,被憋的几乎想上窜下跳,但是小居室没那个条件。昨天天气好遛出了门,来到西边的京港大道,到处是空空的,昔日的车水马龙变成了路断人稀!路边看到一环卫工拿着工具在清理垃圾。于是上前听她说,路上虽说没车没人我们还一直在守着,早4点多就来了,到7点多送来早饭,过年也不让走,大冷天就在路边侍着,一个月挣这1000多元,还得租房,话没听完我走开了,底层人真不容易,看她应是60多岁了,农村人,来市里挣几个钱!谁辛苦?这些农村的老年人,老了,没着落,只好背井离乡来城里挣几个辛苦钱,有时还要受不少白眼,谁还能比她们辛苦?疫情凶猛让在家侍着,吃了睡,睡了吃,还怨天怨地,实在不知足!
[img]关于描写疫情的作文700字:依靠的力量
对于国家来说只有相互依靠才能更好地发展,那么对于我们个人来说亦也是如此,每个人都不是单独存的个体,都需要依靠一定的外界力量才能更好的成长。例如,我们依靠着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才能更好地去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依靠着规章制度,我们才能合理有次序的生活和生产,处于孩提时的我们,依靠着父母的力量,我们才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
在2020年春节来临之际,而对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让我们见证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强大力量,更让我们感谢的是,这场大疫面前,我们收到了来自世界各地捐赠过来的物资及医物品,令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韩国捐赠过来的物资及医物品,令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韩国捐赠的物资上面写着“山川异域,风月同天”,还有日本等许多国家的爱人援助;面对疫情,我们还见证了“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的携手共抗。人与人,人与自然,不是对手,更不是敌人,因为我们深刻懂得,在生命面前,我们只有相互依靠,才能渡过难关,才能够战胜疾病狂魔。
一点星光纵然黯淡,点点星光汇集,便是璀璨银河,同理连枝、和衷共济,才是人类战胜疫情狂魔的最好姿态。
这种力量,来自心怀天下,忧国忧民的人民军队,这种力量,发勇往直前,舍身为国的医疗工作者,武汉并不孤单,湖北并不孤立无援,全国各地的医疗队奔赴疫情防控的最前线,在最困难的时候,我们相互依靠,全国人民呐喊为武汉加油,中国加油。面对疫情,我们以人民至上和生命至上诠释人间大爱,用众志成城,坚韧不拔抒写抗疫史诗,我们依靠着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调各方力量,集中力量办大事。
“你身后有我,我身后有你”,再大的风雨也能挺住,任何的灾难都抵挡不住中国人民的勇往直接和奋不顾身,依靠的力量让我们信心百倍,始终相信没有一个冬天不会过去,没有一天不会来临。
疫情传着传不动了
疫情传着传不动了:疫情高峰过后 病毒“传不动”
内地各地正不断迎来新冠感染的发病高峰以及重症高峰,加之新冠感染8日实行“乙类乙管”,各界对内地医疗救治等问题高度关注。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司司长焦雅辉接受央视面对面访谈时表示,春节临近,中国即将迎来城乡之间人口的大规模流动,势必会导致新冠病毒的快速传播,卫健委已下达指令双管齐下筹备重症救治,严阵以待。她表示,相信感染高峰过去后,会出现往下走的趋势,病毒传播到一定程度了,病毒总会越来越弱,通俗讲就是传不动了。
春节临近,中国即将迎来城乡之间人口的大规模流动,势必会导致新冠病毒的快速传播,如何应对广大农村地区的感染高峰,成为巨大的挑战。焦雅辉表示,应对农村地区的感染主要有两点,一是要保证药能够下去,且供应量要涵盖春运的时间段甚至还要长;另一个是,一旦有重症患者要能够转上来,最起码能够转到县医院来救治。目前,卫健委已下达指令双管齐下筹备重症救治。要求县里、乡里做好车辆准备,一旦发生有病情变化需要转运,能够有交通工具把病患尽快地转到县医院。各地亦要发挥城乡医院对口支援机制,通过城市优质医疗资源对口帮扶县医院来应对这一难题。
内地治愈率超90% 持续上升
焦雅辉说,为应对到来的新冠病毒感染高峰,全国医疗卫生系统严阵以待,尽最大努力做好各方面的准备。综合评估病毒变异、疫情形势和防控基础等因素,中国已具备将新冠病毒感染由“乙类甲管”调整为“乙类乙管”的基本条件。不过,尽管进行充足准备,但是此次疫情高峰给公众的感觉仍是猝不及防。焦雅辉就此表示,更多舆情反应是药品问题。在早期发热的时候,因为买不到药,拿不到药。卫健委提出,基层、二级以上医疗机构的药品一定要给配到位、要充足,在现实当中的情况是,发热门诊、发热诊室开了,但是药品供应出现短缺,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
焦雅辉说,中国的新冠治愈率,从武汉以来一直保持在90%以上,越往后越高的。所以其实从这一波大家感受到的是一个绝对值,中国人口的基数大,所以感觉重症的、危重的或者是病亡的人数是增加的。从世界范围来看,中国各地目前所面临的新冠病毒感染高峰并不是个例现象。
重症高峰来临:这是一场硬仗
焦雅辉说,其实这三年以来,其他国家都在经历中国现在经历的情况。其他国家有些患者尤其老年人到医院看病也是一床难求。但是中国跟他们最大不同是,这三年,中国的医务人员都是义无反顾冲在一线。现在医务人员自己被感染,家人感染,承受着身心压力。但是没有办法,这是他们的职责,就像战士就要上战场打仗,“这是一场硬仗”。
无论新闻报道、社交媒体还是公众在现实中的切身感受,都能感受到此次内地Omicron感染高峰期的严峻性。焦雅辉表示,急性传染病有其规律,急性感染高峰后,第一周到第二周是最艰难的。当下内地不同的城市正在经历急诊和重症的高峰,可能是最困难的时期。随着这一波大部分感染的重症,感染高峰过去以后,就会出现往下走的趋势。病毒传播到一定程度了,病毒总会越来越弱,通俗讲就是传不动了,到这样的阶段,困难一定会过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