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一代大师海灯和尚的二指禅“风波”,到底能否倒立?
- 2、和尚的生活是怎样的
- 3、历史上有没有一休和尚啊?
- 4、“清初四化僧”中“八大山人”指的是谁?
- 5、《清初四花僧》八大仙人是指谁
一代大师海灯和尚的二指禅“风波”,到底能否倒立?
提起少林寺,我们想到的往往是诵经念禅间蕴含着的绝世武功,那苍劲有力的功夫总带着除恶务尽的正义精神,令无数人为之神往。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少林寺的一位武功高手海灯法师在现实中掀起一股少林功夫热潮,一度成为炙手可热的功夫偶像,备受人们推崇和敬仰,也让更多人对少林武学心生神往。
但物极必反的是,现实中渐渐地就有了对海灯法师的质疑声音,开始了一场二指禅能否倒立的“风波”,并一度将这位万众瞩目的武学高僧推向风口浪尖。那么,海灯法师一生的经历是如何的呢?他的武术绝学又到底是真是假?
困苦年少
释海灯原名范靖鹤,1901年出生于四川江油一个贫寒家庭,父亲是裁缝,靠着那一针一线勉强养活全家人,因为贫困,范靖鹤自小就养成了吃苦耐劳的品性。
5岁时,范靖鹤不幸丧母;7岁时,他开始跟随舅父习武。聪明勤学的他对什么动作总是上手得很快,打下了良好的武术基础。而也是在这时候起,他深深爱上了武术和文学。12岁时,父亲被当地的恶霸打死,范靖鹤变成了一个孤儿。他幼小的心灵蒙上了一层阴影,他立志苦练武功,有朝一日为父报仇。
范靖鹤无论是在私塾还是在学校,都保持着勤学好问的态度,一路考入了绵阳南山师范学校,成为年龄最小,成绩却最优异的一名学生。在校期间,他为了赚取生活费和学费,以帮老师改作业和为报社写稿度日。在繁忙的学业和清苦的生活中,他都不忘习武。
1918年,范靖鹤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四川省国立警监学校公费学校。大学期间,范靖鹤早上练武,白天上课,晚上研习诗词,此外还师从李药师学习医术,生活逐渐稳定。但他因为一贯过着清贫生活,所以体质单薄。
后来,范靖鹤改名为范无病,寄托着无灾无病的期望。因为向往强健体魄,加上为父报仇心切,到处访求名师,偶然结识了川军教官王体泉,拜其为师,学习更高阶的武术。几年后回到成都,住在同学家,以写文章维持生计。
海灯的年少时光,就如同一片在海上漂浮着的落叶,但纵使惊涛骇浪也无法将这片落叶撕碎,叶的纹理处,往往蕴含着巨大的能量。
皈依佛门
日子就像绵延不绝的路,望不到尽头是何方,但有时候人生的转折就是来得措不及防。
1928年,范无病在四川偶然遇见了身怀少林绝技的大师,被其表演的武术深深吸引,追随其数日想拜其为师,但汝峰大师告诉他,必须是少林弟子才可学习少林武术,要他在胸上点燃32盏油灯供佛,皈依佛门才可随他习武。
范无病照做,就此跟随以及另一位大师学习少林功夫。在高僧的苦心指导下,他的功夫有了许多长进。
随后,范无病想从回龙寺进入嵩山少林寺,学习正统的少林绝学,但少林寺贞俊法师认为他江湖气重,并不肯接纳他。
几年后,范无病受引荐进入昭觉寺,正式受戒成为和尚,法名海灯,在寺中教授众僧国文和武术,并跟随方丈学习更高深的禅法。
昭觉寺原方丈圆寂后,海灯成为新一任的方丈。海灯访遍名山,教授武学,写下许多诗篇,每日结印持咒,坚持练武,佛界众僧皆知海灯法师是位文武双全的高僧,对他很是敬仰。
1946年,海灯再次进入嵩山少林寺,这时是担任国术教授,在少林寺中入定七天七夜,轰动一时。
他在少林期间写下诗集,主持了许多讲经大会,为众僧传道解惑,更坚持研究文学、医学、佛学,在这些文化上的造诣都很深。同时,一边坚持练武,将“二指禅”、罗汉拳、梅花掌等许多功夫都练得登峰造极,让许多人叹服不已。
因为在武术上的建树颇深,海灯常受邀参加许多武术比赛和表演,名气逐渐积累。多年间,他问道、讲经、传武、修行,为传承禅道和少林武学竭尽心力。
风靡一时
1979年,已77岁高龄的海灯在一次偶然间走上了电影银幕。他受一个电影摄制组的邀请,带领众弟子到宝光禅院,在镜头前表演了“二指禅”、“童子功”等少林绝学,引得寺中众人都纷纷向其学习武术。
而电影纪录片上映后,人们看到这位年事已高的少林法师能以二指轻松倒立,皆惊叹不已,社会上因此掀起了一股少林功夫热潮,前来向海灯法师学武的人络绎不绝。
海灯法师瞬间成为媒体们报道的焦点,各界媒体纷纷到寺庙中采访法师,对其大幅,海灯法师成为了少林武学的标志,风靡一时,几乎无人不知晓。因为名气大增,他还曾在军中担任教职,进行武术指导。
1987年,两部以海灯传奇故事为蓝本的电视剧《海灯传奇》和《海灯法师》应运而生。后来更有人撰写书籍《海灯法师传》,“记录”其生平传奇。影视和文学将海灯的名气推向顶峰,使其声扬海外。还有国外媒体邀请他出国任教,但被他拒绝。
出名之后的海灯仍是继续宣扬佛学,教授武术,直到1989年因癌症去世,一代大师的人生就此落下帷幕。
骂声涌动
然而,海灯法师圆寂后,对他的质疑之声翻涌而来,在他风光的背后不断发出谩骂,试图打破他武学高僧的形象。
首先,是著名记者敬永祥在知名报刊和杂志上发表了长篇报告文学,说海灯是一个包装出来的骗子,一下子国内数十家媒体争相转载,引起轰动,真实的海灯法师究竟是个怎样的人变得扑朔迷离。
敬永祥指出,海灯拍摄《四川奇遇录》时已77岁高龄,并且身体羸弱,已不可能完成二指禅倒立。他摆出证据,说当时的摄影师作证,海灯在拍摄时的确是借助了威亚。他还说海灯生前巨富,皆是因包装炒作获利。
其次,便是海灯所说的,自己的师父是少林寺的武僧汝峰大师这一说法,人们查出,少林寺历代僧人中,根本就没有汝峰这个人物,关于海灯的师承问题又变得扑朔迷离,这位德高望重的大师,完美形象在许多人眼中已经有所破灭。
最后的风波是有人指出海灯根本不是少林寺的方丈,却以此炒作以谋名利,实属败坏僧人名声。
对于种种涌动的质疑声和谩骂声,已逝的海灯早已无法现身说法,但他的弟子都对此气愤不已。弟子们将敬永祥告上法庭,称其诽谤家师名声。
他们说师父当初拍纪录片时确实借助了外力,但的确是因为年事已高,二指禅的动作过于危险,但放在他年轻的时候完成这样的动作必定是手到擒来,他的武学造诣是有目共睹的。而师父一生俭朴,乐善好施,从未巨富,这是赤裸裸的诽谤……
官司的拉锯战持续了十年之久,最终敬永祥败诉,在报上为海灯法师消除影响,进行道歉,海灯法师的名誉可算是有所挽回。
关于少林寺方丈的问题,后来有人指出是因为海灯曾在少林寺暂住而引起的误会,有人在不明真相的情况下杜撰其是少林寺方丈,众人便信以为真,但他本人从来没这样说过。在当时,少林寺真正的方丈还因此不满,将海灯和他的弟子逐出少林寺。而对于海灯的师承问题,到如今则没有一个说法……
到底海灯为何会在死后遭受这样的质疑,这和当初因一己私利肆意渲染炒作的媒体、作家不无关系,可大众却忽略了这些,而将重点放在追寻他们想要的“真相”上,实在是莫大的讽刺。
对于风光一时的海灯法师,必定不是徒有其表的高僧,他对于传承武学和佛学的贡献,绝对是不可忽略的,只是,他晚年被人创造出的巨大光环,让人忘了他原本不过是一位安贫乐道,想将少林寺发扬光大的僧人。
和尚的生活是怎样的
寺院的生活比较清贫。僧人每天早上起床以后,就要到大雄宝殿里上早课,早课的内容大多都是念楞严咒。其他时间就呆在各自的部门,看经文,或者接待香客,也有外出讲经的。下午四点钟左右僧人们在大雄宝殿里上晚课,晚课的内容通常是诵念《佛说阿弥陀经》。僧人的生活不想我们现在传言的那样富得流油,他们在寺院里修行,修的是心境。
[img]历史上有没有一休和尚啊?
历史上有的 历史上的一休宗纯禅师 一休宗纯是日本佛教史上最有名的禅僧,也佛教史上少见的风狂的禅僧。他超越了戒法表象,直契天真本性。曾声称“风狂狂客起狂风,来往淫坊酒肆中”,甚至公然讴歌自己与一盲女的爱情,“盲森夜夜伴吟身,被底鸳鸯私语新。新约慈尊三会晓,本居古佛万般春”。这个狂气逼人的禅僧就是一休宗纯。 一休宗纯禅师是最易受佛门内外误解诟病的僧人,因为他做了许多容易受人误解的事,极其相似中国唐代的普化和尚,或者梁代的志公。一休的言行,相似普化,润达自在,狂人不自称狂。但一休号狂云子,普化号佯狂,普化之师骂他佯狂,一休之师华叟骂他风狂,相似黄檗骂开悟的临济风颠汉,但他们并不是狂人。一休的言说相似临济,可见他推崇临济祖师。一休曾说:『大凡参禅学道,必须杜绝恶知觉,而致正知正觉。恶知恶觉者,古则话头,经论要文,学得参得,劳而无功。』就是说知觉不正,一切劳而无功。临济录云:『持戒持斋,捧油不漏;道眼不明,尽须抵债。』又云:『孤峰独宿,一食卯斋,长坐不卧,六时行道,皆是造业底人。』就是说知觉不正,持戒亦无效。必要的是觉,不是戒。一休宗纯禅师是一位真实正觉的大修行人。 一休禅师是距今五百六十年前的人,当时的佛教界表面极其兴盛,内部却非常堕落,许多僧侣忘记其正的修行而结交权门,追求名利。一休最讨厌这些行动,于其青年期,自己选定严格而从学,鸡行能行而精进于禅行。于其开悟以后的后半生,加上圆熟的理性,以民众为友,避开权门与荣誉,专为一个爱、洒脱、理智的名僧,受到万民的仰慕。现在为「顿智的一休」盛传于儿童之间。可是那并不是单为顿智而成,是为他人格所发出的魅力而造成的。一休禅师超越了世出世间的物欲与法执,以彻底的金刚乘修行方式而过着高荣的人生,终其一生以无我的大智大爱济世度人。他那才华横溢、冷嘲热讽的形象,至今仍留在日本人的记忆中。卡通片《一休》中机智过人的“一休哥”就是以他为原型的。 一休宗纯禅师,京都人,名千菊丸,自号狂云子、梦闺、瞎驴等。据《一休和尚年谱》指出,一休1394年1月1日生于京都,父亲是后小松天皇,母亲出自世家藤原氏,世间相传其母为藤原照子。照子出仕天皇,为天皇所宠爱,但她却日日怀着小剑,图谋刺杀天皇。被发觉后,照子乃逃出宫廷,潜往嵯峨野,于元旦生下了一休宗纯。一休母亲意图刺杀天皇,年谱说她「有南志」,意思是说她倾向南朝,是南朝派来暗杀天皇的奸细。1333年鎌仓幕府灭亡,后醍醐天皇中兴皇室,史称「建武中兴」;1336年武士不满后醍醐天皇所为,起来反抗,后醍醐天皇逃亡吉野,是为南朝;足利幕府开创者足利尊氏在京都另立天皇,是为北朝。 一休六岁时,成为京都安国寺长老象外鉴公的侍童,名周建。1405年,宗纯十二岁时,到壬生宝幢寺学习维摩经,兼学诗法。 十五岁以后为僧,想协助贫人,以及无学问的人。十六岁从随西金寺谦翁和尚,命名宗纯。1408年,十五岁的宗纯以“吟行客袖几时情,开落百花天地清。枕上香风寐耶寤,一场春梦不分明”一诗,博得令名。 十六岁的一休住进了京都建仁寺,这里是幕府御用禅寺,即“五山十刹”之一。1409年的一天,宗纯看的建仁寺的僧人询问信徒的门第时,对门第高者则带谄媚之色,极为不满,说:“今世,丛林山寺之论人,必议氏族之尊卑,是可忍,孰不可忍?”随之留下两诗,愤然离去。诗中一句为“姓名议论法堂上,恰似百官朝紫宸”。这不仅表明年轻的宗纯对禅宗堕落的不满,还反映出他改革禅宗弊风的意愿。 当一休住在安国寺时,室町幕府第三代将军足利义满,以“下克上”的方式独揽朝纲大权,他惟恐皇室夺回实权,便想方设法断除皇家血脉。以机智闻名朝野的一休,也因此成为了将军“欲除而后快”的人物。于是他便设了一条毒计,欲找一条“反上抗命”的口实,将其杀害。一日,将军在府邸作好布置之后,便派人请一休到府邸。一休抵达时,玄关屏风画了一只大老虎,从竹林中凝视着一休。此时,义满对他说:「这只老虎凶暴无比,真伤脑筋,你用绳子把它绑起来!」周围的人听了,都认为要绑住屏风上的老虎决不可能,一休再怎样机智,也不容易有令人满意的答复。一休毫不以为意,立刻卷起袖子,绑上头巾,手拿绳子说:「将军,我已经准备好了,请你把老虎赶出来。」将军义满一时无从找到口实,已知一休智计卓绝,便放弃谋害计划,转而试图笼络。 离开禅宗正统的建仁寺后,宗纯曾师事于林下妙心寺的谦翁宗为。谦翁死后,于1415年,二十三岁的宗纯又得知禅宗非正统的大德寺派名僧华叟宗昙正隐居近江坚田某小庵,遂慕名前往,决心寻求纯洁的信仰。 当时,进入华叟宗昙的门下,须经严格考验,如泼水、杖责等,以考验求道心。此外,生活也甚清苦,要自己寻医觅食。宗纯一心追求纯洁信仰,经住了种种考验,终于成为了华叟门徒。从此开始了认真的修炼生活。 出家如在家,「平常心是道」。华叟也过着无比清贫的生活,一休做副业以谋衣食之资,冬日太冷则至湖边坐上相识渔夫之渔船,裹粗草席坐禅,过着日本曹洞宗祖师道元所说「学道者当贫」的生活。 二十七岁,在漆黑的琵琶湖上搭船坐禅时,听乌鸦一声嘶鸣,一休顿悟,他想起和歌中有云:「得闻乌鸦闇黑不鸣声,未生前父母诚可恋。」乌鸦不会在闇黑中鸣叫,却在黑暗中鸣叫,让他想到未出生前的父母。出生前的未分别智,才是自己的本源实相。禅修的目的是拂去缠身的尘埃,回归真实的自己,《狂云集》<闻鸦有省>云: “豪机瞋恚识情心,二十年前即在今。 鸦笑出尘罗汉果,日影玉颜奈何吟。” 黎明,一休见华叟,叙述所悟心境,华叟承认一休已悟,欲给予印可。一休对印可连看都不看,径自离去。1418年,宗纯二十五岁,华叟授其一休法号。 二十九岁时,大德寺举行华叟之师言外中志的三十三届忌日法会。一休陪师华叟参与,众僧华衣威严参与,惟独一休布衣且草屐龙钟,华叟责问:「为何毫无威仪?」一休回道:「余独润色一众。」否定虚伪外饰的法衣数珠。法会结束,华叟在西厢休憩,某僧问华叟百年后,谁为继承人?华叟回道:「虽云风狂,但乃赤子。」一休虽风(癫)狂,欲是纯真之人,意指一休是他的继承人。一休也风狂地说: 华叟子孙不知禅,狂云面前谁说禅? 三十年来肩上重,一人荷担松源禅。 自许为华叟唯一的继承人。他认为临济、杨岐、松源、虚堂一脉相承的唐宋纯粹的禅,传到日本后,由大应经大灯、彻翁、言外,传至华叟,华叟的传人非一休莫属。非癫狂之真人,很难说出这样真实的话语
“清初四化僧”中“八大山人”指的是谁?
八大山人(1626——1705),原名朱耷,又名朱道朗, 号良月,八大山人是他晚年的文号。 他是明太祖朱元璋第十六子宁王朱权的后裔。宁王改封南昌后, 历代子孙世居南昌等地,共分八支,八大山人是弋阳王七世孙。 其祖父朱多(P95)是一位诗人兼画家,山水画风多宗法二米, 颇有名气。父亲朱谋觐,也擅长山水花鸟,名噪江右, 可惜中年患暗疾去世,叔父朱谋(P95),也是一位画家,著有《 画史会要》。八大山人生长在宗室家庭,从小受到父辈的艺术陶冶, 加发聪明好学,八岁时便能作诗,十一岁能画青山绿水, 小时候还能悬腕写米家小楷。少年时曾参加乡里考试,录为生员。 崇祯十七年(1644年),明朝灭亡, 满洲贵州贵族入关统治全国。八大山人那时十九岁,不久父亲去世, 内心极度忧郁、悲愤,他便假装聋哑,隐姓埋名遁迹空门, 潜居山野,以保存自己。 八大山人的画幅上常常可以看到一种奇特的签押, 仿佛象一鹤形符号,其实是以“三月十九”四字组成, 借以寄托怀念故国的深情(甲申三月十九日是明朝灭亡的日子)。 顺治五年(1648年),他妻子亡故,八大山人便奉母带弟“ 出家”,至奉新县耕香寺,剃发为僧,自此改名雪个。二十四岁时, 更号个山和个山驴。顺治十年(1653年), 八大山人二十八岁时,又迎母至新建县洪崖寺, 在耕庵老人处受戒称宗师,住山讲经,随从学法的一百多人。 有人考证,八大山人从二十八岁到三十六, 曾带着母亲和弟弟住在南昌市抚州门(进贤门)外绳金塔附近。 当时此地茶室酒肆甚多,是劳动人民聚居之处。八大山人生活清贫, 蓬头垢面,徜徉于此。常喜饮酒,但不满升,动辄酒醉。醉时, 大笔挥毫,一挥十多幅,山僧、贫士、屠夫、沽儿,向其索画, 有求必应,慷慨相赠。 八大山人三十六岁时,想“觅一个自在场头”, 找到南昌城郊十五里的天宁观。就在这一年,他改建天宁观, 并更名为“青云圃”。“青云”两字原是根据道家神话“ 昌纯阳驾青云来降”的意思。并有用“飞剑插地,植桂树规定旧基” 的说法,这也是亥处现存唐桂的由来。清嘉庆二十年(1815年) ,状元戴均元将“圃”改为“谱”,以示“青云”传谱,有牒可据, 从此改称“青云谱”。 青云谱原是一处历史悠久的道院。相传在二千五百多年前, 周灵王太子晋(字子乔)到此开基炼丹,创建道场,“炼丹成仙”。 西汉时南昌县尉梅福弃官隐居于此,后建梅仙祠。 晋朝许逊治水也在此开辟道场,始创“净明宗教”,易名为“ 太极观”,从此正式形成道统,属净明道派。唐太和五年( 831年),刺史周逊又易名为“太乙观”。宋至和二年( 1055年),又敕赐名为天宁观。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 八大山人前来访求先贤遗迹,很赏识这里的山川风景, 于是在原有道院基础上进行重建,并改名为“青云圃”。从此, 八大山人便成了青云圃的开山祖师。后人还建立了“ 正开山祖道朗号良月文号八大山人朱真人”功德堂的牌位。 八大从山人三十六岁至三十八岁时,往返于南昌城与青云谱之间, 青云谱的重建由其弟朱道明主持。八大山人正式定居青云谱, 约在三十九岁以后至六十二岁。他苦心孤诣经营这所道院, 历时二十多年。八大山人在度过了十三年的佛教徒生涯后, 又成了一所道院的开山祖师。他的亦僧亦道的生活, 主要不在于宗教信仰, 而是为了逃避清朝满洲贵族对明朝宗室的政治迫害, 借以隐蔽和保存自己。 八大山人六十岁时开始用“八大山人”署名题诗作画,他在署款时, 常把“八大山人”四字连缀起来,仿佛象“哭之”、“笑之”字样, 以寄托他哭笑皆非的痛苦心情。其弟朱道明,字秋月, 也是一位画家,风格与乃兄相近,而且还要粗犷豪放。 他的书画署名为牛石慧,把这三个字草书连写起来,很象“ 生不拜君”四字,表示了对满清王朝誓不屈服的心情。 他们两兄弟署名的开头,把个朱字拆开,一个用“牛”字,一个用“ 八”字。这样隐姓埋名,可谓用心良苦。 八大山人晚年常住在南昌城内北竺寺、普贤寺等地。 僧友澹雪为北竺寺方丈,与八大山人交谊很深。澹雪亦善书法, 性格倔强,后来因触怒了新建县令方峨,说他“狂大无状”、 被抓进监狱,死在狱中。澹雪死后,北竺寺不久被毁。这段时间, 八大山人外出云游,访友作画,画作颇多, 这是八大山人创作旺盛时期。最后在南昌城郊潮王洲上, 搭盖了一所草房,题名为“歌草堂”。当时诗人叶舟曾作《 八大山人》诗一首,描写他在这里的生活情况,诗文如下: “一室()歌处,萧萧满席尘,蓬蒿丛户暗,诗画入禅真, 遗世逃名志,残山剩水身,专门旧业在,零落种瓜人。” 八大山人就是在这所草屋中度过了他孤寂、贫困的晚年,直至去世。 一说八大山人葬于南昌城郊窑湾了英家山,但解放后迁墓时, 仅见一些朽木铁钉,未见骸骨,可能是他的衣冠()。 牛石慧墓在青云谱南将军岭,墓中有骨灰一罐, 解放后亦迁葬于青云谱内吐珠山。另据《新建县志》《西山志》载: 八大山人墓在县西北三十里即今西山璜溪公社的猴岭一带。 墓葬确在何处,已难查考了。 八大山人为清初“四大画僧”(朱耷、石涛、石()、渐江)之一, 以大笔水黑写意画著称,尤以花鸟画见长。他的绘画能取法自然, 又独创新意;师法古人,又不泥于古法;笔墨简练,以少胜多。 他怀着国破家亡的痛苦心情,借花鸟、木竹、 山水来抒发对满洲贵族统治者的不满和愤慨, 表现他那倔强傲岸的性格。因此他画的是鼓腹的鸟、瞪眼的鱼; 或是残山剩水、老树枯枝;或是昂首挺胸的兽类,振翅即飞的孤鸟; 或是干枯的池塘、挺立的残荷,而其中又有活泼的游鱼、 生动的花朵。借此比喻自己,象征人生,达到了笔简形具, 形神兼备的境界,充分运用了中国绘画艺术的特有传统手法。 名画家郑板桥在题八大山人的画时称赞说:“横涂竖抹千千幅, 墨点无多泪点多。” 据说八大山人曾有题画诗数卷,秘藏箧中,不令人见。 但从留传下来的题画诗来看,多半用隐晦的手法, 蕴藏着对故国的怀念,对满洲贵族及其奴才的讥讽。如他的《 孔雀图》题诗写道: “孔雀明花雨竹屏,竹稍强半墨生成; 如何了得论三耳,恰是逢春坐二更。” 这幅画的上半部为石壁, 石壁底部有低垂的几片竹叶和两朵将要凋零的牡丹花; 下半部是一块上大下尖显得很不稳定的光滑大石, 石上蹲着两只造型丑陋的孔雀,孔雀尾部拖着三根残破羽毛。 这是以孔雀来讥讽那些降清的明朝文武官僚向清朝主子屈膝求荣的丑 态,他们戴着有三眼花翎的乌纱帽,好比一班长着三只耳朵的奴才。 他们二更就去等候皇帝五更上朝。 但是这对孔雀却蹲在一块光滑而不稳的石头上, 好比清朝政权有随时垮台的可能。 八大山人用这些寓意深刻的画和隐晦的诗,配合默契, 极尽讽刺之能事。他的花鸟画,实际就是政治讽刺画,画中有诗, 画外有意,章法奇特,这也是历来为人们所称道和欣赏的地方。 八大山人的书法艺术和篆刻图章,也有他独特的风格。 他努力吸收了历代书法家的优秀传统, 创造了一种以秃笔书写的秀健挺拔、潇洒豪迈的艺术风格。 他也是我国书法大师。他的篆刻图章,形体古朴,刻划劲拔, 含意幽奥,别具一格。 八大山人的绘画艺术,对我国画坛影响很大,三百多年来, 著名的大笔写意派画家,都或多或少受了他的影响, 如清代乾隆年间的“扬州八怪”,清末的吴昌硕,近代的齐白石等。 八大山人不愧为我国古代画家中的巨匠, 是元明以来写意派画家中的大师
《清初四花僧》八大仙人是指谁
清初四画僧
是指活跃于清初画坛的四位出家为僧的画家:渐江、髡残、八大山人、石涛的合称。皆明末遗民,因不甘臣服于新朝,志不可遂,便循人空门,借助诗文书画,抒写身世之感。作品均带有强烈的个性化特征和复杂的精神内涵,与当时占据主流地位的正统派画风大异其趣。他们的艺术风貌各有不同:渐江"千钧屈腕力,百尺鼓龙鬣"的笔墨功力,髡残"沉着痛快,以谨严胜"的酣畅淋漓,八大山人"零碎山川颠倒树,不成图画更伤心"的怪诞奇崛,以及石涛"搜尽奇峰打草稿"的戛戛独造,可谓"抟弄乾坤于股掌,舒卷风云于腕下"。四位用袈裟掩裹着精神苦痛的画家,以激情洋溢,深情凝蓄、个性鲜明的艺术,开创了时代的新风,直接影响了扬州画派的兴起,并在以后三百年来为后人所景慕,影响极大。
朱耷
朱耷(1626~1705),真名朱统筌,中国清代画家,僧人。江西南昌人,南昌宁王朱权之后,明亡后出家,因尝持八大人觉经,故又号八大山人。
朱耷一生字、号、别号极多,主要有:法名传棨,号雪个、个山、屋驴、人屋,尤以八大山人最为知名。据载,他还曾弃僧入道,改名朱道朗,字良月。
在书画上亦有许多画押,如“三月十九日”、“相如吃”、“拾得”、“何园”等,含义较深。另外他署款时常将“八大山人”连缀写成“哭之”、“笑之”字样,以寄托愤懑。作为明宗室后裔,朱耷身遭国亡家破之痛,一生不与清王朝合作。他性情孤傲倔强,行为狂怪,以诗书画发泄其悲愤抑郁之情。一生清苦,命运多舛,这形成了天才艺术家必须的人生苦难,更造就了他的艺术价值。
朱耷擅花鸟、山水,其花鸟承袭陈淳、徐渭写意花鸟画的传统。发展为阔笔大写意画法,其特点是通过象征寓意的手法,并对所画的花鸟、鱼虫进行夸张,以其奇特的形象和简练的造型,使画中形象突出,主题鲜明,甚至将鸟、鱼的眼睛画成“白眼向人”,以此来表现自己孤傲不群、愤世嫉俗的性格,从而创造了一种前所未有的花鸟造型。
其画笔墨简朴豪放、苍劲率意、淋漓酣畅,构图疏简、奇险,风格雄奇朴茂。他的山水画初师董其昌,后又上窥黄公望、倪瓒,多作水墨山水,笔墨质朴雄健,意境荒凉寂寥。亦长于书法,擅行、草书,宗法王羲之、王献之、颜真卿、董其昌等,以秃笔作书,风格流畅秀健。
【生平介绍】
朱耷的父祖都善书画,因此他从小就受到艺术陶冶。八岁能作诗,十一岁能画青绿山水,少时能悬腕写米家小楷。弱冠为诸生。
明亡以后,他抱着对清王朝不满的态度,在奉新县耕香庵落发为僧,时年二十三岁。后隐居进贤县介冈及永丰县睦冈等地。
顺治末年,当他三十六岁时潜回南昌,创建青云圃道院,花了六、七年时间,才使这坐道院初具规模,并在这里过着“一衲无余”与“吾侣徙耕田凿井”的劳动生活。他想把这里造成一块世外桃源,以求达到他向来“欲觅一个自在场头”的愿望。
但这个“自在场头”毕竟是建立在清王朝统治之下,“门外不必来车马”是不可能的。因为常有清朝权贵来此骚扰,他常浪迹他方。
康熙十七年他五十三岁时,临川县令胡亦堂闻其名,便延请他随其僧长饶宇朴等到临川官舍作客年余。这使他十分苦恼郁愤,遂佯为疯癫,撕裂僧服,独自走回南昌。一年多后,他又回到青云谱,并在这里度过“花甲华诞”。当他六十二岁时,不再做住持,便把道院交给他的道徒涂若愚主持。
后又隐避在南昌附近的北兰寺、开元观等处。并常卖画度日。后来自筑陋室,名“寤歌草”堂。叶丹居章江有《过八大山人》一诗云:“一室寤歌处,萧萧满席尘蓬蒿藏户暗,诗画入禅真。遗世逃名老,残山剩水身。青门旧业在,零落种瓜人。”
【艺术成就评价】
八大山人一生以主要的精力从事绘画,他襟怀浩落,慷慨啸歌。由于时代特点和身世遭遇,他抱着对清王朝誓不妥协的态度,把满腔悲愤发泄于书画之中。所以画中出现是鼓腹的鸟,瞪眼的鱼,甚至禽鸟一足着地,以示与清廷势不两立,眼珠向上,以状白眼向青天。他常常把“八大山人”四个字联缀起来草写,形似“哭之”、“笑之”字样。他还有很多隐晦艰涩的诗句跋语,表示对清廷极端的仇恨和蔑视。
他的小说诗歌文学作品,表现了鲜明的爱和憎。如脍炙人口的《孔雀图》及其题诗:“孔雀名花雨竹屏,竹梢强半墨生成;如何了得论三耳,恰是逢春坐二更。”辛辣地讽刺了那班头戴三眼花翎乌纱帽的汉族大地主屈膝求荣、投降新主子的奴才丑态。
有一幅山水册页题云:“郭家皴法云头小,董老麻皮树上多;想见时人解图画,一峰还写宋山河。”他称慕五代北宁间画家董源、郭熙,以其独特笔墨描绘没有受外族侵凌的宋朝江山,而激发起热爱故国的思想感情。《鹊石图轴》(现藏画家八大山人纪念馆),画中描绘着两只喜鹊立于大石之上,究其画意,具有鹊巢鸠占,翔集浣磐的含义。《诗·召南·鹊巢》云:“维鹊有巢,维鸠居之。”传云:“尸鸠不自为巢,居鹊之成巢。”八大山人作此喻以讽刺清贵不善自谋而强占别人地主。并着意表现双鹊集栖于磐石之上,这不是尸鸠可以占据和动摇得了的。
他常画的莲荷松石、梅兰竹菊、芦雁凫鹤、鱼鸭鹰鹿等等,大都象征他性格的倔强与高风亮节。他一生坚不为清廷权贵画一花一大石,而一般农民、贫士、山僧、小儿却很容易得到他的小说诗歌文学作品,这种不屈于权势的精神,历来为人们赞赏与称颂。
八大山人在艺术上有杰出的成就。他以绘画为中心,对于书法、诗跋、篆刻也都有很高的造诣。在绘画上他以大笔水墨写意画著称,并善于泼墨,尤以花鸟画称美于世。
在创作上他取法自然,笔墨简炼,大气磅礴,独具新意,创造了高旷纵横的风格。三百年来,凡大笔写意画派都或多或少受了他的影响。清代张庚评他的画达到了“拙规矩于方圆,鄙精研于彩绘”的境界。他作画主张“省”,有时满幅大纸只画一鸟或一石,寥寥数笔,神情毕具。他的书法具有劲健秀畅的气格。篆刻形体古朴,独成格局。
朱耷在形成自己风格的发展过程中,继承了前代的优良传统,又自辟蹊径。他的花鸟画,远宗五代徐熙的野逸画风和宋文人画家的兰竹墨梅,也受明林良、吕纪、陆治的技法影响,尤致意青藤白阳的粗放画风。他的山水画,远尚南朝宗炳,又师法董、巨、米芾、倪、黄以至董其昌等人的江南山水。在书法方面,他精研石鼓文,刻意临写汉、魏、晋、唐以来的诸家法帖,尤以王羲之的为多。
朱耷绘画艺术的特点大致说来是以形写情,变形取神;着墨简淡,运笔奔放;布局疏朗,意境空旷;精力充沛,气势雄壮。他的形式和技法是他的真情实感的最好的一种表现。
朱耷对艺术修养与功力铸锻,正如他自己所说的:“读书至万卷,此心乃无惑;如行路万里,转见大手笔。”他认为画事有如登高,“必频登而后可以无惧”,说明他对艺术不断磨炼的精神。
清初画坛在革新与保守的对峙中,八大山人是革新派“四大画僧”中起了突出作用的一人。为了纪念这位大画家,解放后已在南昌市青云谱建立了“画家八大山人纪馆”。
朱耷的艺术已经在东方尤其在日本以至世界画坛引起了很大的反映。八大山人的书画有少小说诗歌文学作品,已不复得见。如:《荷塘戏禽图卷》、《河上花并题图卷》、《鱼鸭图卷》、《鱼乐图卷》、《杂花图卷》以及《杨柳浴禽图轴》、《芙蓉芦雁图轴》、《大石游鱼图轴》、《双鹰图轴》、《古梅图轴》、《墨松图轴》、《秋荷图轴》、《芭蕉竹石图轴》、《椿鹿图轴》、《快雪时晴图轴》、《幽溪泛舟图轴》、《四帧绢本浅绛山水大屏》,以及许多条幅,册页中的花鸟鱼鸭,山水树石等。
书法方面有《临兰亭序轴》、《临“临河叙”四屏》,以及各大家法帖和行草诗书轴册等,都在国内外的博物馆、院中珍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