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湖南省有那些中药饮片公司
- 2、同仁堂的十大子公司是哪些?
- 3、大家好! 请问同仁堂的十大子公司是哪些?
- 4、求中国十大知名药厂
湖南省有那些中药饮片公司
湖南三湘中药饮片有限公司、药圣堂、湖南华人中药科技有限公司
[img]同仁堂的十大子公司是哪些?
同仁堂十大子公司分别为: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同仁堂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同仁堂(香港)国药有限公司、同仁堂健康药业集团、同仁堂商业投资集团、药材参茸投资集团、同仁堂制药公司、同仁堂麦尔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中药配方颗粒投资公司、北京同仁堂国际有限公司。
1992年7月中国北京同仁堂集团公司组建成立,2000年5月成立了北京同仁堂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同年10月在香港创业板上市,实现了国内首家A股分拆成功上市。五月成立了同仁堂麦尔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开始了向生物工程领域的初步探索。
2000年10月在香港成立了同仁堂和记(香港)药业发展有限公司,为同仁堂产品进入国际主流市场迈出了关键一步。2010年7月由北京市政府授权的中国北京同仁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正式揭牌。这标志着同仁堂实现了规范化的公司制的转变,也是体制上的一次重大变革。
目前,同仁堂已经配套形成了十大公司、两大基地、两个院、两个中心的“ 1032工程”。横跨现代制药工业、零售医药商业和医疗服务三大板块,同仁堂的宗旨是以现代中药为核心,发展生命健康产业、国际驰名的中医药集团,全面提升同仁堂现有的生产经营及管理水平。
扩展资料
同仁堂的发展历程
中国北京同仁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是中华老字号“同仁堂”所在公司的全称,至今有三百多年的历史,同仁堂商标参加了马德里协约国和巴黎公约国的注册,受到国际组织的保护,同在在世界 50多个国家和地区办理了注册登记手续,并在台湾进行了第一个大陆商标的注册。
同仁堂目前在全国14个国家和地区,拥有境内、外两家上市公司, 连锁门店、各地分店以及遍布各大商场的店中店六百余家,海外合资公司、门店20家,遍布14个国家和地区,产品行销40多个国家和地区。同仁堂在全国各地一共拥有 41条生产线,能够生产26个剂型、1000余种产品。
参考资料来源:北京同仁堂官网-同仁堂介绍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同仁堂
大家好! 请问同仁堂的十大子公司是哪些?
北京同仁堂集团有限公司下属十大子公司
(1)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原北京中药制药1厂和3厂5厂)97年沪市上市 王牌品种:安宫牛黄丸,大活络丸,乌鸡白凤丸,牛黄清心丸,紫雪等
(2)北京同仁堂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2厂和4厂)是2000在深市上市 王牌品种:安宫牛黄丸,六味地黄丸,感冒清热颗粒,板蓝根颗粒,西黄丸,藿香正气水(滴丸,胶囊)
(3)北京同仁堂健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以滋补类专柜为主,分布在各种超市及卖场
(4)商业投资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街面上的同仁堂连锁药店(除了大栅栏和崇文门药店,分店)都属于
(5)制药有限公司(香港)也生产一部分同仁堂品种,比如香砂和胃丸等
(6)国药有限公司
(7)国际有限公司 进出口外国推广同仁堂药品的公司
(8)药材有限公司 中药饮片为主
还有两个是北京中研同仁堂医药研发有限公司(同仁堂中医院),北京同仁世纪广告有限公司
因为同仁堂在50年代初期公私合营变为制药的几个分厂,排名前两位的公司是生产,销售,经营同仁堂品种中成药公司 其他的都有外资合作
按照集团要求 同仁堂将在十二五规划期间再次转变 在同仁堂集团控制下将10大子公司合并成6个二级集团,引用
求中国十大知名药厂
中国十大制药企业分别是:
1、上海医药(集团)有限公司。
2、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 。
3、广州医药集团有限公司。
4、天津市医药集团有限公司。
5、山东东阿阿胶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6、哈药集团有限公司。
7、南京医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8、华北制药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9、江苏扬子江药业集团公司。
10、太极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制药企业2017年十大变化
1、一致性评价将导致化学药生产企业批文数量呈减少趋势,一个企业仅保留10个以内主要产品批文的现象将广泛出现。
2、中药生产工艺核查使中成药生产成本急剧上升。多种因素助推2017年药品涨幅在20%以上甚至更高,没有实力的中小型药企逐步出局。
3、中药饮片生产企业被撤销或吊销GMP证书现象有增加趋势。中药配方颗粒将成为中药饮片中的“王冠上的明珠”,品牌中药配方颗粒企业开始出现。
4、2017年医疗机构普遍实施临床路径管理,未纳入临床路径使用指南目录的医院产品将逐步退出医院市场。
5、处方药带金时代正在逐渐远去,学术推广时代已经到来,销售和推广各司其职的时代已经来临。
6、为了更好地应对两票制,制药企业纷纷成立咨询公司加以应对。
7、外资药企纷纷将专利到期药品外包给中国医药企业,国内中小型医药企业尝试CSO。
8、随着基层医疗市场的放大,越来越多的医药企业纷纷尝试绿色疗法进军基层市场。
9、越来越多的大型处方药企业转型进军OTC市场。1家药企某个产品申请OTC身份,多家企业获益的现象开始出现。
10、越来越多的医药企业进军院外市场,院外销售将成为医药企业未来的主战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