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十大进展(2021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

本文目录一览:

  • 1、2021年中国、世界十大科技进展新闻结果揭晓,都有哪些科技产品入选?
  • 2、2021年中国科学十大进展,都有哪些项目入选?
  • 3、天问一号和中国空间站建设为什么能上榜2021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
  • 4、2020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分别是什么?
  • 5、2021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这是如何评选出来的?

2021年中国、世界十大科技进展新闻结果揭晓,都有哪些科技产品入选?

2021年中国、世界十大科技进展新闻结果揭晓,都有哪些科技产品入选?下面就我们来针对这个问题进行一番探讨,希望这些内容能够帮到有需要的朋友们。

1月18日,由中国科学院工程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网络投票评比的2021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世界十大科技进展新闻在京公布。圣功“探火”、中国空间站、二氧化碳到木薯淀粉的从头合成等成果入选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全世界第一个“自身拷贝”活物智能机器人问世、核反应向“打火”迈进一大步等成果入选世界十大科技进展新闻。

在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中,“在我国初次火星检测每日任务获得圆满收官”“中国空间站打开有些人长期性停留时期”“嫦娥五号试品关键科学研究成果依次出炉”等三项中国航空航天行业关键成果入选,呈现宇宙空间中的中国影子。

“在我国完成二氧化碳到木薯淀粉的从头合成”“在我国精英团队凭摆脱‘量子霸权’的超级计算机运用夺得2021年度‘戈登贝尔奖’”“我国科学家观察到至今最大动能光量子”“异源四倍体野生稻迅速从头开始训化得到新突破”等重要科技进展也与此同时入选,展现了中国生物学家完成独创性提升、摆脱技术性垄断性的成果。

此次评比由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举办,中国科学院学部工作局、中国工程院办公厅、中国科学报社筹办。该项本年度评比迄今已举行了28次,使群众进一步掌握世界各国科技发展趋势的动态性,对普及化科技进步具有了主动功效。今后我国对于科研的投入应该会加大力度,致力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国家建设的新高度。

2021年中国科学十大进展,都有哪些项目入选?

近日,“2021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公布。入选项目有以下这些。

(1)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着陆火星。天问一号探测器在火星成功着陆,这是我国的火星探测器首次成功着陆火星。(2)天和核心舱成功发射。2021年天和核心舱发射成功并准确进入预定轨道。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发射,与天和核心舱对接,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成功送入太空,我国正式进入空间站时代。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完成任务后乘坐神舟十二号返回舱顺利返回地球。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将翟志刚、叶光富、王亚平送入太空。我国航天事业一步一个脚印,脚踏实地的迈向新时代。中国航天人还获得了“感动中国2021年度人物”殊荣。

(3)二氧化碳人工合成淀粉。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实现了二氧化碳到淀粉的人工全合成,对实现全球粮食安全有着重要意义。(4)嫦娥五号月球样品研究。中国科学院的研究人员李献华、杨蔚、胡森、林杨挺和李春来等人对嫦娥五号月球样品玄进行了精确的年代学、岩石地球化学和岩浆水含量的研究,对将来的月球探测提出了新的研究方向。

其他的项目过于深奥,难以理解,我只列出项目项目名称。(5)揭示新冠病毒(SARS-CoV-2)逃逸抗病毒药物机制。(6)中国天眼FAST捕获全球最大快速射电暴样本。(7)高性能纤维锂离子电池规模化制备实现。(8)“祖冲之号”的量子行走。(9)自供电软机器人在马里亚纳海沟万米深处驱动实验成功。(10)研究鸟类迁徙路线成因和长距离迁徙关键基因获得重大进展。

天问一号和中国空间站建设为什么能上榜2021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

一方面天问一号探测器着陆火星是我国首次实现地外行星着陆的重大突破。 另一方面神舟十二号、十三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并和天和核心舱成功完成对接,使我国初步建立了属于自己的独立太空空间站。

此次2011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标志了我国的许多科技成就,天问1号和中国空间站建设赢得了人们的关注。天问1号探测器是我国第1部登陆火星的相关探测器,且在第1次就取得圆满成功。而神舟十二十三载飞船与天河核心舱的成功对接,使中国有了逐步在太空进行相关实验的能力。

一:天卫1号探测器着陆火星是我国首次实现地外航星着陆的重大突破。

虽然我国本身在月球上也派出过探险器外出探寻,但天卫1号的探测是我国首次在另一个星球进行的星球探索。目前天卫1号不仅发挥了它的探寻功能。为许多研究火星的前沿机构都提供了大量的相关影像资料,也为科学家了解火星上的气象变化以及土壤结构都带来了更直观的观察和体验。

二:神舟12号、13号载人飞船与天和核心舱的成功对接,使中国有了自己的独立太空空间站。

随着神舟12和13号载人飞船与天河核心舱的成功对接,中国拥有了自己的独立太空空间站。这是宇宙中第5个人类空间站项目。该空间站的建立为我国在未来探索太空实验、培养航天员、了解太空对于人类的影响上会有更大的突破和研究。

三:中国空间站新使用的辅助机械臂是我国目前智能化程度最高难度最大的空间智能制造系统。

此次最引人关注的黑科技是中国空间站新使用的辅助机械臂,它独特的爬行结构在一定程度上仿造了蚂蚁们搭建的蚁桥。这个机械臂的构造将会解决太空站的许多大型设施维修问题,也会为未来太空轨道设施的修建做出重要的贡献。

2020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分别是什么?

2月27日,科技部高技术研究发展中心(基础研究管理中心)发布2020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分别为:我国科学家积极应对新冠疫情取得突出进展、嫦娥五号首次实现月面自动采样返回、“奋斗者”号创造中国载人深潜新纪录、揭示人类遗传物质传递的关键步骤、研发出具有超高压电性能的透明铁电单晶、2020珠峰高程测定;

古基因组揭示近万年来中国人群的演化与迁徙历史、大数据刻画出迄今最高精度的地球3亿年生物多样性演变历史、深度解析多器官衰老的标记物和干预靶标、实验观测到化学反应中的量子干涉现象。

1、我国科学家积极应对新冠疫情取得突出进展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我国科学家认真贯彻落实国家领导关于疫情防控的重要讲话和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在中央应对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和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统筹下,团结协作,争分夺秒,取得了一系列突出进展,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了重要的科学支撑。

在病原学和流行病学方面,第一时间分离鉴定出新冠病毒毒株并向世界卫生组织共享了病毒全基因组序列,为诊断技术的快速推进和药物疫苗开发奠定基础;阐明了新冠病毒入侵细胞的关键机制;持续深化病毒传播途径研究,为防控策略的优化提供科技支撑;定量评估了我国防控措施的效果。

在检测试剂研发和动物模型方面,在疫情之初迅速研发了新冠核酸诊断试剂,并研发了免疫检测试剂,为病原检测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构建了小鼠、猴感染新冠病毒的动物模型,为药物筛选、疫苗研发以及病毒传播机制的研究提供支撑。

在药物和临床救治方面,揭示了新冠临床特征,在没有特效药的情况下,实行中西医结合,先后推出八版全国新冠肺炎诊疗方案,筛选出“三药三方”等临床有效的中药西药和治疗办法,被多个国家借鉴和使用;解析了新冠病毒及关键蛋白质的结构,揭示了一批中西药的作用机制;提出了建立方舱医院、开展大规模核酸检测、大数据追踪溯源等科学防控方案,提高了收治率和治愈率,降低了感染率和病亡率。

在疫苗和中和性抗体研发方面,同时开展了灭活疫苗、病毒载体疫苗、蛋白亚单位疫苗、核酸疫苗等的研发,腺病毒载体疫苗在全球率先开展1期临床试验,灭活疫苗在全球率先开展3期临床试验,并获批附条件上市;鉴定并创制靶向新冠刺突蛋白S和受体结合域RBD的一系列中和单克隆抗体,形成抗病毒“鸡尾酒”中国抗体组合方案。

我国科学家通过不懈努力和无私奉献,通过严谨高效的科研工作,为我国取得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重大战略成果提供了强大科学支撑。

2、嫦娥五号首次实现月面自动采样返回

11月24日,嫦娥五号探测器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由长征五号运载火箭直接送入地月转移轨道;此后,探测器经历地月转移、近月制动、环月飞行、月面着陆、月面采样封装、月面起飞、月球轨道交会对接与样品转移、月地入射、月地转移和再入回收等飞行阶段,历时23天嫦娥五号返回器携带月球样品在内蒙古四子王旗预定区域安全着陆。

作为我国复杂度最高、技术跨度最大的航天系统工程,嫦娥五号首次完成了地外天体采样与封装、首次地外天体表面起飞、首次无人月球轨道交会对接与样品转移、首次月地入射并携带月球样品高速再入返回地球等我国航天史上多个重大技术突破,最终实现了我国首次地外天体采样返回。

嫦娥五号月面自动采样返回任务的圆满成功,标志着我国探月工程绕、落、回三步走规划的圆满收官,是中国航天向前迈进的一大步,将为深化人类对月球成因和太阳系演化历史的科学认知做出贡献。

3、“奋斗者”号创造中国载人深潜新纪录

“奋斗者”号全海深载人潜水器研制是我国“十三五”深海关键技术与装备领域的重大攻关任务,于2016年立项启动。2020年6月,“奋斗者”号完成总装集成与水池试验。2020年7月,“奋斗者”号完成第一阶段海试,共计下潜17次,最大下潜深度4548米。

2020年10月10日,“奋斗者”号启航赴马里亚纳海沟开展第二阶段海试,期间共计完成13次下潜,其中11人24人次参与了8个超过万米深度的深潜试验。2020年11月10日8时12分,“奋斗者”号创造了10909米的中国载人深潜深度纪录。

”奋斗者”号作为当前国际唯一能同时携带3人多次往返全海深作业的载人深潜装备,其研制及海试的成功,显著提升了我国深海装备技术的自主创新水平,使我国具有了进入世界海洋最深处开展科学探索和研究的能力,体现了我国在海洋高技术领域的综合实力,是我国深海科技探索道路上的重要里程碑。

4、揭示人类遗传物质传递的关键步骤

DNA复制是人类遗传物质在细胞之间得以精确传递的基础,人们对高等生物中识别DNA复制起始位点的具体过程并不清楚,这在一定程度上也阻碍了人们对癌症发生发展机制的理解。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李国红团队及其合作者揭示了一种精细的DNA复制起始位点的识别调控机制。该研究发现,组蛋白变体H2A.Z能够通过结合组蛋白甲基化转移酶SUV420H1,促进组蛋白H4的第二十位氨基酸发生二甲基化修饰。而带有二甲基化修饰的H2A.Z核小体能进一步招募复制起始位点识别蛋白,从而帮助DNA复制起始位点的识别。

该研究进一步发现,被H2A.Z-SUV420H1-H4K20me2通路调控的复制起始位点具有很强的复制活性,并偏向在复制期早期被激活使用。在癌细胞中破坏该调控机制后,癌细胞的DNA复制和细胞生长都受到了抑制。在T细胞中破坏该调控机制后,T细胞的免疫激活也受到了抑制。

该研究阐述了一个新颖的由H2A.Z介导的DNA复制表观遗传调控机制,对理解高等生物DNA复制起始位点的识别提供了新的视角,为解决长期存在的真核细胞DNA复制起始点选择启动问题做出了重要贡献。

5、研发出具有超高压电性能的透明铁电单晶

弛豫铁电单晶[Pb(Mg1/3Nb2/3)O3-PbTiO3, PMN-PT](注:数字均为下标)具有优异的压电效应,已广泛应用于超声成像、声呐装备和微电子机械系统(MEMS)等领域。然而,自其发现20多年以来,压电性能就再没有新的突破,并且由于铁电畴壁的存在,导致其透光率低,无法满足当前压电器件多功能、高灵敏度的发展需求,急需新的理论和设计方法。

西安交通大学徐卓教授研究团队揭示了弛豫铁电单晶高压电效应的起源,研发出了钐掺杂的PMN-PT单晶,其压电性能超过4000 pC/N,相比未掺杂单晶提高了一倍。

在此基础上,利用电畴结构调控,消除了单晶中对光起散射作用的铁电畴壁,首次在PMN-PT单晶中同时获得了高压电性和高透光性,突破了长期以来二者难以共存的国际难题。其压电系数比现有的透明压电单晶LiNbO3(注:3为下标)提高了100倍,电光系数最大可提高40倍,同时还具有更高的抗光损伤阈值和非线性光学效应。

这种透明铁电单晶可大幅提升光声成像系统在乳腺癌、黑色素瘤和血液疾病诊断中的成像分辨率,也为研制高性能电光调制器、光学相控阵和量子光学器件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关键材料。这种具有优异电光、声光和声-光-电耦合效应的单晶材料,有望进一步开辟更多新的应用领域。

6、2020珠峰高程测定

珠峰高度长期以来受到全世界关注,精确测定珠峰高度并向全世界公布,彰显国家综合实力和科技水平。2020珠峰高程测量,中国科学家团队综合运用多种现代测绘技术,实现多个重大技术创新突破,获取了历史上最高精度的珠峰高程成果。

此次珠峰高程测量,北斗卫星定位技术和国产测量装备首次全面担纲主力,国产测量装备应用实现重大突破。首次完成了峰顶地面重力测量,获取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珠峰峰顶的重力测量结果,有助于提升珠峰高程测量精度。科学家团队克服珠峰地区极端气象和恶劣环境,首次实现珠峰峰顶及周边区域1.27万平方千米的航空重力、光学和激光遥感测量的历史性突破,填补了珠峰地区重力资料空白,大幅提升了珠峰高程测量的精度。

与2005年珠峰高程测量相比,珠峰地区大地水准面精度提升幅度达300%。中国和尼泊尔科学家团队开展科技合作,首次建立了基于全球高程基准的珠峰地区大地水准面,历史上首次共同确定了基于全球高程基准的珠峰雪面高程8848.86米。

除此之外,珠峰测量获取的丰富观测数据成果,将为珠峰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修复、自然资源管理、地质研究与调查、地壳运动监测、气候变化和冰川冻土研究等领域提供宝贵、翔实的第一手资料。

7、古基因组揭示近万年来中国人群的演化与迁徙历史

在国际古基因组学领域,有关东亚,尤其是中国史前人群的古基因组研究非常匮乏。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付巧妹研究团队首次针对中国南北方史前人群展开时间跨度最大、规模性、系统性的古基因组研究,通过前沿实验方法成功获取我国南北方11个遗址25个9500-4200年前的个体和1个300年前个体的基因组,揭示中国人群自9500年以来的南北分化格局、主体连续性与迁徙融合史。

研究发现中国南北方主体人群9500年前已分化,但南、北方同期人群的演化基本是连续的,没有受到明显的外来人群的影响,迁徙互动主要发生在东亚区域内各人群间;此外明确以台湾岛原住民为代表、广泛分布在太平洋岛屿的南岛语系人群,起源于中国南方沿海地区且可追溯至8400年前。该项成果填补了东方尤其是中国地区史前人类遗传、演化、适应的重要信息缺环,为阐明中华民族的形成过程及修正东亚南方人群演化模式做出重要科学贡献。

8、大数据刻画出迄今最高精度的地球3亿年生物多样性演变历史

生命起源与演化是世界十大科学之谜之一。地球上曾经生活过的生物99%以上已经灭绝,通过化石记录重建地球生物多样性变化历史是认识当今生物多样性现状与未来趋势的最重要途径之一。然而,地质历史时期地球生物多样性变化研究的时间分辨率低、生物分类粗,无法精确识别突发性重大生物演变事件,也不能为近代地球生态系统演变研究提供重要参考。

南京大学沈树忠、樊隽轩团队联合国内外专家创建国际大型数据库,自主研发人工智能算法,利用“天河二号”超算取得突破,获得了全球第一条高精度的古生代3亿多年的海洋生物多样性演化曲线,时间分辨率较国际同类研究提高400多倍。

新曲线精准刻画出地球生物多样性演变过程中的多次重大生物灭绝、复苏和辐射事件,揭示了当时生物多样性变化与大气CO2(注:2为下标)含量以及全球性气候剧变的协同关系。该研究将推动整个演化古生物学研究的变革。

9、深度解析多器官衰老的标记物和干预靶标

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日益加剧,深入研究衰老、科学应对人口老龄化是新时代的国家重大需求。围绕衰老的机制和干预等核心科学问题,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刘光慧研究组、曲静研究组,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张维绮研究组,同北京大学汤富酬研究组联合攻关,利用多学科交叉的方法,在系统水平上揭示了哺乳动物多器官衰老的新型生物学标记物和可调控靶标。

中国科学十大进展(2021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

在衰老机制解析方面,发现氧化还原通路稳态失衡是灵长类卵巢衰老的主要分子特征,为评价卵巢衰老及女性生殖力下降提供了新型生物学标志物,也为寻找延缓卵巢衰老的措施及开发相关疾病的干预策略提供了新思路。

在衰老干预方面,阐明热量限制(“七分饱”)可通过调节机体各组织的免疫炎症通路,延缓多器官衰老的新型分子机制,揭示了代谢干预、免疫反应与健康寿命之间的科学联系。这些研究成果加深了人们对器官衰老异质性和复杂性的理解,为建立针对衰老及衰老相关疾病的早期预警和科学应对策略奠定了重要基础。

10、实验观测到化学反应中的量子干涉现象

化学反应的进程伴随着复杂的量子力学现象,但其通常难以被直接观测到,因而化学反应的本质亦难以得到透彻的理解。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杨学明院士、张东辉院士、孙志刚和肖春雷研究团队提供了一个研究范例。他们研究发现,在H + HD→H2 + D反应中,在碰撞能量为1.9~2.2电子伏的范围内,产物H2(v'= 2,j'= 3)的后向散射呈现显著的振荡(其中v'是振动量子数,j'是转动量子数)。

通过拓扑理论分析,发现该反应存在两条迥然不同的反应路径,振荡是由这两条路径之间的量子力学干涉所产生的。该研究揭示了该反应在较低能量处,量子几何相位效应仍然存在,并可以被观测到。这非常类似于众所周知的Aharonov-Bohm效应,清晰地揭示了化学反应的量子性。

[img]

2021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这是如何评选出来的?

2021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是由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主办,中国科学院学部工作局、中国工程院办公厅、中国科学报社承办,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投票评选出来的。

这项评选活动已经举办了28次,与之相对应的还有世界十大科技进展新闻,评选科技新闻的目的就是为了普及科技知识,让民众更好的了解我国的科技进步程度,这次评选的十大科技新闻中有三条是关于航天航空的、三条是关于生物科技的、两条是关于电子科技方面的还有一条是关于工业制造的,下面就一起来看一看在2021年发生在我国的十大科技新闻都有哪些:

一、航空航天领域

航空航天领域的新闻中涉及到了火星探测任务圆满成功、中国空间站开启长期驻扎模式、嫦娥五号样品研究取得重大突破三个方面,可以看出涉及到了太空、月球、火星,2021年可以说是太空元年,在这一年中不仅取得了我国自己的月壤,而且在航天的各个方面都取得了突破。

二、生物科技领域

生物科技领域主要涉及到了通过二氧化碳合成淀粉、异源四倍体野生稻快速驯化、植物到动物基因转移被证实。这些都是我国在生物科技领域在世界范围内的突破。

三、电子科技领域

电子科技领域主要集中在量子方面,稀土离子实现多模式量子中继及1小时光存储、凭打破“量子霸权”的超算应用摘得2021年度“戈登贝尔奖”、400万亿电子伏特 我国科学家观测到迄今最高能量光子。

四、制造业领域

在制造业领域主要研发成功-271℃超流氦大型低温制冷装备。为我国形成低温产业群奠定了基础。

你知道2021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吗?欢迎留言讨论。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资源均来自网络,仅供学习交流使用!

转载注明出处:https://www.genghao.net/zgsd/593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