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目前中国社会面临哪些十大“国家级难题”?
- 2、中国未来急需发展的十大科技难题是哪十大?
- 3、中国面临的十大现实问题
- 4、中国十大环境问题是什么?
目前中国社会面临哪些十大“国家级难题”?
实际上比十大要多。。我大致说说十大社会不公平现象。也是我们这个国家出现的难题
农村不公平问题
教育不公平问题
养老不公平问题
医疗不公平问题
住房不公平问题
税收不公平问题
计划生育不公平问题
机关,央企不公平问题
公共预算不公平问题
慈善机构不公平问题
等等。。。。。。
太多。。还有,,,维稳问题、、腐败问题。贫富差距,环境污染,整体社会公德缺失,等等,,,,,,,,,,,,,,,
说难听些,金玉其外。败絮其中。惨不忍睹,
中国未来急需发展的十大科技难题是哪十大?
1、无线输电技术。有了这项技术,什么冰灾、雪灾、雨灾、地震我们就不怕了。运载火箭、汽车也不用汽油和燃料了,再也没有尾气污染了。但这项技术开发完毕在形成生产力前,一定先要安排好电缆厂转产,避免工人兄弟下岗。
2、海水凝固技术。福建到台湾、广东到海南、辽宁半岛到山东半岛、海南到南沙、西沙群岛,通过海水凝固实现陆路交通,可避免花钱建跨海大桥。另外,很有可能实现建筑材料的革命性进步,不用烧砖烧瓦了,建楼都用海水砖。
3、人工推云技术。南方雨水多可向北方均一点。当暴风雨来临时,在广西、广东、福建、湖南等地,给天空云层一个足够的外力,比如核爆,使云层向北移动,把南方多余的雨水降到我国的内蒙古大草原、陕西的黄土高坡、河北北京的缺水地区、贵州的青海湖、新疆盆地、古楼兰城等地,南部和东部不降雨或少降雨,形成西水东流,然后在主要的河流上建若干座水电站发电,再把电无线输送到全国各地。
4、无障碍、彻底的、革命性的夜视、雾视、云视技术。戴上这些眼镜,如昼间一样。对这些技术,主张不外卖,如果非要卖给外人,那一定要把钱要足。
5、计算机复原和监视技术。中国五千年文化,不需再聚集那么多学者去苦力研究了,随便一个命令输入便知几千年前中国和世界远古状况。任何一个历史事件,用几秒钟就可知道事实真相,比如美国误炸我驻南使馆,是不是误炸?是谁下的轰炸命令?世界各大各类指控中心天天都在干什么?从此,世界将没有秘密。此外,这项技术还可能对国家反腐调查取证也有帮助。
6、无成本食品保鲜压缩技术。从此,农民朋友就摔开膀子干吧,不用再担心自己生产的粮食、水果、蔬菜等劳动成果,因卖不掉腐烂变质了。一小盒压缩食品,就能满足一个人几个月的生存需要。科学家要外出科考、士兵要远行,烦请带着踏实上路吧。
7、艾兹病、癌症治疗。赶快落实医学突破,不能再拖了,因为外国人已奋斗了多年。这项技术不向外输出,把治疗中心建在我国的西部,要看病来中国西部。但收费一定要变一下,按患者所在国人均GDP值为标准收取,这是最公正、最人道的。非洲的朋友肯定很喜欢。另外,来的人多了要用飞机,正好我国的大飞机已研发成功,钱就玩命的挣吧。
8、电磁、照相防护技术。在我国空天建立这样的防护网,防止敌对卫星侦察照相。
9、武器非正义投送自爆技术。个别霸权国家,无端的用大爆力武器攻击别国时,起飞进犯之时即为自爆之时。从科学的角度,实现此技术控制是可能的,尤其是核控制。
10、电视、录像扑杀技术。只要被录了像、上了电视,只要你做了坏事,随时可以通过这些影像资料终止你的生存权。这样,“本.拉登”早就找到了。这项技术,对干坏事的人是一个极大的威慑.
[img]中国面临的十大现实问题
社会上的十大怪现状。
1.诚实踏实成了傻子,虚伪圆滑成了稳重成熟。
2.有涵养被视作软弱,蛮横成了英雄。
3.任劳任怨成了谁都能欺负的老好人,刺头反而大家都伺候着。
4.勤劳努力的比不过投机耍滑的,专业搞的好的不如混圈子的。
5.老戏骨演一辈子,比不上小鲜肉演一部戏。老工程师干一辈子,比不上年轻人做个PPT。
6.越是违反规则的人,越觉得自己有理。
7.干实业的不如炒房子的,开实体店的都是给房东打工。
8.越是深情越没有人喜欢,越是渣越受欢迎。
9.在一二线城市,辛辛苦苦干十年,还不如十年前买套房赚的多。
10.越是流行的,专业水准越差,专业水准越高,反而曲高和寡没有人关注。
不要主动去向世界承诺什么,更不要用钱去买地位,允当世界领袖。真正的领袖都不是主动申请的,而是受命于为难,都是被人强推上位的;所以,领袖不好当,吃力不讨好。如果你成了世界领袖,那么必须要放弃许多,全世界都要跟你玩“贸易顺着”,你却又不敢有脾气
不能为了追求“多快好省”而“超速上瘾”,不要动不动就犯“大跃进”的毛病,不要炫耀所谓“弯道超车”。不是因为你技术好,仅仅是一种侥幸。遵守规则从来就不是墨守陈规,讲究信用也不是呆傻愚钝;所有投机取巧的钻空子结果都会是互相伤害,出来混总要还的,越强大的人越把规则当生命看待。
中国十大环境问题是什么?
中国环境十大问题是指大气污染问题、 水环境污染问题、 垃圾处理问题、 土地荒漠化和沙灾问题、 水土流失问题、 旱灾和水灾问题、 生物多样性破坏问题、 WTO与环境问题、 三峡库区的环境问题、 持久性有机物污染问题。
1、大气污染问题:
中国大气环境面临的形势非常严峻,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居高不下。2011年中国二氧化硫年排放量高达1857万吨,烟尘1159万吨,工业粉尘1175万吨,大气污染仍然十分严重。中国大多数城市的大气环境质量超过中国规定的标准。
中国47个重点城市中,约70%以上的城市大气环境质量达不到中国规定的二级标准;参加环境统计的338个城市中,137个城市空气环境质量超过中国三级标准,占统计城市的40%,属于严重污染型城市。大气污染是中国第一大环境污染问题。
2、水环境污染问题:
中国是一个干旱缺水严重的国家。淡水资源总量为28000亿立方米,占全球水资源的6%,仅次于巴西、俄罗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四位,但人均只有2200立方米,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在世界上名列121位,是全球13个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然而,人们在科学进步的同时,依然在浪费水资源。
3、垃圾处理问题:
中国工业固体废物年产生量达8.2亿吨,综合利用率约46%。中国城市生活垃圾年产生量为1.4亿吨,达到无害化处理要求的不到10%。塑料包装物和农膜导致的白色污染已蔓延中国各地。
4、土地荒漠化和沙灾问题:
中国工业固体废物年产生量达8.2亿吨,综合利用率约46%。中国城市生活垃圾年产生量为1.4亿吨,达到无害化处理要求的不到10%。塑料包装物和农膜导致的白色污染已蔓延中国各地。
5、水土流失问题:
中国工业固体废物年产生量达8.2亿吨,综合利用率约46%。中国城市生活垃圾年产生量为1.4亿吨,达到无害化处理要求的不到10%。塑料包装物和农膜导致的白色污染已蔓延中国各地。
6、旱灾和水灾问题:
20世纪50年代中国年均受旱灾的农田为1.2亿亩,90年代上升为3.8亿亩。1972年黄河发生第一次断流,1985年后年年断流,1997年断流天数达227天。有关专家经调查推测:未来15年内中国将持续干旱,而长江流域的水灾发生频率却明显增加,500多年来,长江流域共发生的大洪水为53次,但近50年来,每三年就出现一次大涝,1998年的大洪水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7、生物多样性破坏问题:
中国是生物多样性破坏较严重的国家,高等植物中濒危或接近濒危的物种达4000-5000种,约占中国拥有的物种总数的 15%-20%,高于世界 10%-15% 的平均水平。在联合国《国际濒危物种贸易公约》中列出的 640 种世界濒危物种中,中国有156种,约占总数的1/4。中国滥捕乱杀野生动物和大量捕食野生动物的现象仍然十分严重,屡禁不止。
8、三峡水库的环境问题:
三峡工程是中国正在实施的巨大的水利工程,该工程定于2003年开始发电。三峡建成后对地质环境、水资源环境、生态环境(涉及库区两岸和整个上游地区)的影响,以及如何有效防治库区污染是摆在三峡建设者面前的大课题,三峡工程已成为世界瞩目的环境问题。
在长江,鱼越来越少,还出现野生水生动物大量死亡的情况。
9、WTO 与 环境问题:
中国加入WTO将面临两方面新的环境问题。
一方面是国际上的"绿色贸易壁垒"。由于中国的环境标准普遍低于发达国家的标准,中国的食品、机电、纺织、皮革、陶瓷、烟草、玩具、鞋业等行业的产品将在出口贸易中受到限制。
另一方面,由于国际市场对中国的矿产、石材、药用植物、农产品、畜牧产品的大量需求,可能会加重中国的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的破坏。同时,中国可能成为国外污染密集型企业转移的地点和大量的国外工业废物"来料加工"的地点,这将极大地加重中国的环境问题。
10、持久性有机物污染问题: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难降解的持久性有机物污染开始显现。国际签署了《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斯德哥尔摩公约》,其中确定的首批禁止使用的12种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在中国的环境介质中多有检出,中国是公约的签字国。
这类有机污染物具有转移到下一代体内,并在多年后显现其危害的特点,也被称为"环境激素"或"环境荷尔蒙",危害严重。这类有机污染物广泛存在于工农业和城市建设等使用的化学品之中。
扩展资料:
1、环境问题治理:
(1)环保工作的目标是满足人的基本健康需求,也就是使人民群众呼吸清洁的空气、喝上干净的水、吃上放心的食品,在良好的生态环境下生产生活。向这样的目标迈进,需要进一步明确环保工作指标,因为指标是目标的量化,完成指标才能实现目标。
环保工作指标可明确为:空气质量、饮用水质量、土壤质量、生态环境质量满足相应功能区达标要求。环境质量指标达标是政府环保工作成效的最终考核评价指标,污染物排放削减率、企业排放达标率、污水处理率等是为实现环境质量达标而实施的过程控制指标。
(2)环保工作面临的最突出矛盾是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解决这一矛盾,需要把握好二者的平衡点。我国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长期难以得到根治,根源就在于没有对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平衡点的问题作出明确和正确的回答,在发展与保护的关系上“先污染后治理、先破坏后修复论”、“保护第一论”、“不可调和论”等观念严重制约了科学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
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平衡点包含定性、定量两方面,定性方面是产业结构和布局符合功能区定位,定量方面是排污总量、生态扰动满足环境质量达标要求。环境质量超标就要减排污染物,减排目标为环境质量达标;环境质量不超标就可适当增加污染物排放,增排的约束仍为环境质量达标。达标就是发展与保护在定量方面的平衡点。
2、全球10大环境问题:
(1)气候变暖
(2)臭氧层破坏
(3)生物多样性减少
(4)酸雨蔓延
(5)森林锐减
(6)土地荒漠化
(7)大气污染
(8)水体污染
(9)海洋污染
(10)固体废物污染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 - 中国十大环境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