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中国十大暴龙
- 2、恐龙的种类与图片
- 3、中国十大最厉害的恐龙排名
- 4、中国十大恐龙
- 5、盘点十大古代地球恐龙霸主 霸王龙祖先入围
中国十大暴龙
中国十大暴龙:
1、喀左中国暴龙
喀左中国暴龙居于中国十大暴龙之首,由虚骨龙类演变而来,其化石在辽宁喀左被发现。
喀左中国暴龙分布在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早白垩世暴龙化石,比北美霸王龙早了六千多万年。身长约10米,这是一种极具攻击力的食肉型恐龙。
2、中国虔州龙
在江西赣州被发现,其口鼻又细又长,又被称为“雷克斯匹诺曹”。这只昵称为“匹诺曹”的霸王龙被发现于赣州南康市龙岭约6600万年前的晚白垩世南雄组。
保存在赣州市博物馆的相关标本是具有完整头骨的部分化石骨架。 这只霸王龙在掠食上比其它霸王龙更加快速,且隐蔽性高,有着更强大的咬合力。
3、勇猛特暴龙
勇猛特暴龙是一种大型兽脚亚目恐龙,属于暴龙超科,算是霸王龙的远亲。特暴龙生存于晚白垩纪的亚洲的蒙古和中国,约7400万年前到7000万年前。特暴龙的化石大部分在蒙古发现,而在中国发现了更多破碎骨头。
4、华丽羽王龙
这种恐龙在辽宁热河被发现,它是中国辽西热河生物群迄今发现的体型最大的恐龙之一,华丽羽王龙标本上保存了精美的羽毛印痕,这一发现为带羽毛恐龙的家族再添一员。
从这种恐龙的化石上来看,羽王龙体重1.4吨,体长8米,臀高2.5米。主要特征包括大型的头部、较瘦的躯体、中等长短的前肢、很长的腿、身体覆盖着羽毛。
5、甘氏四川龙
甘氏四川龙是一属中华盗龙科恐龙,其化石发现于蒙阴县宁家沟北方1.2公里处,这种恐龙生存在侏罗纪晚期的亚洲,其外表有点像小型的异特龙,体重约100-150公斤,身长约8米。
6、扶绥中国棘龙
1975年,侯连海等在广西扶绥发现的几个牙齿化石,定名为扶绥中国上龙。到2008年进一步发掘研究和实验鉴定,扶绥中国上龙被重新命名为扶绥中国棘龙。
由于仅有牙齿化石,扶绥中国上龙外貌以棘龙为参考。棘龙的背部有明显的长棘,是由脊椎骨的神经棘延长而成,高度可达1.7米(正模最大的一根)。
长棘之间推断生前有皮肤连结,形成一个巨大帆状物(然而有极少数科学家却认为这些长棘是由肌肉覆盖着,形成隆肉或是背脊,类似美洲野牛的脊背)。
对于这帆状物的功能,功能很可能包含调节体温、储存脂肪能量、散发热量、吸引异性、威胁对手、吸引猎物等。
7、上游永川龙
上游永川龙在中国重庆被发现,是一种蜥形纲蜥臀目中华盗龙科永川龙属的异特龙类,也是中国迄今所知最完整的肉食性恐龙。
几近完整的骨骼,仅缺失前肢及部份尾椎,被挖掘出土。这是中国迄今所知最完整的肉食性恐龙,但它不是群居生活的恐龙。
这具骨架是在1976年,在建构上游水库时,一位建设工人在永川县上部沙溪庙组地层的砂岩中发掘的。永川龙体长大约11米,头骨长82厘米,高50厘米。复原的骨架放置在重庆博物馆的展示厅等多个博物馆中。
8、和平中华盗龙
和平中华盗龙是大型肉食性恐龙,在四川自贡被发现,它的头大而笨重,颌上长有匕首状的锋利牙齿;前肢短小,后肢长,靠两脚行走,爪大而尖锐。
它生活在河湖之滨的高地丛莽之中,捕食植食性恐龙和其它动物,是异常凶猛的肉食龙。这具标本长约7米,是目前亚洲最完整的肉食龙。
9、诸城暴龙
诸城暴龙是兽脚亚目暴龙科恐龙中的一种大型肉食性恐龙,生存在白垩纪晚期的东亚,距今7700万年前。发现于山东省诸城市的王氏群,该地也是世界上恐龙化石含量最高的地域之一。
诸城暴龙的正模标本被发现时包含了一个右上颌骨和一个左下颌骨。该标本被估计长达13米,身高4.5米,重10吨。和最近亲特暴龙一样,诸城暴龙也有着大脑袋、短小的前肢。
10、中华盗龙
中华盗龙(属名:Sinraptor)是脊索动物门,脊椎动物亚门,蜥形纲,双孔亚纲,蜥臀目,兽脚亚目恐龙的一属,生存于晚侏罗纪的中国。
董氏中华盗龙的身长经测量大约有7.6米,高度接近3米。而和平中华盗龙大约有9米长,高3.2米。已有两个被命名种,董氏中华盗龙(S. dongi)以及和平中华盗龙(S. hepingensis)。主要特征包括:大脑袋、中等大小而强壮的前肢、长腿、粗壮的躯体。
恐龙的种类与图片
恐龙的种类与图片如下:
1、中国独冠龙
这种恐龙生活在距今1.7亿年前的侏罗纪中期,身长约5米,体重700千克左右,是一种中型食肉恐龙。它最显著的特征是,它从鼻子以上一直到头顶长有凸起的鼻脊,而这是其他食肉恐龙所不具备的。
2、非洲巨无霸腕龙
这是一种腕龙,出土于非洲,体长可达25米,体重达60吨,生活在距今约1.5亿年前的侏罗纪晚期。这种恐龙脑容量很小,颈部修长,四足行走,拖着长长的尾巴,是一种植食恐龙,也是目前所知体型最大的恐龙。
3、美洲双冠龙
这种恐龙出土于美国亚利桑那州,体长约7米,体重450千克左右。生活在距今1.9亿年前的侏罗纪早期,是当时最大的食肉恐龙之一。
它的体重与小型马匹相当。后腿长且强壮,前肢十分灵活,手掌能够抓握猎物。爪子十分有力,既可以捕杀猎物,也可以快速跑动。它能够两足行走,还可能是奔跑健将。它的牙齿呈圆锥形,但分布比较稀疏。
4、角龙
这种恐龙生活在距今1.5亿年前的侏罗纪晚期,身长约6米,体重约1吨,曾分布于北美和非洲。
5、加拿大圆圈鼻龙
这种恐龙生活在距今约8400万年前的白垩纪晚期,身长10米左右,体重约2吨,是一种常见的鸭嘴龙。这种大型食草恐龙通常习惯集体出动,这样可以有效防范捕食者的袭击。
、
[img]中国十大最厉害的恐龙排名
中国十大最厉害的恐龙排名:第一名喀左中国暴龙,第二名中国虔州龙,第三名勇猛特暴龙,第四名华丽羽王龙,第五名甘氏四川龙,第六名扶绥中国上龙,第七名上游永川龙,第八名和平中华盗龙,第九名诸城暴龙,第十名董氏中华盗龙。
第一名喀左中国暴龙
在辽宁喀左被发现,是暴龙科,由虚骨龙类演变而来的,辽宁喀左发现的暴龙是世界上最大的早白垩世暴龙化石。
第二名中国虔州龙
在江西赣州被发现,是一具霸王龙,因为它的口鼻又细又长的,所以被细称为“雷克斯匹诺曹”。
这只霸王龙在掠食上可能比其它霸王龙更加快速,并且隐蔽性高,有着更强大的咬合力。
第三名勇猛特暴龙
是种大型兽脚亚目恐龙,属于暴龙超科。是霸王龙的远亲。特暴龙生存于晚白垩纪的亚洲的蒙古和中国,约7400万年前到7000万年前。特暴龙的化石大部分是在蒙古发现,而在中国发现了更多破碎骨头。
第四名华丽羽王龙
在辽宁热河被发现,它是中国辽西热河生物群迄今发现的体型最大的恐龙之一。正如它的名字一样,华丽羽王龙标本上保存了精美的羽毛印痕,这一发现为带羽毛恐龙的家族再添一员。
根据目前发现最大的化石显示,羽王龙体重1.4吨,体长8米,臀高2.5米。主要特征包括大型的头部、较瘦的躯体、中等长短的前肢、很长的腿、身体覆盖着羽毛。
第五名甘氏四川龙
是一属中华盗龙科恐龙,在蒙阴县宁家沟北方1.2公里处找到。它生存于侏罗纪晚期的亚洲。它的外表有点像小型的异特龙,体重约100-150公斤,身长约8米。
第六名扶绥中国上龙
1975年,侯连海等在广西扶绥发现的几个牙齿化石,定名为扶绥中国上龙。到2008年进一步发掘研究和实验鉴定,扶绥中国上龙被重新命名为扶绥中国棘。
第七名上游永川龙
在中国重庆被发现,是一种蜥形纲蜥臀目中华盗龙科永川龙属的异特龙类,也是中国迄今所知最完整的肉食性恐龙。
永川龙体长大约11米,头骨长82厘米,高50厘米,永川龙最大个体达到了惊人的11米长4吨重,一跃成为已知中国侏罗纪最大最强的掠食者。
第八名和平中华盗龙
是大型肉食性恐龙,在四川自贡被发现,它的头大而笨重,颌上长有匕首状的锋利牙齿;前肢短小,后肢长,靠两脚行走,爪大而尖锐。
它生活在河湖之滨的高地丛莽之中,捕食植食性恐龙和其它动物,是异常凶猛的肉食龙。这具标本长约7米,是目前亚洲最完整的肉食龙。
第九名诸城暴龙
属名意为“诸城的暴君”,在山东诸城被发现,生存于晚白垩纪的亚洲地区,约7000万年前到6500万年前。
第十名董氏中华盗龙
是兽脚亚目恐龙的一属,生存于晚侏罗纪的中国。董氏中华盗龙的身长经测量大约有7.6米,高度接近3米。
董氏中华盗龙发掘于新疆准噶尔盆地,而和平中华盗龙则发现于四川省自贡市和平乡,说明中华盗龙曾经分布较广。
中国十大恐龙
黄河巨龙
黄河巨龙是亚洲壮的恐龙,等于10头大象。2006年,在河南省汝阳县三屯-刘店一带数十平方公里范围内,发现了恐龙化石点30余处。其中一具恐龙化石,长度有18米,光一根脚趾就有20厘米长,前肢较长,肩部高度为6米,肩宽达3米;臀部高度为5.1米,臀宽达2.8米,而头部高度则有8米左右。它是目前已知亚洲体腔大,即高大、外形肥胖的恐龙,堪称“亚洲龙王”。根据现有的资料可以确定,这只恐龙是见到的世界个头小的窃蛋龙类
2、顾氏小盗龙
顾氏小盗龙是目前发现的第一批会飞的恐龙,正型标本全长仅约77厘米,食性为肉食。躯干相对较短,仅为后肢长的44%~50%,尾比身体长;其以桡骨具突出的二头肌结节、前肢第Ⅰ指很短、单一胸骨平且大、耻骨强烈弯曲、胫骨拱曲等可与赵氏小盗龙相区分。顾氏小盗龙最引人注目的特征是其身体上除了发育着绒羽状羽毛外,在其前、后肢及尾后部还发育着非常长的扇形飞羽或尾羽。
盘点十大古代地球恐龙霸主 霸王龙祖先入围
1、千禧中国鸟龙(Microraptor gui)
千禧中国鸟龙是1999年挖掘发现的,它是发现的第五种长有羽毛的恐龙,结构解剖研究显示这种恐龙长有颚,其中包含沟槽状的尖牙,暗示着它们可能是第一种已知有毒恐龙。它的体长大约1米长,生活在1.25亿年前,可能主要以小型鸟类为食。
2、北票龙(Microraptor gui)
北票龙是1997年在中国辽宁挖掘的最早一批长有羽毛的恐龙物种之一,这项令人惊讶的考古发现支持了恐龙世界中广泛存在着带有羽毛的物种,这些恐龙很可能是现代鸟类的祖先。
3、顾氏小盗龙(Microraptor gui)
顾氏小盗龙的发现,对于古生物学家理解恐龙向鸟类进化过渡起到关键性的作用,它们在腿部和前肢长着较长的羽毛,是迄今发现的第一种四翼恐龙。顾氏小盗龙生存于1.2亿年前,是恐龙家族中体型最小的一种,其体长仅有42-83厘米,体重仅1公斤。
4、美龙(Mei long)
美龙又被称为“美丽的睡龙”,2003年在辽宁挖掘发现这种类鸟恐龙具有独特的行为,挖掘的一个保存完好的鹅一般大小的化石呈现出“美妙的睡姿”,它将头窝在一侧前肢下,就像是现代鸟类将头部藏在翅膀下休息。他们认为很可能是1.25亿年前突然的一场火山爆发释放大量火山灰在短暂时间内将这只处于睡态的美龙窒息而死。
5、足羽龙(Pedopenna)
足羽龙的后翼非常类似于顾氏小盗龙,它的羽毛弯曲度很小,并不适合于飞行。这种类鸟恐龙的早期祖先使用它们的后翼滑行,但之后却失去了滑行能力,它们较长的羽毛便只能起到展示炫耀,吸引异性的作用。
6、冠龙(Guanlong)
冠龙是霸王龙最早期的祖先,它们的名字来源自突起的鼻冠。冠龙生活在1.6亿年前现今中国新疆的戈壁滩中。冠龙比始祖鸟存在时间早1000万年,始祖鸟是迄今发现的第一种鸟类,它的发现证实了恐龙在鸟类之前就已长有羽毛。
7、巨盗龙(Gigantoraptor)
巨盗龙直立的高度是人体的两倍,体重达到1.5吨,长着像海龟般的喙,这种巨大的类鸟恐龙于2005年在内蒙古境内挖掘发现的,它也是迄今发现最大体型的长羽毛恐龙。巨盗龙的超大体型令考古学家非常惊奇,它是窃蛋龙家族的成员之一,窃蛋龙是一种不会飞行,长着羽毛的恐龙,它们非常近似鸟类,体重不足40公斤。
8、天宇龙(Tianyulong)
天宇龙是一种体型像家猫般大小的恐龙,它的背部长有较长的中空羽丝,这些中空羽丝是一种原始羽毛。在挖掘发现天宇龙之前,原始羽毛仅发现在兽脚亚目食肉恐龙身体上,兽脚亚目食肉恐龙是一种两脚类鸟恐龙。
9、赫氏近鸟龙(Anchiornis huxleyi)
赫氏近鸟龙是一种四翼长有羽毛的恐龙,它们比始祖鸟早出现1000万-1500万年,它的发现进一步支持了鸟类源自恐龙进化的理论。研究显示,赫氏近鸟龙从头部至尾部体长34厘米,它的翅膀呈黑白条纹,头部长着淡红褐色的肉冠,非常近似于现代啄木鸟。
10、灵巧简手龙(Haplocheirus sollers)
灵巧简手龙生活在1.6亿年前的新疆境内,研究证实类鸟恐龙出现的时期要早于鸟类出现的时期,它比一种叫做“Alvarezsaurs”的类鸟恐龙还要早,Alvarezsaurs是前肢长着大爪子的恐龙物种,生活在0.63亿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