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中国的俗语有哪些?
- 2、中国经典谚语
- 3、中国的俗语
- 4、中国俗语有哪些?
- 5、中国特色的谚语俗语有哪些?
- 6、中国俗语大全
中国的俗语有哪些?
1【按下葫芦起来瓢】
意思是顾了这头丢那头,此起彼落。
2【八字没见一撇】
比喻事情毫无眉目,未见端绪。
3【白刀子进,红刀子出】
指要杀人见血、动手拼命。红刀子:带血的刀子。
4【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过一天算一天,凑合着混日子。
5【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搬:移动。比喻本来想害别人,结果害了自己。自食其果。
6【饱汉不知饿汉饥】
饱:吃足;饥:饥饿。比喻处境好的人,不能理解别人的苦衷。
7【八九不离十】
指与实际情况很接近。
8【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赶不上前面的,却超过了后面的。这是满足现状,不努力进取的人安慰自己的话。有时也用来劝人要知足。
9【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比喻不管对方使用什么手段,总有相应的对付方法。
10【病急乱投医】
病势沉重,到处乱请医生。比喻事情到了紧急的时候,到处求人或乱想办法。
11【不吃羊肉空惹一身膻(shān)】
羊肉没吃上,反倒沾了一身羊膻气。比喻干了某事没捞到好处,反坏了名声惹来了麻烦。
12【嘴尖舌头快】
比喻话多而轻率。
13【不到黄河心不死】
比喻不达目的不罢休。也比喻不到实在无路可走的的境地不肯死心。
14【不费吹灰之力】
形容事情做起来非常容易,不花一点力气。
15【不分青红皂白】
皂:黑色。不分黑白,不分是非。
16【不管三七二十一】
不管好歹,吉凶为何,偏要干一干,试一试,碰一碰的意思。
17【不见棺材不落泪】
比喻不到彻底失败的时候不肯罢休。
18【不看僧面看佛面】
比喻请看第三者的情面帮助或宽恕某一个人。
19【不怕官,只怕管】
指直接管的人要比官更有权威。也指在人管辖之下,一切只能听命于他。
20【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不要求立功,只希望没有错误。比喻不求上进的人,或安分守己的人。
21【不知天高地厚】
不知道天有多高,地有多深。形容骄狂无知。
22【拆东墙补西墙】
拆倒东边的墙,以修补西边的墙。比喻临时勉强应付。亦比喻临时救急,不是根本办法。
23【朝里无人莫做官】
意思是,没有靠山,事办不成。
24【陈谷子烂芝麻】
比喻陈旧的无关紧要的话或事物。
25【秤砣虽小压千斤】
秤砣看来一小块却能压住千斤之重。比喻外表虽不引人注目,实际很起作用。
26【吃不了兜着走】
比喻受不了或担当不起。常用来警告甚至威胁人做事考虑后果,否则将不能承受。
27【吃力不讨好】
讨:求得。费了好大力气,也得不到称赞。形容事情棘手难办,或工作方法笨拙,不对头。
28【吃软不吃硬】
对态度强硬者,绝不屈从,对好言好语,可以听从。形容个性顽强,不怕强硬。
29【吃着碗里瞧着锅里】
比喻贪心不足。
30【仇人相见,分外眼红】
眼红:激怒的样子。仇敌碰在一起,彼此更加激怒。
31【丑媳妇总得见公婆】
比喻隐藏不住,总要露相。
32【初生牛犊不怕虎】
犊:小牛。刚生下来的小牛不怕老虎。比喻青年人思想上很少顾虑,敢作敢为,无所畏惧。
33【船多不碍路】
比喻各走各的路,彼此不妨碍。
34【春生夏长,秋收冬藏】
春天萌生,夏天滋长,秋天收获,冬天储藏。指农业生产的一般过程。亦比喻事物的发生、发展过程。
[img]中国经典谚语
不怕人不请,就怕艺不精。
积少成多,积恶成祸。
宁在锅里争,不在碗里争。
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
好种出好苗,好树结好桃。
病好不谢医,下次无人医。
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痘要结,麻要泄。
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
八成熟,十成收;十成熟,二成丢。
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
不笑补,不笑破,只笑日子不会过。
长兄如父,老嫂比母。
秤能称轻重,话能量人心。
平路跌死马,浅水溺死人。
娘家的饭香,婆家的饭长。
广交不如择友,投师不如访友。
鼓要打到点上,笛要吹到眼上。
粗丝难织细绢,粗人难做细活。
吃饭先喝汤,老了不受伤。
饱带饥粮,晴带雨伞。
宁叫顿顿稀,不叫一顿饥。
寒从足下起,火从头上生。
积善三年人不知,作恶一日远近闻。
白米饭好吃,五谷田难种。
不怕事难,就怕手懒。
大路不走草成窝,好歌不唱忘记多。
逢恶不怕,逢善不欺。
岁寒知松柏,患难见交情。
大处着眼,小处着手。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道高龙虎伏,德高鬼神钦。
冬吃萝卜夏吃姜,不老医生开药方。
饭前一碗汤,气死好药方。
不怕路长,只怕心老。
宁添一斗,莫添一口。
吃过的馍馍不香,嚼过的甘蔗不甜。
不担三分险,难练一身胆。
过头话少说,过头事少做。
瓜无滚圆,人无十全。
儿大分家,树大分杈。
从俭入奢易,从奢入俭难。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鸟美在羽毛,人美在勤劳。
长五月,短十月,不长不短二八月。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牛不知角弯,马不知脸长。
多下及时雨,少放马后炮。
不给规矩,不成方圆。
狗记路,猫记家。
好客的朋友多,好说的废话多。
千方易得,一效难求。
不会做小事的人,也做不出大事来。
不怕学问浅,就怕志气短。
水不平要流,理不平要说。
火大无湿柴,功到事不难。
打鱼靠网,打狼靠棒。
兼听则明,偏听则暗。
不可不算,不可全算。
病人心多,忙人事多。
中国的俗语
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
不吃黄连,不知啥叫苦
不吃馒头争(蒸)口汽
不吃羊肉惹身臊
不打不相识
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
不怕慢,就怕站
吃人饭,拉狗屎
吃人家的嘴短,拿人家的手软
吃人家饭,受人家管
吃软不吃硬
得饶人处且饶人
低头不见抬头见
鸡毛蒜皮
鸡窝飞出凤凰
吉人自有天相
中国俗语有哪些?
1、秤砣虽小,能压千斤。
2、吃饭不言,睡觉不语。
3、冬练三仇,夏练三伏。
4、路是人开的,树是人栽的。
5、饭前便后洗净手,细菌虫卵难进口。
6、人急忘羞,狗急眺墙。
7、竹贵有节,人贵有志。
8、日晕雨淋淋,月晕刮天昏。
9、有粮当思无粮难,莫到无粮思有粮。
10、大雾不过三,便有雨天。
11、人离乡贱,物离乡贵。
中国特色的谚语俗语有哪些?
谚语是流传于民间的通俗而精炼有意义的语句,反映人民生活和斗争的经验。下面我整理了中国特色谚语,欢迎大家阅读。
中国特色谚语***精选***
1.寸草铡三刀,料少也长膘。
2.打不干的井水,使不完的力气。
3.打柴问樵夫,驶船问艄公
4.打虎要力,捉猴要智。
5.打架不能劝一边,看人不能看一面。
6.打蛇打七寸,挖树先挖根。
7.打铁看火候,庄稼赶时候。
8.打鱼的不离水边,打柴的不离山边。
9.打鱼靠网,打狼靠棒。
10.大处着眼,小处着手。
11.大路不走草成窝,好歌不唱忘记多。
12.大蒜是个宝,常吃身体好。
13.大王好见,小鬼难求。
14.大意失荆州,骄傲失街亭。
15.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
16.胆大走遍天下,胆小寸步难行
17.弹琴知音,谈话知心。
18.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19.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20.当用时万金不惜,不当用时一文不费。
21.当着矮人,别说矮话。
22.刀不磨要生锈,人不学要落后。
中国特色谚语***热门***
1.到什么山上砍什么柴,到什么火候使什么锤。
2.道儿是人走出来的,辙尔是车轧出来的。
3.道虽近,不行不至;事虽小,不做不成。
4.灯不拨不亮,理不辩不明。
5.灯不亮,要人拨;事不明,要人说。
6.滴水成河,粒米成箩。
7.弟兄不和邻里欺,将相不和邻国欺。
8.点灯爱油,耕田爱牛。
9.东西越用越少,学问越学越多。
10.冬吃萝卜夏吃姜,不老医生开药方。
11.冬天既然已经到了,春天还会远吗?
12.聪明在于学习,天才在于积累。
13.从俭入奢易,从奢入俭难。
14.从小差一岁,到老不同年。
15.粗茶淡饭能养人,破衣破裤能遮寒。
16.粗饭养人,粗活益身。
17.粗丝难织细绢,粗人难做细活。
18.山是一步一步登上来的,船是一橹一橹摇出去的。
19.千学不如一看,千看不如一练。
20.久住坡,不嫌陡。
中国特色谚语***最新***
1.马看牙板,人看言行。
2.不经冬寒,不知春暖。
3.不挑担子不知重,不走长路不知远。
4.不在被中睡,不知被儿宽。
5.不下水,一辈子不会游泳;不扬帆,一辈子不会撑船。
6.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不生子,不知父母恩。
7.不摸锅底手不黑,不拿油瓶手不腻。
8.水落现石头,日久见人心。
9.打铁的要自己把钳,种地的要自己下田。
10.打柴问樵夫,驶船问艄公。
11.宁可做过,不可错过。
12.头回上当,二回心亮。
13.发回水,积层泥;经一事,长一智。
14.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15.老马识路数,老人通世故。
16.老人不讲古,后生会失谱。
17.老牛肉有嚼头,老人言有听头。
18.老姜辣味大,老人经验多。
中国俗语大全
语言是根植在文化土壤中的一砖一瓦,铺垫成了我们生活中所有密切相关的听觉及视觉内容。与严谨的长篇文案不同,俗语往往在不断传诵中以诙谐简洁的方式起到对民众的教化作用。
中国俗语如下。
1、 哀莫大于心死——心死:指心像死灰的灰烬。指最可悲哀的事,莫过于思想顽钝,麻木不仁。
2、 爱博而情不专——对人或事物的喜爱很广泛,而感情不能专一。
3、 爱则加诸膝,恶则坠诸渊——加诸膝:放在膝盖上;坠诸渊:推进深渊里。意指不讲原则,感情用事,对别人的爱憎态度,全凭自己的好恶来决定。
4、 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喜爱他时,总想叫他活着;讨厌他时,总想叫他死掉。指极度地凭个人爱憎对待人。
5、 安于故俗,溺于旧闻——俗:习俗。溺:沉溺,陷入。拘守于老习惯,局限于旧见闻。形容因循守旧,安于现状。
6、 鞍不离马背,甲不离将身——甲:铠甲。马不卸鞍,人不解甲。处于高度警惕状态。
7、 八公山上,草木皆兵——八公山:在安徽淮西市西。将八公山上的草木,都当作是士兵。形容极度惊恐,疑神疑鬼。
8、 八九不离十——指与实际情况很接近。
来源:文学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