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中国历史上有哪些很难打而且一旦输了后果很严重的战役?
- 2、十大抗日战役之一——“淞沪会战”为何失败?
- 3、中国历史上的十大耻辱事件,你知道哪些?
- 4、中国有哪些失败的战争
- 5、中国历史上的()十大以弱胜强战役
- 6、中国抗日战争十大战役
中国历史上有哪些很难打而且一旦输了后果很严重的战役?
自古以来,我们就是一个爱好和平的国家,但我们也知道居安思危,只有自身实力强大,才是维护和平的根本保证。数千年来,先辈们经过无数次苦战,实现了国家的大一统,击退了外敌的入侵,这才有了现如今的中国。然而在历史上,并非所有的仗都那么好打,至少有这三场仗,是十分凶险的。如果这其中有一场我们没打赢,那就后患无穷了。
接下来我们就给大家盘点一下。
NO.1,汉反击匈奴之战。
作为强大的草原游牧民族,匈奴从先秦时代开始就是中原王朝的巨大威胁,在战国七雄争霸之际,各国虽然互有征伐,但在反击匈奴的问题上却始终保持着默契,秦国、赵国、燕国等过都发动过反击匈奴的战争。到了秦始皇统一之后,更是派遣蒙恬率领30万秦军主力抗击匈奴,修筑了长城,取得了很大成效。但是很快秦朝灭亡,匈奴势力又卷土重来。
为了彻底根除匈奴这个隐患,秦朝之后的汉朝对匈奴进行了长期的应对,先是和亲笼络,在汉武帝时期国力大增,才对匈奴发起了大规模反击战。
汉武帝征伐匈奴近半个世纪,通过卫青、霍去病等名将的努力,基本将匈奴赶到了漠北地区,解除了其对中原王朝的威胁。
NO.2,隋唐征讨高句丽之战。
高句丽是一个历史古老的民族,原本以渔猎为生。后来在隋唐时期,高句丽得到了发展,成为了东北亚地区一个强悍的存在。高句丽这个王朝后来已经不再是渔猎为生了,而是发展成了农耕文明。这对于中原王朝来说是巨大的隐患。
因为这样的原因,隋唐两朝基本都将高句丽视为了头号战略目标。但是其中的过程十分艰辛。高句丽所在的地区气候恶劣,当地民风彪悍,战斗力很强,隋朝灭亡的原因之一就是征伐高句丽。但是即便如此,唐朝依然默契一般,对高句丽进行持续不断的征伐,最终在唐高宗统治时期,将高句丽彻底消灭,并将其大部分疆域收入囊中。
NO.3,清朝征讨准噶尔之战。
这场仗发生在清朝前中期,历经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时间跨度近70年。
到了清朝,北方游牧民族已经不足为患,但是准噶尔却意外崛起了。准噶尔本身是漠西的蒙古势力,但其首领噶尔丹却逐渐统一了其他蒙古部落,建立起自己的汗国,势力一天天做大。当时的噶尔丹心高气傲,他想重现当年蒙古帝国时期的辉煌。这显然是清朝不能允许的。
十大抗日战役之一——“淞沪会战”为何失败?
淞沪会战(1937年8月13日—11月12日),又称八一三战役,是抗日的第一场大型会战,也是抗日14年中规模最大、战斗最惨烈的,中国军队参战人数共80万(伤亡30万),日军参战人数共30万(伤亡4万)。这场战役是由中国军队率先挑起战火的,且在人数上绝对碾压日军,但为什么还会惨败呢?
1937年7月7日,日军制造卢沟桥事变,扬言3个月 *** 。为了有利于中国军队的长期作战,蒋介石准备发起淞沪会战,把日军由北向南的入侵方向改为由东向西,于是命令第9集团军总司令张治中在8月13日向日本驻沪海军陆战队的虹口基地发起围攻,试图将日军赶到海上,淞沪会战由此拉开。
战争爆发,中国军队对上海市区的日军发动全面进攻,同时出动空军,轰炸日海军陆战队司令部、汇山码头及海面舰艇。一开始攻击重点是日军的虹口基地,后转向公大纱厂。
淞沪会战开始时,中国军队有绝对的优势,除2个精锐师外(一个师1—2万人),还有2个装备德国火炮的重炮团以及坦克、空军助战,而当时日军在上海的海军陆战队只有3000多人,按理说应该很快就能赶走日军。但是日军依靠坚固的防御工事顽强抵抗,致使中国军队一直无法取得重大突破。而且经过数日苦战之后,蒋介石陷入了对列强(指在同一时期内瓜分世界、在世界范围内拥有殖民地的各个帝国主义强国)的幻想当中,幻想列强能干涉中日战争,并在列强的干涉下停战,进而挫败日军对华北的野心。这个幻想使得中国军队的作战有所松懈,给日军赢得了增兵的机会,此后双方都不断往上海增加兵力,两军持续激战。
10月20日,日军秘密组建第10军,准备对中国军队实行大包围;11月5日,日军第10军8万人在金山卫登陆,蒋介石因幻想列强的干涉,延误了撤退时机,等到蒋介石醒悟过来,已失去了最佳撤退时机,11月8日晚,蒋介石下令进行全面撤退,所有部队撤出上海,分两路退向南京、苏州嘉兴以西地区。由于命令仓促,指挥失控,40万左右的中国将士挤在几条公路上,被日军空军轰炸,大撤退变成了大溃逃,数十万将士在撤往南京时分散,为南京保卫战的失利埋下伏笔。11月12日,上海市长俞鸿钧发表告市民书,沉痛宣告远东第一大都市——上海沦陷。
此次战役是中国军队第一次军种(空军、海军、陆军)和诸兵种(步兵、炮兵、坦克)大规模的协同作战,但协同效果很差:步兵逼坦克冲锋又不予以掩护,结果坦克被日军全部击毁;步兵失去坦克掩护后攻坚伤亡惨重,甚至出现一个营部队挤在一条街内被日军堵住街口全部击毙的悲剧。
所以,淞沪会战失败的原因有:日军防御工事坚固、蒋介石对列强抱有幻想导致指挥失当以及中国军队协同作战能力差。
不过,淞沪会战中国军队虽然失败了,但在我军殊死拼搏的奋战下,对日军的战斗力也造成了比较大的破坏,从而彻底粉碎了日本3个月 *** 的计划。
中国历史上的十大耻辱事件,你知道哪些?
南京大屠杀
南京大屠杀指1937至1945年中国抗日战争期间,中华民国在南京保卫战中失利、首都南京于1937年12月13日沦陷后,日军于南京及附近地区进行长达数月的大规模屠杀。其中日军战争罪行包括抢掠、强奸、对大量平民及战俘进行屠杀等。屠杀的规模、死伤人数等没有世界共同认可的数字,但一般认为死亡人数超过30万
中日战争及中日21条
第一次中日战争:发生於1894年~1895年 中国和日本之间的战争,史称甲午战争;
第二次中日战争:发生於1937年~1945年
二战期间中国与日本之间的战争,史称抗日战争。
《辛丑条约》
《辛丑条约》即《辛丑议定书》或《辛丑各国和约 》
19世纪末帝国主义列强激烈争夺和瓜分中国,造成中国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这种危机感促成了人们的觉醒,救亡图存成了当时最紧迫的要求。1898年资产阶级改良派的维新运动失败了,1900年又爆发了以农民为主体的轰轰烈烈的反帝爱国的义和团运动。义和团运动起自山东,迅速发展到直隶、天津、北京,引起帝国主义列强的恐慌。它们决定亲自出兵镇压义和团,英、美、日、俄、法、德、意、奥八国组织联军侵入中国,8月攻入北京。慈禧太后携带光绪皇帝及亲信臣从仓皇出逃西安。清王朝被迫向帝国主义求和。
八国联军火烧圆明园
火烧圆明园,这是人们说惯了的一个提法。其实,火烧圆明园的真正概念,不仅是火烧圆明园,而是火烧京西皇家三山五园。焚毁的范围远远比圆明园大得多。这三山五园是:万寿山、玉泉山、香山三山三山,清漪园、圆明园、畅春园、静明园、静宜园五园。
鸦片战争
第一次鸦片战争简介
日期: 1840年6月28日 - 1842年8月
地点: 中国
结果: 英国胜利
起因:
虎门销烟
领土变更: 割让香港岛予英国
1840年(道光二十年),英国侵略者向古老封建的中国发动了一次侵略战争。由于这次战争是英国强行向中国倾销鸦片引起的,所以历史上叫做鸦片战争。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开始由独立的封建国家逐步变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中华民族开始了一百多年屈辱、苦难、探索、斗争的历程。
上海租界
1845年11月29日,清政府苏松太兵备道宫慕久与英国领事巴富尔(George Balfour)共同公布《上海土地章程》(也有称《上海租地章程》)(The
Shanghai Land
Regulations),设立上海英租界。此后,美租界、法租界相继辟设。1854年7月,英法美3国成立联合租界。1862年,法租界从联合租界中独立;1863年,英美租界正式合并为公共租界。
九·一八事变
指1931年9月18日,日本在中国东北爆发的一次军事冲突和政治事件,是由日本国蓄意制造并企图以此来侵略中国、占领中国领土的事件,冲突双方是中国东北军和日本关东军。根据冲突爆发的日期,史称“九·一八事变”。由于当时中国东北地区称为满洲,因此日本方面将这次事变称为“满洲事变”。
中国有哪些失败的战争
看来楼主年幼无知,涉世未深,把甲午战争看成是抗日战争的一部分,闹出诸多笑话引得以上诸君回答的驴唇不对马嘴,甚是可悲。
甲午战争是1894年由于朝鲜发生内乱请求清政府出兵平乱,日本也趁乱派兵朝鲜,平息朝鲜内乱后,日本突袭清朝军队所引发的中日两国之间的战争,历时一年,其间有平壤战役,黄海海战、旅顺大连战役等大型战役,最后结局以签订空前屈辱的《马关条约》而结束。直接造成所谓同光中兴的破灭,洋务运动的彻底终结。中国由向西方学习科学技术,购买战争武器,开始向学习西方的政治、法律制度,理念和创建自己的工业体系转变。这场战争日本并非想灭亡中国,仅仅想取得朝鲜的统治权,与中国通商以及领土等方面的利益。
而抗日战争是1937-1945年中日两国之间你死我活的生死之战,日本的目的是灭亡中国,但最后是以中国的胜利,日本的全面失败而告结束。从此中国废除列强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赢得了民族独立发展的机会。
因此,抗日战争和甲午战争是两个概念上互相对等的战争,发生的时间相差半个世纪,结局完全相反。
抗日战争历时8年,开始时中国屡战屡败,武汉会战,淞沪会战,南京保卫战等战役相继以失败告终,战争快结束时,日本因为海上运输线遭受美军的攻击而被切断,又发动豫湘桂战役打通了大陆运输线,此战役又以中国的失败而告终。
希望楼主加强学习,通过我的这篇小文章了解多些中国的近代历史,也希望各位贤达不要半吊子水就胡乱作答,教坏小孩子。
中国历史上的()十大以弱胜强战役
中国历史上以弱胜强的战役有:
一、赤壁之战
双方兵力:曹操:20多万;周瑜:5万。
赤壁之战,是指东汉末年,孙权、刘备联军于建安十三年(208年)在长江赤壁(今湖北省赤壁市西北)一带大破曹操大军,奠定三国鼎立基础的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著名战役。
这是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争之一,也是三国时期“三大战役”中最为著名的一场。
赤壁之战的失利使曹操失去了在短时间内统一全国的可能性,而孙刘双方则借此胜役开始发展壮大各自势力,刘备向孙权借荆州后实力迅速壮大,进而谋取益州,孙权屡次亲率大军进攻合肥,数战不利,损兵折将。
曹操在退回北方后,休养生息五年,平定关中后才大举南征孙权。
此战形成天下三分的雏型,奠定三国鼎立的基础。
二、合肥之战
双方兵力:张辽:七千;东吴军队:10万。
合肥之战是东汉末年至三国时期,孙军与曹军以合肥为目标的争夺战。
合肥是曹操命刘馥建设的一座东南方重要、繁荣的城市(后再增筑,命为合肥新城),而其主要作用是抵抗敌人的寨垒,所以守备能力对曹军极为重要;而东吴若要北伐,合肥是其中一个障碍点及补给点,所以双方于208年至253年在此地爆发过五次较大型的冲突,不过数次也未有胜负。
合肥之战,可谓张辽巅峰之战。
这一战,张辽不仅功劳重大,他的才能也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他的勇猛,他的果敢都无一不得到充分展现。
三、夷陵之战
双方兵力:陆逊:5万;蜀汉军队:数十万。
夷陵之战,又称彝陵之战、猇亭之战,是三国时期蜀汉昭烈帝刘备对东吴发动的大规模战役,是中国古代战争史上一次著名的积极防御的成功战例,也是三国“三大战役”的最后一场。
章武元年(221年)七月,也就是刘备称帝三个月后,刘备以替名将关羽报仇为由,挥兵东征东吴孙权,气势强劲。
孙权求和不成后,决定一面向曹魏求和、避免两线作战,一面派陆逊率军应战。
陆逊用以逸待劳的方法,阻挡了蜀汉军的攻势,更在章武二年(222年)八月夷陵一带打败蜀汉军。
夷陵之战的惨败,是蜀汉继关羽失荆州后又一次实力大损。
四、兖州之战
双方兵力:曹操:数万;黄巾军:30万。
兖州之战是曹操对黄巾军的战役,是曹操以数万兵力迫降黄巾军30万大军,这是历史上有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
兖州之战发生在东汉献帝初平三年(192年),在曹操统一北方的战争中,东郡太守曹操在寿张(今山东东平西南)地区击败黄巾军的作战。
此战,曹操以少胜多,不仅取得了兖州根据地,而且收编精兵数万,成为曹操的基干部队,为曹操尔后的发展奠定基础。
五、官渡之战
双方兵力:曹操:两万;袁绍:十余万。
官渡之战乃是汉末乃至中国史上有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也是曹操与袁绍争夺北方霸权的转折点,官渡一战之后,曹操终于一反之前对袁绍的劣势,为自己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
曹操在战事初期处於劣势,当中全赖三人为曹操扭转困局——刘晔、荀攸、许攸。
官渡之战,经过一年多的对峙,以曹操的全面胜利而告结束。
曹操以两万左右的兵力,出奇制胜,击破袁军十万。
这个战例成为中国历史上以弱胜强,以少胜多的典型战例。
曹操以其非凡的才智和勇气,写下了他军事生涯最辉煌的一页。
六、牧野之战
牧野之战又称“武王伐纣”,是周武王联军与商朝军队在牧野(今河南省淇县南、卫河以北,新乡市附近)进行的决战。
周军联军总数达4.5万人。
据《史记》记载,帝辛出动的总兵力有七十万人,另一些文献记载是十七万。
牧野之战周武王大获全胜。
七、巨鹿之战
巨鹿之战,是秦末大起义中,项羽率领数万楚军(后期各诸侯义军也参战),同秦名将章邯、王离所率四十万秦军主力在巨鹿进行的一场重大决战性战役。
项羽破釜沉舟,以大无畏精神在各诸侯军畏缩不进时率先猛攻秦军,带动诸侯义军一起最终全歼王离军,并于数月后迫使另二十万章邯秦军投降。
从此项羽确立了在各路义军中的领导地位。
经此一战,秦朝主力尽丧,名存实亡。
八、彭城之战
彭城之战在汉高帝二年(西元前205年)四月发生,是楚汉战争其中一场大战。
楚军依靠项羽的雄才大略,千里出奇兵,在半日之内以3万之师击溃56万之众,创造了古代战争中速决战的典范,是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
九、淝水之战
淝水之战,发生于公元383年,是东晋时期北方的统一政权前秦向南方东晋发起的侵略吞并的一系列战役中的决定性战役,前秦出兵伐晋,于淝水交战,最终东晋仅以谢玄统率的八万军力大胜苻坚、苻融率领的八十余万前秦军。
十、护步达冈之战
金收国元年(辽天庆五年,1115年),在金辽战争中,金军追击大败辽军主力于护步答冈的战略决战。
金军以2万兵力大胜辽军70万,辽军大溃,死者甚众。
此役,是中国战争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
十一、昆阳之战
昆阳之战是新朝末年,新汉两军在中原地区进行的一场战略决战,这场大战的主战场在昆阳一线,故称为昆阳之战。
昆阳之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例之一,它决定了新汉两军的命运和未来中原王朝数百年的国运,是中国历史上一次有深远影响的战略决战。
绿林军17000击溃新军43万,昆阳之战中,身为偏将军的刘秀一战而天下闻名,昆阳之战不但是刘秀击败王莽的关键一战,同时也为刘秀日后夺取天下奠定了基础。
十二、萨尔浒战役
萨尔浒战役是1619年(明万历四十七年,后金天命四年)二三月间,在明朝与后金的战争中,努尔哈赤在萨尔浒,以及萨尔浒附近地区大败明军四路进攻的反击战,是明朝与后金辽东战争中的战略决战。
后金以六万兵力大胜明君十万,后金大胜,掌握战略主动权。
此战役是明清战争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是明清兴亡史上一次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战争,是以少胜多的典型战例。
[img]中国抗日战争十大战役
抗日战争十大战役分别是:淞沪会战、上高会战、南京保卫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保卫战、桂南会战、长沙会战、缅北滇西战役、湘西会战。
1、淞沪会战(1937年8月13日至11月12日)
淞沪会战是中日双方在抗日战争中,的第一场大型会战,也是整个中日战争中进行的规模最大、战斗最惨烈的一场战役。
2、上高会战(1941年3月14日至4月9日)
上高战役是抗日战争中中方取得全面胜利的一场战役,被军委会参谋总长何应钦称为“抗战以来最精彩的一战”。
3、南京保卫战(1937年12月1日至12月13日)
南京保卫战,又称南京战役,是中国军队在淞沪会战失利后,为保卫首都南京与日本侵略军展开的作战。
4、太原会战(1937年9月11日至11月8日)
太原会战是抗战爆发后,中国第二战区部队同日军华北方面军在山西省北部、东部和中部地区进行的大规模的战略性防御战役,为中日双方在华北进行的第一场大规模会战。
5、徐州会战(1938年1月至5月)
徐州会战是抗日战争时期中日双方在以江苏省徐州为中心的津浦、陇海铁路地区进行的一次大规模防御战役,其中以1938年三四月间的台儿庄大战最为著名。
6、武汉会战(1938年6月11日至10月27日)
武汉会战,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军队在武汉地区同日本侵略军展开的一场会战。是抗日战争战略防御阶段规模最大、时间最长、歼敌最多的一次战役。
7、桂南会战(1939年11月至1940年1月)
桂南会战是广州失陷后,中国守军抵抗日军为打击中国国际交通线并威胁西南大后方而在广西南宁等地区展开的作战。
8、长沙会战(1939年9月至1942年1月)
长沙会战,也称为“长沙保卫战”,是指发生在抗日战争1939年9月到1942年2月期间,中国军队与侵华日军在以长沙为中心的第九战区进行了3次大规模的激烈攻防战。
9、缅北滇西战役(1943年10月至1945年3月)
缅北滇西战役是中国驻印军和中国远征军在美、英军的协同下,在缅甸北部和云南省西部对日军缅甸方面军的进攻战役。
10、湘西会战(1945年4月9日至6月7日)
湘西会战,也称“雪峰山会战”,是中国抗日战争时期正面战场的最后一次会战,侵华日军此战目的是争夺芷江空军基地,故又名“芷江作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