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中国十大热点问题是什么?
- 2、我国金融市场存在的问题,现状
- 3、中国的金融问题什么时候解决?
- 4、目前金融会计的十大热点问题是哪些?
- 5、请列举一些中国金融事件,如3.27国债事件?
中国十大热点问题是什么?
1.采取切实措施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农民增收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环节,随着中央"一号文件"的贯彻落实,今年还将会有大量相关政策出台,以破解农民持续增收难题。
2.证券市场走势:证券市场无论"熊"、"牛",都将是公众最关切的热点之一。"国九条"和保险资金入市等政策的落实,将对股市产生积极影响。而治本性措施能否出台,将会吸引市场更大的注意力。
3.协调资源、环保与发展关系:落实科学发展观,改变以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为代价、片面追求高速度的粗放增长方式将付诸更多的行动。资源、环保与发展之间关系的协调将成为重点课题。
4.宏观调控力度与方式:宏观调控如何深化和改善,如何形成伴随经济发展的长效机制,将是各级政府和企业的关注焦点。能否通过有效调控缓解煤电油运紧张状况也是人们十分关心的问题。
5.安全生产:2004年特大事故不断,2005年又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安全生产已成为各级政府工作的重要内容,治理上必出重典。
6.深化国企改革和防止国资流失:国企改革将在高管问责、维护职工权益等方面有所突破,国有资产在流动中防止流失、保值增值将有更加有效的举措。
7.就业、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各级政府将在产业导向、扶持政策等方面为扩大就业创造更有利的条件,采取有效措施使收入分配更趋合理,并加大对城市贫困人口和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力度。
8.房地产走势:利率、土地政策的调整,价格的涨落,供给量的变化,"泡沫说"的争论,都会引起人们的关注和兴奋,房地产市场仍将是2005年开发商、购房者、政府的共同舞台。
9.税制改革: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和分税制等税制方面的改革事关千家万户和各类企业,相关方案的出台都将备受关注。
10.金融改革: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造、利率逐步市场化、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日益完善、民间资本进入银行业等都可能成为金融改革的亮点。
[img]我国金融市场存在的问题,现状
央行发布《中国金融稳定报告》
维护金融稳定关注10大重点
【新华社北京11月7日电】(记者张旭东杜宇)中国人民银行7日发布的《中国金融稳定报告》称,当前我国金融总体稳定,但仍需要关注金融体系中存在的问题。《报告》中列出了当前维护金融稳定的10个“关注点”。
房地产业出现过热可能影响金融市场
《报告》称,现阶段中国经济增长对投资和出口的依赖程度较高,行业之间存在不均衡发展的问题。
投资拉动型经济增长易导致部分行业过热和经济周期波动,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易受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压力的影响,房地产、钢铁等行业的大起大落可能导致企业经营发展缺乏可持续性。如果经济环境发生变化,可能会影响实体经济的盈利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最终会导致金融机构的不良资产上升,影响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的稳健运行。
债券股票市场
发展总体滞后
《报告》称,目前,中国直接融资发展较慢,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比例失调,债券市场和股票市场的发展总体滞后,企业融资高度依赖于银行体系,银行承担了一些本应由金融市场承担的风险,金融风险向银行业集中。
隐性财政赤字问题
《报告》称,社会保障资金不足、地方政府债务等形成的隐性财政赤字可能向金融体系转移,影响金融稳定。
资金价格的管制与放松
《报告》称,在利率市场化和汇率机制不断完善的过程中,企业、金融机构、居民和其他市场主体都需要适应从管制到放松的环境变化,学会认识和应对利率风险和汇率风险。
目前需要建立多层次、多产品的金融市场,开发金融衍生产品,鼓励金融创新,增加可供市场主体选择的管理风险的金融工具。
金融机构公司治理缺乏有效制约机制
《报告》称,金融机构的公司治理存在内部人控制、信息披露不足、经营目标偏差、缺乏明确有效的制约机制和市场激励机制等问题,影响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能力,容易引发信用风险和操作风险。
交叉性金融业务投资者风险意识不足
《报告》称,交叉性金融业务是金融创新和金融业发展的必然结果。交叉性金融业务涉及多种金融工具,体现金融机构和投资者之间复杂的权利义务关系,蕴藏着跨机构、跨市场和跨境风险。目前,投资者尚缺乏对交叉性金融业务的全面了解,风险意识不足,金融机构还没有建立起有效的交叉性金融业务风险防范和内控机制,对部分业务还存在着监管真空,监管制度有待完善。
金融机构风险处置亟须道德风险防范
《报告》称,由于投资者保护制度尚待完善,投资者风险意识不足,近几年在救助和关闭金融机构过程中的个人债权通常由政府垫付,这种方式不利于提高投资者的风险意识和增强对金融机构经营活动的市场约束,还有可能诱发金融机构的盲目扩张和恶意经营行为。在风险处置中如何既维护金融稳定又防范道德风险,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金融基础设施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强
《报告》称,支付服务组织的市场化运营机制尚未完全形成,支付结算管理水平有待提高。金融法制、会计和审计标准、信息披露水平、征信体系建设都需要进一步加强。金融安全网尚待完善。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与金融监管机构之间的信息共享和监管协调机制仍需进一步落实。
信用约束机制不强影响金融社会稳定
《报告》称,金融系统受外部干预现象仍然存在。长期以来,金融系统大量地承担了企业改制的成本,在企业重组、破产的处置过程中,如果银行债权不能得到保障,就难以避免新的不良资产的产生。
另外,在中国社会经济活动中,信用约束机制不强,不讲信用及逃废、悬空银行债务的现象时有发生。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现象仍然存在,影响着金融稳定,甚至波及社会稳定。
金融风险跨境传染性增大
《报告》称,随着经济金融全球化的不断发展,中国金融稳定越来越多地受到国际经济金融环境的影响。
中国参与国际生产、贸易和资金循环的广度、深度不断扩大,与全球化收益相伴而来的不确定性和风险也在相应增加。另外,金融创新和金融自由化使全球金融体系一体化加强,金融风险跨境传染性增大,其他国家的金融运行状况对中国的影响加大。这些溢出效应给中国金融稳定带来更多的不确定性。
中国的金融问题什么时候解决?
2007年11月8日
一、当前中国金融业存在五大问题:一是一万亿问题,二是十万亿问题,三是四六问题,四是二八问题,五是六千点问题。一万亿问题指外汇储备,实际已超过1.3万亿;十万亿是指流动性过剩,简单讲存大于贷达12万亿;四六问题是指金融资源地区分布不平衡,东部占60%,中西部加东北占40%;二八问题是指金融资源城乡分布不平衡,城市超过80%,农村不足20%;六千点问题是指股市已探6000点大关。
二、解决五大问题核心是解决流动性过剩。由于顺差、热钱等因素,造成外汇储备过高;由于外汇储备过高,造成流动性过剩;由于流动性过剩,助长了股市过热。同时通过四六和二八问题,可以看出目前的流动性过剩不是真正的过剩,而是相对过剩,在东部、城市表现为过剩,在中西部、农村表现为不足。因此,解决五大问题要从根源入手,辩证施治,核心是解决流动性过剩。
三、解决流动性过剩,既是一项十分紧迫的现实任务,又要有长期作战的思想准备,需要坚持“市场为主、各方联动、化多为少、化少为多、标本兼治、综合解决”的思路。“市场为主”是指解决流动性过剩问题根本上要靠市场手段;“各方联动”是指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和其他政策要形成合力;“化多为少,化少为多”是指将东部、城市的过剩流动性引向中西部、农村和小企业;“标本兼治、综合解决”之“标”为尽快解决外汇储备过高的问题,“本”为扩大消费,最后收到综合解决的效果。具体来说,除科学运用好现行各项货币政策外(要加大货币政策由总量调控向差别调控的转变力度),建议如下:
(一)加大对农村和中西部的投入。要建立市场与政府扶持相结合的区域金融资源配置体系,通过配套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引导资金流入农村和中西部地区。
(二)扩大消费。我国目前的社会阶层不同于国外简单的“白领”、“蓝领”之分,可大体分为“金领”、“白领”、“蓝领”、“黑领”,他们既处于不同的社会阶层,又属于不同的消费阶层。人类社会有三个消费层次,第一层次为温饱型消费,主要解决吃、穿的需求,我国已基本解决;第二层次为小康型消费,主要解决住、行(住房和汽车)需求,住的问题我国大部分解决,行的问题城市部分解决;第三层次为文明富裕型消费,在前两个消费层次的基础上,解决教育、医疗、旅游、健身、文化艺术乃至自我实现等方面的需求。我国这方面的需求远未解决,正可利用目前的“过剩”资金推动解决。具体建议一是加薪,二是完善社会福利事业,将过剩的流动性通过财政转移方式用于全民医疗、教育、低保等社会公共产品的投资。
(三)解决外汇储备过高。建议调整结售汇政策,逐步变强制结汇为意愿结汇;调整招商引资政策,限制地方除引进先进技术外的“招商引资”;完善出口退税政策;调整价格政策,加大企业环保、耗能、安全、工资成本,最终加大出口成本,减少贸易顺差;调整和合理确定物价指数取样范围,降低人民币升值预期;取消进口审批政策,有计划组织进口一批紧缺原材料和高新技术;增加境外投资;扩大内需,抵御由于减少出口带来的就业压力;调整外汇储备构成,降低美元资产比重;继续稳步进行汇率改革,加强监管,控制热钱流入,保持币值的基本稳定。
目前金融会计的十大热点问题是哪些?
1、金融行业热点问题分析
2、经济金融全球化对金融会计的影响
3、金融会计发展如何应对入世的挑战
4、金融会计如何适应电子网络化的发展要求
5、我国金融会计和国际惯例接轨的途径和手段
6、如何改善我国金融会计标准
7、如何利用金融会计手段防范金融风险
8、如何通过管理会计手段改善金融机构的经营管理
9、金融业务创新中的会计问题研究
10、审慎会计原则在金融行业的应用
11、金融行业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研究
12、如何加强金融会计职业道德教育
13、金融会计研究方法研究
14、结合金融行业特点对会计法规制度的研究
15、中外金融会计比较研究
16、如何构建我国现代化支付体系
17、如何运用支付结算监管手段整饬社会信用
18、如何加强银行帐户管理
19、中央银行会计集中核算、集中监督问题研究
20、保险、证券、租赁、信托、财务公司专题会计问题研究
21、金融业会计核算和管理经验的总结与介绍
哈哈,shirle
请列举一些中国金融事件,如3.27国债事件?
2005年中国十大金融事件
1.央行成立上海总部
2005年8月10日,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正式在上海挂牌成立。上海总部主要以现有的人民银行上海分行为基础进行组建,作为人民银行总行的有机组成部分,在总行的领导和授权下开展工作。央行副行长项俊波兼任上海总部主任、行长助理马德伦和上海分行行长胡平西分别兼任上海总部副主任。
人民银行上海总部主要负责中央银行部分操作性业务,这将更加便利中央银行从金融市场一线获取信息,从而能够更加及时、有效地进行业务操作和动态微调,提高金融宏观调控效率。此外,根据总行授权,上海总部还承担对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等总行直属在沪单位管理工作,以及上海黄金交易所、中国银联等有关机构的协调、管理工作。
上海总部的职能定位是“总行的货币政策操作平台、金融市场监测管理平台、对外交往重要窗口”。设立央行上海总部,有助于进一步完善中央银行决策与操作体系,提高中央银行宏观调控水平;有利于发挥贴近金融市场一线的优势,提高中央银行宏观调控、金融服务、特别是金融市场服务的效率;有利于扩大上海金融市场的影响力,加快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
2.人民币汇率改革迈出新步伐
2005年7月22日,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不再盯住单一美元,而是参照“一篮子货币”,同时根据市场供求关系进行浮动;人民币对美元的初始汇率调整为升值2%,即1美元兑8.11元人民币。至此,备受瞩目的完善人民币汇率机制的改革又迈出了新的一步。
7月22日之后,人民币汇率一路上升。截至12月19日,人民币对美元达到了8.0730,创下历史新高。以8.0730计算,人民币汇率收盘价较汇改之前的8.28水平,累计升幅达到2.456%。
人民币汇率改革是我国政府坚持“主动性、可控性、渐进性”原则,充分考虑到国内改革和发展需要以及对周边国家、地区以及世界经济金融的影响之后进行的。人民币汇率的正常浮动,有利于建立和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有利于发挥市场供求在汇率形成中的基础性作用,使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的水平上保持基本稳定;有利于促进国际收支基本平衡,维护宏观经济和金融市场的稳定。人民币汇率改革迈出新步伐
3.央行推出短期融资券
2005年5月23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短期融资券管理办法》,允许符合条件的企业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向合格机构投资者发行短期融资券。5月26日,华能国际和国家开发投资公司等5家企业成功发行了7只短期融资券,分布在3个月、6个月、9个月和1年四个期限品种,总面额共109亿元。其中一年期短期融资券的参考收益率为2.92%。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光大银行分别担任了7只短期融资券的主承销商,农业银行、中信证券等8家金融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