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委屈的记者(世界上最委屈的植物)

本文目录一览:

  • 1、世界著名的记者
  • 2、世界上著名的记者?
  • 3、张宪军中国网络新闻报

世界著名的记者

世界著名的记者:

1、世界新闻最高奖普利策奖创始人:约瑟夫·普利策

约瑟夫·普利策(Joseph "Joe" Pulitzer, 1847年4月10日-1911年10月29日)美国报刊的编辑、出版者。美国大众报刊的标志性人物,普利策奖和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的创办人。

2、第一个职业战地记者:威廉·拉塞尔

威廉·拉塞尔(William Howard Russell,1821年3月28日-1907年2月11日),泰晤士报记者,是第一个著名的战地记者,新闻史学认为,他的出现,象征着专业记者的成熟。

3、杰出的国际主义战士:伊斯雷尔·爱泼斯坦

伊斯雷尔·爱泼斯坦(Israel Epstein,1915年4月20日-2005年5月26日),中国籍波兰裔犹太人,中文名艾培,记者、作家。誉为“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杰出的国际主义战士”。

4、越战记录者 著名战地记者:爱迪·托马斯·亚当斯

爱迪·托马斯·亚当斯(1933.6.12—2004.9.19),一般简称为爱迪·亚当斯。他是美国著名摄影记者、普利策奖得主。代表作《枪毙越共》。

5、两度普利策奖得主:华特·韩德斯曼

华特·韩德斯曼,1997年和2007年两度普利策奖得主。

世界上著名的记者?

著名记者:

1、约瑟夫·普利策

约瑟夫·普利策(Joseph "Joe" Pulitzer, 1847年4月10日-1911年10月29日),匈牙利裔美国人,父亲是犹太人与匈牙利混血,母亲为德奥混血。美国报刊的编辑、出版者。美国大众报刊的标志性人物,普利策奖和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的创办人。

2、威廉·拉塞尔

威廉·拉塞尔(William Howard Russell,1821年3月28日-1907年2月11日),泰晤士报记者,是第一个著名的战地记者,新闻史学认为,他的出现,象征着专业记者的成熟。“记者作为某种民间英雄开始出现,他们以民主的名义,在事发现场无所畏惧地发掘事实真相,这一神话可以说就源于这个时期”拉塞尔一生主要以采访军事新闻著称。在克里米亚战争中崭露头脚,赢得声望,后来又相继采访报道过许多著名战争,如南北战争、普法战争等。在采访南北战争时,还受到林肯接见。

3、伊斯雷尔·爱泼斯坦

伊斯雷尔·爱泼斯坦(Israel Epstein,1915年4月20日-2005年5月26日),中国籍波兰裔犹太人,中文名艾培,记者、作家。爱泼斯坦拥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是为数不多的几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的外国裔人士,信仰马克思列宁主义。他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官方誉为“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杰出的国际主义战士”。

[img]

张宪军中国网络新闻报

记者节前解读“特殊记者”

世界上最委屈的记者(世界上最委屈的植物)

本报记者 许尽义 殷文静

1999年12月,古城南京发生了一起“法官强拘记者”事件,在媒体的强烈干预下,这一事件成为街谈巷议的热门话题,当事记者张宪军也广为人知。三年过去了,事过境迁,依然还在从事记者职业的张宪军是如何看待当年的自己;对记者生涯的感受有否发生变化呢--

A “强拘”之后是成熟

“多少年以后,我都会记得这两个日子。1999年5月8日凌晨,以美国为首的北约三枚导弹从三个不同方向准确地击中了中国驻南斯拉夫联盟大使馆,震惊全世界。特殊的机遇使我由一个即将毕业的工科生跨入新闻采访行列。我一生都不会忘记这一天。同样,1999年12月16日,多少年后,我依旧会记忆犹新。这一天发生的‘南京

法官强拘记者’及以后接连数日所发生的事情,使我在才进入新闻行列几个月就一举成为一名绝对出了名的名记者。

记者节前夕,当本报记者张宪军接受采访时,道出了他心中埋藏已久的这句话。

1999年6月,刚刚从大学毕业的张宪军踏入了原经济早报,开始了记者生涯。“强拘记者”事件发生后,全国媒体和南京市民对张宪军记者给予了充分的理解和支持,这使得他在以后的工作中,誓当一名维护正义、关注弱势群体的好记者。三年多来,他连自己都不清楚已帮助过多少市民说过真话、讨回说法。“当时事情发生后,我是非常地委屈、气愤。而现在想想,正是这个过程,而不是事件的开始和结果,使我比其他一些新记者对新闻,对生活有了较多的理解。我实际上应该庆幸自己有过这么一段不平凡的经历。有人说,记者是社会良知的眼睛,我认为这是做记者真正的慰藉和人们最高的褒奖。我和我的同事将努力!”

在南京新闻界,活跃着一批互爱互助的“新闻伉俪”,共同的志趣,职业的特性,使得这些“小两口”成为报章上、镜头里、电波中的新闻搭档、同事、助手,甚至对手,为了事业,他们或许丧失了许多常人都拥有的温馨和快乐,但是他们也得到了普通夫妻所难体验的情趣---

B “同台伉俪”见面难

在媒体这个行业,经常会是夫妻同台唱戏。巧的是,昨日正好是记者要采访的这对“伉俪记者”结婚四周年纪念日。他们是南京人民广播电台新闻台主持人明净和她的丈夫张勇。明净当主持人,而张勇却是干着新闻行当里最忙的采编记者。虽然两人平时的接触不是太多,但由于出于对新闻行业的热爱,从工作中逐渐建立的同志情谊,发展到甜蜜的爱情。在1998年南京从未有过的抗洪抢险中,不通水性的张勇每天深入一线采访,每次工作回来总是满身泥土,十分辛苦。明净工作结束后,总是留在台里等着看到张勇回来,心才能踏实下来。两人的感情急速上升,终于在1998年11月6日结为伉俪。

“在很多人的眼里,记者是一个‘风光’的职业,但我认为这个职业是个苦差事,特别是要想做一名优秀的记者,没有良好的职业精神和吃苦准备是不行的。”张勇告诉记者,为了做名好记者,他们目前还没想要孩子,两人虽然在一个台里工作,但他在新闻中心,妻子在当主持人,平时两人很少见面,偶尔有时间一起上街,往往犯职业病,在街上找起新闻来。可喜的是,记者得知,明净和张勇这对“伉俪记者”都已取得令人羡慕的成绩。张勇连续两年获得“中国广播电视新闻”一等奖,明净则获得“全国城市广播电台节目”一等奖。

在常人眼里,记者是一个令人羡慕的职业,而在“包大爷”心中,记者是他养家糊口的工种。的确,“无冕之王”的神圣光环过去曾为记者带来地位和荣誉。如今,它更多体现的是一种责任、风险和压力。而这种责任和压力搁在一个年近半百的“老记”身上,重量是显见的--

C “下岗工人”成名记

一提起南京电视台的摄像记者包讯胜,几乎没有一个同行不认识的。今年已经49岁的他是目前南京活跃在新闻一线上年纪最大的战士,外号“三郎”,不少记者都尊称他为“包大爷”。1970年5月,老包就在南京钢铁厂工作,从事化验、供应等工种,一直到1997年7月企业倒闭前,包记者都居住在城南一间老平房,每月500多元的收入既要养已经89岁且有失明耳聋的老母,还有在上小学的幼女,全家人的生活捉襟见肘。企业倒闭后,包讯胜的收入降到了200元不到,但生活的艰辛和经济的拮据没有难倒他,他拼命地找工作,终于踏进了南京有线台的门槛,成了一位摄像记者。

“干摄像记者这行,速度要快,我不能落后于年轻人。”包记者肩顶一台几十斤的摄像机精神地说。他所拍的画面很快引起了同行的关注,“小莉”事件轰动了整个南京。留着十多厘米长白胡子的老包,像个艺人十分抢眼,而在他的脖子上,总是挂着一台小型摄像机,随时捕捉新闻。

《江南时报》 (2002年11月07日第二十六版)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资源均来自网络,仅供学习交流使用!

转载注明出处:https://www.genghao.net/sjzz/1306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