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为什么说拉萨是最接近天堂的地方?
- 2、关于西藏拉萨,这应该是最全的介绍了
- 3、流浪在拉萨的夜晚之(一):见与不见,仓央嘉措,就在那里
为什么说拉萨是最接近天堂的地方?
红色的海洋
朝圣者的天堂近距离的神明
色达位于四川省的西北丘状高原地区,早在3000年前就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息,色达县人民是古藏族六大氏族之一的董氏族。这里民风淳朴,礼俗古朴,许多古老的风俗至今一直沿袭,人文景观也非常独特。
喇荣五明佛学院
也称色达佛学院,在这里常住的喇嘛有近万人,堪称世界第一规模佛学院。每逢佛事活动,人数还会增加各地喇嘛集中,最多时可以达到4万多人。这里的僧舍非常壮观,大部分初次到访色达的游客,都会大吃一惊。 密密麻麻的小木棚屋布满山谷,延绵数里都是红色的小木房,这些都是喇嘛和尼姑们的宿舍。 谷底和山梁上分布着几座寺庙和佛堂,身披绛红色僧袍的喇嘛和尼姑来来往往,充满浓郁的佛教气氛。在这里,普通人也将会变成最接近神明的信徒。
色达天葬台
色达天葬台建造半山坡上,这里地势较为平坦。天葬台其实只是一座小小的白塔、一尊浑厚的石像和用铁栏围出一块篮球场一样大的平地。天葬就是将死者的尸体喂给鹫鹰,藏族认为鹫鹰食后飞上天,死者也就顺利升天了。 天葬有一定的顺序和程序,天葬师负责整个天葬过程。游客在色达想要观看天葬必须要有一定的胆量和承受能力,建议游客在没有天葬举行的期间再去天葬台。
东嘎寺
已有三百多年 历史 的红教寺庙,是色达的三大寺庙之一,在一座形似白色海螺的神山上。殿内辉煌无比,全是红柱和金漆,有释迦牟尼坐像、三面宗教壁画,色彩绚丽夺目,气氛庄重肃穆。 寺庙中现有三百多名僧众在此常住和修学,寺院中就有显密佛学院和静修院。在东嘎寺,可以领略最虔诚的佛教文化,体会圣地的意境。
邓登曲登佛塔
邓登曲登佛塔,意思是“降魔塔”,传闻这座塔是色达年龙寺的空行母托名喇嘛所建,为镇妖驱邪、消灾解难、普渡众生、太平兴旺之预言而主持修建的。 邓登曲登佛塔在建筑上,结合了游牧民族的智慧,内圆外方。外圆内方、交错层叠。展现了非常浓厚的宗教色彩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年龙寺
年龙寺可以说是最具佛教传承意义的地方,以实修的风格教授法要,每年都有很多有缘弟子从各地到年龙,为了得到极其殊胜的“大圆满深道六法”。对虔诚的佛教徒来说,这里是最圣神而无比高尚的。 在这里全然不自觉的会让自己的灵魂跟随,忘却尘世中的疲累和挣扎,得到身心的平静,这也是佛的神奇。 满眼层叠交错的红色房子,无以感叹的对佛法的向往,这番虔诚的数量是否让这里变成了佛祖更眷顾的地方。色达,安静扎根在四千多海拔的朝圣地。
图文来源于网络整合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微信公众号:N29度(HTIT-N29)
这一辈子,总得去一次拉萨!
第一次去拉萨的是2010年,特别挑选了藏历新年的时候去,就是为了看看藏民过新年的盛况,这次是我第一次去美丽的西藏,感受藏传佛教的信仰力量。
在拉萨的藏历新年,
第一次远眺雪山下雄伟的布达拉宫,
第一次见到大昭寺前磕长头的信徒,
第一次虔诚接受活佛的金刚杵摩顶,
这一切的震撼都难以用语言表达,
至此之后,几乎每年都会去去西藏,甘南藏区,其实与其说是去旅行,不如说是为了感受那里的信仰,净化心灵放空自己。
拉萨,真的是个神奇的地方,它充满了神奇的力量,令人感受到不一样的世界,如果有时间必须要去朝圣。
既然难以用语言形容,那就发30张来自拉萨的黑白照片。
没有特别的美景和风光,只有平凡的面容和身影
苍天之下,信仰之地: 拉萨
【小提示:直接点击照片全屏观赏,旋转手机观看效果更佳!】
[永不停歇,转动的经桶]
[每日的朝拜,只为来世]
[雪山脚下,信仰之地]
[心灵的窗口,明亮而纯净]
[菩萨,我愿供奉您一生一世]
[为了心中的圣殿,我一步一蹒跚]
[汪,朝圣去]
[美味的食物,洋溢的笑容]
[我要爬上山顶,离天空更近一点]
[爸爸抱你,敲响祈福的钟声]
[丰盛的祭品,来年定然风调雨顺]
[手持金刚杵,驱妖降魔]
[沐浴阳光,静心礼佛]
[安静大殿之内,朝拜的身影]
[酥油灯,照亮你的面容,温暖你的内心]
[慈祥的笑容,修身修心]
[那些白墙,那些窗框,这就是西藏]
[只是略作停歇,朝拜永不停止]
[一步一颤,但这是我的坚持]
[与佛对视,安静祥和]
[信仰,与礼花共辉]
[步入信仰之门,是否能忘却一切烦恼]
[窗,阳光,修行]
[相遇,人生与信仰]
[图案,美丽而神秘]
[潮,新一代的藏民]
[并非孤独一人,朝拜之路总有相伴]
[活佛加持,平安整年]
[童年,和信仰背靠背]
[扎西德勒,欢迎你到拉萨来]
西藏拉萨总会让人想念,即便你去过10次!
图文:行摄光阴
我从拉萨生,我从拉萨长并从拉萨上学走向 社会 工作至今退休。拉萨的美和拉萨给人们留状观和称雄的世界最美之乡,更多的天堂末走过,更多的地区和国家曾未走过,若与拉萨比的地区极为罕见。美丽的拉萨,大美的拉萨我爱你。
欢迎关注:魅力西藏。十年藏漂带你话说西藏
为什么说拉萨是最接近天堂的地方呢?待了十年,我也慢慢感悟出了这句话的含义。我浅谈一下自己的看法吧。
第一:信仰
在拉萨,随处可见匍匐朝拜的人儿,佛祖在他们眼中就是永恒的追求,早上小昭寺不远处你可以看到喂流浪狗馒头的阿婆,上班在公交车上你能看到互相让座的场景,有人摔倒了,会有很多人去扶……这不就是精神的天堂吗?
第二:景色
西藏的美景举世无双,在这片高海拔的地区。她的景色,堪比天堂瑶池仙境。路过的人儿无不流连忘返。这就是天堂最近的地方
第三:炒作
虽然不想承认,但不得不说。离天堂最近这句话是通过一些文艺书籍炒作出来的。具体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吧。
第四:海拔最高的珠穆朗玛峰坐落在西藏,如果非要说一个离天堂最近的地方,莫过于珠穆朗玛峰上踮起脚尖眺望的远方。
如果我的回答帮助到您,欢迎关注:魅力西藏
祝您:平安旅行到拉萨,虔诚美满回到家
对于拉萨,我没有深刻的认识。我只知道那是一片神秘的雪域高原;那里有威严的布达拉;那里有湛蓝的触手可及的蓝天;那里有清空下飞扬的五彩经幡。我只知道那是一片被世人称作国内最后一方净土的地方,最接近天堂的地方。然后,欣然神往,下定决心去看看。
对于去拉萨,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诉求。有的人是为洗涤罪恶,赎罪而来;有的人是朝圣,为心中信仰而来;有的人是仰慕,为圆梦而来。我呢?只是想来看看,看看眼前的拉萨是否与世人传颂的那般,是否是我心中的模样。听从自己内心的声音,然后我来了。
拉萨海拔3600左右,一年四季蓝天白云,到了雨季的夜晚也能像放鞭炮那样打雷,无疑拉萨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一座城市(接近一百万人口),昌都,阿里那曲虽然海拔更高,环境却也更加恶劣,常驻人口也不是很多,天堂是一个想象中的词汇,可以说拉萨是更接近天空的地方。
关于西藏拉萨,这应该是最全的介绍了
世界上没有人不想去拉萨。
西藏的中心,世界屋脊的心脏,
地球「最远」的一座城,「最具信仰」的一座城。
稳居「一生必去」的榜单之首,
光是拉萨这个名字已足够吸引旅行者的目光。
人们向往拉萨,
袅袅诵经声,甜茶的芬芳,藏民的淳朴,
如梦如幻,给人以虔诚安定的力量,
吸允着内心的不安与焦躁,灵魂终于找到归宿。
01.
什么是拉萨
南极,北极,青藏是世界的三极。拉萨雄踞在青藏高原上的萨河北岸,四周被喜马拉雅山脉环抱,拥有1300多年的 历史 ,3650米的海拔,是地球上最高的城市之一。
拉萨年光照时间长达3000小时,因此被称为日光之城,春天桃花烂漫,夏天桑格花开,秋季黄叶纷飞,冬季白雪圣洁,四季变幻依旧和煦温暖。
在拉萨有三种人,藏民,旅客和藏漂。虔诚的藏民穿梭在林立的佛寺,旅人与自由的风相遇,藏漂以与现代城市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谱写他们的故事,拉萨才如此迷人。
02.
拉萨的寺庙该怎么逛
因佛寺而立的城市
在佛教中,释迦摩尼被认为是世间最尊贵者,世界上仅有3座释迦摩尼等身像,其中两座在拉萨。所以拉萨被人们认为圣城,旅行者总是把拉萨与信仰挂钩, 如今拉萨拥有两百多座寺庙,如同众神居住的地方 。
若非信仰者,而是作为旅行者,这5座寺庙是最必须去的。
-
布达拉宫 Potala Palace
没有比布达拉宫更能代表拉萨。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集宫殿、城堡和寺院于一体的宏伟建筑,被刻印在第五套人民币50元背后,是 中华民族古建筑的精华之作 。
(带一张50块到布达拉宫打卡同款)
环绕布达拉宫的转经道被称为「孜廊」,藏民用右手顺时针转动经筒,并在嘴里喃喃地念着六字真言:嗡嘛呢叭咩吽,传递着他们与神之间的对话。当到达布达拉宫,对于信仰,对于拉萨,会有更多感受。
-
大昭寺 Jokhang Temple
“先有大昭寺,再有拉萨城。”7世纪,**干布建造了大昭寺,其最初的名字「惹萨」,衍生出了这个城市的名字并演化成当下的「拉萨」。
大昭寺是西藏现存吐蕃时期的代表建筑,也是西藏最早的土木结构建筑,融合藏、唐、尼泊尔、印度建筑风格,寺内布局结构再现了佛教中曼陀罗坛城的宇宙理想模式。
寺前香火鼎盛,万盏酥油灯长明不灭,只因寺里供奉 **公主从大唐长安带去的释迦牟尼12岁等身像 。
-
拉萨三大寺 Three temples
哲蚌寺、色拉寺、甘丹寺合称拉萨三大寺,均属于藏传佛教格鲁派。 甘丹寺 由藏传佛教格鲁派的创始人宗喀巴于亲自筹建,规模庞大的建筑群卧伏在旺波日山,犹如的巨象。
哲蚌寺 是最大的藏传佛教寺院, 珍藏三、四世达拉喇嘛的肉身灵塔 。每逢藏历六月三十日 巨幅释迦牟尼唐卡 展晒在哲蚌寺后面的根培乌孜山坡上,拉开 雪顿节 的帷幕。
色拉寺 有着“西藏少林寺”之称,最精彩莫过于 辩经 ,即使不懂也觉得精彩。
汉唐风格的小昭寺、镶嵌在岩石洞窟中的扎叶巴寺、只有女僧人修业的仓姑寺……拉萨的佛寺一天一夜都说不完,在行走之中,寻找自己21克灵魂的重量。
03.
开启拉萨的正确方式,
其实很简单
慢慢行,细细品,向往的生活在拉萨的慢时光中
-
去喝茶 Drink Tea
「早上酥油茶、中午甜茶、晚上啤酒」可以概括拉萨人一天的生活。
比起传统的酥油茶,拉萨的人们似乎更喜欢甜茶。八廓街上遍布甜茶馆,走进一家甜茶馆喝一杯甜茶,点一碗藏面和藏饺,闲坐静听茶客欢声笑语,或聆听藏漂的故事。阳光从窗棂、屋顶偷溜进来,时光就从空气中弥漫的奶香溜走了。
-
去转经 Turning Scripture
拉萨有三条著名的转经道:囊廓、八廓和林廓。跟着有虔诚信仰的藏民走一次转经路,心中默念虔诚的佛语一圈再一圈,仿佛游离俗世之外。
-
去逛街 Wandering
八廓街位于海拔3600米的雪域高原之上,承载了1300多年西藏文化和 历史 轨迹,被誉为“天堂上的街市”。
漫步八廓街,游人信徒如织,与手拿转经筒的信徒擦肩而过,想起仓央嘉措的“那一世,我转山转水转佛塔啊,不为修来生,只为途中与你相见”。转角处遇见玛吉阿米,走进仓央嘉措的诗中。
-
藏历节 Tibetan Calendar Festival
热闹又活泼的拉萨都在藏历节之中。在藏历新年、雪顿节、驱鬼节、仙女节、酥油花灯节等,不仅能看到展佛仪式、朝佛、传昭法会等,还有藏戏表演、木偶表演、花灯和对歌比赛。
-
看藏戏 Tibetan Drama
藏戏起源于8世纪藏族的宗教艺术,比被誉为国粹的京剧还早400多年。表演者身穿五彩戏服,头戴吉祥面具或者彩冠,唱着深意悠远的戏词。看藏戏最好的是雪顿节到罗布林卡观看。
-
过林卡 Picnic
夏天到了,拉萨市区很多人都会在罗布林卡过林卡。过林卡其实就是野餐,但藏族人民的野餐方式可比我们丰富,他们除了吃喝玩乐还会唱歌跳舞。
-
去旅拍 Trip Shoot
到拉萨不旅拍是不圆满的。穿上藏袍,化身美丽的藏族姑娘,体验最深刻美好的藏文化,按下快门记录不仅是美丽,更是这场旅途的意义。
-
耍文艺 Literary
文艺,也是拉萨的关键词。
面朝布达拉宫,背靠雪山喝咖啡是什么体验呢?在 瓦当瓦舍旁有一家咖啡馆 ,四楼的天台与布达拉宫遥遥相望。点一杯咖啡,湛蓝的天空中云卷云舒,红白相间的恢弘建筑静静屹立,时光缓缓流淌好不惬意。
介观 艺术中心 坐落拉萨河畔仙足岛上,藏式的建筑理念,欧洲的建筑风格,苏州园林的韵味都融合其中,如同是拉萨隐藏在高山寺庙中的神秘彩蛋。
海拔最高的 拉萨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 馆即将在11月正式开馆,在落地玻璃窗前可以看到整个拉萨和布达拉宫,值得期待。
流浪在拉萨的夜晚之(一):见与不见,仓央嘉措,就在那里
据说每一个喜欢旅行的人,都有一个西藏梦或者拉萨梦。在那里,可以遇见神秘的圣湖、遥远的雪山、圣洁的布达拉宫。
又据说在拉萨,要懂得喝甜茶、会晒太阳还要会逃票,才是一个合格背包客应有的诗和远方。
我当然也有一个拉萨梦,2018年的10月30日下午的16:30,我从南边的广州乘坐Z264列车经过53个小时到达了最西边的拉萨,只为圆了此梦。
我虽然是第二次进藏,但却是第一次踏上拉萨。对这日光之城用双脚用心触摸的念想,我渴望了达数十年之久。
从火车上下来,随着熙熙攘攘的人流走出了拉萨火车站,目及所视第一感觉只是一座司空见惯的普通的小型城市。没有想象中的飘满经幡,也没有想象中的遍布寺庙。
好在各处点缀着藏文标记,印证着那正是我渴望踏上的地方。如今那些心思化成了漫天飞舞的文字,三千个悲喜的轮回,叹一口气,终于可以在心底,慢慢的细细的抒写。
拉萨新火车站就在出口的左手边,背后是深灰色没有树木的高山。在高原阳光照射下,望着广场上平静如水坐着晒太阳的本地人,我一时失神。
在所有的出行场所,我觉得火车站最具有重逢和离别的那种古老气息,气息大多时是悲伤甚至悲壮。每一个站台的悲欢离合,仿佛那些或忧或喜的情感都会沿着铁轨跟着火车流向远方。
在火车上认识了好多朋友,大家在广场上欢喜着合影,不舍的说着离别。
大家的终点站都是拉萨,旅行的目的地却不尽相同,有的要去阿里或羊湖,有的要去日喀则,甚至有的只是路过拉萨,要去尼泊尔。
合影完了,男人们自然坚强些,把头抬抬,装着不在意,女孩子则互相拥抱,甚至红了眼睛。
我与队友炫龙向大家告别后,在火车站广场乘坐2元的公共汽车,到达提前预定好的思家客栈时,已是下午的18:00。
两人为了补充体力,就近找了家藏餐厅点了正宗的藏猪肉,味道确实比较鲜美。
可能高反还未完全适应的原因,胃口不佳,面对美味我们两人竟然没有食欲。
吃完晚饭,夜幕已经降临,整个拉萨市区华彩初上。面对如此美丽的夜景,再加上明天一大早就要坐车去波密,我们决定到拉萨的街上去流浪似的逛逛。
炫龙来过拉萨多次,对于整个市区也是熟门熟路。
微信群响起嘀嘀声,原来火车上认识的美女帅哥们在群里呼叫大家到拉萨布达拉宫广场集中。
跟着炫龙,也不知道穿过了几条街,十多分钟吧,就到了布达拉广场。
晚上广场光线不好,人又多。虽然个个都在电话或微信说“我在广场某某地方”,但个个都像无头苍蝇般,好似捉迷藏,谁也找不到谁。一晃已是20:00,我果断在群里叫大家解散,各逛各的。
广场正对面就是我朝思暮想的布达拉宫,炫丽的布达拉宫与我近在咫尺,触手可及,它的雄伟与庄严,传奇与神秘,仿佛在我面前缓缓打开。
据说每一个来西藏的人,都是有故事的人,无论善与恶,喜与悲。对于旅行者来说,西藏就是可以解开心结的天堂。
我恍惚看见身披佛家长袍的仓央嘉措,在布达拉宫内孤独苍凉的来回独步,又依稀听见他低声吟诵:
告别布达拉宫,我们随即来到城市另一个方向的大昭寺。
在大昭寺散步,周围人流不是磕长头就是转庙,他们五体投地的虔诚,让我们的心灵也十分震撼,都不由自主缓缓地跟着他们虔诚的节奏行走。
世上只有3尊释迦牟尼等身佛像,这三尊佛像中最为精美与尊贵的是12岁的释迦牟尼鎏金铜像,供奉在大昭寺。
从骆绎不绝的朝拜人群就可以看到大昭寺在藏传佛教中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
藏族人认为见到这个佛像如与见到1048年前的释迦牟尼没有区别。
大昭寺里的香燃得明明暗暗,跪拜念经的声音高高低低。
在佛的面前可以悄悄的述说自己的心愿,坐在佛的身边也可以静静的想半天。
从大昭寺出来,我们按照藏人顺时针前行的方向在八廓街上慢慢的晃悠。
夜晚的八廓街比白天寂静些,但游人依然不少。
那些沿着大昭寺朝圣匍匐着磕长头的信徒,三步一拜磕长头,整个身体紧贴大地,没有什么能抵挡他们虔诚的脚步。
除了朝拜的脚步声,街上行走的人群是如此的安静。这是条有着1300多年历史的街道,在这样浩瀚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我们只是匆匆一过客。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