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全世界下雪最厚的地方是哪里
- 2、世界上冰雪覆盖量最大的地区是北极圈地区对还是错
- 3、南极基本不下雪,那么厚的大雪来自哪里?
- 4、为何珠穆朗玛峰上有积雪?离太阳越近不应该越暖吗?
- 5、我国积雪最深的地方的雪,可以达到多少厘米?
- 6、地球上积雪最深的地方是哪里?
全世界下雪最厚的地方是哪里
布法鲁不是世界上下雪最多的地方。世界上一年中下雪最多的地方是美国首都华盛顿,年降雪量达1870厘米。
为什么华盛顿能下这么多的雪呢?已知下雪要有两个条件,一是温度要下降到摄氏零度以下,二是要有充足的水汽。华盛顿离大西洋、五大湖都不远,水汽来源十分充沛;同时,来自格兰岛的冷空气常常经过这里,因而使它成了世界上年降雪量最多的地方。
望采纳。
世界上冰雪覆盖量最大的地区是北极圈地区对还是错
错误,以全球来说,最冷的地方并不在北半球,而是在南半球的南极洲。南极洲终年被厚厚的冰雪所覆盖,平均厚度为1700米,最厚的地方达4200米。冰雪覆盖的大地,平坦洁白,犹如一片银色世界。冰雪的反射率很大,太阳的短波辐射约有四分之三被反射返回空中;地表温度很低。
因此,整个南极洲的气温都很低,南极大陆最寒冷的地方是东方站,年平均气温在-56℃,1960年8月24日曾观测到-88.3℃的世界“寒极”记录。世界“寒极”的桂冠,应该戴在南极大陆的头上。
[img]南极基本不下雪,那么厚的大雪来自哪里?
我们都生活在地球上面,但是地球是一个有着自己的体积和质量的星球。地球有着属于自己的属性,并且地球是顺着地轴进行旋转运动的。地球不仅自己的进行着自转,并且地球围绕着太阳做着公转的运动。其实简单的来说,就是地球在外太空的旋转方向是一个有着倾斜角度的旋转方向。当我们的地球旋转到太严格不同面的时候,我们的地球上的不同地区的人也就受到了不同的太阳热度的影响。因此,由于这些的存在,使得科学家们根据地球的形状划分出来了地球的经纬度。
地球的最北端和最南端其实是太阳日照的最少的地方,所以南极和北极由于纬度的影响就成了一个地球上温度比较低的一个地方。于是有人就发现了,南极并不是经常的下雪,但是为什么南极却可以在南极洲这一块积累十分多的厚厚的雪呢?这是为什么呢?
愿意就是南极有一个十分大的海洋,就是南极洲。南极洲基本上都是海洋的存在,没有太多的陆地。这个海洋的存在就使得的南极有了大量的冰雪的存在。本来南极的温度几十分的低,南极只有这个极昼和极夜的划分,在南极极夜的时候,南极的温度基本上是零下好几十度。这个时候,大量的水就会在这样的温度下形成厚厚的冰雪,所以说南极厚厚的大学其实是从南极洲的水里面来的。
南极洲是一个并不经常下雪的地方,因为并没有很好的天气系统使得南极有降雪的可能。但是南极出现暴雪的天气是因为什么呢?其实南极出现了暴雪的天气并不是因为在下雪,而是因为在刮风。由于受到了海洋上的季风的影响,使得南极存在着刮风的天气,于是南极就有了看起来像在下雪的暴雪天。
为何珠穆朗玛峰上有积雪?离太阳越近不应该越暖吗?
珠穆朗玛峰是喜马拉雅山脉的最高峰,同时也是世界上最高的山峰,有一半位于我国青藏高原境内。目前公认的该山峰的岩面高度为8844米,算上雪盖,高度为8848米。许多登山爱好者都以登上珠穆朗玛峰为荣。
珠穆朗玛峰常年被冰雪覆盖,年平均气温零下30摄氏度左右。珠峰上能够常年保持积雪,直接原因就是因为平均气温很低。珠穆朗玛峰明明离太阳更近,为什么山峰上的温度却这么低呢?科学探索菌就跟大家来聊一聊这个有趣的话题。
珠穆朗玛峰的形成
地球内部可以分为地核、地幔和地壳三大圈层,地球表面一直在缓慢的运动,其中地壳按照相关特征可以分为六大板块。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相互挤压形成了喜马拉雅山脉和青藏高原,整个喜马拉雅山脉就高达六七千米。珠穆朗玛峰也就是在两大板块挤压下缓慢抬升形成的。
珠穆朗玛峰高达8000多米,曾经可能高达上万米,未来也许还能重回这个高度。有趣的是,地球上的山峰也有高度限制,限制它们高度继续增长阻力是重力和岩石的承载能力。随着山体高度的增加,最底层岩石受到的压力也不断增加,超过岩石所能承载的极限时,最底层的岩石将会融化成岩浆并崩解。理论计算表明,地球上最高的山峰不可能超过2万米。
赤道附近也有雪山
珠穆朗玛峰位于北温带,山峰上覆盖着大约数米厚的雪。由于海拔较高,山顶上的空气非常稀薄,大气压仅为地表的1/3,因此空气中的含水量也很低,珠峰上的雪是长年累月积累而成的。
珠峰上夏季最高温仍低于0度,这些积雪并不会融化。而南坡的雪线高度比北坡低,这是因为,南坡位于迎风面,来自印度洋的暖湿气流遇冷形成了大量的降雪,南坡比北坡的降水量更丰富。
除了温带的高山上有雪,热带赤道附近海拔较高的山峰上也有积雪,比如位于赤道附近的乞力马扎罗山(位于非洲肯尼亚)的高峰上就有积雪。
上图为位于赤道附近的乞力马扎罗山
这是因为,在地球表面附近,严格来说应该是大气圈的对流层,海拔每升高100米,温度大约下降0.6摄氏度。 根据登山者的测量,珠峰上的最低温度可达零下50摄氏度,比理论值略高一点。
为何离太阳更近的地方,温度反而更低?
在我们的日常经验中,当受到的太阳辐射越强,环境温度应该更高才是。离太阳更近(海拔高)、太阳直射(纬度低),温度应该更高,可是赤道附近的高山却有积雪。事实上,全球海拔5千米以上的高山上都常年积雪。为何海拔越高,温度越低?
实际上,温度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降低,这只适用于对流层。平流层的大气温度会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逐渐升高。
上图中红线为大气温度的垂直分布变化趋势
对流层是地球大气层中最靠近地面的一层,他占了整个地球大气层总质量的75%,地球大气中90%的水气都集中于对流层,就是说云层几乎都位于对流层。对流层顶距离海平面的高度随着纬度的升高而逐渐降低,低纬度地区1.7~1.8万米,中纬度地区1~1.2万米,极地仅8000~9000米。
当太阳穿过大气层照射到地球表面,会使地表升温,而地面又会以长波(肉眼不可见的红外线)的方式向大气中辐射热量。在地球重力的作用下,大气密度呈梯度分布,地表温度自然也会呈梯度分布,海拔越高、大气密度越小、温度越低。
地表空气接收到的地面辐射较多,且比较稠密,自然温度较高。而高海拔地区常年积雪,白雪对阳光的反射率很高,使得地表吸收的阳光更少,温度自然比海平面附近低很多。
说珠峰离太阳更近,可能有些人觉得这是笑话。就拿我国的青藏高原地区来说,该地区接收到的太阳辐射就比全国其他地区要强很多,主要原因就是青藏高原地区纬度低、海拔高和空气稀薄。白天太阳辐射强,气温很高;而到了夜晚,由于空气稀薄、保温性差,就会变得异常寒冷。藏族人的藏袍就与高原地区昼夜温差大这个特点有关。
大气温度的垂直分布情况
上面说到对流层,下面来介绍一下大气的分层现象。地球大气层,主要可以分为5个圈层,由内到外依次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层(又叫暖层)、散佚层(又叫外层)。大气层以外的空间就属于星际空间了,完全处于真空状态,不存在温度。
地球表面的平均温度大约为15摄氏度。从上图中可以发现:在对流层和中间层,温度会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逐渐降低;而在平流层及暖层以上区域,温度会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逐渐升高。可见,大气层的温度并不是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逐渐降低的,外层大气的温度会热死人。
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大气分层。地球大气主要由氮气、氧气、二氧化碳和水蒸气等构成,它们的密度各不相同,对各种电磁辐射的吸收能力也不同。比如,二氧化碳是重要的温室气体,他的密度就比空气的平均密度大,通常位于大气层底部。
结语
由此可见,珠穆朗玛峰上的温度很低,原因在于高海拔地区的大气比较稀薄,比地表大气的保温效果差很多,并且来自地面的长波辐射也少。因此,在海拔8000多米的地方,即使是夏天,积雪仍然不会融化。
我国积雪最深的地方的雪,可以达到多少厘米?
虽然我国积雪最深的地方的雪,不同的地方因地而异,但是今年最早的地方东北来讲,其实低血就非常的深。今年东北下雪的时候,迎来了第一场特别严寒的天气,特别严寒的暴风雪,很多的网友在网络上面看到了暴风雪的暴击之后,纷纷感叹东北原来这么的艰难。
其实我们都知道东北每一年都会下很大的雪,而且这是一种常态,但实际真正的发生之后,还是会赢得我们很多人的感叹。今年下雪最深的地方东北积雪最深,达到了别人高度还要高的一个深度,有一个男生可以从雪中跳进去,而且完全的埋没,看不到任何一丝的出没就能够看的出来,积雪非常深,达到了一个成年男子的高度。冬天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非常期待的,因为我们每一个人对于冬天下雪还是非常喜欢的很,而且关于冬天有很多浪漫的说法,我们在很多的地区都能够看到下雨下雪,但是作为南方的人来说,根本就看不到任何一丝的雪,所以对于北方下雪的地方还是会非常的好奇。
随着全球变暖,虽然很多地方的积雪的厚度一直在慢慢的变低,一直在融化,但是对于我们很多的人来说还是非常期待地球越来越好,能够给我们非常安全的一个家园。
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下雪虽然是非常的影响道路交通,也影响我们日常的出行,但是我们还是要对于日常的变换容纳和接受,而且要以正常的心态去接受我们一年四季的变化,我国冬天积雪最深的厚度能够达到一个成年人的高度,这是非常可怕的一个数字也行,我们在下雪的时候能够好好照顾自己,无论是从道路交通安全,还是从寒冷,严寒,防寒,都要保护好自己。
地球上积雪最深的地方是哪里?
地球上最厚的地方(也就是离地心最远的地方)在哪里呢?有两个思路可以解决这个问题:首先,地球不是一个标准的球体,赤道的半径大于两极的半径。因此,最厚的地方应该从赤道附近去找;其次,由于山的海拔高度大于平原的海拔高度,因此,最厚的地方应该从山峰上去找。
最近,根据人造卫星探测到的数据,地理学家终于找到了这个最厚的地方,这个地方位于南美洲厄瓜多尔的钦博拉索山顶点。从地心到山峰的峰顶的距离为6384.1公里,比赤道半径还大6.1公里。钦博拉索峰位于安第斯山脉西科迪勒拉山,海拔6310米,是厄瓜多尔的最高峰。钦博拉索峰是一座休眠火山,有许多火山口,山顶多冰川,在约4694米以上,终年积雪。1880年英国登山运动员怀伯尔首次登上峰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