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十大奇葩超载机(世界十大奇葩超载机器人)

本文目录一览:

  • 1、印度一超速机动三轮车竟载有27名乘客,当地为何会成为超载最严重的国家?
  • 2、世界上最大的塔式起重机是什么
  • 3、世界上摔得最多的客机型号是哪个?
  • 4、世界上最大的直升机
  • 5、40米大货见过吗?说说那些年 让我们又哭又笑的奇葩超载

印度一超速机动三轮车竟载有27名乘客,当地为何会成为超载最严重的国家?

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一是印度人口众多,经济不发达;二是缺乏安全意识;三是印度的管理部门不作为。

印度是一个人口大国,经济欠发达,交通工具很难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根据有关报告显示,印度的人口在2022年会达到14亿左右,接近中国的人口。而印度的国土面积却是中国的三分之一,所以说印度的人口密度非常的大。其次是印度的经济欠发达,不管经济总量还是人均产值都属于世界上的不发达国家,甚至可以说是贫困的国家。所以印度普通百姓,根本没有经济能力购买各种交通工具,自然会利用超载的办法弥补交通工具的不足。

其次,印度人的安全意识很差。印度由于经济落后,很难普及国民义务教育,所以很多的印度人文化水平不高,对于安全隐患和安全预防不够重视。所以你可以看到印度的火车、汽车、甚至机动三轮车都是严重超载的情况。有时候,一辆机动三轮车可以搭乘27名乘客,看起来非常的吓人,一般人是不敢乘坐的,很容易造成交通事故。印度的火车顶部也会坐满乘客,有的人还站在火车门口,抓着门把手,确实令人恐惧。不仅客车,印度的货车也是经常超载的,所以印度的交通事故还是很多的。

再者,印度的管理部门不作为,也是形成这种习惯的重要因素。印度的交通管理部门和交通警察,对于这种超载现象已经习以为常,一般不会加以制止和罚款。正是由于这种不作为的行为,大家对于超载感觉很正常,认为没有违法。随着超载的情况越来越严重,违规的人越来越多,印度的管理部门也没有足够的人力和精力去管理了,超载或许已经成为一种常态。

世界上最大的塔式起重机是什么

塔式起重机在我们的生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我们的建筑生产离不开起重机。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世界上最大塔式起重机,希望你们喜欢。

世界上最大的塔式起重机

世界生产塔式起重机已经有近百年的历史,但迄今为止,世界上生产的最大塔式起重机(只具有自立的垂直塔身,不包括在重型履带起重机基础上增设的塔式工况)是何种型号,这一问题人们可能并不十分清楚。我国长江三峡工程使用了法国Potain公司最大型号的塔机—MD2200型,该机最大起重能力为2220tm,在最大幅度80m时可起重2218t;当采用50m臂架时,七最大起重量可达64t。德国Liebherr公司HC系列的最大型号为3150HC,其最大起重能力为3150tm,在最大幅度80m时可起重32t,在5117m幅度下其最大起重量达60t。在我国,特大型塔机的主要生产和使用者是电力部门,其研制的最大型号塔机为QTS3200型,最大起重能力为3200tm,最大起重量125t,最大工作幅度50m。上述塔机均称不上“世界上最大塔机”。而且还相差甚远。真正的世界最大塔机起重机其实早在20多年前就已经研制成功,前后共生产了15台,它就是丹麦Kroll公司生产的K—10000型塔机,额定起重能力达10000tm。

世界最大最先进的塔式起重机将投产威海造船业,由山东省威海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协同山东省特种设备检验研究院、辽宁省安全科学院于5月9日对威海三进船业有限公司引进丹麦的两台型号为TTC10000的塔式起重机进行投产前的型式试验。这是目前世界上最大、最先进的塔式起重机,国内仅有两台。

据悉,这次引进的两台塔式起重机原产于丹麦,塔机最高处距离地面137米,主塔高96米,臂长82米,额定力矩1000吨米,最大载重240吨,作业覆盖面积达70000多平方米。该型号塔式起重机的用材、设计以及整体技术参数,都是目前直接最先进的。两台塔机投入运作后,将大大提升造船能力,缩短造船周期,扩大企业订单量,对船厂进行整船建造起到重要作用。

塔式起重机安全技术规范

塔式起重机必须是取得生产许可证的专业生产厂生产的合格产品。使用塔式起重机除需进行日常检查、保养外,还应按规定进行正常使用时的常规检验。

塔式起重机安装与拆卸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塔式起重机的基础及轨道铺设,必须严格按照图纸和 说明书 进行。塔式起重机安装前,应对路基及轨道进行检验,符合要求后,方可进行塔式起重机的安装。

2安装及拆卸作业前,必须认真研究作业方案,严格按照架设程序分工负责,统一指挥。

3安装塔式起重机必须保证安装过程中各种状态下的稳定性,必须使用专用螺栓,不得随意代用。

4用旋转塔身 方法 进行整体安装及拆卸时,应保证自身的稳定性。详细规定架设程序与安全 措施 ,对主、副地锚的埋设位置、受力性能以及钢丝绳穿绕、起升机构制动等应进行检查,并排除塔式起重机旋转过程中障碍,确保塔式起重机旋转中途不停机。

5 塔式起重机附墙杆件的布置和间隔,应符合说明书的规定。当塔身与建筑物水平距离大于说明书规定时,应验算附着杆的稳定性,或重新设计、制作,并经技术部门确认,主管部门验收。在塔式起重机未拆卸至允许悬臂高度前,严禁拆卸附墙杆件。

顶升作业时应遵守下列规定

1)液压系统应空载运转,并检查和排净系统内的空气;

2)应按说明书规定调整顶升套架滚轮与塔身标准节的间隙,使起重臂力矩与平衡臂力矩保持平衡符合说明书要求,并将回转机构制动住;

3)顶升作业应随时监视液压系统压力及套架与标准节间的滚轮间隙。顶升过程中严禁起重机回转和其他作业;

4)顶升作业应在白天进行,风力在四级及以上时必须立即停止,并应紧固上、下塔身连接螺栓。

塔式起重机必须按照现行国家标准《塔式起重机安全规程》GB5144及说明书规定,安装起重力矩限制器、起重量限制器、幅度限制器、起升高度限制器、回转限制器、行走限位开关及夹轨器等安全装置。

塔式起重机操作使用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塔式起重机作业前,应检查轨道及清理障碍物;检查金属结构、连接螺栓及钢丝绳磨损情况;送电前,各控制器手柄应在零位,空载运转,试验各机构及安全装置并确认正常。

2 塔式起重机作业时严禁超载、斜拉和起吊埋在地下等不明重量的物件;

3 吊运散装物件时,应制作专用吊笼或容器,并应保障在吊运过程中物料不会脱落。吊笼或容器在使用前应按允许承载能力的两倍荷载进行试验,使用中应定期进行检查;

4 吊运多根钢管、钢筋等细长材料时,必须确认吊索绑扎牢靠,防止吊运中吊索滑移物料散落;

5两台及两台以上塔式起重机之间的任何部位(包括吊物)的距离不应小于2m 。当不能满足要求时,应采取调整相临塔式起重机的工作高度、加设行程限位、回转限位装置等措施,并制定交叉作业的操作规程;

6 塔式起重机在弯道上不得进行吊装作业或吊物行走;

7 轨道式塔式起重机的供电电缆不得拖地行走;沿塔身垂直悬挂的电缆,应使用不被电缆自重拉伤和磨损的可靠装置悬挂;

8 作业完毕,塔式起重机应停放在轨道中间位置,起重臂应转到顺风方向,并应松开回转制动器,起重小车及平衡重应置于非工作状态。

猜你喜欢:

1. 世界最大船坞起重机

2. 世界上最大塔吊多大

3. 世界上最大动力起重机

4. 世界上最大的塔式起重机

5. 全球最长混凝土泵车是什么

6. 世界最长的泵车

世界上摔得最多的客机型号是哪个?

摔得最多的当属毛子的图154

时间

事故情况

2010年1月24日

伊朗东北部城市马什哈德机场,伊朗一架图154客机在马什哈德机场迫降时着火,造成至少46人受伤。这架伊朗塔班航空公司的俄罗斯制造图-154型客机载有乘客157人,机组人员13人。

2009年7月15日

伊朗里海航空公司一架载有168人的图154客机(由伊朗的德黑兰飞往亚美尼亚的埃里温的7908航班),在伊朗西北部加兹温省坠毁。机上共有153名乘客和15名机组人员全数罹难。

2006年8月22日

俄罗斯普尔科沃航空公司一架图-154客机在乌克兰东部城市顿涅茨克附近坠毁,机上160名乘客和10名机组人员全部遇难。

2004年8月24日

俄罗斯西伯利亚航空公司一架图-154客机从莫斯科飞往索契途中,被一名叫捷比尔汉诺娃的车臣“黑寡妇”实施自杀性恐怖袭击,在罗斯托夫州坠毁,机上46人全部遇难。

2002年2月12日

伊朗航空公司的一架图154客机在伊朗西部霍拉马巴德附近山区坠毁,机上105名乘客和12名机组人员全部遇难。

2002年7月2日

俄罗斯巴什基尔航空公司一架图-154客机在德国南部巴登-符腾堡邦乌伯林根上空与一架波音757货机相撞,客机上的69人与货机上的2名机组人员全部丧生。

2001年10月4日

俄西伯利亚航空公司一架图-154客机的从特拉维夫飞往新西伯利亚途中,在黑海上空被乌克兰防空部队导弹击中,机上78人全部遇难。

2001年7月3日

俄罗斯一架图-154客机在伊尔库茨克机场以西22公里的地方坠毁,机上136名乘客和9名机组人员全部遇难。

2001年7月3日

俄罗斯一架图-154M型客机在伊尔库茨克机场进场过程中,坠毁在距机场20公里的地方,机上127名乘客和9名机组人员全部遇难。

1999年2月24日

中国西南航空公司一架图-154客机(B-2622号)从成都飞往温州途中,在下降着陆过程中失速坠毁在距温州机场30公里的地方,64人丧生。经调查事故原因是由于大修厂发生升降舵操纵连杆装配错误、日常维修又未能发现问题隐患,导致该机在航班运营中升降舵操纵连杆脱开、失去俯仰操控能力而失速坠地。

1998年8月31日

古巴航空公司一架图-154客机从厄瓜多尔基多机场起飞过程中坠毁,70人遇难。

世界十大奇葩超载机(世界十大奇葩超载机器人)

1997年12月15日

塔吉克斯坦航空公司一架图-154客机在阿联酋沙迦机场进场时坠毁,机上86名乘客中,只有一人幸免于难。

1997年9月13日

德国一架图-154客机在纳米比亚与美国一架C-141军用运输机相撞,33人遇难。

1996年8月29日

俄罗斯一架图-154客机在挪威斯匹次卑根群岛的朗伊尔机场进场着陆时坠毁,机上10名机组人员和131名挪威矿工全部遇难。

1995年12月7日

俄罗斯一架图-154客机从南萨哈林飞往哈巴罗夫斯克途中坠毁,机上88名乘客和8名机组人员全部遇难。

1994年6月6日

中国西北航空公司一架图-154M型客机(B-2610号)在西安附近坠毁,160人死亡。经事后调查操纵系统的维修差错故障是导致事故的原因。

1994年1月3日

一架从伊尔库茨克飞往莫斯科的图-154客机起飞后不久,因故障在返回机场途中坠毁, 9名机组人员和111名乘客全部遇难。

1993年2月8日

伊朗航空公司一架图-154客机与伊朗空军一架战斗机相撞,130-135人死亡。

1992年7月20日

一架图-154货机因超载在第比利斯机场坠毁,7名机组人员和6名送货人员死亡。

1991年5月23日

一架图-154客机在列宁格勒的普尔科沃机场进场时失速坠地,机上164名乘客,12 人死亡,34人受伤。

1985年7月10日

一架图-154客机从塔什干机场起飞后进入螺旋并坠毁,造成200人死亡。

1984年10月15日

一架图-154客机在鄂木斯克机场的跑道上与一辆加油车相撞,150人在大火中丧生。

1980年7月7日

一架图-154B-2型客机从阿拉木图机场起飞后坠毁,163人死亡。

[img]

世界上最大的直升机

米-26“光环”(Halo)重型运输直升机

米-26是前苏联米里设计局(现改名为米里莫斯科直升机厂股份公司)研制的双发多用途重型运输直升机,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给的绰号为“光环”(Halo)。这种直升机是继米-6和米-10以后发展的重型运输直升机,也是当今世界上最重的直升机。为开发西伯利亚及北方沼泽和冻土地带,前苏联决定发展一种全天候重型运输直升机。在70年代初开始方案论证,目标是其装载能力要达到以前生产直升机的1.5至2倍以上,正式研制工作大约持续了3年,原型机于1977年12月14日首次试飞。1981年6月,米-26的预生产型在34届法国巴黎航空展览会上首次公开展出,1982年开始研制军用型,1983年米-26交付使用,1986年6月开始出口印度。总计制造了约300架。目前仍在生产。

米-26直升机具有极其明显的军事用途,这种直升机最大内载和外挂载荷为20吨,相当于美国洛克希德公司C-130“大力士”的载荷能力。米-26直升机主要用于没有道路和其它地面交通工具不能到达的边远地区,为石油钻井、油田开发和水电站建筑工地运送大型设备和人员。米-26往往需要远离基地到完全没有地勤和导航保障条件的地区独立作业,因此,要求直升机必须具备全天候飞行能力。

旋翼系统为传统的铰接式旋翼,桨毂是钛合金制成的,有挥舞铰和摆振铰,带有阻尼器,没有弹性轴承或轴向铰。这种旋翼由8片等弦长桨叶组成,是世界采用桨叶片数最多的单旋翼。每片桨叶由一根管状钢质桨叶大梁和26个玻璃钢翼型段件组成。段件内部用翼肋和加强构件加固,中间填以蜂窝填料,前缘有不可拆卸的钛合金防蚀条。桨叶具有中等程度的扭转角,桨叶厚度沿展向向桨尖方向变薄,后缘装有调整片,可在地面上按飞行状态的需要进行调整。尾桨由5片玻璃钢制桨叶组成,位于尾梁右侧,钛合金尾桨毂。为适应高寒地区使用,旋翼和尾桨桨叶均装有电加热防冰装置。旋翼转数为132转/分。 传动系统包括V-26风扇冷却的主传动系统。主减速器传动功率为14710千瓦。单发工作时传动功率8500千瓦。尾传动轴位于座舱顶。

机身传统的全金属铆接的半硬壳式吊舱尾梁结构。蛤壳式后舱门,备有折叠式装卸跳板。尾梁下表面平直。为了防火发动机舱用钛合金制成。垂直尾面向左偏置。尾桨安装在垂直尾面右侧。水平尾面位于垂直尾面与尾梁的交接处。飞行中平尾固定不变,但可在地面上调整,以适应最佳巡航状态。 着陆装置 不可收放前三点轮式起落架,每个起落架有两个轮胎,主起落架轮胎尺寸为1120毫米×450毫米。前轮可操纵,轮胎尺寸为900毫米×300毫米。尾梁末端有可收放的尾橇。尾橇收起时,可自由接近后货舱门。为了通过后货舱门和在不同场地上着陆,主起落架可以进行液压调节。离地时,起落架上的传感器可以通过飞行工程师座位后方的仪表板显示出直升机的起飞重量。 动力装置为两台7460千瓦D-136涡轮轴发动机并排装在旋翼轴前驾驶舱上方。为适应严寒地区和未经修整的场地上作业,发动机进气道采用了双套防冰装置——电加热和热空气防冰系统。进气道前装有粒子分离器,可防止外来物侵袭发动机。发动机两个进气道的上方有第三个进气道,供滑油散热器冷却用。发动机装有功率输出同步和保持旋翼转速的恒定系统。如果一台发动机输出功率衰减,另一台发动机可自动输出最大功率。米-26共装有10个油箱,每台发动机的燃油系统独立,8个油箱在座舱地板下面,两个汇集油箱在发动机上方,正常情况下用油泵供油,发生故障时,可以靠重力自行输油。最大标准燃油量为12000升。另外可带4个辅助油箱。 座舱 驾驶舱内可容纳4人空勤组,驾驶员位于左座,副驾驶员和驾驶员并排坐在一起,在两位驾驶员中间有一折叠座,后面左侧是飞行工程师座,右侧是领航员座。驾驶舱后设有4个座位的旅客舱。货舱可装运两辆步兵装甲车和20000千克国际标准的集装箱。沿货舱两壁设有大约20个折叠座椅。军用型可容纳80名全副武装士兵。用于战场救护可容纳60名躺在担架上的伤员及4至5名医护人员。风挡有加温设备。驾驶舱有四个大型气泡状舷窗。前方的一对舷窗可以向外和向后打开。货舱前面右侧,主起落架后的货舱两侧各有一个可以向下打开的舱门,兼作登机梯。货舱可通过下面向下打开的舱门(另可当作装卸跳板)和两个向上打开的蛤壳舱门(关闭时可形成货舱的后壁)装卸货物。各个舱门均可借助液压系统打开和关闭,紧急情况下也可借助于手摇泵。货舱顶上导轨装有两个电动绞车,每副绞车可沿货舱吊运2500千克货物。有能装载500千克货物的绞车,地板上有滚轮传送机和货物系紧点。

机上装有两套压力为207×105帕的液压系统。电气系统包括:28伏的直流电,备有辅助动力装置。主尾桨叶前缘有电加热防冰装置。有驾驶舱增压装置。装有标准昼夜全天候飞行所需的一切设备,包括7A813气象雷达、地图显示器、水平位置指示器和自动悬停系统,并可选装GPS。综合飞行导航系统及自动飞行控制系统。闭路电视摄像仪可用来监视货物装卸和飞行中的货物状态。军用型还装有红外抑制器,红外干扰发射机,红外诱饵投放器等。 目前,米-26有如下几种主要型别: 米-26 军用运输型 该型与米-26基本型相似。 米-26A 带有PNK-90综合飞控和导航系统,可自动飞近并降落在指定点。 米-26T 基本的民用运输型,其中又包括消防型,内部燃油箱可用来装15000升灭火剂,或吊挂17260升水;地质勘探型,可携带10000千克的测量设备,在55米~100米高度以180~200千米/小时速度飞行时可飞行3小时以上;双人驾驶舱的米-26模型于1997年在莫斯科航展上展出。 米-26TS 类似于米-26T,1996年以来用于取西方国家的适航证和开拓国外市场,在西方国家编号为米-26TC。

米-26MS 米-26T的医疗救护型,用于重伤员抢救可安排4名伤员和2名医生;用于手术抢救可安排1名伤员和3名医生;用于手术前抢救可安排2名伤员和2名医生;用于一般救护可安排5副担架,3个伤员座位和2个医护人员座位。

米-26P 民用运输型。可运载63名旅客,4人一排,驾驶舱后有厕所、厨房、衣帽间。

米-26TM 吊车型,在机身下主轮后装有指挥员吊舱。

米-26TZ 加油机,可装14040升燃油和1040升润滑油。

米-26M 正在研制的改进型,主桨叶全部为玻璃钢,并且采用新的气动力结构。采用新的D-127涡轮轴发动机,单台功率为10700千瓦。改进了飞行导航系统,并带有电子飞行仪表系统。实用升限、悬停高度有所增加,吊挂载荷达到22000千克。据报道,已制造了2架原型机,编号为米-27。

俄罗斯陆军装备了35架,另外米-26还出口到20多个国家,其中包括印度(10架),乌克兰(20架),秘鲁(3架),哈萨克斯坦等国。

1982年2月,米-26创造了5项直升机有效载荷/高度世界纪录。单价1000~1200万美元(米-26TS,1996年币值)。

2006年6月,俄罗斯联邦工业署副署长,参加"Eurosatori-2006"展览的俄罗斯代表团代表A.雷巴斯在展会上宣布,法国有意与俄罗斯联合生产重型运输直升机,及对重型运输直升机进行联合改进。目前,俄方已经与法国国防部和"Eurokopter"公司就联合改进和联合生产米-26直升机问题进行了一系列磋商。近期计划签署米-26直升机在法国进行展示飞行的合同。雷巴斯指出,俄罗斯方面认为,联合研制是与欧洲在陆军武器领域开展军事技术合作的最重要方向。作为军事技术合作的另一方向,是与欧洲联合研制用于支援陆军的无人驾驶飞行器。俄罗斯的"土星"科学生产联合体等公司将参与这一计划的联合工作,并且已经签署了为飞机和无人机研制新一代发动机的议定书。

米-26坠毁事故

2002年8月19日下午4时50分,俄罗斯车臣共和国首府格罗兹尼郊外的坎卡拉军事基地内,两名在直升机场边武装值勤的卫兵听到了一阵由远及近的直升机轰鸣声,有“巨无霸”之称的米—26直升机庞大的机身隐约可见。这是从印古什共和国军事基地起飞执行运兵任务的重型直升机。此时天气晴朗,能见度高,无风,不存在任何降落障碍。米—26开始降低高度,调整飞行姿态,做好了降落准备。就在这时,只见那架直升机突然剧烈晃动起来,最后失去了控制向基地外的地面坠去!

更不幸的是,失去控制的直升机正好跌入了坎卡拉军事基地外围的雷区!由于坎卡拉军事基地是车臣俄军的指挥中枢,驻车臣俄联邦武装部队司令部、驻车臣俄内务部队司令部、俄联邦特警部队车臣司令部均设在此,所以这里的防卫格外森严,除了全副武装的卫兵、嗅觉灵敏的军犬和先进的电子侦测装置外,基地四周密密麻麻的灌木林和蒿草丛已经被工兵们变成一个巨大的雷区。这个雷区宽2000米,方圆8公里,埋设了各种反单兵地雷、饵雷、绊雷近万枚,不夸张地说,连一只耗子都休想闯过这片雷区,所以就算车臣武装分子贼胆再大,也始终未能闯入坎卡拉军事基地半步,雷区构成了车臣俄军官兵的安全天堂。

然而,天堂转眼间成了地狱,基地的救援人员眼睁睁地看着数百米外的满地的残骸和呼救连天的战友束手无策,因为不知道都哪些地方埋地雷了,再加上失事现场浓烟滚滚,所以官兵们根本不敢贸然强闯雷场。基地的工兵和弹药专家被火速传到现场,以最快的速度清理出一条通道,救援人员这才得以将幸免于难的战友从熊熊燃烧的直升机残骸中拉出,并立即送往基地医院抢救,基地医院的部分军医也被紧急抽调到现场,对一些重伤员进行现场急救。

由于现场一片混乱,所以究竟有多少官兵遭此不幸说法不一。俄罗斯副总检察长谢尔盖•弗雷汀斯基在接受俄国际文传电讯社记者采访时透露了他所掌握的情况,“从事故现场接到的报告称,有数十名官兵死亡或者受伤,但由于失事的现场在数小时之后仍浓烟滚滚,因此我们还搞不清楚到底有多少官兵伤亡。”车臣俄军副司令鲍里斯•波多普戈拉上校在接受俄国家电视台记者采访时透露,坠落的直升机上有132名官兵,但他没有透露伤亡的情况,只是表示:“目前基地医院所有的人员都已经赶到事发现场……救援工作是在极其困难的情况下进行的。”

据俄罗斯ORT国家电视台报道说,这是俄军历史上最惨重的军事空难。

米-26是米里莫斯科直升机厂(原米里实验设计局)研制的多用途重型直升机,绰号“光环”,是当今世界上最重的直升机。该机主要用于军事运输,其运载能力相当于美国C-130运输机的运输能力。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研制,1977年12月第一架原型机首飞,1981年在巴黎航展上首次展出。

米-26的旋翼为八片矩形桨叶,尾桨为五片桨叶,起落架为不可收放的前三点式。它的动力装置是两台乌克兰扎波罗日“进步”机器制造设计局的D-136涡轮发动机,单台功率为7460千瓦。米-26的空重为28200公斤,最大起飞重量56000公斤。它的最大平飞速度295千米/小时,正常巡航速度255千米/小时,实用升限4600米,悬停高度1000—1800米,航程800公里。目前俄军共有300架米-26直升机,据称它可以运送20吨货物或80名全副武装的士兵。

俄罗斯国防部发言人尼古拉•杰里亚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事发当时米-26驾驶员报告说一只引擎起火,请求紧急迫降,在迫降过程中,直升机跌入雷区,因此才酿成了伤亡如此惨重的灾难;车臣俄军副司令波多普戈拉上校还解释说,这起事件发生的原因可能系超载所致,因为米-26重型直升机设计载客最多是80名全副武装的士兵,但实际上这次运载的官兵多达132人,所以远远超过了核定的运载量。不过,令人费解的是,波多普戈拉上校没有解释为什么明知米-26的设计载量是80人,可从邻近的印古什共和国摩兹多克军事基地起飞时硬是挤上了132人。

俄车臣非法武装自然不会放过这么一个表白的好时机,他们立即在专门的网站上贴出一张米-26直升机烈火熊熊的照片,同时附了一份书面声明,“拜托‘针’式地空导弹的神力,我们一举击落了一架米-26重型直升机。这是反抗‘占领军’的重大胜利!”这个网站还绘声绘色地说,执行此次袭击行动的是一个猎杀伏击小组。该小组一直在格罗兹尼地区侦察跟踪俄军直升机的行动,等摸清车臣俄军司令部直升机的行动规律后,他们潜入坎卡拉汉军事基地雷区外围密林中,等满载俄情报部队官兵的重型直升机刚准备降落,他们就发射了便携式地空导弹,结果一举中的,给俄军一次不小的打击。

驻格鲁吉亚的车臣非法武装代表阿尔达莫夫在接受路透社记者电话采访时颇为得意地说:“大约有118名俄军官兵被我们消灭。”这一消息与国际文传电讯社从俄军内部获得的消息不谋而合。国际文传电讯社此前曾获得消息说:“直升机似乎是被一枚‘针’式地空导弹击落的。”还有两名俄军士兵报告说,就在直升机坠落前,他们看到有地面炮火向直升机射击。

闻讯后的普京立即要求有关方面随时向其通报这一事件的最新发展情况,并在接受俄国家RTR电视台采访时表示:“我要求能随时掌握有关这起事件的最新情况。我们将彻底调查这起灾难,并尽快向车臣派出一个专门的调查委员会。”

外形尺寸

旋翼直径32.00m

尾桨直径7.61m

机长(旋翼和尾桨转动)40.03m

机身长(尾桨除外)35.91m

机高(到旋翼桨毂顶部)8.15m

机高(尾桨旋转) 11.60m

水平尾翼翼展6.02m

主轮距 7.17m

前主轮距8.95m

内部尺寸

货舱

长度(装卸跳板放下)15.00m

(不包括跳板) 12.00m

宽度 3.20m

高度 2.95~3.17m

容积 121.0m3

面积

旋翼桨盘804.25m2

尾桨桨盘45.48m2

重量及载荷

空重28600kg

最大有效载荷(内部或外部)20000kg

正常起飞重量49600kg

最大起飞重量56000kg

最大桨盘载荷0.68kN/m2

最大功率载荷3.81kg/kw

性能数据(A:米-26;B:米-26M)

最大平飞速度 A 295km/h

正常巡航速度 A 255km/h

实用升限

A 4600m

B 5900m

悬停高度(有地效)

A(国际标准大气,载荷5100kg) 1000m

B(国际标准大气+15℃,载荷12300kg) 1000m

悬停高度(无地效、标准大气)

A 1520m

B 2800m

航程

A(2500m高度,国际标准大气+15℃,载荷7700kg)500km

B(2500m高度,国际标准大气+15℃,载荷13700kg) 500km

A(海平面,国际标准大气,最大内燃油,最大起飞重量下,5%的余油) 590km

A(海平面,国际标准大气,带4个副油箱) 1920km

40米大货见过吗?说说那些年 让我们又哭又笑的奇葩超载

每当满载的卡车行驶在路上,都会形成一道隐形的墙,别的小车都会敬而远之。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受人尊敬的卡车司机渐渐变成了人们口中的“祸车”司机。你问为什么?往下看。

那些年,我们见过的奇葩超载

为什么人们看到大货车害怕?看看这些就明白了!

令交警都害怕的巨无霸

据报道,这辆挂货车车长16米,其中车厢长13米,实载货物19.6米超长6.6米,全车载货物总长达到了23米,车厢的枝叶超长已拖至地面,车尾的反光标识和车牌号已被枝叶完全遮盖,车上的枝叶是一直拖着地面在高速路上行驶的。

碰到这车,别说小车要躲,其他货车也得躲!

司机开40米大货全凭“手感”

40米大货见过吗?这辆大货车拖挂车核定的标准长度应为15.95米,加上牵引车,整车竟然长近40米!而司机在车辆超长,反光镜被遮挡下,竟是全凭手感开车。

想必一定是老司机开车,这长度,没个七八年驾龄你敢上?

还有这些让人哭笑不得的超载

想知道如何及时了解全国限行、限高规定、自己有没违章、哪里有电子眼、哪里有空余停车位,赶紧百度搜索下载“货车宝导航”APP吧!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资源均来自网络,仅供学习交流使用!

转载注明出处:https://www.genghao.net/sjsd/747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