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贝类海鲜种类有哪些?
- 2、贝类海鲜图片及名称
- 3、世界十大珍稀海洋动物
- 4、常见淡水贝类及名称
贝类海鲜种类有哪些?
贝类海鲜种类有:
1、蛤蜊
蛤蜊又被称为花甲,是一种分布在世界各大洋浅海海底的经济性贝类,目前在中国沿海发现有30多种,因蛤蜊肉新嫩味美、制作方式多样、且内部营养丰富,因此成为我国滩涂养殖的主要品种之一。
2、蛏子
蛏子是一种以近岸海水为主要生活场所,目前可以进行人工养殖的海产贝类,主要可分为竹蛏和缢蛏两种,在中国沿海地区均可见到这种贝类食物,蛏子肉洁白鲜嫩,肉味鲜美,烹饪方式多种多样。
3、扇贝
扇贝是一种广泛分布于世界各海域中的水产食物,其中的扇贝柱晒干后就是中国十大最常见的海鲜干货之一“干贝”,而新鲜扇贝可食用部分以蛋白质为主要营养成分,是与鱼虾一样的集食、药、滋补用途于一体的中国重要贝类食物。
4、田螺
田螺是一种以淡水湖泊、水库、池塘沟渠为分布范围的田螺科软体动物,田螺肉内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成分,在煮熟后肉嫩味美,营养丰富,因此是中国人餐桌上常见的席上佳肴。
5、鲍鱼
鲍鱼是一种有着海洋软黄金之称的海洋珍品,是一种名贵的海洋食用贝类,而新鲜的鲍鱼中因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因此是对人体非常有利的高蛋白低脂肪食物,因肉质细嫩、鲜味浓郁因此是中国传统的名贵食材。
[img]贝类海鲜图片及名称
贝类海鲜图片及名称:
1、生蚝
生蚝是牡蛎的别称,又名蛎黄、蚝白、海蛎子、青蚵、生蚝、牡蛤、蛎蛤。生蚝生长在温、热带海洋中,以法国沿海所产最为闻名。生蚝肉质细嫩,鲜味突出,带有腥味,味道独特。可以氽汤,打卤、烧、软炸,还可制成罐头,亦可加工制成蚝豉或蛎干,蚝油。
2、扇贝
除了生蚝,饭桌上最常点的一道海鲜还有扇贝,扇贝肉稚嫩不失扎实,可食部分的主要营养成分为蛋白质,与鱼类、虾类相似,是一种集食、药、滋补为一体的重要水产食物。
3、栉孔扇贝
栉孔扇贝是个学名,一般在海鲜市场买的时候都说的是小红贝,这个小红贝价格比较亲民而且肉质细嫩,直接蒸就能吃,应季的时候也有大个的肉,不过也需要吐沙。
4、白贝
贝壳略呈扁圆形,表面光滑;灰黄色或黄白色,背部蓝灰色,有白色细纹。白贝和花蛤比起来要贵一些,不过肉质的话个人感觉是比蛤好些,做法多以爆炒为主。超市也有出售,不过价格就略贵了。
5、海虹/青口
海虹学名贻贝,也叫青口,这个海鲜小编很喜欢,主要是肉质很紧致,内部的肉也有白黄之分,白的是公的,红黄色的是母的,当然感觉母的要更嫩一些。
6、海瓜子
海瓜子或薄壳是一种浅色的小蛤蜊,贝壳小,略呈三角形,学名:寻氏肌蛤。这个海瓜子在很多地区都有,看一些赶海的直播海瓜子很少收集,毕竟肉少像嗑瓜子一样,不如大的扇贝海螺来的刺激。
7、黄蚬子
黄蚬子学名青柳蛤,产于黄海浅海处,外壳呈黄色,其肉也呈黄色,斧型的贝壳,暗黄色的斑纹。吃黄蚬子的时候一定要把沙子吐干净,不然只能在烹饪好之后一个个去摘了,黄蚬子也是饭桌上经常出现的美味,多以锡纸、蒸、炒、烤为主。
8、毛蛤
毛蛤又叫麻蛤,毛蛤的外壳看起来要圆一些,但是表面会有一层浮毛,观赏性就没有白贝那种好了。不过,毛蛤的肉还是人们的最爱,以辽宁、山东和河北省沿海产量最多,产期多在7~9月份。
9、血蛤
血蛤, 又名泥蚶、花蚶,是一种贝类海洋生物,在东南沿海地带,经开水烫几秒之后就可以吃,拨开壳可以看见血一样的分泌液,所以称之为血蛤。
10、文蛤
文蛤又称为蛤蜊,别名华哥,我们常说的花蛤也是他,超市卖的在5-6元/斤,小编最喜欢的就是酒蒸蛤蜊,倒入一些黄酒加入葱姜,盖上盖子闷几分钟等到蛤蜊都张开就好了,这里切记在挑选的时候一定要选活的,如果做完碰到没开口的一定要扔掉。
网上两种选择,一种是鲜活蛤蜊,一种是蛤蜊肉。
世界十大珍稀海洋动物
世界十大珍稀海洋动物有加湾鼠海豚、儒艮、蓝鳍金枪鱼、蓝鲸、玳瑁、新西兰海狮、黄唇鱼、麋角珊瑚、革龟、淡水苏眉鱼。
1、加湾鼠海豚
加湾鼠海豚由于栖息的范围狭小,并且习惯暖水区,渔民在捕捞的时候很容易将其困入网中,加上环境的污染以及恶意的捕杀,成为了加湾鼠海豚面临灭绝的主要原因。
2、儒艮
儒艮有着“美人鱼”的称号,和海牛非常相似,目前主要分布在热带海域地区。儒艮的行动非常迟缓,而且对于水质的要求很高,还容易患肺炎和皮肤病等问题,加上人类的捕杀,导致儒艮逐渐成为了濒危生物。
3、蓝鳍金枪鱼
蓝鳍金枪鱼主要分布在太平洋和大西洋等海域之中,栖息的深度不一,喜欢成群活动。由于过度的捕捞问题,蓝鳍金枪鱼在2009年被列入到保护对象之中,如果不去限制,在不久之后就会灭绝。
4、蓝鲸
蓝鲸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生物,每日的进食量就能达到4吨以上,其体重最重能够达到200多吨。由于上世纪频繁遭到猎杀,导致蓝鲸成为了濒危物种,截止目前,蓝鲸在全世界的数量不到50头。
5、玳瑁
玳瑁属于海龟,其体型比较的庞大,一般在1.6米以上,并且前额还分布有鳞片,由于过度的捕捞使得玳瑁成为了濒危海洋动物,在中国的海域之内几乎是见不到这种海龟的。
6、新西兰海狮
新西兰海狮主要分布在新西兰的南极群岛,由于生存的环境以及捕杀问题,升级成为了濒危物种,并且被收录到了濒危物种红色目录之中。
7、黄唇鱼
黄唇鱼是仅存在于国内的鱼种,长相很特殊,在2006年被列入到了濒危海洋动物之中,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8、麋角珊瑚
麋角珊瑚主要分布在加勒比海域,属于罕见生物,很难在其他海域见到了,目前面临着灭绝的危机。
9、革龟
革龟是目前世界上体型最大的乌龟,其体重最重能够达到900公斤以上,据称在1亿年前就已经出现了,目前已经成为了珍稀海洋动物,被列入到了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之中。
10、淡水苏眉鱼
淡水苏眉鱼主要分布在大洋洲、大堡礁以及红海等海域,这种鱼类非常特殊,出生时为雌性,在9岁左右就会转变成为雄性,如今淡水苏眉鱼已经比较的罕见的,属于珍稀生物。
常见淡水贝类及名称
珍珠贝、河蚌等。
淡水种有 2000 种,主要分属于蚌目(Unionoida)中的蚌科(Unionidae)和珍珠蚌科(Margaritanidae )以及帘蛤目的蚬科和球蚬科。国外把蚌科和珍珠蚌科的种类称为 mussel, 蚬科和球蚬科的种类称为 fingernail Clam。而螺类在贝类世界中是数量最多的一纲,全世界有记载的淡水种约为 12000 多种。
分布
由于淡水贝类在全球分布的不平衡性以及世界各国对淡水贝类的保护生物学研究水平与重视程度的不同,而中国与美国被认为是淡水贝类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国家。
由于中国在地球演化过程中所处的特殊地位,造成中国丰富的物种和包括活化石在内的许多特有的物种,因而中国无脊动物多样性特别是淡水贝类是构成全球物种多样性的一个重要部分。中国现已记录软体动物种数为 3500 种占世界的 3.5%,其中淡水双壳类(Bivalvia)有 11 个属,共计24 个特有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