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世界上最倒霉的航母是那一艘?
- 2、史上最差航母盘点,你们知道这几个航母吗
- 3、世界上最倒霉的航母是哪一艘?
- 4、现役十大失败军舰,中美俄均上榜,什么舰艇如此不堪
世界上最倒霉的航母是那一艘?
日本航母“信浓”号。
信浓号最初是根据"04舰艇补充计划"开工的建造的大和级战列舰的三号舰(110号舰),1940年5月4日开工,1941年12月暂停,1942年在建造中建成50%时建造途中被改造成航空母舰。以原设计战列舰的舰体基础上,在主甲板上设计一层机库、装甲飞行甲板及岛式上层建筑。
信浓号航空母舰是当时世界上排水量最大的航空母舰,“信浓”号是1960年美国小鹰级航空母舰服役前世界上排水量最大的航空母舰。
“信浓”号服役后不久就被美军潜艇的鱼雷击沉,在第一正式出航仅仅20小时就被击沉更是创造了世界舰船史最短命的航空母舰的记录。
[img]史上最差航母盘点,你们知道这几个航母吗
参考消息网4月2日报道 美国《国家利益》双月刊网站3月31日发表了题为《史上最差航母盘点》的文章。
建造航母是桩难事。当今世界许多强大的海军一开始是通过改建的方式获得航母,这种做法取得了一些成功,但是失败更多。还有一些海军通过不断试验逐渐造出航母。前不久,中国第一艘国产航母下水,日本则考虑把出云舰改造为航母。在这种情况下,回顾一下航母建造史上一些最糟糕的失败是值得的。
英国海军“鹰”号航母
“鹰”号航母原名“无畏”号,原始设计为战列舰,打算充实智利海军的一个作战中队,一战爆发后停工。战后,智利人再也不想要这艘战舰了,庞大的舰体派不上什么用处。英国皇家海军经过几次改造后,决定再用这艘战列舰的舰体改造一艘航母。
结果令人不是特别满意。“鹰”号的排水量为2.3万吨,航速只有24节,搭载25架飞机。无法与日本、美国的航母争锋,甚至比不上皇家海军改造的另外一些航母。1924年,“鹰”号航母入役,二战前进行过升级改造,但没有大改。
法国“贝亚恩”号航母
法国第一次建造航母很不顺利。“贝亚恩”号1927年由一艘没有完工的“诺曼底”级战列舰改造而成,它的舰体非常大,满载排水量为2.8万吨。但航速只有约21节,很难编成舰队。“贝亚恩”号配备大约40架飞机,但是,由于法国海军航空部队发展缓慢,这些飞机整体来说无法与外国舰载机竞争。法国海军打算把“贝亚恩”号当做试验,想要最终建造出专门设计的航母。但是财政紧缩使得工期延误,战争爆发后,“贝亚恩”号仍然是法国仅有的一艘航母。“贝亚恩”号携带一支特遣部队,但是从来没有出动作战。1940年5月,“贝亚恩”号载着法国的金条前往北美,本应带回作战飞机,结果还没有抵达,法国就投降了。
二战日军“加贺”号航母。
日本“加贺”号航母
二战日本充分了解战列舰改造航母的局限性,因此一开始打算改造“赤城”号和“天城”号这两艘舰身长、航速高的战列巡洋舰。不幸的是,“天城”号在关东大地震中损坏严重,日本人只好把没有完工的战列舰“加贺”号拿出来改造。“加贺”号并不适宜改造,它采用三段式飞行甲板,烟囱构造古怪,还有各种小毛病。上世纪30年代的改造解决了其中一些问题,但是也在损伤控制方面留下了一些严重弱点。另外,它的航速不及第一航空舰队的其余军舰。在最终的设计中,“加贺”号的排水量为3.8万吨,但航速只有28节,搭载72架飞机。
美国“突击者”号航母
美国的“突击者”号航母是美国第一艘专门设计的航母,也是美国海军接收的第四艘航母。由于由战列巡洋舰改造的“列克星敦”号和“萨拉托加”号占用了条约限定的大部分吨位数,因此美国海军希望能够用一艘小船打造出一艘令人生畏的军舰。1934年“突击者”号入役,排水量为1.4万吨,航速为29节,可以搭载76架飞机(实际上搭载的飞机数量远远不到76架)。
“突击者”号虽然能够搭载大量飞机,但都是轻型飞机。空间狭小,意味着“突击者”号无法搭载鱼雷轰炸机,进而限制了它在反舰作战中的战斗力。另外,它的适航能力也很差。
俄海军“库兹涅佐夫海军元帅”号航母。
“库兹涅佐夫海军元帅”号航母最早由苏联设计建造,是苏联建造现代航母的过渡型号。在它之前的航母(基辅级)只能支持短距垂直起降战机,“库兹涅佐夫海军元帅”号则配备滑跃甲板,能够起降常规舰载战斗机。
苏联的解体意味着该航母项目资金断裂。1983年开工,直到1995年才入役。排水量为5.8万吨,理论航速为29节,搭载约40架飞机。1996年,“库兹涅佐夫海军元帅”号发生严重故障,一直修到1998年。隶属北方舰队。经常被派往地中海。2016年11月,“库兹涅佐夫海军元帅”号第一次参加实战,对叙利亚反政府力量发动攻击,损失两架战机。
世界上最倒霉的航母是哪一艘?
世界上最为倒霉透顶的航母莫过于德国建造的航母了,所以它不败是不可能的。在1935年,德国方面下定决心要建造一艘航空母舰,所以第二年正式开工。开工后的进展还是相对来说比较顺利的,在1938年的12月8日就能够下水了。
因为德国这是第一次来设计航空母舰,所以十分缺乏经验,也因此采用了很多别的国家设计。这艘航空母舰的火力十分的强悍,它能够很好地抵御水面舰艇发起的攻击。德国设计的航母主机功率非常大,航行速度也是十分快速。它的飞行甲板上装置有一层薄装甲用以防御弹片,而且机库甲板上的装甲很厚,水线部分的装甲能够达到102mm的厚度。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战争期间,因为德国突然地建造了潜艇,因此暂时中断了这艘航母建造的后期工程。而在1942年曾有一段时间复工,而后再次下马,因此始终没能够竣工。1945年,为了防止落入苏联的手中,这艘航母走向了自沉的命运。在苏联将其打捞后,于运往苏联的路途中触雷沉没。之后再度打捞起来拖航行至列宁格勒,在详细的研究之后,最后将其解体。
此外,德国还建造了该舰的姐妹舰,因为各种原因,1940年在船体上被解体。1942年,正在建造过程中的名为“扎特里兹”号的重巡洋舰被改建为航母,工程也是断断续续地一直到1945年没能够完工。
现役十大失败军舰,中美俄均上榜,什么舰艇如此不堪
以往都看到“十大最先进XX”或者“十大最强XX”的榜单,今天笔者带来一个不一样的评比。这次要点评的是现役海军战斗舰艇中比较失败的型号,笔者也将选取十个型号简单分析,排名不分先后,没有高低之分。
自由级LCS
1.LCS濒海战斗舰,美国海军
LCS算是前些年特别火爆的款式了,在美军野心勃勃的“由海到陆”的战略牵引下,轻武装重航速模块化设计的中型舰艇出现了,由于两款竞标船型都很出色,LCS甚至拥有两种完全不同的型号。LCS是自以为是的海军战略指导下产物,极度轻视了潜在对手的近海作战能力,过分自信要求在敌对国家近海抵近作战。由于轻武装设计导致缺失传统制海作战能力,如果进行全面修改又会导致成本大幅度上升,在美国海军战略急转弯后显得十分尴尬。若非得益于佩里级护卫舰大批量退役导致的战力空缺,LCS否则根本没有那么多订单。
高速机动的独立级LCS
2.支持者/维多利亚级常规潜艇,英国/加拿大海军
支持者级是英系顶级常规潜艇,冷战时期集大成者之作。但就是这一型纸面指标非常先进的潜艇却在更换东家后成了业内笑话。加拿大海军在1998年支付7.5亿美元转手费后,收获了四条支持者级潜艇,并改名为维多利亚级。之后这四艇常年趴窝,屡次升级,事故不断,故障不停,前后花费了40多亿美元,是名副其实的麻烦制造者。据说在船坞待的时间比出海时间还要长,严重影响了战备和训练任务。
访问日本的维多利亚级潜艇,想出趟远门可不容易
3.库兹涅佐夫号航母,俄罗斯海军
库兹涅佐夫号航母是苏联海军转型期作品,由于国家分裂被迫提前出生。1991年还未结束试航的库兹涅佐夫号紧急离开乌克兰,最终服役于北方舰队,由于走得匆忙,遗失了大量数据资料、维护工具和备件。库兹涅佐夫号从娘胎里带出来不少缺陷,加上新生儿护理严重缺失,导致原本就偏科的战斗力更加无法达到满意状态。使用粗暴,维护敷衍,多次事故让她未老先衰,迟迟未到的升级和遥遥无期的后继,帝国夕阳下是她拉长的背影。
库兹涅佐夫从服役开始就事故不断
4.加尔各答级导弹驱逐舰,印度海军
这是印度海军追赶世界一流的野心之作,90年代末项目启动,八国联军倾力打造,配备大卫国核心防空系统,十年磨一剑曲折成军。虽然拖沓,虽然费钱,但终究是服役了不是?性能嘛·····emmm·····放在15年前还是世界顶级。加尔各答级导弹驱逐舰身上投射了印度军用造船工业的缩影,严重依赖外国技术支持,产能不足工艺落后,这款应该在2008年之前服役的驱逐舰整整延后了5年。
加尔各答级驱逐舰属于起个大早赶个晚集的典型
5.歼敌者级核潜艇/印度
这是大国的标志,这是强大海军的标配,俄罗斯导师谆谆教诲下的及格线作品,世界最弱弹道导弹核潜艇。标配700公里潜射导弹威慑巴基斯坦沿海,俄罗斯设计的国产反应堆始终无法满功率运行,还没服役就在船坞自沉一次。每个国家研发第一代核潜艇时都曾遇到过不小的麻烦,但歼敌者级似乎注定会更曲折,即便有了俄罗斯的全力支持,印度整体工业配套的落后决定了这个项目需要极大的耐心。
歼敌者级目前公开的照片很少,而且大多模糊不清
6.22型隐身导弹艇,中国海军
中国第一款全隐身战斗舰艇,中国第一款由女性总师设计的战斗舰艇,中国第一款全铝合金制造战斗舰艇·····总之第一的头衔很多,炫酷的外形和时髦的迷彩并不能掩盖其新瓶装旧酒的无奈。作为空潜快思想最后的余毒,22型导弹艇是中国海军过渡时期落后思想指导下的典型作品,单价高昂、维护繁琐、用途单一偏偏却建造了惊人的数字。在那个斗争形势激烈且海军舰艇跨越式发展的年代,22型的出现并不让人意外,但在随后的发展中,它却和新一代远洋舰艇一同建造,而且短时间内就交付了令人惊讶的数字。如果说时代背景造就了它,那么落后思想给了它大量服役的机会,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它都将是海军的负资产。
22型导弹艇非常漂亮
7.F125型护卫舰,德国海军
它被讽刺为世界上最强最贵的巡逻舰,7000吨级的体量在护卫舰发展史上是空前的。德国海军乱提需求、闭门造车,德国制造眼高手低、盲目自信创造了德国军舰战后第一次被自家海军拒收的记录。高昂的建造经费却得来如此低下的效能,F125型护卫舰的开发历程值得德国海军反思。即便F125型维修升级后能够消除大部分差评,但这类低烈度干涉舰到底能走多远还要时间去证明,毕竟德国海军已经在规划更为传统的制海型护卫舰了。
高不成低不就的F125型护卫舰
8.南森级导弹护卫舰,挪威海军
维京人中的最强战舰,宙斯盾舰中的入门级型号,偏居一隅的挪威海军硬是打造了这样一只完全不弱于主流欧洲海军的护卫舰队。不过代价也是显而易见的,为了降低成本,南森级排水量偏低,宙斯盾系统严重缩水,仅而且仅安装了8单元MK41垂发装置。揣着一肚子的ESSM点防御舰空导弹也敢号称防空舰,这和提着耗子冒充猎人没多大区别。
大头娃娃南森级,该级舰堪称宙斯盾舰的底限
9.拉达级常规潜艇,俄罗斯海军
都说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就不会设计军舰了,这个评价虽然极端,但多少有点道理。俄罗斯独立后新设计的战斗舰艇多少都有这样那样的毛病,而且都十分拖沓,拉达级潜艇就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型号。这款浓缩了俄罗斯众多黑科技的新一代常规潜艇问题和故障多到毛子都无法忍受,项目屡次被搁置,原本传出要被东方强国包养,最后又是不了了之。十几年来进展缓慢,如今虽然开始了3号艇的建造,却从未传出过前两艘形成战斗力的报道。
船坞里的拉达级潜艇
10.基洛夫级核动力导弹巡洋舰,俄罗斯海军
基洛夫级巡洋舰是世界上最后一型除航母以外的核动力水面战斗舰艇,诞生于苏联强盛时期的基洛夫威名赫赫,但其设计服务于“饱和攻击”战术,在苏联解体后迅速成为俄罗斯海军沉重的负担。四艘基洛夫级巡洋舰目前仅有一艘“彼得大帝”号仍在服役,首舰早已退役,其余两舰一艘封存一艘经历着遥遥无期的升级改进。新生的俄罗斯海军放弃了许多大型舰艇,比如基辅级航母和三艘基洛夫级巡洋舰,但更为务实的光荣级巡洋舰却被完整保留下来。所以舰艇设计中,战斗力的绝对值并非唯一核心要素,还是要考虑到整个服役周期中的效费比,这一点光荣级远比基洛夫级出色。
唯一仍在服役的彼得大帝号
以上十大失败战舰要么设计有缺陷,要么被战略规划拖累,要么效费比极差,还有就是力有不逮无奈之作。由于这样那样的原因,这些舰艇虽然存在很多问题,但也都进入海军服役,某些型号甚至过得很滋润。存在并非合理,它们能在海洋上驰骋并不代表它们就一定多么成功。
被封存的基洛夫级破旧不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