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世界环境日、地球日、中国土地日、世界人口日、世界无烟日都是什么时间?
- 2、世界环保节日有哪些,与地球息息相关
- 3、你知道哪些保护地球环境的活动与节日
- 4、环保纪念日有哪些
- 5、世界地球环境保护日是几月几号
世界环境日、地球日、中国土地日、世界人口日、世界无烟日都是什么时间?
世界环境日为每年的6月5日、世界地球日即每年的4月22日、每年6月25日为中国土地日、世界人口日是每年的7月11日、每年的4月7日为世界无烟日。
世界环境日是为纪念第一次人类环境会议、提醒世界注意全球环境状况和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危害而设立的纪念日,每年这一天,全世界各地都会围绕某个主题开展保护环境的宣传活动。
世界地球日是一个专为世界环境保护而设立的节日,旨在提高民众对于现有环境问题的意识,并动员民众参与到环保运动中,通过绿色低碳生活,改善地球的整体环境。
1991年5月24日,国务院总理李鹏主持召开国务院第83次常务会议。会议经过讨论决定,《土地管理法》颁布纪念日为全国土地日。为了深入宣传贯彻《土地管理法》,坚定不移地实行“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土地,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
世界人口日为了进一步促进世界各国政府、民间组织及各方面人士注重和解决人口问题,创造有利于控制人口过快增长的舆论环境和工作环境,以利于推进各国的人口与计划生育事业。
世界无烟日的设立希望下一代免受烟草危害。烟草依赖是一种慢性疾病,烟草危害是世界最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吸烟和二手烟暴露严重危害。
[img]世界环保节日有哪些,与地球息息相关
1、目前世界性的与环境有关的节日有14个,按时间顺序排分别是:水日、气象日、地球日、无烟日、环境日、防治荒漠化日、禁毒日、人口日、保护臭氧层日、旅游日、粮食日、生物多样性日以及植树节、爱鸟周(节)等。
(1)世界水日(3月22日)人类的一切生活和经济活动都极大地依赖于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确立"世界水日"标志着水的问题日益为世界各国所重视,旨在唤醒全世界充分认识当前世界性的水危机和水污染,人人都来关心水、爱惜水、保护水。每年的这一天,世界各国根据自己的国情就水资源保护与开发开展各项活动,以提高公众爱护水的意识。
(2)世界气象日(3月23日)世界气象组织(WMO)要求其成员国每年在这一天举行纪念和宣传活动,例如举行纪念性学术活动仪式,举办气象展览会,举行记者招待会,发表文章,广播,演说,放映气象科学影视,发行纪念邮票等,并广泛宣传天气气候、保护地球大气环境及气象工作对人类的重要性。
(3)世界地球日(4月22日)地球日"是从1970年4月22日美国的一次规模宏大的群众性环境保护活动开始的,由于环境保护问题已成为国际关心的热点,"地球日"也逐步演变为具有国际性的节日,1990年4月22日美国发起"地球日"20周年之际,全世界都进行了地球日活动,从此"地球日"真正成为"世界地球日"。目前全球"地球日"的活动组织机构是一个松散的自愿联盟,各地各自独立开展纪念活动。由国际知名人士和环境专家组成的组委会和顾问组,负责与各国、各参加活动的组织团体联系、协调和指导工作。
(4)世界无烟日(5月31日)1989年世界卫生组织将每年的5月31日定为"世界无烟日",告诫人们吸烟污染环境,有害健康;呼吁全世界所有吸烟者在世界无烟日这一天主动停止或放弃吸烟;呼吁烟草推销单位和个人,在这一天自愿停止公开销售活动和各种烟草广告宣传。
(5)世界环境日(6月5日) 世界环境日是为纪念第一次全球人类环境会议,促进全球环境保护,由联合国确定的世界性活动日。联合国确定"世界环境日"的目的在于提醒全世界注意全球环境状况和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并要求联合国系统和各国政府在这一天开展各种活动来强调保护和改善环境的重要性。从1973年的6月5日开始,每年的这一天,全世界各国都要围绕一个统一的主题开展各种环境保护活动,并且发表全球环境现状的年度报告书,并表彰对在环境保护和促进环境保护事业方面有突出贡献的"全球500佳"。
(6)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6月17日)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的确立,意味着人类同荒漠化抗争的行动从此揭开了新的篇章,为防治土地荒漠化,全世界正迈出共同的步伐。
(7)国际禁毒日(6月26日)毒品泛滥已是当今世界最为严重的问题之一,积极开展国际禁毒斗争,是国际社会刻不容缓的任务。
(8)世界人口日(7月11日)人口的过快增长对地球上各种资源造成了巨大的压力,并带来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预测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意味着将来会拥挤、贫困、饥饿和资源破坏,并且也可能引发战争,地球上的一切将毁于人类数量的失衡。确定"世界人口日"旨在进一步促进世界各国政府、民间组织及各方面人士注重和解决人口问题,创造有利于控制人口过快增长的舆论环境和工作环境,以利于推进各国的人口与计划生育事业。
(9)国际保护臭氧层日(9月16日)国际保护臭氧层日"的确定,进一步表明了国际社会对臭氧层耗损问题的关注和对保护臭氧层的共识。
(10)世界旅游日(9月27日)从1980年起,有关国家每年都在这一天组织一系列庆祝活动,如发行纪念邮票,举办明信片展览,推出新的旅游路线,开辟新旅游点等。一些饭店和旅游服务设施还实行减价。旅游业与环境保护密切相关。环境与生态破坏,是对旅游资源的最大破坏。此外,旅游业本身对环境也有污染。旅游作为环境的一部分,其特点在于,这部分环境的开发利用价值更高,用于欣赏的价值更大,应该更加重视保护旅游环境。
(11)世界粮食日(10月16日)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大会决定举办世界粮食日活动的宗旨在于唤起世界对粮食和农业生产的高度重视。基于人们对全球粮食生产所面临的困境的认识以及过度追求粮食生产所引发的环境问题,许多国家政府对于举办"世界粮食日"的活动都很重视。
(12)国际生物多样性日(12月29日)国际生物多样性日的诞生,说明人类已经省悟到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这个国际纪念日的确立,还说明生物多样性问题已经引起国际社会和各国政府的广泛关注。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持续利用已成为人类环境领域的中心议题。
(13)植树节。树木与人类生存息息相关,世界上有许多国家越来越重视植树造林。据联合国有关组织统计,规定植树节、造林日、绿化周(月)的已多达50多个国家和地区。今日世界不分民族、国家、地域,人们经过几千年的社会实践,积累了一个共同的经验,即绿色森林是人类生命的摇篮,人类生存和发展象离不开太阳一样,离不开森林。我国是开展植树节较早的国家之一。1915年当时的中华民国政府规定每年清明节为植树节,1929年改在每年的3月12日孙中山先生逝世纪念日为植树节。1979年全国人大第5届常务委员会第6次会议根据国务院的提议决定3月12日为中国的植树节。
(14)世界爱鸟周与爱鸟节。世界上有许多国家政府为了普及爱鸟知识和提高人民对护鸟的认识,根据本国的季节气候规定了爱鸟日、爱鸟节或爱鸟周、爱鸟月。1981年,我国国务院批转了林业部等8个部门《关于加强鸟类保护执行中日候鸟保护协定的请示》报告,要求各省、市、自治区都要认真贯彻执行,并确定每年的4月至5月初的一个星期内为"爱鸟周",到1983年年底全国已有28个省、市、自治区选定了"爱鸟周"。例如:规定4月1日至7日的有北京、湖北、江西、湖南、云南、宁夏;规定5月1日至5月7日的有内蒙古、河北、安徽、青海;规定4月22日到28日的有吉林、辽宁、广西;4月4日至10日的有:上海、浙江;此外,山东是4月23日至29日,福建是4月11日至17日,广东是4月20日至26日,黑龙江是4月24日至30日,四川是4月2日8日,陕西是4月11日至17日,新疆是5月3日至8日,江苏是4月20日至26日,河南是4月23日至27日,贵州是3月1日至7日,甘肃是4月24日至30日,山西是清明节后的第一周。
你知道哪些保护地球环境的活动与节日
1.2月2日是国际湿地日,2018年世界湿地日的主题是:“湿地—城镇可持续发展的未来”。意在揭示城镇湿地对可持续城市的未来有重大贡献。2.3月12日是中国植树节,2018年3月12日是中国第40个植树节。3.3月22日是世界水日,3月22日至3月28日为世界水周,中国今年“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活动的宣传主题为“实施国家节水行动,建设节水型社会”。4.5月22日是国际生物多样性日,是为了增加对地球生物多样性问题的理解和认识。5.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2018年六五世界环境日的中国主题为:“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该主题旨在推动社会各界和公众积极参与生态文明建设,携手行动,共建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中国。6.6月8日是世界海洋日,在我国叫全国海洋宣传日,目的在于通过连续性、大规模、多角度的宣传,提高全民族保护海洋的意识。7.9月16日是国际臭氧层保护日,臭氧层被誉为地球上生物生存繁衍的保护伞,保护臭氧层就是保护蓝天,保护地球生命。8. 10月4日是世界动物日,希望借此唤起世人关注濒危生物,关怀所有动物。
环保纪念日有哪些
环保纪念日包括有:国际湿地日、全国保护母亲河日、中国植树节、世界水日、世界气象日世界地球日、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世界无烟日、世界环境日、世界海洋日、世界防治荒漠化及干旱日、中国土地日、世界人口日、清洁地球日、国际保护臭氧层日、世界动物日、国际减少自然灾害日、世界粮食日等。
1、国际湿地日。
1971年2月2日,来自18个国家的代表在伊朗南部海滨小城拉姆萨尔签署了《关于特别是作为水禽栖息地的国际重要湿地公约》。为了纪念这一创举,并提高公众的湿地保护意识,1996年《湿地公约》常务委员会第19次会议决定,从1997年起,将每年的2月2日定为世界湿地日。
2、中国植树节。
植树节定于每年的3月12日,是中国为激发人们爱林、造林的热情,促进国土绿化,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通过立法确定的节日。
3、世界水日。
“世界水日”为每年的3月22日。联合国决议提请各国政府根据各自的国情,在这一天开展一些具体的活动,以提高公众意识。从1994年开始,政府把“中国水周”的时间改为每年的3月22日至28日,使宣传活动更加突出“世界水日”的主题。
4、世界气象日。
“世界气象日”又称“国际气象日”是世界气象组织成立的纪念日,时间在每年的3月23日。世界气象组织为了纪念世界气象组织的成立和《国际气象组织公约》生效日而设立的。每年的“世界气象日”都确定一个主题,要求各国成员在这一天举行庆祝活动,并广泛宣传气象工作的重要作用。
5、世界地球日。
世界地球日即每年的4月22日,是一个专为世界环境保护而设立的节日,旨在提高民众对于现有环境问题的意识,并动员民众参与到环保运动中,通过绿色低碳生活,改善地球的整体环境。现今,地球日的庆祝活动已发展至全球192个国家,每年有超过10亿人参与其中,使其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民间环保节日。
世界地球环境保护日是几月几号
世界地球日(Earth Day)即每年的4月22日,是一个专为世界环境保护而设立的节日,旨在提高民众对于现有环境问题的意识,并动员民众参与到环保运动中,通过绿色低碳生活,改善地球的整体环境。地球日由盖洛德·尼尔森和丹尼斯·海斯于1970年发起。
现今,地球日的庆祝活动已发展至全球192个国家,每年有超过10亿人参与其中,使其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民间环保节日。
中国从20世纪90年代起,每年都会在4月22日举办世界地球日活动。
扩展资料:
主要的环境问题:
1、全球气候变暖
由于人口的增加和人类生产活动的规模越来越大,向大气释放的二氧化碳(CO2)、甲烷(CH4)、一氧化二氮(N2O)、氯氟碳化合物(CFC)、四氯化碳(CCl4)、一氧化碳(CO)等温室气体不断增加,导致大气的组成发生变化。大气质量受到影响,气候有逐渐变暖的趋势。
2、臭氧层的耗损与破坏
在离地球表面10~50千米的大气平流层中集中了地球上90%的臭氧气体,在离地面25千米处臭氧浓度最大,形成了厚度约为3毫米的臭氧集中层,称为臭氧层。它能吸收太阳的紫外线,以保护地球上的生命免遭过量紫外线的伤害,并将能量贮存在上层大气,起到调节气候的作用。
3、生物多样性减少
《生物多样性公约》指出,生物多样性“是指所有来源的形形色色的生物体,这些来源包括陆地、海洋和其他水生生态系统及其所构成的生态综合体;它包括物种内部、物种之间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在漫长的生物进化过程中会产生一些新的物种,同时,随着生态环境条件的变化,也会使一4些物种消失。
4、酸雨蔓延
酸雨是指大气降水中酸碱度(PH值)低于5.6的雨、雪或其他形式的降水。这是大气污染的一种表现。 酸雨对人类环境的影响是多方面的。酸雨降落到河流、湖泊中,会妨碍水中鱼、虾的成长,以致鱼虾减少或绝迹;酸雨还导致土壤酸化,破坏土壤的营养,使土壤贫瘠化,危害植物的生长,造成作物减产,危害森林的生长。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世界地球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