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古生物学家在西班牙北部阿斯图里亚斯省(Asturias)和中国云南禄丰发现了一批特殊的足迹,这些足迹显示在侏罗纪-白垩纪之交的时候,这些地区生活着一类奇特的古鸟或鸟形恐龙,该发现对研究欧洲与中国晚中生代鸟类与恐龙动物群的分布与演化都有着重要意义。
西班牙北部阿斯图里阿斯省濒临大西洋海岸,有一处非常著名恐龙化石点,从希洪(Gijon)到里巴得赛亚(Ribadesella)这段海岸被称为“恐龙海岸”。多年来,古生物学家在这一带发现了大量的距今1.5亿年前的侏罗纪动植物化石,其中更以大量的恐龙脚印化石而闻名世界,这里也耸立着欧洲最大的几个恐龙博物馆之一:西班牙阿斯图里阿斯侏罗博物馆,展示着全世界最好的一批恐龙足迹和化石。
1995年开始,一系列的带羽毛恐龙化石发现让鸟类起源渐趋明朗,发现于侏罗纪中期的近鸟龙,侏罗纪晚期的始祖鸟代表着恐龙向鸟演化的重要节点,不过,生命演化的道路往往错综复杂,除了中国辽西地区,德国索伦霍芬之外,世界上的侏罗纪古鸟类或鸟形恐龙记录非常少。
2002年,西班牙古生物学家加尔西亚-拉莫斯描述了一些来自阿斯图里阿斯的奇特足迹,它们长11厘米,宽14厘米,具有非常明显的鸟类足迹特征,但没有做进一步的研究,没想到,相似的足迹却在十余年后出现在中国云南。
“2018年,我们团队在云南禄丰考察的时候,云南禄丰县国土资源局地质遗迹保护管理所所长王涛告诉我们安宁组地层有一批多样化的足迹。”领衔该研究的邢立达副教授表示,“我们最初没有抱很大的期望,但后续的挖掘带给我们很大的惊喜”。
“足迹点就在恐龙谷博物馆的后山,我们穿过一片玉米地,挖开浮土和落叶,看到了一个巨大的怪足迹,”参与考察的昆明龙隐虎魄博物馆负责人贾晓女士回忆道,“足迹长度18.5厘米,宽度约35厘米,看起来特别像鸵鸟的足迹,但这可是距今1.5亿年前的侏罗纪末期。”
研究人员为足迹做了模型,后期做全球足迹化石对比的时候发现禄丰足迹与阿斯图里阿斯的奇特足迹除了尺寸差异之外,其它特征非常吻合,比如很弱的前趾分异度,宽的趾间角,中指很短,长宽比0.5至0.8,行迹很狭窄等。团队成员多次访问阿斯图里阿斯足迹点,详细对比了这两批的足迹,并意识到这是一个崭新的足迹物种。
邢立达团队将这批足迹命名为三叉足迹(Tridentigerpes),学名中的trident为三叉戟,源自古罗马神话中的海神尼普顿。西班牙标本命名为皮氏三叉足迹(Tridentigerpes pinuelai),向西班牙优秀的足迹学家劳拉·皮努耶拉博士致敬;云南标本命名为李氏滑石板三叉足迹(Tridentigerpes huashibanleei),指出了发现地点滑石板村,以及向长期支持中国古生物研究的《国家地理》中文版总编辑李永适先生致敬。
“皮氏三叉足迹的发现意味着在侏罗纪-白垩纪之交,西班牙海岸生活着一类很古老的滨鸟类,而万里之外的禄丰盆地,李氏滑石板三叉足迹的造迹者是一类更大型的动物,它们的体型可能达一米,甚至更大,考虑到地质年代背景,这在当时是非常大型的古鸟类或鸟形恐龙了。”著名足迹学家,马丁·洛克利如此认为。
目前世界上绝大多数鸟足迹都是来自白垩纪早期,侏罗纪晚期的记录非常少见,我们此次不但在西班牙和中国取得新发现,在美国科罗拉多州也有类似发现,这意味着鸟类的早期演化可能比我们想象的更为复杂,大型化的趋势出现得很早。
该研究由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的邢立达副教授、美国科罗拉多大学足迹博物馆馆长马丁·洛克利(Martin G。Lockley)教授、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的安东尼·罗米里奥博士(Anthony Romilio)共同研究,论文发表在国际知名古生物学期刊《历史生物学》(Historical Biology)上。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资源均来自网络,仅供学习交流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