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行动物是什么?鼻行动物和字面上的意思一样就是以鼻子走路的动物。鼻行动物四肢是退化的这也促使了鼻子的强大之处,但是这种动物再19世纪的时候灭绝了,为什么呢?美国研究的一种生化武器把这类鼻行动物给弄灭绝了,这类动物本来就是繁殖能力差,又被生化武器一打扰被弄灭绝了,接下来了解一下它们
1.鼻行动物鼻行动物(原文snouters或Rhinogrades)是一个由虚拟人物——德国自然学家Harald Stümpke所描述的虚构哺乳动物。本目的最大特征是从其始祖特化而来的鼻子,拥有各式各样可想像的演化发展。关于这种生物以及研究它们的科学家皆是由卡尔斯鲁厄大学的动物学教授Gerolf Steiner所创造。在虚构作品中,鼻行动物属哺乳类动物,使用鼻子行走,四肢基本退化,繁殖能力不强,妊娠期一般为七个月到一年。根据作者的描述,它们以前生活在南太平洋的哈伊艾伊群岛,并且于1957年因为美国的武器试验而灭绝。
把它放在脊索动物门脊椎动物亚门里作为一目,和灵长目、食肉目之类并列,并划分为“14科193种”,一一给以命名和分类学上的详细描述,还配了黑白线条图,这倒颇增加了它的有趣性。祝大星那篇文章的东西,比如“挪威人在1941年首次发现”(而且这个挪威人还是从日本人的集中营里跑出来的)、“哈伊艾爱群岛(Hi-Yi-Yi Is.)”、 “1950年代被美国人的核弹炸沉”(那个挪威人也和他发现的鼻行动物一同遇难)之类就全部来自于这本书。
克里斯蒂安·摩尔根斯坦(Christian Morgenstern, 1871-1914)是德国的一个打油诗诗人,他在1905年创作了一首名为Das Nasobem(The Nasobame)的诗。在诗中,他臆造了一种叫做nasobame的怪异动物,它走路不用腿,而是大头朝下用鼻子。 摩尔根斯坦的诗通俗幽默,在德国一度十分流行,很多德国人都可以背出几首,所以这种想象中的动物形象居然深入人心。 编造动物,古而有之,远到龙凤大鹏,近到生活在沙漠里捕食人的超大狸猫怪,都是编造出来的动物,跟科学通常是不沾边的。但nasobame后来居然成了动物学家的宠儿。接下来是鼻行动物的习性。
2.鼻行动物的习性鼻行类动物是胎生的哺乳动物中极为特殊的一目,共有14科189种,栖息在太平洋的哈伊艾爱岛。它们的最大特征是拥有功能奇特的鼻子,用于支撑和移动身体及进行其他一些活动,包括爬行、跳跃和捕捉食物等。这类动物的鼻子数目不等,形态也千奇百怪,有的像柱子,有的像树枝,有的像喇叭,有的像蜗牛。鼻行动物的后肢几乎退化得无影无踪,前肢大多也明显缩小,不再具有爬行功能,仅用来抓握食物。尾部则较发达,并可起着平衡身体的作用,有的尾巴能套取食物,有的尾巴则生有毒钩,是有效的御敌武器。
鼻行动物身体一般密布体毛,体毛细而光滑,很漂亮,但也有少数种类身披穿山甲样的鳞甲。它们繁殖力不强,一次只生一胎,妊娠期7个月,四季均可怀孕生产。鼻行动物的鼻子除了走路以外,不同种类的鼻子还有一些不同的特殊功能。有一类鼻行动物会用鼻子钓鱼。有一种鼻行动物的鼻子细长且富有弹性,前端又薄又扁,这种鼻子用力一弹,就可以将身体弹到空中,可在空中滑翔一段距离。
还有一种鼻行动物的鼻子能像植物的根一样“扎根”在一个地方永不移动,鼻子的分泌物不断积累,使鼻子像树枝一样不断增粗,且越长越高。这种鼻行动物的雌性会分泌乳汁,喂养了一批小的寄生鼻行动物,并靠这些寄生鼻行动物抓虫子喂养自己,互惠互利,构成一个非常和谐的生态体系。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一种称之为“四鼻类”的大型鼻行动物,它们身高有的可达1.7米以上,有四个长鼻子,里面的海绵体充血后变得坚硬有力,非常适合行走。它们除了有4个鼻子之外,尾巴也很特别,非常长,里面有一根肠子贯穿其中,肠子充气后尾巴就膨胀伸展开来,有的可长达4米左右,用这根长尾巴摘取高处的果实,真是轻而易举。
3.种族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