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你注意到了吗:为什么有两种截然不同的世界地图?
- 2、世界上最小的三维世界地图:不如盐粒大珠峰仅64纳米
- 3、最古老的世界地图是什么?
- 4、中国现存最古老的地图是什么地图?
- 5、目前世界上保存下来最古的地图是哪两种?
- 6、大石围天坑为什么称"中国地图"之最
你注意到了吗:为什么有两种截然不同的世界地图?
相信很多细心的人都会注意到这么一个现象:现如今不同国家用的世界地图分为两种——一种以亚洲、太平洋为中心的东方式世界地图,另一种则以欧洲、非洲、大西洋为中心的西方式世界地图。那么为什么会有这两种截然不同的世界地图呢?哪些国家分别使用哪一种地图呢?历史上两种地图是怎么发展而来的呢?还有没有没其他类型的世界地图呢?带着这些问题,本文为大家盘点一下两种世界地图的来龙去脉。
首先我们先对比一下东方式世界地图和西方式世界地图,如下面两个场景所展示的:
奥巴马在白宫仔细观看地图,这是一幅典型的西方式世界地图
2011年韩国锦山世界人参博览会使用的世界地图,这是一幅典型的东方式地图
其实之所以有这两种不同版式的世界地图,原因很好理解:每个国家和地区的人都希望自己所处的地区能够在地图中占据比较中央的位置。何况由于平面化的世界地图畸变比较严重——地图中间的位置比较准确、地图四周的位置会变形。大的国家还好说,无论哪种地图都会比较显眼;小的国家如果使用错误的地图则会非常别扭——如日本使用西方式的世界地图,不仅会被挤压到地图边缘,而且变形严重,所以在日本,基本上都是以东方式地图的使用为主。同样的道理,南北朝鲜、新西兰及南太平洋国家会尽量使用东方式世界地图,而英国、西班牙、葡萄牙及西非等国会尽量使用西方式世界地图。
那么像美国这样的国家,无论两种地图中的哪一种,好像都在地图边缘的位置,差不多嘛,为什么美国使用西方式地图更多一些呢?这主要是因为美国与欧洲的紧密性,“欧美”的一体概念无论是在欧美人还是其他地区的人心中,都是根深蒂固的,更何况历史上美洲也是首先由欧洲人发现并殖民开发的。其实在还有一种以美洲为中心的世界地图(如下图),但是非美洲国家基本不使用。
除了以美国为中心的世界地图之外,还有以北极为中心的世界地图(世界主要国家集中在北半球,相对常用)和以南半球为中心的世界地图(以南极为正中心的世界地图非常罕见,因为实用性极低),如下面两张所示:
在历史上,各地的地图发展史都是以本地区为中心向外扩散的,如世界上最早的“世界地图”是由古巴比伦人刻在泥板上的(约公元前7世纪或6世纪),该地图展示了古代巴比伦人的世界观:两个同心圆中间的圆里面是“世界的中心区域”,即古巴比伦地区,再往外面则是世界的边缘和汪洋大海。虽然古巴比伦的“世界地图”非常狭小、比例严重失调,但确是人类早期认识世界的重要努力。
在中国,地图的发展也是由本国向外扩散的,毕竟无论在地球哪个角落生活的人,都认为自己才是世界中心。如宋朝的《华夷图》(1136年)就主要描绘了宋朝时的大致地形和主要河流,宋朝版图以外的朝鲜、越南、蒙古、西藏、新疆等只有简单交代。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人的视野也在逐渐开阔,随着航海技术的发展及郑和下西游的伟大探索,中国人的足记甚至到达了非洲。这在《大明混一图》中有较好的证明,在该图中,日本、印度、中亚、非洲甚至欧洲都有所体现。而后随着利玛窦等西方传教士的到来,还出现了著名的《坤舆万国全图》,该地图中增加了南北美洲、南极洲等区域,而且描绘更加科学精确,已经与现代世界地图非常接近。当然,世界的中心肯定还是中国(明朝)啦。
大明混一图现今所存最早的中国人绘制的世界地图。彩绘绢本。作者与年代不详。依据图上两个关键地名“广元县”和“龙洲”,推定此图绘于明洪武二十二年(1389)。原件现存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
坤舆万国全图,虽然是西方传教士所画,却把中国放在靠近地图中间的位置
我们把自己的国家叫做“中国”,即中央之国,中国的地图发展自然是以中国为中心。而欧洲人也是一样,认为欧洲才是世界的中心,所以古代欧洲地图必然以欧洲为中心。而到了现代,欧洲人这种观念依然根深蒂固。这点在本初子午线的划定上体现的淋漓尽致——以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的经线作为全球的零度经线,公认为世界计算经度的起点线。虽然以本初子午线为零度分东西两半球为东西经各180°。但东西半球的划分是西经20度和东经160度。
古代西方绘制的地图,图中可见欧洲、北非与部分西亚,代表当时欧洲人对世界的认知
本初子午线正好在西式世界地图的正中央,代表欧洲人“世界中心”的观念
总结: 之所以有两种截然不同的主流世界地图,源自于东西方地理环境与认知世界的历史,不同地区的人会选择相应的世界地图,因为没有人想看到自己所处的地区在世界地图的角落,不仅使用起来麻烦,心理感情上也很难接受。我们没必要要求欧美人必须使用东方版世界地图,欧美人也无需要求我们必须使用西方版世界地图,人们只需根据不同地区的地理位置使用合适的世界地图即可。
[img]世界上最小的三维世界地图:不如盐粒大珠峰仅64纳米
美国IBM公司研发出了世界上最小的三维世界地图,据说只有一颗盐的千分之一大小,仅仅只有22*11微米的大小,还不到一根细发的粗细,这就使得现实生活中的1000米海拔到了在这幅地图上之后,就变成了只有8纳米大小的高度。
世界上最小的三维世界地图
这块世界最小的3D世界地图是在22*11微米大的高分子聚合物表面建造的,据说整体总共有50万个像素块,而每个像素块就只有20平方纳米的大小,几乎相当于一根头发的十万分之一,肉眼几乎无法轻易看到,这也就导致这张地图上被称为绝对高度世界第一峰的珠峰也只有64纳米高而已,甚至还不如一根铅笔尖的大小。
而这么细小的地图到底是怎么做出来的呢?这就需要运用到一个更加细小的机器了,据材料期刊报道,IBM公司完成这一世界创举的工具原来就是一个纳米级别的硅尖,据说它的尖细程度堪比铅笔尖的10万分之一,甚至可以用这一机器来随意的拨动物体的原子和分子,要知道这可是除了人类已知最小粒子夸克外仅高一级的基础粒子了,所以这个机器据说也能在医疗和生命科学等尖端领域发挥作用。
不过虽然这个地图的面积非常小,而像素块又非常多,但它的制作过程并不漫长,仅仅只用了2分23秒就完成了,据说这都是因为采用了最新的纳米成型技术,可以直接利用纳米级硅尖将聚合物进行加热,就能很快勾勒出图形,而这也是目前为止这张3D地图和其他不同的地方,不是向内添加而是向外移除。
仅25纳米高的3D马特洪峰
当然有了这个纳米级硅尖工具之后,科学家还尝试制作了其他的物品,而不只是仅仅局限于最小地图,他们还根据海拔4478米的马特洪峰制作出了一座仅25纳米高的山峰模型,它和真实马特洪峰的差距可是高达50亿倍的,随着这一纳米技术的越来越熟练,相信很快就能在其他尖端领域有所作为了。
最古老的世界地图是什么?
最古老的***世界***地图
《Theatrum Orbis Terrarum》地图,又称《世界舞台》(Theatre of the World),是近代第一个较为正确的地图册,由亚伯拉罕·奥特柳斯绘制。1570年5月20日首次印制。
中国现存最古老的地图是什么地图?
中国现存最古老的地图是宋代的《禹迹图》。
在美国国会图书馆地图部所藏最早的中国地图是1136年刻绘的《禹迹图》的十九世纪拓本。这幅石刻地图原置于陕西省省会西安以西120里的凤翔府岐山县的县学中,描绘了传说中建于公元前2205年的夏朝大禹王统治地域内贡物运输的情况。这幅地图的作者不详,镌刻于宋代,按照裴秀的计里画方法绘制,但又参照唐代地理学家贾耽绘制于802年的《海内华夷图》结构做了纠正。裴秀精确的表述及熟练地运用计里画方绘图方法,使他的贡献堪与公元2世纪亚历山大图书馆的克劳迪亚斯·托勒密相媲美。托勒密在天文学和地理学上的贡献奠定了近代西方地理学和绘图学的基础。
禹迹图长宽各一米多,图中采用计里画方的绘制方法,每方折地百里,横方七十一,竖方七十三,总共五千一百一十方。其中水系、海岸尤接近现今地图的形状。所绘内容十分丰富,行政区名有三百八十个,标注名称的河流近八十条,标名的山脉有七十多座,标名的湖泊有五个。据图中所绘来看,尚保存有部分唐代地名,可推知系根据贾耽《海内华夷图》中《禹贡》九州部分缩制,因而称为《禹迹图》。此图为研究中国地图学史提供了珍贵的资料,其历史价值和科学意义很受后人重视,英国研究中国科学技术史的权威学者李约瑟在其《中国科学技术发展史》中,即称此图是“当时世界上最杰出的地图,是宋代制图学家的一项最大成就”。
目前世界上保存下来最古的地图是哪两种?
天水放马滩和马王堆出土的西汉地图,是目前世界上保存下来最古的地图,它比古罗马托勒密(99~168)《地理学指南》一书中的地图早300至400年,为地图学史增添了光辉的一页。
大石围天坑为什么称"中国地图"之最
因为在天坑最高的绝壁上有一幅天然完整、清晰可见的“中国地图”,而在地图下的天坑底部,生长着迄今为止发现的世界上最大的地下原始森林,其9.6万平方米的面积正好是我国国土面积的相关倍数,这种巧合真叫人感叹不已,遐想联翩。